作為市場上的「新物種」,屬於樂團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作者 | 智旻
編輯 | 楊晶
當主持人何炅宣布,氣運聯盟的百萬位票數為「9」時,整個無錫影視基地爆發出了歡呼與尖叫。
這意味著,在《明日之子樂團季》的舞臺上,這支樂團以6000萬票數的優勢,實現了「斷層出道」。同時,他們也是在「明日之子」系列中,首個拿到「最強廠牌」的樂團。
圖源:騰訊視頻截圖
站在他們旁邊的,是前三季「明日之子」最強廠牌毛不易、蔡維澤、張鈺琪。他們與六位教師一起,將「明日之子」的接力棒,遞到了這群年輕人手裡。
這並不是2020年的第一個成團夜,但卻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為在這一晚誕生的,是一個全新的「物種」。
「新物種」的名字,叫作「樂團」。
關於「團」,觀眾更熟悉的是「唱跳男/女團」。2018年伊始,市場上湧現出了數十檔選拔類節目,但真正在市場中「留下痕跡」的團寥寥無幾。有的出道即解散,有的成團難合體,更有的出道是為參加下一檔節目做「粉絲積累」。
同時,選拔節目中的「選」味漸弱,「拔」味更濃。《2020藝人經紀機構調研報告》顯示,視頻平臺綜藝節目選秀造星正值潮流,很多頭部綜藝走的是平臺與經紀公司直接合作的模式。
當「偶像」已經在觀眾和市場心中「定型」時,《明日之子樂團季》卻大膽地選擇回到了選拔節目的起點,即素人選秀。
圖源:豆瓣電影
這恰恰是順應行業規律、順應時代特點的選擇。
「有顏值、有才華、有個性」,成了《明日之子樂團季》的選拔標準。舞臺上的男孩們,大多是對音樂熱愛,對自己真誠的人。
節目監製邱越透露,這群男孩幾乎是「明日之子」系列裡最素的。很多人沒有公司,對「出道」也完全沒有概念。
這群未諳世事的男孩們聚在了一起。在節目組搭建的學校場景中,他們像同學一樣一起吃飯,一起睡覺,一起排練。同樣,他們也會在鏡頭下做出一些叛逆的事,比如吵架、放棄、逃跑。
正是這些未經規訓的「幼稚」與「天真」,組成了一座青春、熱血的「明日高校」。在每一位學員的臉上,看到的是近幾年男團節目中久違的「少年感」。
圖源:騰訊視頻
在研發階段,節目組走訪了很多樂隊、樂迷以及經紀公司,去了解一支樂隊從成立到發展的全過程。他們最重要的發現之一,就是一支樂隊一定要有一個靈魂人物,這便成了比賽中「F man」的雛形。
「盤尼西林的主唱小樂很小就開始組樂隊,他的樂隊也是分分合合,成員不斷在更新。我們發現,樂團的磨合,靈魂、價值觀的契合以及成員之間的默契是最重要的。」邱越說。
從一開始的兩人團、三人團,再到最後幾經「分合」的五人團,節目設置的所有賽制,都是遵循著一支樂團成立的自然邏輯。
男孩們在兩個月時間裡,體驗了一支樂團幾年,甚至幾十年走過來的路。他們以音樂為媒,嘗試著東西方樂器的組合,嘗試著更加個性化的表達,也爆發出了未來可能會經歷的一切問題。
圖源:新浪微博@明日之子SUPERBAND
一次次小考中,學員們最終找到了音樂上的「靈魂搭檔」,也快速積累了做好一支樂團的情緒和經驗。
當年輕偶像的才華與氣質,碰撞出一支樂團應有的默契與靈魂,樂團便應運而生。
對於市場來說,他們同樣是一群「新物種」。
這是一群由「90後」「00後」組成的樂團,沒有經歷過搖滾的地下時期,也沒有人生起伏的沉澱。他們彰顯的,是與傳統樂隊完全不同的氣質。
DT財經統計,除了最容易「出圈」的搖滾和民謠,《明日之子樂團季》的學員們還嘗試了雷鬼、R&B、funk、民樂、爵士、抒情、古典流行、說唱金屬等多種風格。
在樂器選擇上,除了傳統的吉他、貝司、架子鼓、鍵盤,還加入了嗩吶、冬不拉、馬頭琴。在唱法上,學員哈拉木吉甚至使用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呼麥」。
圖源:新浪微博@明日之子SUPERBAND
儘管作品還很稚嫩,但在所有人心裡,「原創性」才是一個樂團的生命。第四次公演中,導演組建議「氣運聯盟」演唱之前的作品,但他們卻不顧「活著不好嗎」的勸阻,執意要在六小時內寫出一首新團歌。
吃了一份外賣後,團員李潤祺唱了一句「該跨過的,都跨過了」,這便成了團歌的第一句詞。隨後,五個團員你一句我一句,一首團歌就這樣被「極限創作」了出來。
他們身上閃爍的,是中國原創音樂的未來。
在這個舞臺上,無論是站在前面的主唱,還是過去經常被忽視的鼓手、鍵盤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場,每個人對一支樂團都同等重要。
「人氣王」胡宇桐,是在樂團裡站在最後面的鼓手。但他卻成為了「氣運聯盟」裡最重要的,乃至節目裡不可忽視的存在。小智是樂團裡最容易被人開玩笑的貝斯手,但卻成了各隊爭搶的「寶藏男孩」。
圖源:新浪微博@明日之子SUPERBAND
一開始只籤了兩期的「客座教授」樸樹,在錄製中逐漸被學員感染,變成了「常駐」特聘老師。他與屏幕外所有的觀眾一樣,期待著這支樂團最終的樣子。
在偶像市場上,他們又刷新了「團」的定義。
「團」,不僅僅是一群人的「合體表演」。五條人的仁科僅僅用手風琴起一個音,整個樂隊就能馬上明白,他們接下來要表演什麼曲目。這是多年的默契,也是音樂的魅力。
「二公」淘汰之前,每個樂團分別聚了一次餐。聊著聊著,學員楊英格突然起了一個頭,泰樂和李睿洋就很自然地的接了下去,這是他們在排練《陰天》時自然形成的默契。
這時,三個人已經知道,楊英格可能會因腰傷退賽,他的退賽也意味著剩下兩人大概率會被淘汰。但是這一刻,他們依然沉浸在音樂的快樂裡,這就是對節目slogan「有一群夥伴,比啥都浪漫」最好的詮釋。
他們歌唱的內容,不再是一味地頹喪。其中既有壓力、困惑與擔當,又有勇敢、肆意與張狂。在真誠的音樂背後,沒有「裝酷」,只有年輕人自己的生活。
圖源:新浪微博@明日之子SUPERBAND
等待學員們的,不僅僅是線下演出和專輯,還會有突出每位成員個性的綜藝。
這支偶像市場「新物種」,在未來會兼具樂團的經營模式與偶像的經營模式,刷新市場認知。
從做「偶像」到做「樂團」,《明日之子》僅準備了8個月時間。
這個想法,是邱越和同事在策劃會上突然提出的。她們在考慮,要不要把「做樂團」這件事提前。
這個大膽的想法遭到了一些同事的反對。彼時已經是2019年的11月,通常一檔節目的研發就需要一年,更別提把之前做「solo歌手」的準備推翻,從頭開始。
最後,她們還是下定了決心,做。如果一檔節目自己都不做挑戰,又怎麼能在競爭激烈的綜藝市場中脫穎而出呢?
從「人」到「團」,這代表著,「明日之子」又要進行一次自我革新。
2017年,外形不那麼「偶像」的毛不易,成為了《明日之子》第一季的冠軍,「一杯敬朝陽,一杯敬月光」的《消愁》紅遍了大街小巷。
圖源:QQ音樂
這一年,「偶像」二字被重新定義。《明日之子》要打造的,正是新時代下的「音樂偶像」,他們不僅要有人格魅力,還要有才華、有作品。
「偶像這個詞害了偶像本身,一個真正合格的偶像一定是靠作品的力量,榜樣的力量感召很多人去喜愛他。」《明日之子樂團季》總導演馬昊說。
同樣,《明日之子樂團季》要做的也是在2020年夏天,最受年輕人喜歡的樂團。但至於這個樂團到底是什麼樣的,節目開始之前誰也不知道。
節目播出後,「霸道總裁」式鼓手胡宇桐,拿著嗩吶的閆永強,會「呼麥」的哈拉木吉都收穫了極高的人氣。他們再次革新了節目組,以及整個市場對音樂偶像的理解,也正反映了年輕觀眾當下的音樂喜好。
圖源:新浪微博@明日之子SUPERBAND
市場是最好的檢驗標準。兩個月來,明日之子樂團季全網熱搜累計近800個,全網播放量累計破22.8億,十餘首原創作品刷新音樂榜單,節目豆瓣評分最高時達8.7分。
在「變」中,《明日之子》不僅實現了「綜N代」瓶頸的突破,還創造性地在「偶像圖譜」中點亮了「偶像樂團」,成為了最具創造力的一支選拔節目IP。
在變中,《明日之子》還堅守著「不變」。不變的是尊重行業規律、尊重市場、尊重時代潮流。「每一年的形式、每一年的故事也許在變,但都是follow當下年輕人是什麼。」邱越說。
隨著《明日之子樂團季》的落幕,騰訊視頻的「新秀戰略」完成了從個人偶像、團體偶像的1.0版本,到包括演員、脫口秀、gagman、樂團等多元藝人形態的2.0版本的升級。
圖源:騰訊視頻
「挖掘、培養和運營新人」,是「新秀戰略」的核心。騰訊視頻要做的不僅僅是一檔節目,而是一條「有售後」的產業鏈條,為「新秀」引路,為行業賦能。
三年前,《明日之子》在「新音樂偶像」上首次「試水」。三年後,《演員請就位》《脫口秀大會》《認真的嘎嘎們》等節目已經在市場上成功「踏浪」。
圖源:新浪微博@騰訊視頻演員請就位
「新秀戰略」彌補著不同賽道的優質人才缺口,也在持續點亮騰訊視頻的「藝人版圖」。不斷升級的戰略布局,讓騰訊視頻的產業鏈條更加成熟、清晰、多元。
這些年輕、優秀的面孔,將會在團綜、短劇、短視頻、定製劇、OST、電影、劇、節目等各個賽道與行業接軌,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新鮮血液」。
擁有強大「造血」功能的騰訊視頻,正在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明日高校」的學業,結束於2020年的夏天。但作為市場上的「新物種」,屬於樂團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他們的青春熱血,他們的義無反顧,終將改變今日的「氣運」,點亮明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