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像是一座野生動物園,臺灣則是一座木柵動物園,如果你屬於草食性的動物,沒有競爭欲望的就留在臺灣,因為沒有競爭壓力、沒有天敵;如果你自認為是肉食性動物,就應該大膽過去大陸發展,畢竟臺灣的市場太小了,未來發展性和空間也有限。」
這段話是前臺灣東森財經臺「金錢爆」節目主持人楊世光最近在接受臺灣經濟時報採訪時所講的。
今年初,楊世光放棄原東森臺財經節目主持人的工作,毅然赴大陸發展,除了月薪比過去至少高了四倍以上,大陸的環境也讓他更著眼於未來的發展前景。
臺灣財經節目主持人轉戰大陸 截圖來自臺灣經濟日報
楊世光稱,自己在東森當主播長達11年,東森給了很多機會,但現在臺灣碰到發展瓶頸,收視率已碰到天花板,一直上不去,去年自己40歲時正好與東森的合約到期,儘管東森很重視他,但還是想到外面去闖闖看,正好有朋友介紹了大陸發展的機會,大陸一檔財經節目來到臺灣找他談,剛見面老闆就開出比臺灣月薪高四倍以上的薪資條件,還有免費住宿、餐飲和其他福利,甚至連家人的安排都可以幫忙處理。
「我不是拿翹(註:擺架子、自恃清高),是為了不要賤賣自己,所以去上海談完、再回到臺灣以後,通過微信跟大陸公司說,我的工資太低了;接著大陸老闆把我的價值算給我聽,並表示再加一個數字的薪水,甚至連在上海落腳住宿的地方都有人幫忙打掃、洗衣服、整理東西,就像請了一個保姆照顧那樣,而老闆的目的是希望你安心工作,不要為其他瑣事分心。」
楊世光稱,不僅是高額的薪水東森給不了他,未來的發展與願景也是大陸比較大,所以與東森愉快分手了。
剛到上海時,老闆當面和楊世光說,你一個人不可能做節目,做節目是要團隊的,可以帶人來,薪水不是問題。於是,他又從臺灣又帶了兩個人過去,這兩個人的薪水也是臺灣的三、四倍,再後來又從兩個變為四個。
同時,大陸老闆還嫌節目內容不夠精彩,希望能找臺灣的嘉賓一起討論解析國際財經趨勢;雖然做節目會考慮收入和成本問題,但老闆總是大地的說:錢不是問題。
楊世光稱自己與上海這家財經媒體公司籤約後,公司一次性先給一年的薪水,剛進公司就發現生產力絕對要比臺灣高兩倍,否則無法在公司生存下來活,如果以前在臺灣工作8小時,現在就要投入24小時。
不過,楊世光也提出了大陸的問題,有一點讓他沒想到的是,大陸媒體圈、金融圈的人才比臺灣薄弱很多,大陸媒體競爭強度也不夠,人才也不如臺灣;大陸培養媒體人的方式比較僵硬,而臺灣媒體的競爭性本來就相當高,從業人員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很強,做事方法有彈性、會創新,相對而言大陸人比較少抱怨,就算要加班也任勞任怨。從這點上來講,大陸贏在環境跟制度,臺灣贏在人才。
楊世光說,在上海待了三個月,感覺大陸的節奏太快了,但這也讓人看到機會;而且大陸對知識、信息付費的習慣非常好,很有發展潛力。因為薪資比臺灣高很多,所以壓力大、犧牲睡眠是必然的,畢竟現在拿那麼好的薪水,未來能不能拿這麼多,所以得要知道你的價值所在。
「去大陸就是要打天下,不要想著還要回臺灣、有退路,這樣才會真的全心全力在大陸衝刺,要以創業的心態去工作。」
楊世光還呼籲,「到了大陸對中國要有認同感,認同了才會有正面的感覺,而且認同感會帶給你很多契機,很多臺商在大陸不見了,其實並不是消失了,是他們融入了當地。」
「到了大陸,必須重新建立交友圈,如果能越早過來,在這裡建立自己人脈、關係的時間就越多,所以年輕人最好快點去;大陸的人脈很有價值,可以因此得到很多訊息和機會,有助於未來發展,尤其現在大陸給臺灣人超國民待遇,有很多優惠,機會難得啊!」
至於想去大陸要準備什麼?楊世光笑著說,「就帶大腦去上班,我不能選擇壽命和財富有多少,但可以選擇一個好的環境,選擇一個有養分的環境。」
那需要做些什麼調整呢?他回答稱,大陸發展步伐太快,肯定有人剛來會感到不適應,但一段時間過後,反而會變得不知道怎麼在臺灣生活,因為大陸的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交通都太方便了,即使整天不出門,吃喝都不成問題。
[楊世光,出生於1976年10月24日,廣州中山大學金融系畢業,曾任臺灣華人商業臺研究員、運通財經臺投顧分析師、新黨秘書長。
2014年臺灣地區「九合一「地方選舉時,新黨提名推舉楊世光參選臺北市第12屆議員選舉(第3選區-松山區+信義區,選取10人當選),以得票11639票,排名第11名落選。2017年12月29日主持完57金錢爆最後一集後與東森臺告別,前往上海發展。]
歡迎新朋友關注【新浪軍事】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長按上面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