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知名主持人跳槽大陸節目 建議臺青快去大陸發展

2021-01-10 中國臺灣網

臺灣知名財經主持人楊世光。(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東森財經臺前主持人楊世光去年結束合約後,為了突破臺灣工作上的瓶頸,毅然離開待了11年的老東家前進大陸,經過在上海3個月的洗禮後,他用「野生動物園」來比喻大陸,他說,若是「肉食性動物」,有未來發展空間,應大膽過去發展,而相比之下臺灣只是「木柵動物園」,沒有競爭壓力和天敵,適合「草食性動物」。

據報導,楊世光主持「金錢爆」多年,但發覺收視率已到頂點,難以再攀升,在40歲合約到期後,因緣際會之下與大陸「愛股軒」財經節目接觸上,對方提供了比臺灣高4倍以上的薪資條件,外加免費住宿、餐飲和其他福利,連家人也協助安排。

楊世光表示,大陸媒體在知識、信息付費習慣是非常好的,很有發展潛力,而且環境有充足的「養分」,可以讓人迅速成長。而且「愛股軒」開了一個臺灣媒體業「無法想像的薪水」,不但一次給了一年薪水,另外又加了一筆「主播一年的薪水」。老闆告訴他,做節目需要團隊,因此他還帶了2個臺灣同行過去,每人的薪水都是3、4倍,後來他又找了2人來。老闆還希望找臺灣來賓討論、解析國際財經趨勢,他顧慮節目成本問題,可老闆說「錢不是問題」。

楊世光還表示,到了大陸要有認同感,認同了才會有正面的感覺,而且認同感會帶給你很多契機,很多臺商在大陸不見了,其實並不是消失了,是他們融入了當地。到大陸還要丟掉退路,才會全力衝刺,還要以創業心態去工作,也因為拿的薪水高,要表現出相對的價值,不要總想著回臺灣。

最後他也建議,年輕人最好快點去大陸,越早過去可以在當地建立自己的人脈、關係,「大陸的人脈很有價值,可以因此得到很多訊息和機會,有助於未來的發展,尤其現在大陸給臺灣同胞有很多優惠,機會難得啊!而且大陸生活步調快,在物聯網、第三方支付或交通等都太方便了,就算一整天不出門,仍然可以吃好喝好。」(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相關焦點

  • 臺灣知名主持人跳槽大陸節目 建議臺青來大陸發展
    臺灣知名財經主持人楊世光。中國臺灣網3月22日訊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東森財經臺前主持人楊世光去年結束合約後,為了突破臺灣工作上的瓶頸,毅然離開待了11年的老東家前進大陸,經過在上海3個月的洗禮後,他用「野生動物園」來比喻大陸,他說,若是「肉食性動物」,有未來發展空間,應大膽過去發展,而相比之下臺灣只是「木柵動物園」,沒有競爭壓力和天敵,適合「草食性動物」。
  • 臺灣知名主持人楊世光,臺灣財經主持一哥,到大陸繼續發展
    臺灣知名主持人楊世光,臺灣財經主持一哥,到大陸繼續發展 時間:2019-07-04 12:31:20 來源: 臺灣著名主持人楊世光畢業於廣州中山大學金融系,從小就喜愛看金融方面的新聞、資訊,
  • 不擇手段詆毀大陸抗疫,臺知名節目令人「智息」……
    武漢方艙醫院收治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初顯成效廣受好評可這卻堵不上島內部分媒體胡言惑眾的嘴2月16日播出的臺灣某知名政論談話節目中,一眾嘉賓不僅惡意解讀疫情下大陸的各項舉措,甚至造謠稱「方艙醫院只有一個廁所,24小時排隊,
  • 大陸綜藝節目正在改變臺灣 臺學生直呼「好想去!」
    2013年,臺灣當局宣布開放大陸綜藝節目赴臺後,大陸綜藝節目就以旋風之勢迅速在島內形成氣候。當年,臺灣中天電視臺購買播出《中國好聲音》,首播以0.88的好成績打敗同時段的《康熙來了》(0.77),收視排在第一位。隨後,八大電視臺、TVBS-G臺也相繼播出大陸綜藝節目,《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都有著不錯的收視率。特別是選秀節目《我是歌手》總決賽更是席捲臺灣。
  • 到大陸拍電影去!臺灣影視業者摩拳擦掌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我們需要掌握住這個機會,把大陸方面展現的善意,變成臺灣影視文化業發展最重要的機遇,同時也是對兩岸融合、對臺灣發展做出最好的選擇」。大陸向臺灣同胞送上的「大禮包」,有多項舉措涉及臺灣影視業,引起島內業界強烈反響和關注。一段時間以來,臺灣影視業者以各種方式探討如何把握機遇、前進大陸,深入推動兩岸影視合作。
  • 臺青黃柏翔:臺灣是故鄉,但大陸是家園
    「築夢溫州」臺灣青年聯誼會(以下簡稱「溫聯會」)臺青臺生們也盡一己之力,發起捐款助力防堵疫情,發起民間募款徵集物資馳援防疫。      在這場困難中,我們看到了臺灣青年的愛心行動,他們溫暖人心的聲音也應該被聽見、他們對大陸真摯的情感也應該被傳遞。
  • 臺綜藝主持人屈中恆:大陸節目令臺灣望塵莫及
    他,個子不高,相貌平平,論天賦,也不覺得有多麼出眾,但他,卻是臺灣當紅綜藝節目《國光幫幫忙》的固定主持班底,也是第三十四屆臺灣電視金鐘獎的「最佳男演員」,近年來,更在賴聲川導演的幾部舞臺劇中擔綱重要角色。他就是臺灣藝人屈中恆,本期「對話臺灣名嘴」欄目請到這位熒幕上的「好好先生」,跟我們分享他的成功秘訣。
  • 大陸宣布暫停,臺當局直接跳腳,臺主持人語出驚人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臺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想在2024年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的趙少康居然在這事上玩起了「道德綁架」,表示雖然臺灣對大陸也無善意,但大陸大嘛,大人應該有大量。這波操作讓兩岸網友不禁吐槽:承認一句「自作自受」真的很難嗎?
  • 臺灣節目驚現大陸「髮夾彎」
    如下圖這個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臺灣節目中嘉賓稱「大陸人民吃不起茶葉蛋」,引爆大陸網民狂歡惡搞「茶葉蛋」。然而對於這些節目,無論是主持人和嘉賓,怎麼看都像是演員,而且是特級的喜劇演員。其中這個月底要停播的《正晶限時批》就是逗逼中的戰鬥機。 這檔被譽為段子庫節目,為大陸網友貢獻了不少經典笑料。
  • 大陸綜藝節目闖進臺灣
    蔡康永和徐熙媛組合  圖片來源:百度  由於有臺灣歌手黃麗玲的參與,近日湖南衛視開播的《我是歌手3》在臺報紙、電視臺和網絡上引發不小關注,就連制播這一節目的大陸影音網站「芒果TV而隨後「登臺」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也有著不錯的收視率,顯示臺灣本土觀眾越來越買帳。  「落後論」倒了一個個  時間上溯得再久一點,兩岸在綜藝節目上的互動不是這樣子的。臺灣綜藝節目曾很強勢,一度影響了大批大陸觀眾。因為它起步早、類型多、創意層出不窮,經過30多年的發展,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氣質,影響範圍遍布全球華人社會。
  • 臺綜藝節目展示臺灣人眼中「貧窮」的大陸
    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臺灣人眼中的大陸究竟是什麼樣子?在臺灣綜藝節目中,主持人也經常會問臺灣居民一些關於大陸的常識問題,但這些臺灣人的回答會令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有網友特意搜集了諸多臺灣綜藝節目的片段,向讀者展示臺灣人心目中的大陸究竟為何物。1、大陸女孩看到月薪1000元的工作,笑得嘴巴都歪了。
  • 不擇手段詆毀大陸抗疫,臺知名節目令人「智息」…
    2月16日播出的臺灣某知名政論談話節目中,一眾嘉賓不僅惡意解讀疫情下大陸的各項舉措,甚至造謠稱「方艙醫院只有一個廁所,24小時排隊,每人只能上2分鐘廁所」,對災難幸災樂禍的嘴臉無比醜陋。 【觀察者網視頻組/周千千】 這些對大陸疫情持續落井下石的言行,也遭到了不少社會人士的批評。
  • 綠媒炒作臺積電主管跳槽大陸,臺網友:少拿愛臺灣要挾人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呂棟 編輯/尹哲)11月28日,臺灣綠媒傳出臺積電部門主管跳槽至大陸濟南的晶圓代工廠擔任要職,並聲稱「擔憂技術外流」。針對該傳言,臺積電當天回應表示:不予評論。事實上,臺灣半導體企業員工跳槽大陸工作的例子並不罕見。一位半導體業內人士告訴觀察者網,大陸企業工資待遇很高,臺積電人才流失十分正常。「別人給的薪水高人才自然往那裡走,如果不想人才外流自然要提高薪水,少拿愛臺灣要挾別人,老話一句,只花的起香蕉,只能請到猴子。」一位臺灣網民評論道。
  • 康熙去了 | 臺灣綜藝興衰史
    ,還有錄影帶的發展(最早有客人偷拍,後來主持人建議歌廳自己刻錄)錄影帶一出許多人可以再家裡觀看並不需要跑到歌廳,使得秀場逐漸沒落。這個時期,臺灣經濟發展快,後期又解嚴以及音樂的發展,也就帶動了綜藝的蓬勃發展。三王一後就是「張菲、張小燕、胡瓜和吳宗憲」,再加上早期秀場的一些主持人存活下來的,比如邢峰之類的,80年代時高凌風,後來也不同往日了。再有一些比如澎恰恰、許效舜。
  • 為什麼臺灣的主持人到大陸發展總是不那麼順利?
    對於你這個問題其實我是不認同的,嚴格來說,臺灣的主持人到大陸發展並沒有什麼不順。如果不順的話,蔡康永也不會讓《康熙來了》結束使命,一心一意的投入大陸綜藝節目中,對蔡康永來說,在大陸賺的錢遠遠比在臺灣做《康熙來了》賺得多。不僅成為了《奇葩大會》、《奇葩說》的固定嘉賓,還於2016年開始主持大陸首檔偵探真人秀《明星大偵探》,2017年5月,擔任IDOL養成超級網綜《美少年學社》的導師。
  • 「大陸不是在臺灣媒體報導上所看到的樣子」,在廈臺青告訴你真相→→
    這是在廈臺青劉信愔對廈門疫情後情況的描述在她的眼裡廈門市及其他大陸城市在疫情形勢下全市上下攜手同心、全力抗疫使市民生活和經濟秩序都較快的得到了恢復和臺灣島內的抹黑言論完全不同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在廈門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眼下陸續返崗復工。臺青劉信愔就與創業團隊一起,將廈門抗疫的真實情況、以及臺胞回大陸復工的注意事頂等,發布到自己運營的自媒體帳號上,在駁斥臺灣島內不實言論的同時,也助力臺胞回大陸復工。
  • 臺主播:大陸就像野生動物園 自認肉食者大膽去發展
    這段話是前臺灣東森財經臺「金錢爆」節目主持人楊世光最近在接受臺灣經濟時報採訪時所講的。  今年初,楊世光放棄原東森臺財經節目主持人的工作,毅然赴大陸發展,除了月薪比過去至少高了四倍以上,大陸的環境也讓他更著眼於未來的發展前景。
  • 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向臺灣人傳遞對大陸的真實感受
    中新網廣州7月2日電 題:臺灣知名媒體人黃智賢:向臺灣人傳遞對大陸的真實感受中新網記者 郭軍「這是我的一個心願,我要走遍大陸每個地方,以一個臺灣人的視角和理解,去看真實的大陸,並把我的真實感受傳遞給臺灣人。」臺灣知名政論節目主持人黃智賢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
  • 大陸與臺灣綜藝節目風格的差異化研究
    摘 要:隨著全民「娛樂化」需求的發展,綜藝節目備受關注。自1962年臺灣綜藝開播以來,綜藝節目便開始在中國電視熒幕上佔據了一席之地。大陸綜藝雖然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大量引進國外優秀節目,並進行本土化改造,已呈現出迅猛的發展態勢。
  • 《好聲音》銷臺灣 大陸綜藝節目影響力與日俱增
    還記得《甄嬛傳》《我是歌手》在臺灣熱播的盛況嗎?如今,《中國好聲音》(簡稱「好聲音」)的播放權也賣到了臺灣,將於9月7日起每周六晚8點在臺灣綜合臺播出。其實,從去年開始,「好聲音」就風靡臺灣,哈林、那英、吳莫愁成為臺灣民眾的熱議。最近熱播的《中國好聲音》第二季在臺灣更是紅得發紫。儘管臺灣不允許直播大陸的電視節目,但很多人都會守在Youtube上追看「好聲音」的定期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