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戀人心,遇到迴避型戀人學會這幾招教你挽回心愛的TA

2021-01-11 淼淼說情感

和「迴避型戀人」談戀愛的時候,總會讓人覺得很辛苦,對方忽冷忽熱、不在乎你的這種感覺經常讓你開始思考對方究竟是不是喜歡自己的呢?從而去懷疑對方對自己的感情,因為「迴避型戀人」表現出來對戀人的姿態就是與你無關緊要、你不值得被愛、與表現冷漠的姿態,而這種感受讓人很抓狂,讓人開始去懷疑這段感情。

其實「迴避型戀人」也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只不過是因為幼年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在父母面前得不到認可,和正面反饋便形成了一種自己使得父母放棄了,失望了的感覺。

以至於在成年後,便會形成一種心態,對待一件事情,與其最終都會失去,倒不如現在就留有餘地,到時要失去的時候,世界上唯一依賴的就只有自己。

「迴避型戀人」在另一半的眼中是獨立獨行的,比起和伴侶相處,他們似乎更喜歡自己相處,把時間投入到其他事情上面,但是可能他們自己也不自知,其實他們也是需要情感的,渴望來自他人的認可和關心,只不過是幼年時期來自父母的忽視,讓他們害怕自己的情感再次被忽視,所以下意識地隱藏了自己。

這種下意識地忽視,其實是「迴避型戀人」的一種抵禦機制,保護自己的一層保護色。

怎麼和「迴避型戀人」更好地相處呢?

「迴避型戀人」其實他有自己的情感需求,只不過現在是幼年時期的經歷使得他自己封閉了起來,好在只要經過一定的努力還是可以使得他打開心扉的。

給他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迴避型戀人」在幼年時期形成的這種狀態,在成年的一段親密關係裡面才會表現出來,但是要改變這種狀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夠改變的,因此作為「迴避型戀人」的伴侶,我們在得知他們的情況的時候,應該在戀愛初期給到他們足夠的的時間和空間去調節。

戀愛的時候,可以放慢自己的節奏,不要對他們進行步步緊逼,否則他們很容易形成下意識逃跑的心理,而是應該給到足夠的耐心讓他自己慢慢的調節這種狀態,給點耐心和時間以及給到他足夠的空間讓他自己去調節,追得過緊反而會起到反作用。

給予他們放鬆的空間,不要讓他們感到緊張,讓他感覺即使你們之間建立了親密關係,他還是可以像以前那樣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

調節自身情緒

如果你的戀人是屬於「迴避型」的,那麼你應該學會調節一下自身的情緒。鑑於「迴避型戀人」的性格特徵,他們的一些行為會常常讓你產生一種「他是不是不愛我?或者是不喜歡我?」的想法。因此和「迴避型戀人」談戀愛的時候,最首先做的就是先要調節自身的負面情緒,避免其他負面的情緒而把自己淹沒,既然選擇在一起了那麼久應該給予這段戀情多一些耐心。

多些正面的反饋和鼓勵

「迴避型戀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親密關係沒有什麼信心,以至於產生了一種「反正都會讓對方失望,或者對方會離去,倒不如現在先不投入那麼多,減少失望感」。「迴避型的戀人」很沒有安全感,也對自己沒有什麼信心,所以在兩個人相處的時候,不妨給多一些正面的反饋以及多多鼓勵他。

正面的反饋和鼓勵的灌輸,能夠幫助他們抵消很多負面的情緒,也能夠幫助他們逐步地建立起信心,久而久之他們會對這段戀情更加的有信心,兩個人的關係也會大大地改善。

相關焦點

  • 焦慮型如何挽回迴避型愛人
    宸哥一邊吃著瓜一邊忍不住用自己專業的情感諮詢師的角度在想,傻姑娘這不就是焦慮型依戀撞上了迴避型依戀嗎?可能很多被分手和被挽回的對象都是這兩種,之所以你們一開始找不到挽回的下手點,就是因為對於自己跟被挽回的對象處於沒有一個正確認知的問題。今天宸哥就給大家分析一下什麼是迴避型依戀跟焦慮型依戀。
  • 怎樣挽回一個迴避型依戀的愛人
    比起焦慮型的戀人,迴避型的戀人常常讓人感覺是冷漠和自私的。但這不過是他的依戀機制在作祟。我們會覺得迴避型依戀的人就像海王一樣,覺得他不是真正的愛我們。可事實上,他們自己也是這認為的,所以他們經常在痛失所愛之後追悔莫及,成為我們口中不懂得珍惜的渣男渣女。
  • 讀懂戀人心
    [美] 阿米爾·萊文 雷切爾·S.F.海勒 著 劉靜 譯廣東人民出版社完安全型戀人的那麼,如果安全型人士和非安全型人士交往,會產生什麼結果?研究人員通過另一個實驗回答了這個問題。在該實驗中,研究人員請旁觀者對若干戀人的表現評分。毫無疑問,安全型戀人組合,即男女雙方都是安全型,表現比非安全型戀人組合(男女雙方或是迴避型,或是焦慮型)更好。更有意思的是,安全型戀人組合的表現,和混合型戀人組合(一方是安全型,另一方是非安全型)相差無幾。
  • 三步走教你搞定迴避型的TA
    自然是無法給予依戀型人格所期望的回應。所以矛盾就這麼產生了,相愛相殺的劇情就這麼上演了。你說老師我就是焦慮依戀型人格,那我只要找一個不是迴避型依戀人格的戀人不就好了?話是這麼說沒錯,但事實上是,這兩種人格天生對彼此都有種致命的吸引力。因為焦慮型依戀所產生的原生家庭環境,往往是同性父母比較強勢,且有很強的控制欲。
  • 「我有對象,卻害怕和他相處」丨你可能有迴避型依戀人格
    今天更新《熊哥情感研究所》遇到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呢?相信這位粉絲應該是遇到這樣的伴侶而感到頭疼了,今天熊哥就來和大家深入分析一下迴避型依戀人的情況。一、迴避型依戀人的特點1、害怕被拒絕,所以先拒絕別人比如你們吵架冷戰,ta擔心你想放棄這段關係,又不會主動去緩和。
  • 分手後,如何挽回焦慮型、迴避型依戀者?
    事實上,最佳的挽回時間=你們的情緒濃度最為相似的時候(圖中挽回曲線和被挽回曲線情緒濃度的交匯點)。但有一個底線是,儘量不要斷聯超過30天,超過30天之後,ta基本熬過了分手後最難的戒斷期,跟你相處的習慣已經逐漸被新生活取代了,這時候再想挽回,難度會更大,等於重新把對方再追求一次了。
  • 如何與迴避型依戀的人談戀愛?
    一個有些高冷的男神/女神,ta不會過度熱情,也不會主動尋求你的幫忙,ta總是雲淡風輕似乎什麼都不放在心上,但這恰好就會戳中一部分人的心,他們/她們會試圖去追求ta,因為人們都好奇想知道,在這個冰冷又神秘的面具底下究竟是一副怎樣的面孔。
  • 迴避型依戀:我不敢要你的愛
    比起焦慮型的戀人,迴避型的戀人常常讓人感覺是冷漠和自私的。但這不過是他的依戀機制在作祟。我們會覺得迴避型依戀的人就像海王一樣,覺得他不是真正的愛我們。可事實上,他們自己也是這認為的,所以他們經常在痛失所愛之後追悔莫及,成為我們口中不懂得珍惜的渣男渣女。
  • 戀愛人格測試——你是如何看待戀人潛在缺點的?
    ,所以我得讓他變得跟我一樣完美無缺D、我希望他能跟剛開始在我眼裡的樣子一樣,盡善盡美,毫無缺憾E、如果對方有這些問題,那很可能我們不太適合A:迴避型依戀者你在親密關係中很難獲得安全感,總是會習慣性地抓住對方缺點不放。
  • 認識你的戀愛人格——安全型、焦慮型、迴避型
    作為低焦慮、低迴避的類型,安全型依戀人格幾乎稱得上「理想戀人」,主要特徵有:l 對自己,高標準,高要求,時刻保持領先於人的優雅姿態l 對戀人,善解人意,包容度強,能夠帶領對方很好地成長l 對感情,時刻積極正向,注重及時溝通,遇到問題正面迎擊
  • 喜歡一個人怎麼挽回?六招教你挽回感情
    最後你發現自己還是特別愛她。所以想挽回你們之間的感情,教你幾招一起來看看,喜歡一個人怎麼挽回?這樣可以找到挽回你們感情的方法,畢竟兩個人深愛,在一起會特別幸福。分開以後的痛苦還是讓你特別想念,可見你們在彼此心裡的位置。所以一定要用行動去感化對方,不管你有多麼的喜歡他,不要卑微的一直追求,會讓他看輕你們之間的感情。
  • 「原來你是這樣的迴避型依戀者」 | NEON LOVE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認為很難和迴避型依戀者建立親密感的原因,哪怕一開始你曾經體會過他們所帶來的親密感,這種感受也多半是轉瞬即逝。迴避型依戀者很容易壓抑自己的情感,不擅長表現,尤其是一些積極的正向情緒,壓抑的愈發強烈,結果總是帶給周圍人難以親近的印象。
  • 迴避型依戀的男人:明明很愛你,卻總在拒絕你
    說實話,這確實不是因為他是個渣男,而是迴避型依戀的人在親密關係裡,都有3大特點。這下子,只能換來更多逼迫……惡性循環之下,女人很容易就被迴避型依戀男人的沉默給逼到"崩潰"了。· 愛面子、愛生氣,還什麼話都憋在心裡迴避型依戀的男人,是一種"零意見"的生物,換句話說,不管戀人的提議是什麼,他們都會表示"好的"。
  • 為什麼迴避型依戀的人,不那麼容易動情?
    那麼你大概率是遇到了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 迴避型依戀的人有什麼特點呢? 他會發出模糊的信號,讓你難以判斷他是不是愛你。 有時他會像正常戀人一樣與你親暱,有時又很排斥靠近,你始終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 你是「摯友型」戀人?還是備胎?
    而承諾,不管是對於陌生的戀人,還是摯友型戀人,都是需要兩個人在建立戀愛關係後共同努力的。 因此,只有激情,是摯友型戀人修得正果的關鍵因素。這也是為什麼許多摯友型戀人都是兜兜轉轉多年後才走到一起,因為經過太多情感波折後,許多人在內心上會認為「穩穩的幸福」比浪漫與激情更重要,所以最後選擇多年相識相知的好友作為伴侶。 但是,與一個【交往起來很舒服的朋友談戀愛】和【擁有一個聊得來的戀人】,完全是兩碼事。
  • 你知道迴避型依戀人格嗎?
    依戀理論對人格進行了四種劃分: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安全型依戀和紊亂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會與戀人刻意保持心理和身體的距離。會用冷漠、牴觸、不在乎的態度來使自己不受傷害。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明明想要,但又不敢要。和這類型的人談戀愛,很容易因為接受不了他的「冷暴力」,而對這段感情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如果你能讀懂他這些害怕的情緒,你可以嘗試用他覺得舒服的方式和他相處,從而慢慢地改變他的想法。那該如何和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戀愛?
  • 迴避型依戀的人在痛苦什麼?
    除此之外,他還將「焦慮-矛盾型」改名為「痴迷型」(preoccupied) (Bartholomew, 1998)。』這是基於先天和母子初始的關系所形成的。迴避型依戀的人在兒時的行為模式裡,經常被灌輸了無助的反饋機制,而對於年幼的他們而言,這是一種『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 該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迴避型依戀?
    有這樣一群人,ta們的戀愛狀態就像是在看星星:喜歡的人觸不可及的時候,心愛的人就是璀璨星光,讓自己心生嚮往;但是,當愛的人靠近了,卻變成可怕的隕石,自己避之不及。這就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日本著名心理學家岡田尊司定義迴避型依戀,認為這是一種「對任何人都無法敞開心扉的抑制性依戀障礙」,最初專指受虐或受忽略兒童的心態,後來也引申到成人。 01 該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迴避型依戀?
  • 前男友/前女友是迴避型人格,還能挽回嗎?
    首先,你要明白,挽回這件事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僅僅是在挽回這個人嗎?並不是,你是在跟一個人的人格打交道。比如說,有的人你只需要做幾次合理化描述,他就能放下對你的戒備,但有的人無論你怎麼發信息,內容說的那麼煽情感人,他好像都不會再回頭了。
  • 【迴避型依戀】的人在痛苦什麼?
    跟「迴避型依戀者」相愛,就像莎士比亞詩裡寫的那樣:「你說你喜歡太陽,卻在陽光明媚的時候躲進陰涼的地方;你說你喜歡風,卻在颳風的時候關上窗戶;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害怕你說:你也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