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依戀的人在痛苦什麼?

2021-02-07 摸魚情感教育

許多迴避型特質的人通常會被人『定義』和『誤解』。

就像那句話怎麼說的,『不是在被誤解,就是正在被誤解的路上。』開始的時候可能還會想要解釋解釋,到後來直接懶得解釋。最後造成親密關係的結果只能是更糟。

對於很多迴避型依戀的人來說,迴避本身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行為模式和心態反射的形成其實是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

第一階段:親子互動模式

『1990年,Bartholomew從嬰兒的三種依戀類型出發,提出了成人的四種依戀類型—他根據迴避的原因,將迴避型分為兩種:

一種人既期待親密,又害怕被拒絕和欺騙,因此不願意與他人親近,稱為「恐懼型」(fearful);

另一種人完全不願意與他人親密和相互依賴,稱為「疏離型」(dismissing)。除此之外,他還將「焦慮-矛盾型」改名為「痴迷型」(preoccupied) (Bartholomew, 1998)。』

這是基於先天和母子初始的關系所形成的。

迴避型依戀的人在兒時的行為模式裡,經常被灌輸了無助的反饋機制,而對於年幼的他們而言,這是一種『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階段:原生家庭夫妻互動模式造成的模仿問題

這樣的人的成長環境裡,通常總是會出現一個在家裡特別習慣這樣解決問題的老爸或老媽。

只要夫妻一吵架,可能爭吵不過幾句,就會才會冷暴力或者逃避另一半,採取不見面迴避的方式來處理關係。也許後來關係就因為還需要在一起搭夥過日子,隨便找點什麼生活話題就自然而然的和好了。

這樣的關係在『孩子』眼裡感覺是還能『相處』下去的。

這是一種因為生活和婚姻的妥協。而戀愛模式中,由於關係的不穩定,另一半未必會願意忍受這樣的妥協。

所以,就會自然覺得你無動於衷,冷漠無情,冷暴力,坐視不理,獨立,冷血,缺乏處理問題和面對矛盾的勇氣等等。

所以更多迴避型的人會習慣性的背負這個『不解釋,冷處理』的罵名,從而從行為上繼續遵循著原生家庭中迴避型父母一方的感情處理態度。

這就是典型的被誤解。

這樣說吧,如果哪怕是原生家庭中,有一個人願意妥協,和好,或者怎麼去合理的溝通和緩和關係,這個孩子都可能不至於會面對自己親密關係矛盾的時候不知所措,完全處於懵逼狀態。

這是形成階段。

如焦慮-迴避型其實在生活中真的很多。

大多數人的傳統家庭教育中湊合的模式很多,對於孩子也是普遍打壓式教育,於是,不同的孩子就會呈現出不同程度對於感情的無措。

當人不知道怎麼去處理,同時內心又渴望在關係中被愛,被關心的時候,選擇迴避矛盾的處理方式是他們在習得過程中唯一的選擇。

但是這樣的『練習』容易造成的問題就會越來越突出,也就特別容易造成分手。

哪怕是開啟下段關係,根本問題也一直都沒有解決。

於是就會重複出現:

1.獨立和自我感覺特別強;壓抑和遠離自己的感受;

2.內心和相處均有距離感,一定程度就很難和你交心;思慮敏感且很少外露;

3.對於感情不怎麼強求,對方哪怕是假意暗示要走,都可能會直接同意,不問緣由;讓對方感覺不被愛。

4.不主動,感情出現一點不好的苗頭都會開始習慣性的負面思考和迴避矛盾。

5.渴望,但自卑,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情。

可是,如果遇到感情不順或者遇人不淑,就會加重在感情中『迴避型依戀』的特點。但也不要太灰心,每個迴避型依戀的人在情感關係中都是有『機會』調整的。也就是說,不要畏懼戀愛,並且保持一顆敞開的心,在交往之前學會去愛,如果遇到了真的你很在意的對象,一定要不懂就問,多多溝通。即,迴避型的人主觀意識想要去改變去,勇於嘗試,且有面對失敗再次嘗試的勇氣。情願有主觀意義去學習和改變自己在關係裡的不妥當的處理方式,並且保持一個學習狀態的心理去配合和接納自己;這步裡面重要的就在於自我坦露。對於關係帶有想要改變的心態和安全感。2. 一個非常積極樂觀且願意正面耐心解決問題的成熟型戀人。這個人可以是焦慮型依戀,也可以是安全型的戀人,但是這個人都會採取一種相對包容,引導和配合的方式,去讓他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感情問題裡處理的態度的不妥,並且灌輸一種成熟的溝通方式給他。所以,自我和對方,主觀和客觀條件,耐心,有效溝通和愛,缺一不可。從迴避型依戀形成的源頭來看,迴避型的被誤解基本上是註定的:看似倔強堅強,實際遍體鱗傷;渴望愛情但不敢表示的太過深情;看似冷漠無情,實則溝通相處不行;看似溫文,但實際上外強中乾,自己沒有愛人的能源和安全支持;看似是冷暴力高手,實際上是個感情處理無能的小白。整個相處下來,都是讓對方特別的難受和折磨,交往感覺實際上是非常不好的。即無能去改變自己,也沒有能力去愛他人。那麼在喜歡的作用影響下,當迴避型戀人逃避問題的時候對方也能給與相對妥當和成熟的引導和應對。也能夠讓迴避型的戀人知道,迴避,逞強本身,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是有效積極的溝通和面對,才是很好解決兩個人問題的方式。如果可以遇到這樣的愛情,那麼很可能本來迴避型依戀的人是有可能不會那麼『痛苦』和被誤解,他們是有機會去學習和進化成一個很好的伴侶的。

沒談過這麼多次戀愛不要緊,我已經用我這麼多年累積下來的經驗幫你梳理了一遍,那很多兄弟又會說,老師談戀愛真的好累,我還是選擇單身吧~

就算你選擇單身,我也還是要給你們帶來最全面的福利:

有哪些給男孩子在戀愛中的忠告?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曉老師微信Ted10676,驗證備註:忠告,即可免費領取答案。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依戀】的人在痛苦什麼?
    迴避型依戀的人,永遠繞不開「自卑」和「缺愛」兩個魔咒,這種深層次的「情緒」,奠定了他們生活的主基調,不論成年後的他們多麼圓滑世故、多麼善於偽裝自己,自卑和缺愛的影響都將是無孔不入的!
  • 如何與迴避型依戀的人相處?——迴避型依戀:那個愛你卻叛逆的人
    而迴避型依戀人格,就是在親密關係裡,你明明很渴望依戀對方,可在關鍵時候,總是做出相反的舉措。我把迴避型依戀人格,大致分為2個等級。一個是輕量級:能形成親密關係,但關係無法深入。舉個例子。在公開場合,有些人會刻意打壓伴侶,用語言貶低伴侶。
  • 周星馳的迴避型依戀
    從周星馳的人際關係、戀愛、以及後期的影視作品中,隱約可以看到周星馳的迴避型依戀人格。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呢?在20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瑪麗-安斯沃斯的心理學家開發了一種系統,用來對父母和兒童的關係進行分類。這種系統分類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觀察,把很多兒童放到一個環境裡面,觀察小孩子和其他人的互動,觀察父母離開以後他們是什麼反應,父母重新回來以後他們是什麼反應。
  • 「迴避型依戀的升級版」—— 恐懼型依戀
    不管是迴避型還是恐懼型,都不應該成為一座孤島,而要真正的接受他人,走進關係,一切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根據廣大讀者的需要,這次我想就「恐懼型依戀」來做一些科普,讓你們能夠更加清楚的認清 「恐懼型」這個獨特的群體。恐懼型依戀是迴避型依戀的升級版。
  • 如何與迴避型依戀的人談戀愛?
    也許你不會明白他們遭遇了什麼,難道迴避型依戀的人真的這麼可怕嗎? 看,這就是迴避型人格,你為ta牽腸掛肚、百抓撓心,你總覺得ta跟你保持著距離,你得不到ta,從而佔有欲和徵服欲作祟,讓你跟著ta的腳步亦步亦趨。 你說這可怕不可怕!  什麼是迴避型依戀?
  •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表現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定義:迴避型依戀人格是在依戀關係理論中定義的一種成人依戀類型。
  • 迴避型依戀被分手後會很難過嗎?
    而迴避型依戀人格似乎是親密關係中最令人恐懼的人格,他們面臨被分手也一樣會痛苦,但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來看,並不會表現得十分明顯,甚至他們也會進行自我欺騙,會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問題。既然談及迴避型依戀,我們首先要知道,迴避型依戀的人都會有哪些特質?
  • 為什麼迴避型依戀的人,不那麼容易動情?
    那麼你大概率是遇到了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 迴避型依戀的人有什麼特點呢? 他會發出模糊的信號,讓你難以判斷他是不是愛你。 有時他會像正常戀人一樣與你親暱,有時又很排斥靠近,你始終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 與迴避型依戀的人談戀愛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用一個字來形容:「差」在我的過往諮詢中,與迴避型依戀的人談戀愛都會表示「體驗極差」。1:時常矛盾迴避型依戀的人內心經常會處於矛盾狀態。他們既渴望獨立又渴望依戀,不想被控制又害怕被拋棄。這種矛盾的內心會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令人捉摸不透。他們其實是渴望被愛的,也會對另一半深深的沉迷。
  • 迴避型依戀的人如何相處?如何自救?
    其實我想說,當你已經有自救的想法,你已經成功了一大步。看到這可能有很多人會產生疑問?到底什麼是迴避型依戀?有這樣一種人,你確定ta愛你,也不渣,但你們在一起卻真的很難親密,你有很多時候想要放棄,但是放不下。迴避型依戀這類人呢?
  • 以冷漠逃避愛: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內心獨白看了上面的內容,有沒有覺得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很渣?但是其實擁有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也是很痛苦的。每次覺得自己好像喜歡上一個人,但是當對方真的開始回應時,所有的好感就都沒有了。尤其是這個講究繁衍,講究婚姻的年代,對於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來說,好像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接受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要麼就獨身。
  • 深度:迴避型依戀自救指南
    ,並希望我們再發一篇迴避型依戀自救指南。可是這些不滿的感受,他往往並不會與對方溝通,而是壓抑在心裡,直到有一天對女友徹底失望,提出分手。在疏離型迴避的阿離和恐懼型迴避的阿孔身上,你是否多多少少看見了自己的影子?迴避型依戀者看似看是在迴避親密,但表象的背後,他們到底是在迴避些什麼呢?心理學研究者已經通過實驗證明,迴避型依戀者並非真的不喜歡與人親密,而是這種需求被抑制住了。
  • 怎樣挽回一個迴避型依戀的愛人
    那麼你大概率是遇到了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迴避型依戀的人有什麼特點呢?他會發出模糊的信號,讓你難以判斷他是不是愛你。有時他會像正常戀人一樣與你親暱,有時又很排斥靠近,你始終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比起焦慮型的戀人,迴避型的戀人常常讓人感覺是冷漠和自私的。但這不過是他的依戀機制在作祟。我們會覺得迴避型依戀的人就像海王一樣,覺得他不是真正的愛我們。可事實上,他們自己也是這認為的,所以他們經常在痛失所愛之後追悔莫及,成為我們口中不懂得珍惜的渣男渣女。
  • 焦慮依戀型人格如何和迴避依戀型人格在一起?
    而她是迴避依戀型人格,我幫我倆都做過測試,用了一個英文的網站,所以確定。我們沒有在一起她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很多人追她。可能也是她的性格導致的,但是我想和她在一起,最近約會也成功,但是可能她性格的缺陷還挺明顯的,對於感情真的是很迴避,我們該怎麼辦。我看到她克服一下和我牽手什麼都真的是很努力培養感情了但是我想找到更好的辦法來幫助她改變這個迴避型也幫助我。
  • 迴避型依戀人格特徵篇
    我的愛  就是迴避你  迴避型依戀的人,永遠繞不開「自卑」和「缺愛」兩個魔咒,這種深層次的「情緒」,奠定了他們生活的主基調,不論成年後的他們多麼圓滑世故、多麼善於偽裝自己,自卑和缺愛的影響都將是無孔不入的!
  • 如何處理與「迴避型依戀」者的親密關係?
    迴避型人格,是心理學上一種明顯的病態人格,迴避的是所有人。表現為自卑敏感,害怕與人交往,在人群中毫無存在感和吸引力,過分在乎他人的看法,面對批評完全沒有心理承受力。一點點小事就足以讓他們崩潰,非常「玻璃心」。所以當看到網上有人問「迴避型伴侶怎麼相處?」,無需細看,這裡說的肯定是「迴避型依戀」伴侶。
  • 迴避型依戀的人為何如此冷漠?
    這是因為很多人誤認為冷漠就是迴避型人格,然後將感情問題歸因於迴避型人格,這叫用錯了藥,投錯了醫。 冷漠可能是 「渣」。 由於「渣」、「不喜歡」跟迴避型依戀的外在行為上有高度重合性,他們同樣不負責,忽冷忽熱,低效溝通,因此是否是迴避型依戀,不要動不動就亂套 「公式」,也不要為了自尊自我安慰,否則你永遠得不到ta。 到底具有怎麼樣的表現才是真正的迴避型人格?
  • 迴避型依戀:我不敢要你的愛
    那麼你大概率是遇到了一個迴避型依戀的人。迴避型依戀的人有什麼特點呢?他會發出模糊的信號,讓你難以判斷他是不是愛你。有時他會像正常戀人一樣與你親暱,有時又很排斥靠近,你始終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最重要的是,在產生衝突時,要麼迴避問題,要麼一點就炸。「你懂什麼,別說了我不想聽了!」你以為他不是真的愛你,但其實這是迴避型依戀的防禦機制在運行。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改變?
    社會上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可當對方對他們表現出同樣的好感時,他們卻對這種情感產生了恐懼心理,並加快了逃離的速度。通俗說就是:「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心理學將其稱之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 實用心理學丨迴避型依戀人格到底是什麼?
    想要真正了解迴避型依戀人格你需要看這裡!↓↓↓↓我們先從心理學上剖析一下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個群體還有一個悲傷的稱呼——「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造成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一個人的自卑感大部分來源於他童年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