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型依戀人格的表現

2021-12-17 仁和有愛健康成長俱樂部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定義: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在依戀關係理論中定義的一種成人依戀類型。

依戀理論認為,早期親子關係的經驗形成了人的「內部工作模式」,這種模式是人的一種對他人的預期,決定了人的處世方式。內部工作模式會在以後的其他關係、特別是成年以後親密關係和婚戀關係中起作用。

具有哪些表現:

有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群,常常有以下幾種表現:

1、迴避型依戀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對生活興趣和追求。

2、因為總是迴避過多的親密接觸,他們顯得似乎很獨立。

3、他們在配偶的選擇上往往與依戀型的人有緣分,其中的原因很簡單:依戀型的人往往較為主動,從而縮短了由於他的冷漠和退縮造成的距離空間,使他們之間的親密關係得以建立。

4、迴避型的人在戀愛初期也會表現出一定的熱情,但是一旦親密關係確立之後,因為過多的親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懼的,他的冷漠退縮特點就會浮出水面。

5、迴避型依戀,通過各種方法來迴避家庭生活,不參加各種應酬,不出差,就待在家裡埋頭看書,電視,不與家人交往。

6、配偶的親密行為使他們感到難受,感到被控制,希望有自己的空間。

7、迴避型依戀會正面顯示自己對於親密的需要,但是當需要得到滿足之後,面對親密,就會立即退縮,甚至感到生氣。

8、他們感到會失去對方時,便會去討好,取悅;一旦有了安全感,就表現出退縮,迴避。

歸根結底,迴避型依戀人格就是一種自卑情緒,以及對別人的不信任。

意見建議:

1、保持讓對方感到安全的距離,他需要獨立的空間消化和適應新的親密關係。

2、尋找適合對方的溝通方式。如果發生無法避免的爭吵,儘量克制一下情緒或者不要不斷傾訴和講道理,否則會阻止親密關係的建立。

3、別企圖控制、改變對方,你試圖控制的行為只會激化矛盾,對方固執的思想並不會因此妥協。

4、做好心理建設,給予包容和理解。

友情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提及藥品相關信息,均需在專業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使用。

以仁和,廣聚義,得才傑,積千金

仁和健康成長俱樂部歡迎您的加入!

更多詳情請掃碼加微信諮詢!

相關焦點

  •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特徵:冷漠
    依戀理論對人格進行了四種劃分: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安全型依戀和紊亂型。
  • 以冷漠逃避愛: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依戀人格的內心獨白看了上面的內容,有沒有覺得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很渣?但是其實擁有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也是很痛苦的。每次覺得自己好像喜歡上一個人,但是當對方真的開始回應時,所有的好感就都沒有了。尤其是這個講究繁衍,講究婚姻的年代,對於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來說,好像只有兩種選擇:要麼就接受一段沒有愛情的婚姻;要麼就獨身。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改變?
    社會上有這樣的一種人,他們如果喜歡一個人,可當對方對他們表現出同樣的好感時,他們卻對這種情感產生了恐懼心理,並加快了逃離的速度。通俗說就是:「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心理學將其稱之為:「迴避型依戀人格」。
  • 迴避型依戀人格特徵篇
    迴避型依戀特徵一、自卑之痛「迴避型依戀者」一定是「迴避型人格」,這類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源自童年或原生家庭的「自卑感」。二、缺愛之痛「迴避型人格」還有一個顯著的心理特點:他們對「愛」感受得太少,也了解的太少,「缺愛」的情緒始終與他們共生。
  • 迴避型依戀人格:明明很想要,卻又不敢要!
    迴避型依戀如何挽回有很多諮詢者上來就會問我,自己的伴侶是迴避型依戀人格怎麼辦?並不是你們吵個架,他不回覆你的信息,或者是愛說分手就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它並不體現於某一個表現,而是貫穿於親密關係中的方方面面,這影響的是一個人的行為模式。
  • 「迴避型依戀的升級版」—— 恐懼型依戀
    不管是迴避型還是恐懼型,都不應該成為一座孤島,而要真正的接受他人,走進關係,一切沒有你想的那麼糟糕。根據廣大讀者的需要,這次我想就「恐懼型依戀」來做一些科普,讓你們能夠更加清楚的認清 「恐懼型」這個獨特的群體。恐懼型依戀是迴避型依戀的升級版。
  • 焦慮依戀型人格如何和迴避依戀型人格在一起?
    網友問題:               我是典型的焦慮依戀型人格,非常黏女朋友
  • 實用心理學丨迴避型依戀人格到底是什麼?
    想要真正了解迴避型依戀人格你需要看這裡!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avoidant attachment)」。這個群體還有一個悲傷的稱呼——「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造成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而一個人的自卑感大部分來源於他童年的經歷。
  • 【星座控】哪些星座盛產迴避型依戀人格?
    這類人就是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十二星座中有幾個星座最容易出現這種人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盛產迴避型依戀人格的星座吧!事實上總是拿捏不好分寸,把握不好邊界的距離,這樣的性格導致金牛座成為典型的迴避型依戀人格,渴望長長久久的愛情,但又不敢去追求,常常在暗戀中自怨自艾。
  • 周星馳的迴避型依戀
    從周星馳的人際關係、戀愛、以及後期的影視作品中,隱約可以看到周星馳的迴避型依戀人格。什麼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呢?在20世紀70年代,一位名叫瑪麗-安斯沃斯的心理學家開發了一種系統,用來對父母和兒童的關係進行分類。這種系統分類的方法主要是通過觀察,把很多兒童放到一個環境裡面,觀察小孩子和其他人的互動,觀察父母離開以後他們是什麼反應,父母重新回來以後他們是什麼反應。
  • 迴避型依戀人格:你的愛讓ta遠離了嗎
    這裡是第424顆知識膠囊 迴避型依戀人格心理學中把這種人稱作「迴避型依戀人格」,簡單來講就是渴望被愛,卻又害怕被愛。他們中很大一部分人缺乏安全感、生性自卑,總是覺得自己不配得到那麼多。
  • 迴避型依戀人格:我喜歡你,但你千萬別喜歡我
    第一次特別清晰地發現自己的迴避型依戀人格,是在高中,當時並不懂,在那懵懵懂懂的年紀,喜歡上了一個男生,經常會想要不自覺地靠近他,可是當那個男生表現出對我有同樣的情愫之後,我第一反應不是竊喜,不是羞澀,而且厭惡。
  • 感情中,為何會出現「迴避型依戀人格」?
    迴避型依戀者,在心理學中又被稱為「性單戀」。這個群體有著一個悲傷的稱號,叫做「永遠無法摘星星的人」。當他們靠近星星時,會覺得星星是一塊碩大的隕石,隨時可能砸得自己四分五裂。
  • 一個來自迴避型依戀人格障礙的自述
    其實,這類人群是 「Iithromantic」 學術名性單戀,也有人稱之為迴避型依戀人格。迴避型依戀並不是渣,是他們真的不能夠自我控制,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對於親密關係的需求度極低,更需要自己獨立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生活中往往顯得很獨立,很高冷。無論面對伴侶或者家人、朋友、同事面前都會刻意地保持距離,向他們表示親密的時候,心裡和行為都是一個抗拒的態度。
  • 你知道迴避型依戀人格嗎?
    依戀理論對人格進行了四種劃分:迴避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安全型依戀和紊亂型。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會與戀人刻意保持心理和身體的距離。會用冷漠、牴觸、不在乎的態度來使自己不受傷害。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明明想要,但又不敢要。和這類型的人談戀愛,很容易因為接受不了他的「冷暴力」,而對這段感情產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如果你能讀懂他這些害怕的情緒,你可以嘗試用他覺得舒服的方式和他相處,從而慢慢地改變他的想法。那該如何和迴避型依戀人格的人戀愛?
  • 如何與迴避型依戀的人相處?——迴避型依戀:那個愛你卻叛逆的人
    而迴避型依戀人格,就是在親密關係裡,你明明很渴望依戀對方,可在關鍵時候,總是做出相反的舉措。我把迴避型依戀人格,大致分為2個等級。一個是輕量級:能形成親密關係,但關係無法深入。舉個例子。在公開場合,有些人會刻意打壓伴侶,用語言貶低伴侶。
  • 迴避型依戀被分手後會很難過嗎?
    而迴避型依戀人格似乎是親密關係中最令人恐懼的人格,他們面臨被分手也一樣會痛苦,但從他們的日常生活來看,並不會表現得十分明顯,甚至他們也會進行自我欺騙,會用逃避的方式來面對問題。既然談及迴避型依戀,我們首先要知道,迴避型依戀的人都會有哪些特質?
  • 迴避型依戀的人為何如此冷漠?
    這是因為很多人誤認為冷漠就是迴避型人格,然後將感情問題歸因於迴避型人格,這叫用錯了藥,投錯了醫。 冷漠可能是 「渣」。 由於「渣」、「不喜歡」跟迴避型依戀的外在行為上有高度重合性,他們同樣不負責,忽冷忽熱,低效溝通,因此是否是迴避型依戀,不要動不動就亂套 「公式」,也不要為了自尊自我安慰,否則你永遠得不到ta。 到底具有怎麼樣的表現才是真正的迴避型人格?
  • 《不完美的她》:以「迴避依戀型人格」角度,解讀林緒之孤僻性格
    今天本文將以《不完美的她》為例,探討「迴避依戀型人格」在林緒之身上的體現,以此來解讀她性格背後的現實內涵。01、什麼是迴避依戀型人格?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發現,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的情感依戀,在嬰兒時期就初步顯現。
  • 想愛,卻又特別容易失望——心理學:迴避型依戀的5大表現
    迴避型依戀與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痴迷型依戀共同構成了4種不同風格的依戀類型。依戀理論最早由心理學家John Bowlby於20世紀40年代提出,他將關係中的迴避親密作為縱坐標,焦慮作為橫坐標,概括出了4種不同的依戀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