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繼子女怎麼繼承遺產?

2021-01-21 高爽說法


過繼是在舊社會男尊女卑思想指導下產生的立嗣行為——無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繼。在現代法律上已經沒有過繼這一概念。但是過繼行為如果符合現行的收養法相關規定的,則可以認定為收養行為。

我國現行司法實踐中,對過繼行為是否構成收養關係的認定以《收養法》生效時間(1992年4月1日)作不同的區分。在此之前的過繼行為,親友和群眾都認可,雙方在一起長期共同生活的,即便是沒有辦理登記手續,可以認定為事實領養關係成立,雙方按照養父母子女關係對待。在此之後的過繼行為,如果符合《收養法》的規定,並且在民政部門辦理了收養手續才可以認定為收養關係成立。


收養關係一經成立,則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就適用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被收養人對養父母具有繼承權,對養兄弟姐妹屬於第二順位的繼承人。同時被收養人因為收養關係的成立,與生父母的父母子女關係終止,對生父母不再享有繼承權,對親兄弟姐妹之間也不再是第二順位的繼承人。

不過,如果養子女既對養父母盡了贍養義務,同時也對生父母進行了贍養、扶助,那麼,當生父母死亡時,養子女對生父母的遺產雖然不享有繼承權,但是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9條的規定:被收養人對養父母盡了贍養義務,同時又對生父母扶養較多的,除可依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繼承養父母的遺產外,還可依繼承法第十四條的規定分得生父母的適當的遺產。



本位作者:《法治在線》律師幫忙團成員:江蘇金路律師事務所劉定越律師



 想點播收聽、了解更多實用法律知識,請點擊"閱讀原文」

                              往期回顧

如何認定退休人員籤訂的「勞動合同」的效力?

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務工受傷可以認定工傷嗎?

別人家的小孩能打嗎?

有關住房公積金的那些事兒

退休人員,發生意外,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法治在線》節目收聽時間:

首播:AM702江蘇新聞綜合廣播1600——1700

復播:FM937江蘇新聞廣播 22:30——23:00   次日200——300

想諮詢法律問題和《法治在線》主持人高爽互動,請下載大藍鯨APP到高爽的朋友圈

《法治在線》節目微信公眾號:江蘇臺法治在線

《法治在線》網絡收聽方式:江蘇廣播網www.vojs.cn

智慧型手機可以下載大藍鯨APP或蜻蜓軟體搜索江蘇新聞綜合廣播《法治在線》可隨時收聽




相關焦點

  • 民情通道|過繼給別人的子女可以繼承生父母的遺產嗎?
    市民諮詢:母親過繼給別人做養女,現母親的親生父母病危,請問我母親是否有遺產繼承權?律師回覆:湖南律言律師事務所梁律師:《收養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自收養關係成立之日起,養父母與養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法律關於父母子女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養父母的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適用法律關於子女與父母的近親屬關係的規定。養子女與生父母及其他近親屬間的權利義務關係,因收養關係的成立而消除。」
  • 過繼子女對原親生父母有繼承權嗎,法律依據是什麼?
    那麼,過繼子女對原親生父母有繼承權嗎,法律依據是什麼?網友諮詢:朋友兩兄弟現在面臨如下情況:朋友的父親在60年初時曾有一短暫婚姻,並生有一女,離異後判給了朋友的父親,因朋友的姑姑無子女,不久就過繼給了姑姑。之後朋友的父母相識結婚並生下朋友兄弟兩人。
  • 過繼來的侄子,能繼承叔叔留下的遺產嗎?
    按石家村風俗,去世的老人必須要有子女為其頂盆送終,但是老漢石老四的妻子兒女均已去世。無奈,族中的老人們只能挑選一本家後輩為其頂盆送終。按照當地習俗,「頂盆」意味著該後輩被過繼給死者,死者所有家產由其繼承,最終大家選中石老四的侄子石小忠為石老四頂盆送終,此時按習俗石小忠算是「過繼」給了石老四,而石小忠也一直居住在石老四的房屋中達八年之久。
  • 什麼是繼承法,遺產繼承的順序是怎麼界定的呢?
    最近有一部分客戶諮詢小編繼承是怎麼回事,小編整理了一下分享給大家,接下來咱們一起看看吧!了解繼承法之前,還是要先看看什麼是繼承和什麼是遺產?繼承是指從公民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時起,按照法律規定將其遺產轉移給所有繼承人的一種法律制度。遺產是自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為被繼承人。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繼承一開始,遺產的所有權便轉歸繼承人。
  • 遺產繼承律師:與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可以要求多分遺產
    原告訴稱李A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登記在康B名下的A市一號房屋由原告按照康B的遺囑繼承,由原告繼承四分之三的產權份額,剩餘四分之一由李B和李C繼承;2、A市一號房屋由原告繼承。事實和理由:李D、康B系夫妻,二人共生育子女三人,即李F、李C、李A。
  • 遺產繼承的順序及分配比例?
    遺產繼承中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遺產繼承的順序問題了,哪些是第一順序的繼承人?哪些又是第二順序的繼承人?遺產繼承的比例是怎麼分配的?
  • 代位繼承人範圍擴大,非親生子女也可以繼承遺產 | 民法典解讀之...
    現在張爺爺身體每況愈下,聽鄰居說繼承人只能是配偶、父母和子女,其他親屬無權繼承遺產,故非常著急名下房產未來的處置問題。 為此,張爺爺專門委託張文聯繫社區律師,諮詢遺產繼承的相關法律問題。東西湖區社區律師陳亮結合即將實施的《民法典》中的最新規定,給張爺爺支了招。
  • 「遺產繼承」與子女籤訂遺贈撫養協議有效嗎?
    2003年夫妻二人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於是和三個子女籤訂了一份《遺贈扶養協議》,協議約定:王麗麗和李星星現已有病在身,在生活和治療期間,均由三個子女服侍並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為此兩位老人將自己名下的房產以及存款等遺贈給三名子女,並由他們平均分得;若三名子女不贍養父母,則其不得接收此次遺贈。在老人生前,三名子女對父母均盡了贍養義務,但是老人去世後因繼承遺贈協議中的份額發生了爭議,欲訴諸法院。
  • 具荷拉母親繼承女兒4成遺產,被吐槽其母親怎麼還有臉繼承遺產
    12/21日韓媒,具荷拉哥哥的代表律師對外宣布:「光州地方法院對具荷拉遺產糾紛一案作出判決,宣布具荷拉的遺屬和親生母親將以6:4的比例繼承具荷拉遺產。」律師補充道:「雖然親生父母遺棄或沒有撫養過子女,但根據現行法律很難剝奪其財產繼承權,因此應該儘快通過『具荷拉法』 由於韓國的法律父母沒有照顧子女,也能拿走其的遺產,此前具荷拉的母親就因大鬧靈堂引發大眾的吐槽聲,被人吐槽像這樣的人不配做母親等言論出現,只有其哥哥站在具荷拉這邊。當時就引起了無數網友的吐槽,憑什麼她母親也配拿走女兒的遺產?
  • 遺產的法定繼承順序是多少?
    遺產是親人離世後留給後人的最後的禮物,但是遺產繼承問題如果不解決好,往往又會導致親人產生遺產糾紛,反目成仇,因此,在沒有遺囑的情況下,了解一下誰有資格繼承和遺產的法定繼承順序是十分有必要的。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第一順序繼承人當中,《繼承法》第十二條對喪偶兒媳和喪偶女婿做了規定,如果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嶽父嶽母都盡到了主要贍養義務
  • 遺產繼承(一)——繼承方式及順位
    ,人生規律,繼承問題由於涉及到兄弟姐妹、父母子女等親人之間的感情,一個處理不好,就會導致相互之間反目成仇。現代社會,個人所擁有的財富數量不少,一旦個體死亡,就應當由有繼承權的繼承人按照一定的順序繼承遺產,繼承的順位及份額的分配也直接影響著財富的歸屬。繼承有說法,繼承需排序。按照我國《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有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種類型。
  • 侄子可繼承大伯遺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繼承編第二章,重申了男女平等原則,規定了法定繼承人的順序和範圍,以及遺產分配的基本制度。同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基礎上,完善代位繼承制度,將被繼承人的侄子、外甥也納入了代位繼承人的範圍。
  • 獨生子女卻不能繼承父母遺產,這是怎麼回事?
    2013年,陳建軍老人也確診肝硬化,於2017年去世,而陳愛玲隨後希望通過遺囑繼承遺產時,卻發現自己並非繼承人。原來,陳建軍病後,其侄兒一直負責照料他的生活起居以及醫療陪護,陳老最終在2017年再次設立遺囑,將房產留給侄兒。而陳愛玲認為,自己的公證遺囑才具有法律效力,最終向法院起訴,要求其表弟歸還房產的所有權。
  • 子女「不再繼承」父母房產?2021年1月1日起,「遺產新規」將出臺
    2021年1月1日起,「遺產新規」將出臺,子女們不用再爭了在遺產公證處,像那位88歲老人一樣的還有很多,多數都是無兒無女,或者跟子女斷絕來往,趁還清醒的時候將遺產做好規劃,也為今後養老留一份保障。為了應對人們的需求,相關法律也在不斷的改進完善,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
  • 說說遺產繼承那些事兒:遺產的範圍有哪些?誰有權繼承遺產?
    一、遺產的範圍有哪些?在遺囑繼承糾紛案件,尤其是法定繼承,如何確定遺產的範圍是一個重要的前提。根據繼承法的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積極遺產和消極遺產,也就是財產權利和財產義務。具體的遺產範圍,繼承法明確列出了七種,對於大家熟知的房產、收入等這裡不做敘述,針對一些特殊的遺產範圍,北京英淇繼承律師團隊將進行簡要分析。1、這些屬於遺產1)、夫妻一方死亡時,應將夫妻共同財產一分為二,僅其中的一半屬於遺產。
  • 私生子有權利繼承遺產嗎?
    前段時間朋友因為車禍意外死亡,朋友的妻子在處理後事的時候,那個女的帶來孩子要求繼承朋友的遺產。朋友的妻子不想給那個私生子繼承財產,請問法律有沒有規定私生子的繼承權?  解答:私生子的繼承權其實就是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問題。法律規定非婚生子女跟婚生子女有同樣的繼承權,不過情婦沒有繼承的權利。
  • 繼承遺產注意:新規已明確,一類子女或失去資格,房產「沒你份」
    伴隨著《民法典》的實施,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以及物權法,各種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規都開始施行。其中有一個廣大群眾最為關心的方面,那就是「繼承」這方面的新規了。 而現在大部分房子都是父母幫子女買的,上面自然寫的是父母的名字。等到父母老去,關於房產繼承的問題自然也是不容忽視的。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只要是獨生子女,那麼房子毫無疑問歸子女所有。
  • 叔叔去世8年天降遺產 侄子欲繼承但取款碰壁
    遺產繼承  廈門網-海西晨報訊(晨報記者陳佩珊通訊員西夕)侄子不是法定繼承人,從法律上來講無法拿到叔叔的遺產,但侄子盡心盡力負責叔叔的生養死葬,叔叔沒有繼承人,從情理上講侄子是最好的繼承人。在這一場情與法的衝突中,法律人用善良的民俗習慣填補了法律的真空區域。
  • 《民法典》討論:侄子侄女可繼承叔伯遺產?
    引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對遺產繼承也作出了不少新規定。例如,對沒有第一、第二順位繼承人的家庭,新規增加了被繼承人兄弟姐妹的子女,也就是外甥、外甥女、侄兒、侄女代位繼承。在老田沒有繼承人情況下,遺產很有可能存在無人繼承的情況。《民法典》新規《民法典》對第一順位、第二順位繼承人的規定沒有變化,擴大了繼承人的範圍,增加了兄弟姐妹子女的代位繼承權。
  • 我要繼承1/12遺產
    朱倩認為,自從爸爸朱明軍去世後,她不止一次向原配以及4名婚生子女提出繼承朱明軍遺產的要求,但對方對此置之不理。 「我雖然是朱明軍的非婚生女,但仍依法享有繼承朱明軍個人遺產的權利。」朱倩稱,原配系朱明軍的配偶,4個孩子系朱明軍的婚生子女,這5人同樣也應當作為朱明軍個人遺產的法定繼承人。所以,她只要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