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通常以古典宮廷題材的音樂創作為主,在音色、音調表現方面與管風琴等鍵盤樂器類似。本文主要探討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與特點,分析了巴赫、亨德爾等作曲家的鋼琴曲及音樂創作技法。
巴洛克時期的是音樂主要使用羽管鋼琴,演奏有關教堂、宮廷或城市市民主題的音樂。相比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鋼琴作品,巴洛克鋼琴音樂旋律更加富有跳躍性,樂句長短、彈奏速度快慢不一,斷奏與連奏交替進行,再加上倚音、顫音、波音、回音等裝飾音,使得巴洛克鋼琴曲呈現出華麗、莊嚴與靈動的特徵,充分展現出巴洛克時期城市居民的生活氣息。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的特徵分析
(一)巴洛克鋼琴音樂恢弘壯觀的氣勢
17世紀法國波旁王朝不斷向外殖民掠奪、領土擴張,音樂等藝術領域受皇權思想影響,創作出一系列表現宮廷生活的巴洛克音樂。其中巴洛克鋼琴音樂以宮廷生活、宗教和歷史傳說為主要題材,開創出二十四大小調的調性體系,並將豐富化的和弦、和聲或裝飾音,應用到巴洛克鋼琴音樂的創作中。通過調式、調性、和聲、多聲部音樂空間的互相融合,使巴洛克鋼琴曲呈現出結構複雜、宏偉壯觀的音樂特徵。
(二)巴洛克鋼琴音樂華麗的表現力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華麗的表現力,主要源於歐洲科學與藝術的高速發展,文藝復興帶來藝術家思想與創作的解放。巴赫、亨德爾與拉莫在鋼琴曲創作中,也開始大量使用十二平均律、復調手法等,不僅注重每個鋼琴觸鍵音多線條、多層面的音樂表現,更加注重和聲復調的歌唱性特徵。通常在巴洛克鋼琴曲演奏時,級進使用連奏、三度以上的音使用斷奏方式,演奏家會控制好手指下鍵的柔緩、速度,加強不同樂段之間強弱對比,以使音樂音量、音調的變化更加華麗。此外,巴洛克鋼琴音樂還加入複雜的裝飾音,吸收歐洲不同地區的音樂風格、演奏形式,對多種怪異音樂元素進行,以形成一種富有哲理性、邏輯性,華麗卻不失嚴謹的音樂表現。
(三)注重鋼琴音樂的裝飾音與調性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最重要特徵,在於其對裝飾音的頻繁使用,以及調性取代調式進行不同音符的排序。首先鋼琴曲中裝飾音的大量使用,大大增加了音樂旋律的立體感、層次感,使巴洛克鋼琴音樂的表現力與風格風更多樣化。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裝飾音,包括顫音、波音、倚音、回音、滑音和琶音等,其中顫音是指演奏時中心音、中心音鄰近音之間的快速交換,演奏者要對這些音進行均勻彈奏;倚音指的是出現在主音前面或後面的裝飾音,包括長倚音、短倚音等,彈奏時由主音快速帶出;波音、滑音、琶音等屬於輔助音,適當運用裝飾音能極大豐富鋼琴樂曲的表現力。
調性取代調式作為巴洛克鋼琴音樂的另一特色。巴洛克早期的音樂創作,仍舊秉持著圍繞某一中心音進行音符排列的創作方法,對鋼琴曲調的音樂風格進行選擇與呈現。而在大小調三和弦的調性創作出現後,鋼琴樂曲的創作就更加自由與富有變化性,情感表達也更加充沛與自然。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的體裁分類
(一)巴洛克鋼琴曲之賦格曲
賦格曲由中世紀宗教聖詠發展而來,是一種聲部結構嚴謹的復調曲式,其建立在模仿和聲對位的基礎上,體現出鋼琴音樂創作的結構性、邏輯性特徵。巴洛克時期作曲家巴赫在鋼琴音樂創作中,常常針對某一主題,進行賦格曲的二重對位創作。巴赫不僅在賦格曲創作中使二重對位旋律同時進行,而且在之後多種旋律進入後,仍能夠保持原有二部對位結構之間存在的關聯性。通過利用賦格曲結構展開鋼琴創作,並在其中融入作曲家個人的情感,從而將複雜多變的旋律進行協調與統一,以形成一種此起彼伏、前呼後擁的音樂聽覺效果。
(二)巴洛克鋼琴曲之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是源於康塔塔(彌撒吟唱)的音樂形式,其主要由單一樂章、多器樂樂章等構成,出現在器樂演奏的前奏或中間部分。巴洛克時期的鋼琴奏鳴曲,通常分為教堂奏鳴曲、室內奏鳴曲兩種類型,奏鳴曲多個樂章的排列、組織沒有固定順序,室內奏鳴曲中還可以加入舞曲等音樂內容。因此鋼琴奏鳴曲曲風嚴肅、曲式自由的編排風格,不同樂章之間的速度快慢安排為慢、快、慢、快。所以巴洛克鋼琴奏鳴曲是以宮廷、教堂為主題的音樂創作,在不同樂章、曲式組織方面更鬆散,鋼琴奏鳴曲通常配合小提琴、長笛等器樂進行合奏,從而表現出宮廷富麗堂皇的氣息。
(三)巴洛克鋼琴曲之協奏曲
巴洛克時期協奏曲是通過不同獨奏樂器的組合,形成具有豐富音色變化的曲式體裁,主要包括大協奏曲、樂隊協奏曲和獨奏協奏曲等。作曲家在創作鋼琴協奏曲時,通常會將鋼琴樂器、管弦樂器進行配合,比如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或木管樂器的配合,或者單獨利用鍵盤樂器貫穿整個套曲,進而加強鋼琴等華麗樂器的音色,與合奏樂器之間的鮮明對比。不同樂器分別負責協奏曲演奏的不同部分,來完成鋼琴曲多個樂章的組合協奏。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研究
在研究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時,本文選取作曲家巴赫的《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展開鋼琴曲觸鍵、音色、聲部、裝飾音和彈奏速度等的分析。巴赫作為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其在十二平均律、復調音樂或賦格曲方面具有突出貢獻,推動了復調音樂創作盛世的來臨,也能代表16-17世紀歐洲鋼琴創作的最高水準。《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是以託卡塔、賦格套曲為主題的音樂創作,整個鋼琴曲分為託卡塔、賦格、託卡塔三部分,曲式風格即興自由、宏偉大氣,樂曲節奏的安排緊湊而靈活,展現出巴赫孤苦與艱辛的人生境遇。
(一)演奏的觸鍵、音色與聲部
「觸鍵」也就是與琴鍵接觸的輕重緩急,在演奏《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鋼琴曲時,只有把握不同樂段的音樂風格,才能完成鋼琴音色、音調的準確發聲。通常進行《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式的觸鍵過程中,首先演奏者的手指一定要貼鍵彈奏,動作要迅疾而精準,這樣能夠有效減少手指在空中的無用停留。之後演奏者需將手臂下沉,手臂力量應儘可能的貫注到手指尖上,以保證每個音色彈奏的準確性。而在巴洛克時期鋼琴曲的音色表達方面,演奏者要根據樂譜中彈奏力度的強弱變化,進行低聲部、中聲部、高聲部的音色控制,手指觸控力度需要平穩而有力。
最後,在完成觸鍵、音色等曲式內容的控制後,需要對巴赫《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中的多旋律、聲部復調等演奏技巧進行關注。當不同聲部在短時間內相互獨立、互相融合的過程中,演奏者應對每個聲部的主音、音樂主題等展開分析,只有理清多聲部復調音樂的樂曲結構,才能呈現出柔板、快板、急板適中的鋼琴曲演奏風格。
(二)裝飾音
《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中的裝飾音有倚音、顫音兩種,通過在鋼琴作品中添加裝飾音,可以使樂曲的情感表達更加鮮活與飽滿。《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在顫音使用方面,巴赫通常將顫音添加到情緒激烈的樂章部分,這一樂曲顫音部分的彈奏不能過於均勻,要準確把握每個音符的輕重緩急,中間樂段要手指靈活的快速彈奏,以增強整個音樂過程的生機與靈動。而《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倚音的演奏,應把演奏重心放在主音(中心音)上,運用收治快速的滑離琴鍵,從而在短時間內結束短倚音的彈奏。所以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裝飾音彈奏,要做到準確、快速而不失豐富性。
(三)演奏的速度與力度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作曲家幾乎不在曲譜中標記每個音符彈奏的力度,但不同鋼琴曲演奏的速度與力度確實存在差別。以《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為例,該樂曲演奏的力度強弱在p-f之間,也就是既有很弱的音,也有力度與音量非常強的音,彈奏時演奏者的力度要適中,通過巧妙安排不同樂段的彈奏速度、力度,來保持每一段樂章音量的相對穩定。
結語
巴洛克鋼琴音樂是承接文藝復興音樂的重要流派,也是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歐洲音樂不斷進行創新與發展的主要表現,其確立了現代鋼琴藝術創作的表達方式。在演奏巴洛克時期巴赫、亨德爾等作曲家的鋼琴音樂時,演奏者既要準確把握巴洛克鋼琴曲的宮廷、宗教屬性,又要對彈奏的觸鍵、音色與聲部以及彈奏的速度、力度與裝飾音等進行研究,才能做到鋼琴曲低聲部堅實渾厚、高聲部乾淨透亮的藝術效果。
為鋼琴教師創造交流空間
非鋼琴教師請勿加入!!!
▽給鋼琴教師開設的微信群
與500鋼琴教師每天交流業務
來看看別人是如何做鋼琴老師的
這類轉發才能獲取的資料
鋼琴資料群可以直接索取
△未來十年,帶你了解1000位鋼琴家
介紹鋼琴家、分享唱片與相關研究資料
微信群永久有效,請拼團後聯繫客服微信
△以《看見音樂》藝術的350幅畫為基礎
全面帶您解讀名畫中的音樂,以及西方藝術史
▽掃描下圖二維碼即可參加拼團
社群售價199,限時拼團只要19.9
請拼團後憑截圖添加客服微信入群
群裡將每天分享研究資料,帶動交流
△系統分享西方音樂史研究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