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與特點分析

2021-02-18 西方音樂評論

導讀:巴洛克時期的鋼琴音樂,通常以古典宮廷題材的音樂創作為主,在音色、音調表現方面與管風琴等鍵盤樂器類似。本文主要探討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與特點,分析了巴赫、亨德爾等作曲家的鋼琴曲及音樂創作技法。

 巴洛克時期的是音樂主要使用羽管鋼琴,演奏有關教堂、宮廷或城市市民主題的音樂。相比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鋼琴作品,巴洛克鋼琴音樂旋律更加富有跳躍性,樂句長短、彈奏速度快慢不一,斷奏與連奏交替進行,再加上倚音、顫音、波音、回音等裝飾音,使得巴洛克鋼琴曲呈現出華麗、莊嚴與靈動的特徵,充分展現出巴洛克時期城市居民的生活氣息。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的特徵分析

(一)巴洛克鋼琴音樂恢弘壯觀的氣勢

 17世紀法國波旁王朝不斷向外殖民掠奪、領土擴張,音樂等藝術領域受皇權思想影響,創作出一系列表現宮廷生活的巴洛克音樂。其中巴洛克鋼琴音樂以宮廷生活、宗教和歷史傳說為主要題材,開創出二十四大小調的調性體系,並將豐富化的和弦、和聲或裝飾音,應用到巴洛克鋼琴音樂的創作中。通過調式、調性、和聲、多聲部音樂空間的互相融合,使巴洛克鋼琴曲呈現出結構複雜、宏偉壯觀的音樂特徵。

 (二)巴洛克鋼琴音樂華麗的表現力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華麗的表現力,主要源於歐洲科學與藝術的高速發展,文藝復興帶來藝術家思想與創作的解放。巴赫、亨德爾與拉莫在鋼琴曲創作中,也開始大量使用十二平均律、復調手法等,不僅注重每個鋼琴觸鍵音多線條、多層面的音樂表現,更加注重和聲復調的歌唱性特徵。通常在巴洛克鋼琴曲演奏時,級進使用連奏、三度以上的音使用斷奏方式,演奏家會控制好手指下鍵的柔緩、速度,加強不同樂段之間強弱對比,以使音樂音量、音調的變化更加華麗。此外,巴洛克鋼琴音樂還加入複雜的裝飾音,吸收歐洲不同地區的音樂風格、演奏形式,對多種怪異音樂元素進行,以形成一種富有哲理性、邏輯性,華麗卻不失嚴謹的音樂表現。

(三)注重鋼琴音樂的裝飾音與調性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最重要特徵,在於其對裝飾音的頻繁使用,以及調性取代調式進行不同音符的排序。首先鋼琴曲中裝飾音的大量使用,大大增加了音樂旋律的立體感、層次感,使巴洛克鋼琴音樂的表現力與風格風更多樣化。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裝飾音,包括顫音、波音、倚音、回音、滑音和琶音等,其中顫音是指演奏時中心音、中心音鄰近音之間的快速交換,演奏者要對這些音進行均勻彈奏;倚音指的是出現在主音前面或後面的裝飾音,包括長倚音、短倚音等,彈奏時由主音快速帶出;波音、滑音、琶音等屬於輔助音,適當運用裝飾音能極大豐富鋼琴樂曲的表現力。

 調性取代調式作為巴洛克鋼琴音樂的另一特色。巴洛克早期的音樂創作,仍舊秉持著圍繞某一中心音進行音符排列的創作方法,對鋼琴曲調的音樂風格進行選擇與呈現。而在大小調三和弦的調性創作出現後,鋼琴樂曲的創作就更加自由與富有變化性,情感表達也更加充沛與自然。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的體裁分類

(一)巴洛克鋼琴曲之賦格曲

 賦格曲由中世紀宗教聖詠發展而來,是一種聲部結構嚴謹的復調曲式,其建立在模仿和聲對位的基礎上,體現出鋼琴音樂創作的結構性、邏輯性特徵。巴洛克時期作曲家巴赫在鋼琴音樂創作中,常常針對某一主題,進行賦格曲的二重對位創作。巴赫不僅在賦格曲創作中使二重對位旋律同時進行,而且在之後多種旋律進入後,仍能夠保持原有二部對位結構之間存在的關聯性。通過利用賦格曲結構展開鋼琴創作,並在其中融入作曲家個人的情感,從而將複雜多變的旋律進行協調與統一,以形成一種此起彼伏、前呼後擁的音樂聽覺效果。

(二)巴洛克鋼琴曲之奏鳴曲

  鋼琴奏鳴曲是源於康塔塔(彌撒吟唱)的音樂形式,其主要由單一樂章、多器樂樂章等構成,出現在器樂演奏的前奏或中間部分。巴洛克時期的鋼琴奏鳴曲,通常分為教堂奏鳴曲、室內奏鳴曲兩種類型,奏鳴曲多個樂章的排列、組織沒有固定順序,室內奏鳴曲中還可以加入舞曲等音樂內容。因此鋼琴奏鳴曲曲風嚴肅、曲式自由的編排風格,不同樂章之間的速度快慢安排為慢、快、慢、快。所以巴洛克鋼琴奏鳴曲是以宮廷、教堂為主題的音樂創作,在不同樂章、曲式組織方面更鬆散,鋼琴奏鳴曲通常配合小提琴、長笛等器樂進行合奏,從而表現出宮廷富麗堂皇的氣息。

(三)巴洛克鋼琴曲之協奏曲

 巴洛克時期協奏曲是通過不同獨奏樂器的組合,形成具有豐富音色變化的曲式體裁,主要包括大協奏曲、樂隊協奏曲和獨奏協奏曲等。作曲家在創作鋼琴協奏曲時,通常會將鋼琴樂器、管弦樂器進行配合,比如鋼琴、小提琴、大提琴或木管樂器的配合,或者單獨利用鍵盤樂器貫穿整個套曲,進而加強鋼琴等華麗樂器的音色,與合奏樂器之間的鮮明對比。不同樂器分別負責協奏曲演奏的不同部分,來完成鋼琴曲多個樂章的組合協奏。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研究

  在研究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演奏風格時,本文選取作曲家巴赫的《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展開鋼琴曲觸鍵、音色、聲部、裝飾音和彈奏速度等的分析。巴赫作為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其在十二平均律、復調音樂或賦格曲方面具有突出貢獻,推動了復調音樂創作盛世的來臨,也能代表16-17世紀歐洲鋼琴創作的最高水準。《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是以託卡塔、賦格套曲為主題的音樂創作,整個鋼琴曲分為託卡塔、賦格、託卡塔三部分,曲式風格即興自由、宏偉大氣,樂曲節奏的安排緊湊而靈活,展現出巴赫孤苦與艱辛的人生境遇。   

(一)演奏的觸鍵、音色與聲部

 「觸鍵」也就是與琴鍵接觸的輕重緩急,在演奏《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鋼琴曲時,只有把握不同樂段的音樂風格,才能完成鋼琴音色、音調的準確發聲。通常進行《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式的觸鍵過程中,首先演奏者的手指一定要貼鍵彈奏,動作要迅疾而精準,這樣能夠有效減少手指在空中的無用停留。之後演奏者需將手臂下沉,手臂力量應儘可能的貫注到手指尖上,以保證每個音色彈奏的準確性。而在巴洛克時期鋼琴曲的音色表達方面,演奏者要根據樂譜中彈奏力度的強弱變化,進行低聲部、中聲部、高聲部的音色控制,手指觸控力度需要平穩而有力。

 最後,在完成觸鍵、音色等曲式內容的控制後,需要對巴赫《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中的多旋律、聲部復調等演奏技巧進行關注。當不同聲部在短時間內相互獨立、互相融合的過程中,演奏者應對每個聲部的主音、音樂主題等展開分析,只有理清多聲部復調音樂的樂曲結構,才能呈現出柔板、快板、急板適中的鋼琴曲演奏風格。

(二)裝飾音

 《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中的裝飾音有倚音、顫音兩種,通過在鋼琴作品中添加裝飾音,可以使樂曲的情感表達更加鮮活與飽滿。《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在顫音使用方面,巴赫通常將顫音添加到情緒激烈的樂章部分,這一樂曲顫音部分的彈奏不能過於均勻,要準確把握每個音符的輕重緩急,中間樂段要手指靈活的快速彈奏,以增強整個音樂過程的生機與靈動。而《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倚音的演奏,應把演奏重心放在主音(中心音)上,運用收治快速的滑離琴鍵,從而在短時間內結束短倚音的彈奏。所以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裝飾音彈奏,要做到準確、快速而不失豐富性。

(三)演奏的速度與力度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作品,作曲家幾乎不在曲譜中標記每個音符彈奏的力度,但不同鋼琴曲演奏的速度與力度確實存在差別。以《d小調託卡塔與賦格曲》為例,該樂曲演奏的力度強弱在p-f之間,也就是既有很弱的音,也有力度與音量非常強的音,彈奏時演奏者的力度要適中,通過巧妙安排不同樂段的彈奏速度、力度,來保持每一段樂章音量的相對穩定。

結語

  巴洛克鋼琴音樂是承接文藝復興音樂的重要流派,也是在社會急劇變化的情況下,歐洲音樂不斷進行創新與發展的主要表現,其確立了現代鋼琴藝術創作的表達方式。在演奏巴洛克時期巴赫、亨德爾等作曲家的鋼琴音樂時,演奏者既要準確把握巴洛克鋼琴曲的宮廷、宗教屬性,又要對彈奏的觸鍵、音色與聲部以及彈奏的速度、力度與裝飾音等進行研究,才能做到鋼琴曲低聲部堅實渾厚、高聲部乾淨透亮的藝術效果。

為鋼琴教師創造交流空間

非鋼琴教師請勿加入!!!

▽給鋼琴教師開設的微信群

與500鋼琴教師每天交流業務

來看看別人是如何做鋼琴老師的

這類轉發才能獲取的資料

鋼琴資料群可以直接索取

△未來十年,帶你了解1000位鋼琴家

介紹鋼琴家、分享唱片與相關研究資料

微信群永久有效,請拼團後聯繫客服微信




△以《看見音樂》藝術的350幅畫為基礎

全面帶您解讀名畫中的音樂,以及西方藝術史

▽掃描下圖二維碼即可參加拼團

社群售價199,限時拼團只要19.9

請拼團後憑截圖添加客服微信入群

群裡將每天分享研究資料,帶動交流

△系統分享西方音樂史研究資料

相關焦點

  • 西方古典主義音樂——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產生與特點
    18世紀中葉在西方音樂史上是一個由巴洛克藝術風格過渡到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時期。在這一階段中,最重要的事件當屬鋼琴這件樂器的誕生了。鋼琴的誕生對整個音樂史的發展是有很大貢獻的。從歷史年代來看,鋼琴的產生過程與主調音樂逐步發展和成熟的過程是非常一致的。
  • 帶你了解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風格
    導讀:巴洛克時期(1600―1750)是歐洲優秀音樂作品薈萃的時代,這一時期的聲樂作品雖然距今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卻仍然受到中外歌唱家的喜愛和傳唱,這是由它的基本特點決定的。這個時期對於音樂的要求比較嚴謹、規範,每一字、每一句都要遵守美聲唱法這個嚴格的科學方法,本文主要探討巴洛克時期聲樂作品的音樂風格。 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源於與葡萄牙語(barroco),意為一粒不規則、鱗莖狀的珍珠。現已成為說明17世紀和18世紀初期豪華的建築風格的用語。
  • 巴洛克時期鋼琴音樂的代表人物
    巴洛克音樂的代表人物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尤其自身的特點,在這一大的創作背景下,誕生了很多傑出的鋼琴音樂大師,在這裡我們著重介紹幾位,同時也是藉助他們的鋼琴音樂來進一步分析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發展。生活中的種種磨難與痛苦形成了巴赫嚴謹、質樸、內斂、堅強、理性的音樂風格。巴赫早年的鍵盤樂創作大多為管風琴曲,而他的大部分古鋼琴曲都是在寇頓和萊比錫期間完成的。2.創作特徵巴赫音樂的創作靈感來自於兩個方面,首先巴赫繼承了本民族民間音樂的特點,其次是巴赫在創作的過程中創造性地汲取外民族的音樂特點,並且將兩者進行了完美結合。
  • 巴洛克時期歌劇音樂的風格與特點
    「巴洛克時期」的聲樂發展發端於義大利的歌劇聲樂藝術,其後影響到歐洲的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巴洛克時期的聲樂風格一是地域化和民族化特徵明顯,義大利風格與義大利語密切相關,法蘭西風格融合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英國風格更類似於人們的「說話」;二是裝飾音演唱和即興演唱的風格特點。巴洛克時期的藝術特徵,突出體現在裝飾音和即興演唱兩個方向。
  • 聽鋼琴音樂,要注意把握巴洛克、古典、浪漫時期的風格差異.
    而鋼琴演奏者為豐富自己的曲目、拓寬視野,應多接觸各個時期的作品。下面我來簡單的探討一下在音樂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及影響的幾個不同時期的音樂風格。在巴洛克時期,節奏是特別強烈、活潑、持續和反覆的;在旋律方面是活躍的,持續不斷地展開,而且常用顫音和其他裝飾音技巧來修飾;在結構上多用的是復調音樂、多旋律;在速度和力度變化上,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第一次在樂譜上標誌了速度,使用了「柔板」、「快板」等字樣。它的特點是「階梯式的力度變化」,是一個均勻的弱音段後面跟一個均勻的強音段。
  •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在當時,許多新的作曲技法被拿來實驗和改良,所以巴洛克時期產生了許多新的曲式,例如聲樂曲有歌劇、清唱劇及神劇;器樂曲則有奏鳴曲、組曲及協奏曲等。在這些新興的樂曲形式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歌劇的出現,一般相信現存最古老的歌劇是於 1600 年上演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由於歌劇是一項劃時代的產品,所以「巴洛克」也就是歌劇誕生的這一年,來做為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分界點。
  • 英皇高級演奏文憑鋼琴曲目中英文對照 (巴洛克時期) | 附演奏文憑中文考綱下載
    斯卡拉蒂依然是成對演奏的奏鳴曲,巴赫則仍有大量《平均律》作品,另外還有1首半音幻想曲與賦格,以及2首帕蒂塔組曲。雖然作品類型沒太大變化,畢竟巴洛克時期器樂作品體裁有限,但演奏難度還是有明顯差別。1首帕蒂塔完整演奏下來約15分鐘,算是巴洛克時頗有分量的鍵盤作品,保持整體的表現不是易事。 至於斯卡拉蒂,還是孖寶組合——兩兩成對演奏,但已再不如較低級別演奏考試中的「避風港」。要知道作為與巴赫、亨德爾同齡的巴洛克音樂家,斯卡拉蒂卻在鍵盤音樂,尤其在演奏技法上大大超前了那個時期,預示了後來的貝多芬、李斯特等鋼琴作曲大家的演奏風格。
  • 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
    在這兩個時期的交替轉化中,鋼琴藝術史上經歷了一個審美趣味轉變、鍵盤樂器更迭、作品曲式創新和演奏實踐改變的過渡階段,直至18世紀70年代才最後確立了古典主義。  過渡時期鋼琴音樂風格的演變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18世紀後半葉的歐洲,思想上和政治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放牛班筆記 | 音樂史探秘:巴洛克時期的音樂
    與文藝復興時期同題材的畫作對比,巴洛克的藝術風格展露無遺。文藝復興時期的提香與巴洛克時期的卡拉瓦喬所繪《悔罪的抹大拉的瑪麗亞》、《基督下葬》對比圖,你能看出哪邊是巴洛克時期的嗎?在雕塑上,拿巴洛克時期貝尼尼的《大衛》與文藝復興時期的米開朗琪羅同名作品對比,風格同樣明顯。
  • 【音樂百科】巴洛克時期音樂風格概述
    簡介「巴洛克」這個詞在音樂史上的含義。   葡萄牙語baroque原意為不圓的、形狀不規則的珍珠,現指歐洲17世紀和8世紀初期豪華的建築風格。音樂家借用此語概括地說明同一時期的音樂風格。 2. 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旋律有什麼特點?
  • 巴洛克時期音樂精華
    通常來說,巴洛克音樂的節奏特別強烈、活躍,短促而律動;旋律精緻、跳躍且持續不斷;採用多旋律、複音音樂的復調法; 這個時期的作曲家普遍強調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於音樂的速度、力度變化在當時相當被看重;曲目的調性也從文藝復興時期單一而保守的教會調式發展為採用大小調形式。
  • 鋼琴音樂德奧學派——舒納貝爾學派的特點
    在鋼琴音樂的發展中,由於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影響使鋼琴作品具有了不同的派別與分類下面就德奧學派與舒納貝爾學派的音樂特點進行分析。第一節 德奧學派一、德奧學派及其風格特點德奧鋼琴演奏學派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下半葉,莫扎特的維也納演奏學派和貝多芬的動力性演奏風格,以及在此後出現的一批鋼琴演奏家。
  • 浪漫時期鋼琴演奏技法研究
    因此,本文對浪漫時期的鋼琴演奏技法進行了具體分析。—— 不同歷史時期鋼琴彈奏方法及其演變丨鋼琴傳統彈奏法與現代彈奏法詳解演奏技法是鋼琴表演過程中需要具備的基本要素,每一個藝術表演都需要具備技巧性的內容,也只有這樣,才能將不同的藝術作品表達出不同的藝術效果。這就進一步說明了演奏技法對演奏者和樂曲的重要性。在浪漫時期,鋼琴演奏技法獲得了巨大的變化發展,呈現出逐漸演進的趨勢。
  • ​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是怎樣的?
    在這兩個時期的交替轉化中,鋼琴藝術史上經歷了一個審美趣味轉變、鍵盤樂器更迭、作品曲式創新和演奏實踐改變的過渡階段,直至18世紀70年代才最後確立了古典主義。古典時期的鋼琴音樂是怎樣的?過渡時期鋼琴音樂風格的演變體現了那個時代人們藝術趣味和審美理想的轉變。18世紀後半葉的歐洲,思想上和政治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巴赫音樂作品演奏指南
    正是巴赫的復調音樂作品與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甚至近現代主義時期不同的音樂風格和創作方式,形成其特有的演奏方式,這更是值得我們深度揣摩研究的。因此,本文從巴赫音樂演奏風格、力度、觸鍵、踏板的運用、指法等幾個重要發麵加以論述。
  • 作為流行歌曲歌手與音樂人是否有必要知道古典鋼琴音樂的特點
    本內容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對古典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的討論:首先,概述古典鋼琴音樂的特點;其次,重點對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這三個音樂領域大家的作品及其創作特點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古典鋼琴音樂特點概述古典鋼琴音樂的發展史概述要對古典主義音樂開始的時間做一個準確的指定是很難的,因為每一個新鮮事物的產生都不是無緣無故的、突然的,它一定有一個潛伏的時間段,就像音樂創作一樣,每一個時期的音樂創作特徵總會預先出現在前一個時期中,由諸多因素逐漸演變而成
  • 巴赫生日談其音樂作品的演奏
    1685年,巴赫出生於德國小鎮愛森納赫,一生共有三個重要的職業生涯時期,分別為魏瑪時期,柯登時期和萊比錫時期。巴赫的音樂如同上帝的福音,晃過耳際卻如溫泉流動於心。嚴謹工整的結構和高超的復調技術影響了後期一位位音樂大師。演奏風格 當演奏者拿到作品時應當從認真研習作品,對作品整體結構有所把握。巴赫的作品涉及巴洛克時期所有的音樂體裁。
  • 【巴洛克時期 音樂巨匠】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巴洛克時期的「洛可可」作曲家
    Baroque periodThe musical giants「巴洛克」一詞源於葡萄牙語,專指17至18世紀的建築與繪畫風格,通常帶有豪華、絢麗、裝飾性強的傾向。這一特徵反映到當時的音樂領域就形成了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1600 —1750)。這個時期的音樂主要服從於教堂、宮廷、城市市民,顯示出威嚴神聖的宗教精神與顯赫富麗的宮廷氣概。
  • 【浪漫時期】英皇初級演奏文憑鋼琴備選曲目中英文對照 (3) | 送高清演奏視頻
    在考綱指定的95組鋼琴作品範圍中,浪漫時期的可選作品最多,無論體裁、作曲家地域、還是風格都有較大跨度,這與我們平時的印象是一樣的,浪漫作品是大多數演奏會的主力。我們知道,相較於古典時期,浪漫作品的一大特點是個人情感的充分表達。因此雖然DipABRSM級別的浪漫時期作品篇幅不長,屬於小型曲目居多,難度不算高深,但依然是考生展現個人演奏風格的大好機會。
  • 3分鐘,帶你快速了解巴洛克時期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成就知多少?文藝復興之後是巴洛克時期。在巴洛克時期,文藝復興時期的形式主義在巴洛克時期被掙脫,文藝知識快速飆升,讓人們做好了直面科學的準備。巴洛克時期見證了歌劇的誕生,管弦樂隊的發展和器樂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