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雲迪「砸琴式」演奏 鋼琴還能這麼玩

2020-09-26 資訊新熱點

近日,看到國際鋼琴大師李雲迪在《樂隊的夏天》與福祿壽合作呈現暗黑舞臺。李雲迪砸琴式的表演方式讓人驚訝這位優雅的鋼琴王子精湛的鋼琴技術,把舞臺真的變成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不少網友紛紛誇讚李雲迪這段「砸琴式」演奏增添的強烈震撼感,真的是這一季《樂隊的夏天》裡最經典的名場面了。

李雲迪的合作精神也非常令人拜服。仨晚輩說讓錘鋼琴就錘了,而且完全投入實驗音樂的精神,演出完全沒有出戲尷尬…真的仨姑娘要非常感謝他… 換個人真就毀了。有古典音樂底子的大師果然一定會非常有實驗精神。

期待李雲迪的更多精彩表現!

相關焦點

  • 李雲迪回歸專業,《樂隊的夏天》裡把鋼琴變成打擊樂,砸了
    福祿壽三姐妹想讓自己的音樂另類一點,提出以前看過一個演奏家砸鋼琴,李雲迪拒絕了。對嘛,人家是彈蕭邦的鋼琴王子,又不是搖滾狂人,這麼唯美浪漫的人怎麼會做那麼粗暴的事。但是真正演出的時候,李雲迪彈鋼琴時激情四射,雖然沒有把琴真的砸了,但他讓鋼琴變身打擊樂增添的強烈震撼感,融入了強烈的鼓點節奏
  • 李雲迪強勢加盟《樂隊的夏天2》,原來鋼琴還能這麼彈?
    當然了,這樣的李雲迪,大家也沒見過,當古典鋼琴演奏和另類現在曲風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真的是一加一大於二了李雲迪在樂隊的夏天上,和福祿壽三姐妹合作的歌曲《沒嘍》,一開始大家都會覺得這兩組可能不太搭,但是看了李雲迪的表現後,都不這麼想了李雲迪一改往日的溫和,彈奏時激情四射,他讓鋼琴變身打擊樂增添的強烈震撼感,融入了強烈的鼓點節奏
  • 李雲迪舞臺上起身砸鋼琴,大家反而紛紛叫好
    緊接著豎琴聲響起,李雲迪起身握住自己的手一下下地砸向了鋼琴琴弦,另一隻手卻絲毫沒有歇著,彈奏著琴鍵。一時之間,彈奏著鋼琴的聲音、砸著琴弦的聲音,豎琴發出的聲音,交織成一曲令人震撼的樂章。舞臺上,昔日溫柔儒雅的鋼琴王子李雲迪化身一往無前的暗黑騎士,他以手成劍,勇敢地開創了新型的鋼琴演奏方式,將古典音樂和現代的敲擊樂相結合,十分震撼。整個現場都沉浸在這一場無論是視覺還是聽覺都別有新意的演出中。
  • 《追夢人之開合人生》追夢不止,鋼琴大師李雲迪演奏人生樂章
    「鋼琴大師」李雲迪接棒多料影帝何冰做客節目,與觀眾一起分享成為鋼琴大師之路背後鮮為人知的趣事,帶領觀眾走進遊走於生活和舞臺之間的李雲迪。「鋼琴大師」李雲迪演奏人生樂章,一雙襪子穿十年竟因「念舊」? 在本期節目中,「鋼琴大師」李雲迪分享了他與鋼琴的故事。
  • 國際鋼琴家表演砸琴,李雲迪這是要幹啥?
    尤其是鋼琴,鋼琴家愛鋼琴堪比對伴侶,可當音樂激情澎湃來臨,「砸琴」也是常有的事。就前不久,成年即成名的李雲迪就公開砸琴了!這一段狂野異常的《沒咯》正是李雲迪與個性樂隊福祿壽的Live舞臺。平日裡精心打理的鋼琴,被拆掉琴蓋搬上舞臺,李雲迪彈到即興,站起來就去敲暴露在外的琴弦。
  • 李雲迪加盟樂隊的夏天,助陣福祿壽呈現暗黑舞臺
    近日,李雲迪李雲迪砸琴式的表演方式讓人驚訝這位優雅的鋼琴王子精湛的鋼琴技術,把舞臺真的變成了一場視覺和聽覺的雙重盛宴。不少網友紛紛誇讚李雲迪這段「砸琴式」演奏增添的強烈震撼感,真的是這一季《樂隊的夏天》裡最經典的名場面。
  • 森林裡的鋼琴故事:《琴之森》| 鋼琴家們也玩COSPLAY?
    >《前奏曲》最後一首時,用拳頭砸出的最後三個砸在心口的超重音的一段視頻,作為這項絕妙「技術」的發明者,他表達了對這部動畫片導演的感謝。▼▼▼↓《琴之森》第12話↓在2015年蕭邦國際鋼琴大賽時,正是鄧泰山的學生Eric Lu(陸逸軒,2015年第十七屆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第四名,2018英國利茲國際鋼琴比賽新科狀元)在倒數第二場第三輪決賽中,巧妙得用拳頭敲出最後三個和弦,效果卓著,成為那屆蕭邦比賽曲目演奏的一個發明亮點。
  • 成為像李雲迪這樣的國際鋼琴大師 需要有多努力?
    一天,媽媽帶著3歲的李雲迪逛商店,商店賣樂器的櫃檯上擺著各種各樣的樂器,李雲迪在手風琴前停了下來,他對媽媽說:「媽媽,你給我買這個!」   媽媽有些為難,因為那時的工資太低了,哪有錢買這麼貴重的東西給小孩子玩?
  • 卡琴演奏拉赫瑪尼諾夫第二鋼琴協奏曲
    卡琴是位學者型的鋼琴家,對布拉姆斯的作品有獨到的理解,他闡釋的布拉姆斯鋼琴作品全集具有經典意義,他與蘇克、斯塔克組成三重奏團被稱為「專家三重奏」,他演奏的布拉姆斯作品被公認為最符合作曲家的氣質。   卡琴由祖母啟蒙學習鋼琴,後來跟隨薩佩頓繼續學習。卡琴十一歲在對全美的廣播中首次公開演出,並與費城管弦樂團、紐約愛樂合作演出協奏曲。
  • 這樣的李雲迪,我太期待了!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有天,奶奶家的收音機裡正播放朱明瑛的《回娘家》,小小的李雲迪才3歲,卻聽得十分入神,等音樂結束後,他已經在輕輕哼唱歌中的旋律了。為了學習這首歌,他可以一直坐在收音機前,來回播放、練習。當時家庭條件並不寬裕,但李媽媽給兒子買了一架小型手風琴,這讓李雲迪與琴結下了不解之緣。
  • 和郎朗李雲迪並稱「中國鋼琴三劍客」的他,為什麼沒火?
    《紐約時報》曾經這麼評價過他:「如果李雲迪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朗朗是激情冒險式的天才,那麼沈文裕則是冷靜的哲學家式天才。幾位名師都想爭搶這個好苗子,最後,沈文裕選擇去漢諾瓦音樂學院深造,成為李雲迪校友,拜師在有德國音樂教育「三駕馬車」之一稱號的凱沫林門下。沈文裕就像是為了鋼琴而生的人,那些別人眼裡的魔鬼曲目,在他的指尖下全部都會行雲流水地演繹出來。
  • 《追夢人之開合人生》燃動追夢赤子心,鋼琴大師李雲迪談他的跨界...
    「鋼琴大師」李雲迪接棒多料影帝何冰做客節目,與觀眾一起分享成為鋼琴大師之路背後鮮為人知的趣事,帶領觀眾走進遊走於生活和舞臺之間的李雲迪。◆「鋼琴大師」李雲迪演奏人生樂章,一雙襪子穿十年竟因「念舊」?在本期節目中,「鋼琴大師」李雲迪分享了他與鋼琴的故事。從7歲學習鋼琴就展露出過人天賦,到9歲就在日記中寫下成為「鋼琴大師」的目標,再到2000年參加波蘭華沙蕭邦國際鋼琴比賽一戰成名開啟職業生涯,再到現如今以各種形式推廣古典音樂,李雲迪用一首首樂章譜寫著人生的不同階段。
  • 李雲迪與郎朗,一樣的天才不一樣的結局?
    郎朗3歲學琴,5歲獲獎,9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7歲時在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緊急代替身體突然不適的安德魯·瓦茲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此在世界樂壇名聲大震。2002年郎朗成為首位獲得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的藝術家,該獎項是為職業藝術家而設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榮的職業藝術家。
  • 郎朗和李雲迪,一樣的天才不一樣的命運?
    郎朗3歲學琴,5歲獲獎,9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7歲時在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緊急代替身體突然不適的安德魯·瓦茲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此在世界樂壇名聲大震。2002年郎朗成為首位獲得伯恩斯坦藝術成就大獎的藝術家,該獎項是為職業藝術家而設立,而郎朗是世界第一位享此殊榮的職業藝術家。
  • 手指短小彈不好鋼琴嗎?李雲迪:我不信
    鋼琴大師李雲迪,想必大家都認識,他2000年參加第十四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一曲成名,被波蘭人民驚呼:「蕭邦回來了」。從那時起,他的名字,中國人的面孔深深地烙印在了國際樂壇之上。有人稱他為「神童」,因為那時的他年僅18歲,是最年輕的金獎得主。
  • 《追夢人之開合人生》燃動追夢赤子心,鋼琴大師李雲迪談他的跨界人生
    「鋼琴大師」李雲迪接棒多料影帝何冰做客節目,與觀眾一起分享成為鋼琴大師之路背後鮮為人知的趣事,帶領觀眾走進遊走於生活和舞臺之間的李雲迪。◆「鋼琴大師」李雲迪演奏人生樂章,一雙襪子穿十年竟因「念舊」?在本期節目中,「鋼琴大師」李雲迪分享了他與鋼琴的故事。
  • 李雲迪和郎朗,一樣的天才不一樣的結局
    雖然都是鋼琴領域,但兩人的風格、路線都不同,因此對比不會有定論。郎朗3歲學琴,5歲獲獎,9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17歲時在芝加哥拉文尼亞音樂節明星演奏會上,緊急代替身體突然不適的安德魯·瓦茲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鋼琴協奏曲》,由此在世界樂壇名聲大震。
  • 李雲迪PK朗朗《鍾》,到底誰是你的菜?
    雖然在大眾眼中,他們同為天賦異稟的「鋼琴王子」,但只要稍稍了解二人,就會發現他們從性格經歷到演奏風格都十分迥異,郎朗的表演激情澎湃,幾近癲狂;而李雲迪則十分內斂陰柔,這也正切合了兩人的性格,一個像火一個像水,恰似古龍筆下的小魚兒與花無缺。
  • 李雲迪:因為手小,我差點放棄彈鋼琴
    青年鋼琴家李雲迪的成長曆程 但是李雲迪的鋼琴之路並非一帆風順,他也曾一度想放棄過鋼琴。李雲迪12歲的時候參加了首屆「華普杯」全國少兒鋼琴比賽,並且拿到了第一名的成績。
  • 郎朗:追趕李雲迪的日子
    原創 叉少 往事叉燒 收錄於話題#人物故事26個1982年,中國鋼琴界同時誕生了兩位神童——郎朗和李雲迪。美國《紐約時報》曾評論:「如果說郎朗是激情冒險家式的天才,那麼李雲迪就是抒情王子式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