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溪口街道的吳山村
有這樣一對養蜂父子
父親
是兒子養蜂路上的引領人
而兒子
是父親逐夢路上的守護者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
這對養蜂父子
和他們的「甜蜜」事業
秋日,從縣城一路驅車,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行駛半個小時左右,便可抵達三溪口街道的吳山村。來到這個隱蔽於山林裡的村落,最吸引我們的莫過於蔤林蜂業休閒觀光園。500多個蜂箱依山而建,踏著一路花香走近園內,只見休閒園的負責人郭玲軍與兒子郭崇富正忙於勞作。
他們身穿防蟄服,小心翼翼地開箱割蜜。晶瑩剔透的蜜液從蜂巢中緩緩流出,讓人垂涎欲滴。說起這老郭,他可是十裡八鄉有名的「養蜂大王」。
12年前,身為村主任的老郭,得知了中蜂養殖是一種環境友好型產業,有著養殖門檻較低、技術易學、成本低、見效快、收益好等優點,老郭一見傾心,便立馬帶頭養起了中蜂,一心撲在了吳山村這項「甜蜜事業」上。
老郭變身勤勞的小蜜蜂,早出晚歸成了常態。經過潛心摸索,他擁有了一套自己的特色養蜂技能,釀出的蜂蜜品質上佳,獲取了上好口碑。然而,由於不懂銷售,消費群體有限,如何打開銷路成了困擾老郭多年的難題。特別是疫情的出現,使老郭更加迫切地需要一個幫手。就在這個時候,他的「接班人」出現了!
當時蜂蜜銷售不出去,非常的頭痛,我也沒有和兒子說,但他自己提出來要過來幫忙把蜂蜜推銷出去。
父子齊上陣,攜百萬大軍做最甜蜜的事。養蜂對於眼前這個「95後」的少年而言,最大的快樂莫過於守護父親的夢想。小郭向我們坦言,雖然他從小看著父親養蜂長大,但是他從未學習過養蜂技術,對蜜蜂充滿了恐懼感。直到部隊退伍後,閒暇的時候他會隨著父親去山中採蜜,慢慢地,他開始喜歡上蜜蜂,敢於去親近蜜蜂。他向父親學習養蜂技術,學著讓蜜蜂蟄,他笑稱被蜜蜂蟄多了也就習慣了。
正如小郭所言,身為養蜂人,痛並快樂著!從養殖中,小郭也感受到了父親創業的不易。當他決定當養蜂人的那一刻起,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讓這份甜蜜走出深山,闖進繁華都市。頭腦靈活的他很快就打開了一條與父親不同的銷售渠道,藉助著網絡銷售、微信營銷,認可他家產品的人越來越多。
為了讓這份「甜蜜事業」在全新的營銷方式下「更上一層樓」,小郭在父親的大力支持下,在縣城西門外開設了我縣唯一一家蜂蜜產品體驗館,打造了「康蜜坊」品牌,集中展示青田蜂蜜文化、傳統釀蜜技術以及各種優質蜂蜜產品。
把這份大自然的饋贈,帶給千家萬戶,小郭樂此不疲。為了讓自己蜂蜜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小郭在包裝設計上下了大功夫。身為「95後」,小郭愛時尚,善於接受新事物,他根據不同的消費群體,設計出不同的蜂蜜產品包裝,想方設法讓產品和品牌在外在形象上表現出不同,用外在形象彰顯和提升內在價值。
好的農產品包裝會說話。小郭相信,未來銷售渠道打通後,自己的蜂蜜事業發展一定會更好。眼下,他正與父親一起研究開發養生保健系列蜂蜜產品,著重結合青田的咖啡文化,開發一款獨具特色的蜂蜜咖啡。對於未來,父子倆滿懷憧憬。
如今,在這對父子的帶動下,吳山村成為了有名的養蜂之村,吸納帶動周邊數百戶群眾加入中蜂養殖。村裡的20多戶低收入農戶找到了甜蜜新生活的「金鑰匙」,一年可增收兩三萬元。
如今,郭氏父子的蔤林蜂業可實現蜂蜜年產量6000斤,成為了我縣林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為進一步釋放吳山村的中蜂產業效益,蔤林蜂業正結合本村特色,帶領村民們在觀賞、休閒、旅遊產品上下功夫,用中蜂養殖撬動農旅融合,讓家門口的大山變成源源不斷的「綠色銀行」。
我老爸這一代人身上有一種執著的信念,養蜂行業必須要有這種信念才能堅持下去,這也是我所要學習的。
在熱愛養蜂的這條路上
郭氏父子互相學習,一起成長
父子倆釀的那一口甜蜜
正是青春與沉穩的信仰之作
想看本期《甌越芝田》完整節目
請點擊「閱讀原文」
下載世界青田」APP觀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