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CEO疫情期間的犀利復盤:增長背後根本來源是什麼?

2020-12-22 見實

疫情的到來,又一次證明,「時機」就是一切。

9月8日,在見實大會上,由水滴產品學院創始人周一,和奇樹有魚CEO董冠傑、易快報CEO馬春荃、小馬宋戰略營銷諮詢創始人小馬宋,在《疫情中怎麼創造新增長》話題之下,共同進行了深度探討。

奇樹有魚是一家網絡電影公司,他們在疫情期間增長的變化是,加速了為更多用戶提供基於網際網路視頻付費的內容的可能。

易快報是一家為企業做電子報銷、電子費控的公司,因疫情業務增長飛快,因為企業都開啟了在線作業模式,同時,也徹底改變了企業原本對移動化和遠程作業的心理不適應和恐慌。

小馬宋戰略營銷諮詢是一家營銷服務公司,因疫情,讓他們只幹了4個月的活,但驚喜的是,同樣也實現了業績的增長。

他們三家都在這期間能獲增長,背後顯露出三位CEO,對企業增長、生意邏輯、服務好用戶或是企業,亦或是面臨危機時刻,是如何應對的?又將用怎樣的邏輯和態度,去思考為社會創造價值背後那些亙古不變的需求洞察是什麼?

他們四位的對話,是見實大會當天最後一個圓桌論壇,小編深刻地記得,如若不是因時間受限,他們還將會探討、交流更多。但雖如此,對話仍然精彩。意猶未盡。因為,他們四位分別在不同領域、行業的視角之下進行的鋒芒對話;因為,當提及企業增長、用戶、服務等這些關鍵詞時,他們揭開的不僅僅是增長本身,而是當危機來臨後,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公司?且,更需要積極思考的是,增長背後根本來源是什麼?

周一在對話開始前這樣說:疫情是帶給創始人的禮物。走,下面讓我們繼續一起回到,周一與三位CEO精彩對話中去吧!

左1:周一 左2:董冠傑 | 右1:小馬宋 右2:馬春荃

01

要滿足顧客的需求,才能獲得增長

周一:我是水滴產品學院的創始人周一,水滴產品學院是針對產品創新的學院,很希望能夠把產品領域創新的方法論結構化、體系化沉澱下來,將來成為一代一代年輕人實現理想的抓手,因為產品創新的本質就是創造性的解決社會問題。

2020年對於很多創始人來講都是過山車式的一年。在我們收到大家的反饋中,有一個關鍵詞:疫情是帶給創始人的禮物。其中,講到了幾點,第一點,大家講到,疫情會倒逼創始人回歸到思考的本質:企業增長的本質是什麼?價值的本質是什麼?倒逼你去做減法。

水滴產品學院創始人 周一

第二點,疫情也會倒逼大家做很多艱難的決定,公司瘦身、裁員、反思自己,倒逼自己成長。當你提供的價值,真正解決了社會問題,才是創造長期增長的根基

對於所有優秀的企業家來說,在疫情面對逆勢,怎麼樣回歸到長期價值、創造自己的增長,這可能是優秀企業家的標配。今天,我們會把這個話題拋給三位優秀的企業家。

請三位都分別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並講一下在疫情期間你們創造的增長,這個增長最根本的來源是什麼。先有請董冠傑,《奇門遁甲》的出品方。

董冠傑:大家好,我是奇樹有魚的董冠傑,剛才周一老師說的價值特別觸動我。網絡電影這個行業,是一個非常細分的小行業,到目前為止,可能一直都在內容行業鄙視鏈的底層。雖然我是做網際網路的,並沒有這樣的認知,我認為只要滿足用戶的認知就可以了

他們為什麼要鄙視這個事情?他們可能覺得,網絡電影做的東西不太好,沒辦法跟大特效、大製作電影相比,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基礎邏輯的思考方式的不同。

中國的電影行業,真正滿足的是少數人,是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只佔了我國總面積的3%,在中國97%的土地上,大概還有2000多個縣城、4萬個鄉鎮、60多萬個村莊,擁有中國84%的人口,很多電影他們看不到看不懂。

奇樹有魚CEO 董冠傑

為什麼網絡電影有那麼多人看?因為這些人的需求沒有人去滿足,這就是我們做這件事情的重要價值,我們希望能為一線城市之外的用戶,提供更多的娛樂內容。尤其在疫情期間,這件事情變得分外重要,因為大家都出不了門,需要上網看內容。他們可能看不懂《復仇者聯盟》,但比較能接受《西遊記》、《白蛇傳》。這個行業還在快速發展中,我們做了基於網際網路的可付費的視頻內容,希望能為84%的用戶提供服務,讓他們獲得快樂和滿足。

周一:小鎮青年的真需求。你們在疫情期間的增長是多少?

董冠傑:沒有仔細核算過,但增長還算比較多,至少是翻倍。我們上半年做了《奇門遁甲》,由徐克導演授權,破了行業的記錄,三個月分帳總金額超過5600萬,製作成本2000萬。有一千七百多萬付費用戶觀看電影,如果按院線電影平均35元單價計算,約相當於6個億的票房。

周一:你覺得你們做對了什麼?

董冠傑:疫情對我們來說沒有特別的變化,從一開始我們就定了這樣的市場,想要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視頻付費內容,這是一個大的趨勢。疫情加速了這件事情的發展,沒有產生質的變化。我們選的這個方向代表著未來,要去做對的事情

周一:我們請易快報的CEO馬春荃,講講你們的增長故事。

馬春荃:我是做純2B業務的,做電子報銷、電子費控,核心想法就是幫助企業省錢,幫員工省事、省時間。報銷這件事情確實很煩人,我們希望能通過數位化的手段消滅它,對電子發票做自動化的管控。

易快報CEO 馬春荃

我們首先是運氣好,去年年底拿了一筆錢,所以才敢逆勢,如果沒有的話,可能會降薪、裁員。疫情給我們這個行業鋪了一條路,原來一、二線城市的公司或者說網際網路公司,移動化不是問題,但很多傳統企業移動化的水準相對來說還是較低,而且更保守。從2月份開始,大家不管願不願意,都要開始在線作業,這也改變了大家對移動化和遠程作業的心理不適應和恐慌

周一:我們請小馬宋講講你在疫情期間關於增長的故事。

小馬宋:我們是一家諮詢公司,諮詢公司正常年份增長本來也不快,很少看到諮詢公司會翻倍的增長,我對我們公司的預期是,每年能漲30%到40%。大家首先要把心態擺正,如果逆勢中能實現增長,那就不是逆勢,危機中能轉化成機會,也不叫危機,就是機會

在逆境中期待增長,這不是健康的心態,但我們可以期待機會。要滿足顧客的需求,你才能獲得增長,而不是說在逆境中尋求增長。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尋求增長。

小馬宋戰略營銷諮詢創始人 小馬宋

逆境中,有些需求是需要被滿足的,比如遠程電話,這不是因為你聰明,或者你厲害,而是因為時間節點趕得好。當你在這種情況下去發現了這樣的機會,你就會增長。

今年第一個月,我們第一季度只接到一個客戶,就是元氣森林。以前我一年有160天在外面出差,那三個月我根本沒出過差。我跟同事說,我們在這個時候好好服務一個客戶就好了,幹嘛還要去追求增長?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態是,找到在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事情:第一要好好服務現有的客戶,只有為客戶做出業績,他才會推薦新的客戶來

當時每天早上,我給大家找一篇文章、一個視頻,讓大家去學習一個小時,三個月之後,團隊的能力非常強,隨便一個員工拉出來都可以到別的地方做總監,這是正確的心態。

這8個月,我們只幹了4個月的活,但我們還是實現了增長。因為從4月份開始,過去的客戶,一個個都在增長,你幫助他們做出了一些成績,客戶就會接踵而來。我們基本上還是處在有幹不完的活、接不完業務的狀態,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營銷手段,是因為為顧客真正提供了價值

02

用長期主義精神,堅持和進化

周一:其實,大家剛剛都在講一件事:就是回到你企業的長期目標、回到用戶真正的需求上來,這樣環境好壞都不太會影響到你。今年上半年,所有創始人都處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時刻,企業面對這樣的挑戰怎麼去應變?你們的至暗時刻是什麼樣的?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

董冠傑:我們其實沒有這樣的過程,可能是因為行業的問題,大家都在家上網看視頻,對於我們行業來說,整個市場是爆發性增長的。疫情期間拍攝等工作被迫停止,不過也給了我們一個沉澱的過程,我們做的是內容行業,有網絡電影、網絡劇、短視頻,平時因為各種原因,大家都被項目趕著走,有了這樣的三個月,大家能夠沉澱下來真正把內容的基礎做好,對我們來說反而是一個優化,也是反思和學習的過程

這次疫情還讓我們有很多思考。我們比較幸運,因為疫情加速了這個行業增長,但也要思考當這樣的時刻來了之後,能不能抓住機會,尤其是內容行業,要有兩個堅持,因為內容是慢生意,做了5年,我感覺好像才剛剛入門,還需要下一個五年,甚至十年

現在我們的基礎還比較薄弱,真實的差距擺在這兒,需要靠時間不斷的積累、努力,慢慢趕上來,因為過程比較緩慢,所以我們要有長期主義精神,不斷迭代、積累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因為網際網路的內容產品有比較好的是有數據可以挖掘,可以分析和更新

另一個堅持是堅持創新。我們現在在做短視頻,用戶對內容的喜好變化速度非常快,跟著別人走沒有前途,創新的紅利卻非常大。基於網際網路,我們對內容的認知會有質的變化,做了大量的創新,把我們認為比較安全的題材放棄掉,原來我們保持公司以每年15%的比例做創新,今年擴大到50%。我們把作品都當成產品,通過不斷的創新拓展寬度,通過長期主義的堅持來深耕內容

馬春荃:我特別同意小馬宋剛才說的,不要太想增長。因為我們這個行業比較特殊,是幫人省錢的,大家在增長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先省錢。如何幫著別人省錢,把買白米白面的錢換成棒子麵?在大的宏觀環境下,我們需要逆向思考。

其實,我創業6年,沒有經歷過至暗時刻,因為一直都挺黑的,但有意思的也是這點。最好玩的事情,就是在能夠去爆發自己最強力量的時候,爆發到極限,輸了也挺有意思其實我們經歷的還不夠暗,還能堅持得住。

周一:給艱難中行走的老闆們鼓個掌,沒有至暗、只有更暗。

小馬宋:我們第一季度是沒有任何業務的,但我比較樂觀,認為這個東西一定會好的,否則大家都死了。我還有一兩個客戶,能夠養活我這個公司,至少夠發一年的工資,於是我還挺開心的,每天跑步、刷劇、學習。另外,我們在疫情期間能找到一些很好的人,也找到了更好的辦公室,用過去三分之二的價格租下一個很好的院子。我比較樂觀,要死大家一起「死」,反正我也不是最後一個「死」的。

周一:有一個朋友說過一句話,挺有意思,他說,面對最壞的情況,做最壞的打算,發現每天到來的都是驚喜。

小馬宋:為什麼我們會有很多焦慮?因為我們對增長的需求太大了,我們不能容忍太慢的速度,但其實增長是個特殊狀態,如果想做百年企業,應該用更長的規划去做規劃

03

太多人只想做自己的表達,但沒有真正關注用戶

周一:剛才大家都在談一個話題,就是回歸到用戶的真需求,產品是從用戶需求中長出來的,這是最根本的增長動力。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不斷的去接近用戶的真需求?

董冠傑:其實沒那麼難,它和產品是一個邏輯,用戶的審美可能無法真正捕捉到,但可以預測和推測我們好處就在於,我們做的是網際網路內容,有太多數據可以挖掘,對於做產品的人來說,只需要把它和真正的專業能力進行嫁接,比如製作能力。

影視創作就是典型的項目管理的過程。你有沒有尊重過用戶,是不是真正的試圖想去了解用戶,你的用戶到底是誰?這個行業很多人沒有真正去問過自己,或者真正去做過,太多人只想做自己的表達。

我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李安導演在講中國的電影時說,依然沒有出現好的作品,原因就是沒有真正靠近用戶、沒有靠近觀眾。我認為,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在未來一二十年,文化產品會迎來比較好的時代,我們應該能放下姿態,和用戶進行對話、交互,真正了解他們需要什麼,為中國的用戶,創造屬於中國用戶的作品

馬春荃:我覺得分為三種類型。因為我們做生意要賣貨,第一個類型是追逐需求,知道需求在那兒,你跟著它跑,通過各種手段去追,這樣可能往往不是特別經濟,掙不到真正豐厚的利潤,會覺得特別累;還有一類是圍堵需求,水會往下流,要提前在山腳下挖坑,雨來了,水就來了;第三種是引領需求,就像賈伯斯,在那兒跑也不覺得累,別人跟著他。這三種方式,最上乘的肯定是第三種,最下乘的可能是第一種。

小馬宋:克裡斯坦森寫過一本書,在過去,我們認為1%、能活下來的產品是因為運氣好,後來他提出一個理論,他說,產品的本質是,產品要幫助顧客獲得一種在現實世界中的進步、要在生活中完成一項任務,而我們的產品可以幫助顧客完成這個任務,所以顧客購買產品時,不是購買產品的特性,而是在僱傭你幫他完成這個任務

我們曾經幫客戶設計過一個產品,叫「熊貓不走」。顧客不是想買一個很好吃的蛋糕,而是為了完成一個生日。我們在洞察這件事情的時候,提出了一個產品開發思路:不要給顧客去做更好吃的蛋糕,而是要給他更快樂的生日。當你從顧客的任務出發時,就不會只關注一個產品的特點,而是會關注要完成什麼任務。

周一:每個創始人都希望無限接近用戶的真需求,但這是挺難的需求。7-11的創始人,別人問他用什麼方式去收集用戶的需求?他說沒有任何方式,每時每刻,自己就是用戶,所有的信息都是在洞察用戶的過程。

最後一個問題,整個上半年8個月,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個成長,每一名創始人,你們在推動企業中,自己最大的迭代、最大的成長是什麼?

董冠傑:有認知的一些變化,內容行業是個相對比較慢的行業,我們要學會和時間做朋友

馬春荃:我覺得我們一直以來都比較保守,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我們因為有點儲蓄,激進了一下,後來發現激進的結果也不樂觀,跟著自己的性子來可能會更舒服、更遊刃有餘。

小馬宋如果你今年不覺得自己去年是個「傻B」,那就證明你沒有取得進步。我去年挺傻逼的,一直以來,我認為我們公司做不大,雖然過去五年,公司每年會增長50%,但我一直堅持要做小而美的公司。我今年把這個想法幹掉了,因為我發現這是對自己公司的不負責任,因為團隊想要增長、跟著你的人需要獲得收入、要有更好的前景,我們必須把這個公司做大。

今年年初時,我突然發現我們公司是可以做大的,而且希望能做成百年企業,我還有20年的時間打這個基礎,如果公司每年能以30%到50%增長,我們做100億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在我死之前是看不到的。

周一:謝謝大家的分享。剛才馬春荃講到永遠在黑暗中行走,讓我心有戚戚焉,每位創始人都是長期在黑暗中行走,這是我們躲不開的功課

中國經濟已經持續高歌猛進40年,日本的經濟其實之前下行了快30年,股市、房市跌了三分之二,收入也急劇下降,消費一直處在非常低迷的狀態,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誕生了非常多的、在全球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像優衣庫、無印良品,這是過去30年的結果。

我們也可以看到,這30年持續增長的企業做對了幾件事:第一個核心的就是幫用戶省錢,回歸到用戶的真需求讓用戶可以更少的付出,過更好的日子;另外,日本這些真正保持長期增長的企業,都堅持了長期主義,能從機會驅動轉型到產品驅動,跟用戶真需求連結在一起,這是對抗環境惡化、保持增長的最核心原因。

PS:1、點擊此文:獲取見實大會&私享會全套PPT;2、點開該文章最底部左下角「原文連結」,即可查看「見實大會」所有嘉賓的視頻回放。

「見實推薦」

↘見實大會嘉賓分享合集:

企業微信裂變獲客的3大玩法法和3個未來新變化

深度:你知道私域也有流量產權?

打破增長焦慮,見實大會上巨量引擎揭秘3個增長新機會!

騰訊誇我是私域標杆,其實是做好了這7個緯度

看那家業績逆勢增2億的商家,原來是用了這套增長武器組合

獨家:創網絡電影記錄的《奇門遁甲》掙了5638萬!

童瑋亮:轉化率40%!社群孕育出這個超強獲客組合!

獨家!陪羅永浩直播的那個男人:4個月後總結出一個帶貨配比

↘本周重磅好文:

騰訊全面披露私域產品布局!

騰訊高層首次深度解讀私域!

↘見實公告欄:

加入遊學:見實私域踐行社!來和100家私域標杆企業深度切磋

見實招聘:團隊招募2位新夥伴,歡迎你來加入!

新機會,從「見實」開始生長!

相關焦點

  • 領航裝飾李婷婷:疫情期間,齊家網是設計師的信心來源
    「疫情期間,因為線下業務無法開展,公司員工不知所措,我們在這個時候加入了齊家網,流量和單源都有了保障,設計師的信心馬上就不一樣了。」在談到裝企如何應對疫情危機時,領航裝飾總經理李婷婷這樣說道。一場疫情,對裝修公司而言既是危機,也是挑戰,裝修公司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應對,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能否最大限度降低損失、平穩渡過疫情難關。
  • 復盤淘寶直播:增長神話背後的專業技術「超限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陶力導讀:很難想像,在電商行業規模已超10萬億的龐大基數上,直播電商依然能保持神話般的增長速度。8月20日,阿里巴巴新一季財報披露數據顯示,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已經連續8個季度同比增長超過100%。
  • 疫情期間,是朱之文捐款作秀,還是蔣大為言語犀利的蹭熱度?
    疫情期間朱志文捐款被人視為作秀,那麼言辭犀利的蔣大為豈不是為了蹭熱點。 2月17日,就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有兩位歌手卻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大家都知道,朱志文一直都是以農民歌手的身份自居。自從出道走紅後,他除了是實力派草根高手,還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他曾經被曝光過很多為家鄉做貢獻的事情。
  • 疫情大贏家Zoom CEO袁徵躋身2020富豪Top 100,身家170億美元
    2020年,Zoom的CEO袁徵的兒子和女兒終於開始關心他們的爸爸到底是做什麼的了。今年3月中,八年級的小女兒被迫隔離在家上網課。「她從來沒有問過我是做什麼的,那是第一次,她問我:「爸爸,Zoom裡怎麼舉手?」」袁徵笑容滿面地回憶道。剛上大學的兒子也開始用Zoom上課。
  • 疫情期間,零食行業為什麼會逆勢增長?
    疫情期間,全球不少產業都遭受了衝擊,然而零食的銷售卻出現了不小的增長,這是為什麼?文章從行業現狀、零食本質、營銷策略幾個方面對零食行業展開了分析,與大家分享~網紅零食如日中天,疫情期間你吃過嗎?報告顯示,疫情期間,食品飲料成了僅次於清潔消毒和醫藥的高增長行業。更值得注意的是,繼2019年美妝消費浪潮後,直播帶貨的火苗已經蔓延到零食行業。2020年4月1日薇婭直播間細分產品銷量顯示,零食已經成了支柱型暢銷品類。
  • 七個回應,字字犀利!
    據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1月臺對大陸(含港)貿易總額為1951.5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9%,其中出口1367.4億美元,佔出口總額的43.8%。臺陸委會稱,就增長的品相觀察,是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進口。對此,朱鳳蓮回應強調,數字會說話。
  • 疫情期間美國民眾愛上吃海鮮:銷售額同比增長37%
    來源:海外網疫情期間美國民眾愛上吃海鮮(圖源:紐約時報)【海外網5月11日|戰疫全時區】 據美媒日前報導,受疫情影響隔離在家的美國民眾近來愛上了烹飪海鮮,在超市和其他商店,海鮮的購買量也創下了紀錄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一名魚商羅佐(Louis Rozzo)說,今年3月受疫情影響,幾乎所有從他這裡進貨的餐廳全部關門,為了維持生計,羅佐就把自家的一樓改造成了臨時商店,在那裡賣蛤蜊、扇貝、鱸魚等海鮮,「人們前一天買魚回去,第二天還會來給我看他們烹飪的魚的照片」。
  • 疫情下美素佳兒京東618高速增長背後
    疫情下的618,對所有參與企業來講,都是一場重大戰役,因而商家們都卯足了勁兒。作為國際乳品大牌,美素佳兒也是將今年京東618作為一場特殊大戰來籌備。回看戰績,今年京東618活動期(5月25日-6月18日),美素佳兒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增速同比去年增長近70%,618當天銷售額超越去年雙11當日,且為5月日均銷售的近16倍。
  • 洞察:疫情期間中老年購買化妝品逆勢增長超50%,老年美妝/染髮劑/...
    洞察:疫情期間中老年購買化妝品逆勢增長超50%,老年美妝/染髮劑/直播帶貨/男妝成熱點!記者丨何辰 劉貝妮前 言: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2月,化妝品市場整體零售總額387億元,同比下降14.1%,購買力受疫情影響萎靡,但中老年群體在此期間實現了用戶和消費金額雙增長,部分電商平臺金額增長超過50%。
  • ClassPass疫情下的全球健身報告,因疫情增長的騎行生意,以及萊美...
    首先一起來看報告中,疫情對全球健身方式造成的影響,具體包含了今年3月-12月的用戶行為變化:3-4月,在線健身增長,全球95%的工作室、健身房面臨閉店;5-6月,疫情放大用戶的精神壓力,以瑜伽為代表的在線訂閱課程呈現
  • 疫情期間,歐洲人都在投資什麼
    德國《經濟周刊》報導稱,疫情期間,宅在家中的歐洲人,花更多時間打理自己的資產,基金、房產、黃金……形成一股全民投資風潮。家住漢堡的工程師華格納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最近幾周,德國股市和基金市場火爆,他也從中獲利上萬歐元。他投資的股票主要是德國股市的熱門板塊,包括醫療、食品、高科技。他認為,這些板塊與疫情關係很大,「需求大機會就多」。
  • 兩岸經濟增長,臺當局:大陸根本離不開臺灣
    從會議數據中不難看出,臺灣地區之所以能在疫情期間維持增長的經濟狀況,很大的原因來自大陸。如果沒有大陸,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長將難以實現。但是臺灣陸委會卻認為,從臺灣地區的「出口額」能看出,大陸非常依賴臺灣地區「出口」的商品。
  • 不降反升 疫情期間蘇寧零售雲銷售增長超兩倍的秘密
    來源:金融界網站實際上,蘇寧的零售變革不僅僅限於消費者端,而是全場景的變革,它同樣也幫助在下沉市場的眾多蘇寧零售雲加盟商成功抵禦了疫情的衝擊。零售雲基於門店經營及消費場景,為加盟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全場景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 碩騰全球CEO:疫情加速陪伴寵物發展 中國成寵物業務增長引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健談丨獨家專訪碩騰全球CEO Kristin Peck:疫情加速陪伴寵物發展 ,中國成寵物業務增長引擎全球動保製造商碩騰(Zoetis)近日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業績,超出此前分析師預期。
  • —空調行業年中復盤與展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前 言我們為什麼在這個時點對空調行業進行復盤?一方面,中期財報披露時間將近,各公司即將交出一份體現其上半年經營結果的答卷,另一方面,19-20年冷年結束後, 美的整體出貨量(內銷+外銷)超過格力,這在中國空調行業的歷史上都是少有的,為理解其背後的原因我們也需對其進行復盤。
  • 老鄉雞束從軒:疫情期間損失約5億,接下來計劃開天貓店
    不過,這場疫情仍讓老鄉雞受到不小打擊,「從收入情況來看,疫情期間到現在已經有5個億損失。」束從軒告訴36氪,老鄉雞客流在4月份以來恢復比較快,但恢復到8成左右的時候,便恢復不動了,直到6月份之後,又迎來一波恢復高潮。
  • 八合裡:疫情期間公司運行狀況良好,外賣業務持續增長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王明弘近日,網上關於知名的餐飲連鎖企業汕頭八合裏海記牛肉火鍋(下稱「八合裡」)「月虧6000萬,考慮賣房發工資,現金流只能支撐2個月」的情況備受市場關注。針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餐飲行業普遍面臨的停業難題,該負責人表示,「八合裡不希望給國家添麻煩,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哪怕是賣房子。目前企業的運行狀態還算是良好,處於復產階段。如果社會恢復到正常情況下,我們也能逐步恢復到往常的經營狀態。公司當前面臨的經營的困難在可把控的範圍之內。我們的現金流儲備可以支撐當下的運營開支,在當下沒有貸款的需求。」
  • 日清(1475):疫情下即食麵銷售強 冀全年收入雙位數字增長
    原標題:日清(1475):疫情下即食麵銷售強,冀全年收入雙位數字增長    疫情期間即食麵成為市民在家必備「儲糧」,
  • 看新冠疫情下逆勢增長的日本企業
    %,利潤下降了20.4%。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由於在家辦公、網購和物品郵寄的需求增大,「黑貓宅急便」高效率的配送取得了壓倒性的好業績,比起公司去年同期銷售額增加3920億日元,營業收入增加330億日元。同時,「黑貓宅急便」打破原有配送條件,只要寄件人同意,在疫情期間允許宅配人員把物件放在入門口等處,不再親手交件,也可以省略蓋印章、籤名,從而減少傳染的機會。
  • 復盤必備:2020亞馬遜Prime Day數據總覽
    沃爾瑪最早將於11月4日在網上和店內啟動「黑色星期五」活動,該活動分為三部分,名為「黑色星期五特惠」。亞馬遜的Holiday Dash交易活動已經開始。據報導,在今年Prime Day期間,第三方賣家在Amazon上的銷售額超過35億美元,比去增長了60%。根據部分客戶數據,品牌商的銷售額同比增長近600%。其中,廣告每次點擊費用(CPC)同比有大幅增長,而贊助商視頻廣告為商家推動了20%的Prime Day銷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