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的到來,又一次證明,「時機」就是一切。
9月8日,在見實大會上,由水滴產品學院創始人周一,和奇樹有魚CEO董冠傑、易快報CEO馬春荃、小馬宋戰略營銷諮詢創始人小馬宋,在《疫情中怎麼創造新增長》話題之下,共同進行了深度探討。
奇樹有魚是一家網絡電影公司,他們在疫情期間增長的變化是,加速了為更多用戶提供基於網際網路視頻付費的內容的可能。
易快報是一家為企業做電子報銷、電子費控的公司,因疫情業務增長飛快,因為企業都開啟了在線作業模式,同時,也徹底改變了企業原本對移動化和遠程作業的心理不適應和恐慌。
小馬宋戰略營銷諮詢是一家營銷服務公司,因疫情,讓他們只幹了4個月的活,但驚喜的是,同樣也實現了業績的增長。
他們三家都在這期間能獲增長,背後顯露出三位CEO,對企業增長、生意邏輯、服務好用戶或是企業,亦或是面臨危機時刻,是如何應對的?又將用怎樣的邏輯和態度,去思考為社會創造價值背後那些亙古不變的需求洞察是什麼?
他們四位的對話,是見實大會當天最後一個圓桌論壇,小編深刻地記得,如若不是因時間受限,他們還將會探討、交流更多。但雖如此,對話仍然精彩。意猶未盡。因為,他們四位分別在不同領域、行業的視角之下進行的鋒芒對話;因為,當提及企業增長、用戶、服務等這些關鍵詞時,他們揭開的不僅僅是增長本身,而是當危機來臨後,如何經營好自己的公司?且,更需要積極思考的是,增長背後根本來源是什麼?
周一在對話開始前這樣說:疫情是帶給創始人的禮物。走,下面讓我們繼續一起回到,周一與三位CEO精彩對話中去吧!
左1:周一 左2:董冠傑 | 右1:小馬宋 右2:馬春荃
01
要滿足顧客的需求,才能獲得增長
周一:我是水滴產品學院的創始人周一,水滴產品學院是針對產品創新的學院,很希望能夠把產品領域創新的方法論結構化、體系化沉澱下來,將來成為一代一代年輕人實現理想的抓手,因為產品創新的本質就是創造性的解決社會問題。
2020年對於很多創始人來講都是過山車式的一年。在我們收到大家的反饋中,有一個關鍵詞:疫情是帶給創始人的禮物。其中,講到了幾點,第一點,大家講到,疫情會倒逼創始人回歸到思考的本質:企業增長的本質是什麼?價值的本質是什麼?倒逼你去做減法。
水滴產品學院創始人 周一
第二點,疫情也會倒逼大家做很多艱難的決定,公司瘦身、裁員、反思自己,倒逼自己成長。當你提供的價值,真正解決了社會問題,才是創造長期增長的根基。
對於所有優秀的企業家來說,在疫情面對逆勢,怎麼樣回歸到長期價值、創造自己的增長,這可能是優秀企業家的標配。今天,我們會把這個話題拋給三位優秀的企業家。
請三位都分別做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並講一下在疫情期間你們創造的增長,這個增長最根本的來源是什麼。先有請董冠傑,《奇門遁甲》的出品方。
董冠傑:大家好,我是奇樹有魚的董冠傑,剛才周一老師說的價值特別觸動我。網絡電影這個行業,是一個非常細分的小行業,到目前為止,可能一直都在內容行業鄙視鏈的底層。雖然我是做網際網路的,並沒有這樣的認知,我認為只要滿足用戶的認知就可以了。
他們為什麼要鄙視這個事情?他們可能覺得,網絡電影做的東西不太好,沒辦法跟大特效、大製作電影相比,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基礎邏輯的思考方式的不同。
中國的電影行業,真正滿足的是少數人,是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只佔了我國總面積的3%,在中國97%的土地上,大概還有2000多個縣城、4萬個鄉鎮、60多萬個村莊,擁有中國84%的人口,很多電影他們看不到看不懂。
奇樹有魚CEO 董冠傑
為什麼網絡電影有那麼多人看?因為這些人的需求沒有人去滿足,這就是我們做這件事情的重要價值,我們希望能為一線城市之外的用戶,提供更多的娛樂內容。尤其在疫情期間,這件事情變得分外重要,因為大家都出不了門,需要上網看內容。他們可能看不懂《復仇者聯盟》,但比較能接受《西遊記》、《白蛇傳》。這個行業還在快速發展中,我們做了基於網際網路的可付費的視頻內容,希望能為84%的用戶提供服務,讓他們獲得快樂和滿足。
周一:小鎮青年的真需求。你們在疫情期間的增長是多少?
董冠傑:沒有仔細核算過,但增長還算比較多,至少是翻倍。我們上半年做了《奇門遁甲》,由徐克導演授權,破了行業的記錄,三個月分帳總金額超過5600萬,製作成本2000萬。有一千七百多萬付費用戶觀看電影,如果按院線電影平均35元單價計算,約相當於6個億的票房。
周一:你覺得你們做對了什麼?
董冠傑:疫情對我們來說沒有特別的變化,從一開始我們就定了這樣的市場,想要為更多的用戶提供基於網際網路的視頻付費內容,這是一個大的趨勢。疫情加速了這件事情的發展,沒有產生質的變化。我們選的這個方向代表著未來,要去做對的事情。
周一:我們請易快報的CEO馬春荃,講講你們的增長故事。
馬春荃:我是做純2B業務的,做電子報銷、電子費控,核心想法就是幫助企業省錢,幫員工省事、省時間。報銷這件事情確實很煩人,我們希望能通過數位化的手段消滅它,對電子發票做自動化的管控。
易快報CEO 馬春荃
我們首先是運氣好,去年年底拿了一筆錢,所以才敢逆勢,如果沒有的話,可能會降薪、裁員。疫情給我們這個行業鋪了一條路,原來一、二線城市的公司或者說網際網路公司,移動化不是問題,但很多傳統企業移動化的水準相對來說還是較低,而且更保守。從2月份開始,大家不管願不願意,都要開始在線作業,這也改變了大家對移動化和遠程作業的心理不適應和恐慌。
周一:我們請小馬宋講講你在疫情期間關於增長的故事。
小馬宋:我們是一家諮詢公司,諮詢公司正常年份增長本來也不快,很少看到諮詢公司會翻倍的增長,我對我們公司的預期是,每年能漲30%到40%。大家首先要把心態擺正,如果逆勢中能實現增長,那就不是逆勢,危機中能轉化成機會,也不叫危機,就是機會。
在逆境中期待增長,這不是健康的心態,但我們可以期待機會。要滿足顧客的需求,你才能獲得增長,而不是說在逆境中尋求增長。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可以尋求增長。
小馬宋戰略營銷諮詢創始人 小馬宋
逆境中,有些需求是需要被滿足的,比如遠程電話,這不是因為你聰明,或者你厲害,而是因為時間節點趕得好。當你在這種情況下去發現了這樣的機會,你就會增長。
今年第一個月,我們第一季度只接到一個客戶,就是元氣森林。以前我一年有160天在外面出差,那三個月我根本沒出過差。我跟同事說,我們在這個時候好好服務一個客戶就好了,幹嘛還要去追求增長?這個時候我們的心態是,找到在這個時候應該做的事情:第一要好好服務現有的客戶,只有為客戶做出業績,他才會推薦新的客戶來。
當時每天早上,我給大家找一篇文章、一個視頻,讓大家去學習一個小時,三個月之後,團隊的能力非常強,隨便一個員工拉出來都可以到別的地方做總監,這是正確的心態。
這8個月,我們只幹了4個月的活,但我們還是實現了增長。因為從4月份開始,過去的客戶,一個個都在增長,你幫助他們做出了一些成績,客戶就會接踵而來。我們基本上還是處在有幹不完的活、接不完業務的狀態,不是因為我們做了什麼營銷手段,是因為為顧客真正提供了價值。
02
用長期主義精神,堅持和進化
周一:其實,大家剛剛都在講一件事:就是回到你企業的長期目標、回到用戶真正的需求上來,這樣環境好壞都不太會影響到你。今年上半年,所有創始人都處在巨大的壓力之下,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至暗時刻,企業面對這樣的挑戰怎麼去應變?你們的至暗時刻是什麼樣的?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
董冠傑:我們其實沒有這樣的過程,可能是因為行業的問題,大家都在家上網看視頻,對於我們行業來說,整個市場是爆發性增長的。疫情期間拍攝等工作被迫停止,不過也給了我們一個沉澱的過程,我們做的是內容行業,有網絡電影、網絡劇、短視頻,平時因為各種原因,大家都被項目趕著走,有了這樣的三個月,大家能夠沉澱下來真正把內容的基礎做好,對我們來說反而是一個優化,也是反思和學習的過程。
這次疫情還讓我們有很多思考。我們比較幸運,因為疫情加速了這個行業增長,但也要思考當這樣的時刻來了之後,能不能抓住機會,尤其是內容行業,要有兩個堅持,因為內容是慢生意,做了5年,我感覺好像才剛剛入門,還需要下一個五年,甚至十年。
現在我們的基礎還比較薄弱,真實的差距擺在這兒,需要靠時間不斷的積累、努力,慢慢趕上來,因為過程比較緩慢,所以我們要有長期主義精神,不斷迭代、積累失敗的教訓和成功的經驗。因為網際網路的內容產品有比較好的是有數據可以挖掘,可以分析和更新。
另一個堅持是堅持創新。我們現在在做短視頻,用戶對內容的喜好變化速度非常快,跟著別人走沒有前途,創新的紅利卻非常大。基於網際網路,我們對內容的認知會有質的變化,做了大量的創新,把我們認為比較安全的題材放棄掉,原來我們保持公司以每年15%的比例做創新,今年擴大到50%。我們把作品都當成產品,通過不斷的創新拓展寬度,通過長期主義的堅持來深耕內容。
馬春荃:我特別同意小馬宋剛才說的,不要太想增長。因為我們這個行業比較特殊,是幫人省錢的,大家在增長遇到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先省錢。如何幫著別人省錢,把買白米白面的錢換成棒子麵?在大的宏觀環境下,我們需要逆向思考。
其實,我創業6年,沒有經歷過至暗時刻,因為一直都挺黑的,但有意思的也是這點。最好玩的事情,就是在能夠去爆發自己最強力量的時候,爆發到極限,輸了也挺有意思。其實我們經歷的還不夠暗,還能堅持得住。
周一:給艱難中行走的老闆們鼓個掌,沒有至暗、只有更暗。
小馬宋:我們第一季度是沒有任何業務的,但我比較樂觀,認為這個東西一定會好的,否則大家都死了。我還有一兩個客戶,能夠養活我這個公司,至少夠發一年的工資,於是我還挺開心的,每天跑步、刷劇、學習。另外,我們在疫情期間能找到一些很好的人,也找到了更好的辦公室,用過去三分之二的價格租下一個很好的院子。我比較樂觀,要死大家一起「死」,反正我也不是最後一個「死」的。
周一:有一個朋友說過一句話,挺有意思,他說,面對最壞的情況,做最壞的打算,發現每天到來的都是驚喜。
小馬宋:為什麼我們會有很多焦慮?因為我們對增長的需求太大了,我們不能容忍太慢的速度,但其實增長是個特殊狀態,如果想做百年企業,應該用更長的規划去做規劃。
03
太多人只想做自己的表達,但沒有真正關注用戶
周一:剛才大家都在談一個話題,就是回歸到用戶的真需求,產品是從用戶需求中長出來的,這是最根本的增長動力。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不斷的去接近用戶的真需求?
董冠傑:其實沒那麼難,它和產品是一個邏輯,用戶的審美可能無法真正捕捉到,但可以預測和推測。我們好處就在於,我們做的是網際網路內容,有太多數據可以挖掘,對於做產品的人來說,只需要把它和真正的專業能力進行嫁接,比如製作能力。
影視創作就是典型的項目管理的過程。你有沒有尊重過用戶,是不是真正的試圖想去了解用戶,你的用戶到底是誰?這個行業很多人沒有真正去問過自己,或者真正去做過,太多人只想做自己的表達。
我昨天看到一篇文章,李安導演在講中國的電影時說,依然沒有出現好的作品,原因就是沒有真正靠近用戶、沒有靠近觀眾。我認為,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在未來一二十年,文化產品會迎來比較好的時代,我們應該能放下姿態,和用戶進行對話、交互,真正了解他們需要什麼,為中國的用戶,創造屬於中國用戶的作品。
馬春荃:我覺得分為三種類型。因為我們做生意要賣貨,第一個類型是追逐需求,知道需求在那兒,你跟著它跑,通過各種手段去追,這樣可能往往不是特別經濟,掙不到真正豐厚的利潤,會覺得特別累;還有一類是圍堵需求,水會往下流,要提前在山腳下挖坑,雨來了,水就來了;第三種是引領需求,就像賈伯斯,在那兒跑也不覺得累,別人跟著他。這三種方式,最上乘的肯定是第三種,最下乘的可能是第一種。
小馬宋:克裡斯坦森寫過一本書,在過去,我們認為1%、能活下來的產品是因為運氣好,後來他提出一個理論,他說,產品的本質是,產品要幫助顧客獲得一種在現實世界中的進步、要在生活中完成一項任務,而我們的產品可以幫助顧客完成這個任務,所以顧客購買產品時,不是購買產品的特性,而是在僱傭你幫他完成這個任務。
我們曾經幫客戶設計過一個產品,叫「熊貓不走」。顧客不是想買一個很好吃的蛋糕,而是為了完成一個生日。我們在洞察這件事情的時候,提出了一個產品開發思路:不要給顧客去做更好吃的蛋糕,而是要給他更快樂的生日。當你從顧客的任務出發時,就不會只關注一個產品的特點,而是會關注要完成什麼任務。
周一:每個創始人都希望無限接近用戶的真需求,但這是挺難的需求。7-11的創始人,別人問他用什麼方式去收集用戶的需求?他說沒有任何方式,每時每刻,自己就是用戶,所有的信息都是在洞察用戶的過程。
最後一個問題,整個上半年8個月,對每個人來講都是一個成長,每一名創始人,你們在推動企業中,自己最大的迭代、最大的成長是什麼?
董冠傑:有認知的一些變化,內容行業是個相對比較慢的行業,我們要學會和時間做朋友。
馬春荃:我覺得我們一直以來都比較保守,今年上半年因為疫情,我們因為有點儲蓄,激進了一下,後來發現激進的結果也不樂觀,跟著自己的性子來可能會更舒服、更遊刃有餘。
小馬宋:如果你今年不覺得自己去年是個「傻B」,那就證明你沒有取得進步。我去年挺傻逼的,一直以來,我認為我們公司做不大,雖然過去五年,公司每年會增長50%,但我一直堅持要做小而美的公司。我今年把這個想法幹掉了,因為我發現這是對自己公司的不負責任,因為團隊想要增長、跟著你的人需要獲得收入、要有更好的前景,我們必須把這個公司做大。
今年年初時,我突然發現我們公司是可以做大的,而且希望能做成百年企業,我還有20年的時間打這個基礎,如果公司每年能以30%到50%增長,我們做100億還是有可能的,只不過在我死之前是看不到的。
周一:謝謝大家的分享。剛才馬春荃講到永遠在黑暗中行走,讓我心有戚戚焉,每位創始人都是長期在黑暗中行走,這是我們躲不開的功課。
中國經濟已經持續高歌猛進40年,日本的經濟其實之前下行了快30年,股市、房市跌了三分之二,收入也急劇下降,消費一直處在非常低迷的狀態,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誕生了非常多的、在全球有影響力的大企業,像優衣庫、無印良品,這是過去30年的結果。
我們也可以看到,這30年持續增長的企業做對了幾件事:第一個核心的就是幫用戶省錢,回歸到用戶的真需求,讓用戶可以更少的付出,過更好的日子;另外,日本這些真正保持長期增長的企業,都堅持了長期主義,能從機會驅動轉型到產品驅動,跟用戶真需求連結在一起,這是對抗環境惡化、保持增長的最核心原因。
PS:1、點擊此文:獲取見實大會&私享會全套PPT;2、點開該文章最底部左下角「原文連結」,即可查看「見實大會」所有嘉賓的視頻回放。
「見實推薦」
↘見實大會嘉賓分享合集:
企業微信裂變獲客的3大玩法法和3個未來新變化
深度:你知道私域也有流量產權?
打破增長焦慮,見實大會上巨量引擎揭秘3個增長新機會!
騰訊誇我是私域標杆,其實是做好了這7個緯度
看那家業績逆勢增2億的商家,原來是用了這套增長武器組合
獨家:創網絡電影記錄的《奇門遁甲》掙了5638萬!
童瑋亮:轉化率40%!社群孕育出這個超強獲客組合!
獨家!陪羅永浩直播的那個男人:4個月後總結出一個帶貨配比
↘本周重磅好文:
騰訊全面披露私域產品布局!
騰訊高層首次深度解讀私域!
↘見實公告欄:
加入遊學:見實私域踐行社!來和100家私域標杆企業深度切磋
見實招聘:團隊招募2位新夥伴,歡迎你來加入!
新機會,從「見實」開始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