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合裡:疫情期間公司運行狀況良好,外賣業務持續增長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王明弘

近日,網上關於知名的餐飲連鎖企業汕頭八合裏海記牛肉火鍋(下稱「八合裡」)「月虧6000萬,考慮賣房發工資,現金流只能支撐2個月」的情況備受市場關注。2月16日,八合裡相關負責人回應證券時報表示,目前公司運行狀況良好,在當下沒有貸款需求。

針對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期間餐飲行業普遍面臨的停業難題,該負責人表示,「八合裡不希望給國家添麻煩,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哪怕是賣房子。目前企業的運行狀態還算是良好,處於復產階段。如果社會恢復到正常情況下,我們也能逐步恢復到往常的經營狀態。公司當前面臨的經營的困難在可把控的範圍之內。我們的現金流儲備可以支撐當下的運營開支,在當下沒有貸款的需求。」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在餐飲行業的門店經營普遍停業的大環境下,八合裡同樣選擇加大對外賣業務的支持,上架了即食牛肉丸、牛腩、牛肉火鍋家庭套餐。

八合裡負責人介紹,「我們的經營分為外賣和堂食營業劃分兩個版塊,外賣營業都是到店自提和線上外賣,以前外賣都是賣快餐,現在增加了主食外賣的部分,我們的外賣業務在持續穩定的增長當中,畢竟大部分人宅都在家裡,還是會想調整一下口味。」

對於公司當前面臨哪些困難,該負責人也坦言,現在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停業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另外配送也比較麻煩,因為缺送外賣的快遞員。

據了解,八合裡僱傭的員工約5000人,休假的員工,暫時還在家中待命。取消堂食的門店、春節期間自願上崗的員工,目前都在協助外賣運營。八合裡的負責人指出,「我們所有門店都是關門的,按照政府的規定和要求進行清潔消毒殺菌,員工在宿舍學習,沒有員工感染肺炎病毒。」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在當前全國各地政府、企業和人民共同抗疫共度時艱的情況下,八合裡捐款50萬元用於支援湖北省醫療物資採購。「八合裡也是存在於社會的一份子,希望早日度過當下的困難。」八合裡的負責人表示。

從八合裡的回應來看,公司的經營狀況畢竟良好。但仍有多數的中小餐飲企業因為門店停業「顆粒無收」,根據中烹協的調研數據,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而恆大研究院的數據顯示,僅在春節七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

一名日料店的戴老闆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現在因為材料進貨不方便,快遞員難找,同時小區不允許快遞員進入。外賣也不好做,最近一天只有十幾單,冬季的外賣訂單一天有100多單,訂單量減少近80%,每天都處於虧損狀態。幸運的是,自己租店鋪屬於國有企業,已經收到2月份免租金的通知,3月份租金待定仍視情況而定。有朋友的店面是向私人老闆租的,租金一分錢都沒有少,壓力很大。」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當前餐飲復業時間不確定,企業面臨重大損失的背景下,相關政府部門仍需有針對性的對餐飲企業進行政策支持,以緩解企業經營壓力。

相關焦點

  • 外賣營業額比疫情前翻一番 八合裏海記:我們撐過今年沒問題
    跟許多在疫情期間開通外賣業務「自救」的餐飲企業一樣,林海平決定部分店恢復營業,只開通無接觸外賣業務。在此之前,以牛肉火鍋為招牌的八合裡,外賣只做炒牛河。「我原來覺得,火鍋送到家裡,是沒有優勢的。」林海平坦言,因為店裡生意已經太好了,很多時候忙不過來,也無暇顧及外賣。 最早,八合裡6家店在美團外賣上開始營業,並逐步擴大範圍。員工輪流上班。
  • 八合裡牛肉火鍋日虧200萬元 創始人林海平卻這樣說……
    日前,「八合裡牛肉火鍋日虧200萬元」更是成了熱聞。員工價值大於房產提起火鍋,大部分人會想起四川火鍋、老北京火鍋,但到了廣東地區,人們「打邊爐」總少不了一頓牛肉火鍋。往年春節,八合裡牛肉火鍋(以下簡稱「八合裡」)的店員忙得不可開交,店內熱氣騰騰,店外的人則要排上一兩個小時才能吃上一頓。
  • 在疫情期間每筆美團外賣漲價14%
    近日,買團點評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跟以往不同,此次的美團財報圍繞不開的話題是「疫情」。同時,此次財報也顯示出了餐飲行業現狀,不僅海底撈漲價,外賣也開始漲價了。不過,在這些財報中,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那就是,美團餐飲外賣第一季度收入同比減少11.4%,收入為95億元,交易金額同比減少5.4%,收入為715億元。日均訂單量同比下跌18.2%,共計1510萬筆。而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每筆美團外賣業務訂單的平均價值同比增長14.4%。
  • 矽谷知名投資人陳潔:疫情中北美線上業務的現狀與投資邏輯
    陳潔在鈦媒體大會上擔任評委在這場疫情之中,陳潔所投資的外賣、生鮮、線上支付公司、等位訂餐公司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協同效應,抓住了疫情為線上消費領域帶來的黃金機遇,實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在外賣領域,陳潔早在2018年底就通過CentreGold Capital領投了北美外賣平臺「飯糰外賣」。
  • 餓了麼牽手高鑫 外賣平臺業務向超市傾斜了嗎
    高鑫零售表示,鑑於集團將與阿里巴巴集團成員公司持續開展業務合作,公司認為進行餓了麼網上訂餐業務合作協議項下擬進行的交易對集團有裨益。此外,餓了麼網上訂餐業務合作協議項下擬進行的安排有助集團繼續利用淘寶中國在網際網路技術及數碼基礎設施方面的專業知識,拓展其網上訂餐及將集團的收益最大化。
  • 最前線|美團到店業務或受疫情影響至第三季度,買菜閃購業務則迎...
    兩份研報均指出,疫情壓力下外賣業務沒有受到顯著影響,預計外賣業務於2020年第二季度開始全面恢復。但對於到店業務的影響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同時美團買菜和美團閃購已經迎來發展機遇,疫情或將加速這一服務的發展。此前,美團點評在2019年年報中表示,疫情影響下,公司預計2020年1季度收入將同比下滑。
  • 海底撈「自救」:恢復外賣業務,但能夠撐多久?
    結合疫情前預計公司2020年營收402.87億元,歸母淨利潤35.93億元數據來看,可以預測疫情造成該公司2020營收損失約61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8億元。基於上述,可以看出,隨著延期復工的時間線拉長,海底撈不得不開啟了自救模式,恢復外賣業務,從而緩解停業帶來的經營壓力。
  • 疫情之下的日本四大動畫公司業績:Broccoli實現增長
    雖然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各大公司逐漸恢復了線下活動及演出,但收益仍不理想,除Broccoli因女性向作品《歌之王子殿下》的賣座而業績全面同比增長之外,其他各大公司都處於業績下滑的窘境。東映和東寶在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都開始陸續恢復電影院線的業務,其中東寶上映的《我是大哥大!
  • 海底撈半年報出爐:人均消費不降反增,外賣業務增長124%
    公告稱,海底撈餐廳六個月期間的平均翻臺率從2019年同期4.8次╱天減少到3.3次╱天,主要由於受疫情影響,門店客流量減少。海底撈餐廳的顧客人均消費從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人民幣104.4元上升到2020年同期的人民幣112.8元。
  • 疫期宅家致泰國外賣訂餐量增長20—25倍
    泰國網報導,受疫情影響,大多數民眾不得不居家辦公,減少外出,而受此影響迅速發展起來的則是外賣行業。據Food Panda泰國公司董事長透露,疫情期間公司的訂餐量同比去年同時期增加了20—25倍,為減輕泰國食品工業及小企業負擔Food Panda推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同時為應對快速增加的訂餐率,公司每周平均增收3000名新進送餐員。目前Food Panda已與全國超5萬家餐飲店合作,服務範圍覆蓋了全國52個府域,且未來還將繼續擴大業務範圍。
  • 復工後外賣訂單大增,火鍋外賣頗受老廣們青睞
    」,反映出復工復產期間區域經濟活動狀況。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昀瀟實習生 方新苗 沈安蕎現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各地風風火火組織復工復產,餐飲外賣在疫期被抑制的消費也逐漸被釋放。在這期間,重回崗位的上班族們幾乎將外賣作為解決吃飯問題的唯一方式。外賣訂單數據也化作城市活力和經濟復甦的「晴雨表」,反映出復工復產期間區域經濟活動狀況。
  • 2020十大最受歡迎特色火鍋品牌:八合裡、蝦吃蝦涮、椰妹上榜
    3 八合裡:挺過疫情,「跨界」布局今年上半年,「火鍋一哥」海底撈的多個快餐子品牌被曝光,分別是北京的十八汆、成都的撈派有面兒、鄭州的佰麩私房面、西安的新秦派麵館。無獨有偶,「潮汕牛肉火鍋第一品牌」八合裡牛肉火鍋店,上半年也在快餐領域有所布局。
  • 疫情期間外賣如何點單?安全小妙招快點收好了
    根據媒體報導在北京時間6月23日時,某外賣平臺的送餐員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而該送餐員平均每天配送50單左右的外賣,接觸的人員十分廣泛。並且暴露在病毒中的危險也大概率的增加。於是使得大家都十分擔心外賣配送當中會造成病毒傳播。
  • 雅本化學:主營業務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海外大力推進大麻醫用進程
    7月2日,雅本化學發布 2020 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8900 萬元-9100 萬元,同比增長 1201.85%-1231.11%。雅本化學表示,20年上半年,公司主營業務保持良好增長勢頭,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提升。
  • 第46次《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
    疫情期間,部分餐飲門店停業和小區封閉,用戶減少外賣需求對外賣單量規模和平臺營收造成了負面影響。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美團點評餐飲外賣業務營收同比減少11.4%。二是客單價和勞動力成本改善助力行業回暖。受疫情影響,外賣騎手成本有所降低,同時更多中高端品牌餐廳開啟了外賣服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外賣客單價,勞動力成本和客單價的改善對外賣業務回暖均有正面影響。
  • 阿里巴巴:女生不買服裝和包包 拖累中國電商業務增長 | 網際網路數據...
    受疫情影響,1季度天貓實物GMV同比增長10%,用戶居家生活期間,快消品和消費電子需求強勁,這兩個品類合計銷售額同比增長25%,但服裝、配飾、家居、汽車配件等非必需類產品出現負增長。4月份開始,天貓線上實物GMV已經開始強勁復甦和增長,中國零售市場的GMV同比增速已經跟12月的水平類似,並在5月份進一步提升。本地生活服務營收同比下降8%,主要是因為餐飲和本地商家的大規模關門,但社交隔離也推動了食品雜貨和其他日用必需品的增長。4月份開始,隨著疫情環節,外賣業務GMV開始轉正。
  • 被疫情「推了一把」的火鍋外賣
    大年初一,湊湊內部拍板決定做火鍋外賣。三周後,湊湊的火鍋外賣業務在北京的6家門店正式試點上線。「確實是疫情催促了我們快點把這個事完成,」負責此次火鍋外賣業務統籌的湊湊CMO楊婷婷告訴虎嗅,「原先有在思考怎麼做(火鍋外賣),但沒想到會這麼快。」
  • 百度第一季度AI新業務逆勢增長,營收結構多元化
    其他營收為人民幣83億元,同比增長28%,主要由於愛奇藝會員服務、雲服務及智能設備業務實現了增長。在疫情的影響下,各個網際網路平臺的廣告收入有較大幅度的下滑,百度也未能倖免,但在AI新業務的拉動下,百度整體的營收並未受到太大影響。 同時,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百度推出大量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信息和服務,帶動百度App流量在第一季度有較大幅度增長。
  • 東方環宇:上半年淨利增長近30% 併購加速業務擴張
    ,在不足4個月的時間裡,公司股價由4月29日收盤價14.14元/股上漲至8月13日收盤價21.31元/股,漲幅超過50%,根據數據統計,其同期間的市場表現遠遠跑贏A股市場平均水平,並在同行業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