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划拳地圖

2021-02-28 跳海大院

 

◣◥◤◢ 

院辦小時候被爸爸帶出去喝酒吃燒烤,只能像小貓一樣可憐巴巴地蹲在椅子上看他們划拳。


爸爸划拳時喊的是什麼,院辦已經不記得了。就像我看了那麼多次媽媽打麻將,依然雲裡霧裡不懂怎樣碰怎樣糊。這一切說明紙上談兵是無法繼承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的。

 

直到院辦長成了一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青壯年,有了一群不羈的狗友,終於能實操划拳之術了,院辦和狗友相聚的餐廳卻掛上了「禁止大聲喧譁」的紅牌子。

 


院辦對表哥說:「我對即將失傳的划拳詞很感興趣,你教我划拳吧。」

 

表哥卻把食指抵上院辦嘴唇,然後專心擺弄他的PS4。

 

熱愛學習的院辦磨拳霍霍向酒瓶,到頭來只落得一場空。

也許這套九十年代人人都會的暗語,如今只在最原始的燒烤攤上潛行。我叫上其他院辦,開始在全城搜索最好吃的烤羊肉串哦不,是最專業的划拳現場。


院辦們擼串的時候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終於捉住了它。

 

院辦拖鞋說,哦,不就是兩個人面對面邊喊數字邊出手指,誰喊對手指之和誰就贏嗎?

你說得不對。

划拳是一種最高的數學能力與最基本的小學素養之間的終極碰撞,涉及概率論和十以內加減法,要想做划拳場上的常勝將軍,這兩種算法都要硬。

 

況且古代有吟詩作對的行酒令文化,現代人就算語文能力衰退,至少也要在報數字的時候說個四字成語。如果不能做到出口成章,那麼贏了也沒有意義。就像你小學數學再好,語文作文不會寫照樣考不上夢寐以求的初中。

不過,成語儲備量不夠也不用怕,院辦我發現,划拳詞都是有套路的。

 


最基礎的,全國各地的漢族人民都用這樣的吉利話划拳:

一心敬你,哥倆好,三桃園,四季財,五魁首,六六順,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滿堂紅。

 但是各個地方又有自己的特色。

火鍋區

在四川和重慶,划拳和火鍋是分不開的,大家最常見的划拳現場是火鍋店。重慶人火爆的性格往往讓划拳酒局變得像吵架現場。他們夜生活太豐富了,人又喜歡打嘴炮,所以划拳言子也是一套套的,院辦們朗讀的時候自動學會了四川話:

 


沒都沒得、一點點、弟兄好、三生戀、四季財、虧、留不住你、七七叫、八百萬、酒你端、全都來

重慶地名版划拳言子:

一號橋,兩路口,三角碑,四小區,五裡店,牛角沱,七星崗,八公裡,九宮廟,石橋鋪

朗朗上口,儘是貼近生活的勞動人民之作:

武當山的狗啊,騎都騎不走啊

九月九的酒啊,灑到磁器口啊

其實你很醜啊,一直沒出口啊

騎起爛摩託啊,一起去喝酒啊

酒比糧食貴啊,一定要喝醉啊

揪到派出所啊,都是兄弟夥啊

 

 

包郵區

江浙滬的划拳詞則更像童謠:

一條扁擔兩個鉤,我挑大米下揚州。揚州誇我大米好,我誇揚州好妞妞。六六順,(好妞妞),八匹馬,(好妞妞)……

 

一條扁擔兩個鉤,我挑大米下杭州。杭州誇我大米好,我誇杭州花溜溜。六六順,(花溜溜),八匹馬,(花溜溜)……

 


我不知道這兩個漂亮姑娘都很多的城市是誰抄了誰。

 

兩廣地區

廣東人無法克制他們對腸粉與雞的喜愛。所謂食在廣州,那划拳詞裡也必須出現食物:


艮住你叼(按住你來嘿嘿嘿的意思),一點中,二妹靚,三蚊雞,四紅四,六位六,出(七)問題,八匹馬,九文章,擒拿手。

兩廣地區的規則是不獨豎中指(要豎也可以,請做好被懲罰的準備),少部分地區不喊沒有(即拳頭對拳頭無效)。


廣西:抓住手 、一點頭、二妹靚、三點禮、四紅中、六六順、七招禮、八匹馬、九文章、開玩笑。



 

寶島

臺灣原住民划拳就像整個臺灣給遊客的感覺一樣可愛,文末的視頻為證,雖然院辦我一句也沒聽懂,但是跟著他們的節奏我都要跳起舞來了。不過臺語和粵語中的「五」都不好發音,所以兩地划拳詞裡均沒有五。以下是臺灣「啞拳」:


臺語划拳詞:

單操,兩響,三來,四洪,六連,七僑,八仙,九怪,十全來。

 

西域神拳

新疆少數民族大概是漢語不太好,划拳不是他們的特長,他們擅長腦袋頂碗動脖子。新疆人划拳據說是這樣的:

五個五五個五五個五,六六六六六六六……


(院辦們能力有限沒有找到更多資料。請新疆的院友們在留言區補充)

東三省

東北爺們兒喜歡熱鬧,有事兒沒事兒整兩口,划拳詞自然很發達。除了傳統套路外,他們還玩各種奇奇怪怪的划拳詞。一些地方流行螃蟹拳。劃螃蟹拳時,雙方要同時說一段關於螃蟹的過門兒,如:

  一隻螃蟹八呀八隻腳,兩個眼睛這麼大一砣。

或者:

  螃蟹一,爪八個兒,兩頭尖尖這麼大的個兒。


雙方喊完過門兒,並不開始划拳,還必須各自出拳頭,同時喊「寶一對」,然後才正式划拳。每喊一拳都要加過門兒:「這麼大一砣」或者「這麼大的個兒」,比如:

  哥倆好(這麼大一砣)

  三星照(這麼大一砣)

  四季財(這麼大的個兒)

  五魁首(這麼大的個兒)


聽著是挺樂呵的,感情深一口悶!



 

馬背上的民族

划拳最高雅的非內蒙古人莫屬。當漢族的划拳詞傳入內蒙古時,能歌善舞的蒙古族人民把它譜寫成了划拳歌:



不要用酒碗來相爭,

我們是拿拇指做遊戲。

五經魁首五的數,

你我二人心相連。


既然你們這麼有心,那各民族友好團結的划拳事業就交給你們了!

智商友好區

正統划拳講究手、眼、口、腦四位一體,這麼多器官能協調使用估計智商都在120以上了吧。

雖然我已經說了這麼多,但肯定還有院友像院辦拖鞋一樣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你們需要來新手區練練。


小學數學舉步維艱的院友可以玩玩廣東低配版1520,即雙方伸出兩隻手比數字,只有0、5、15、20四種選擇,這樣比從0到10輕鬆了許多。

四川有個可愛的低配版叫做「虎棒雞蟲令」,猜的時候要敲碗:

分別有四種動物,老虎、棒子、雞、蟲,按順序一物剋一物。兩人相對,各用一根筷子相擊,同時口喊「棒子、棒子」開始,規定:棒擊虎,虎吃雞,雞吃蟲,蟲吃棒。負者飲酒,若棒子與雞,虎與蟲同時喊出,則不分勝負。

「蜜蜂拳」則是全國都有的兒童猜枚入門:

兩隻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飛呀,飛呀——嘿!石頭,剪刀、布,然後猜贏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狀,左一下,右一下,同時口中發出「啪、啪」兩聲,輸方則要順手勢搖頭,作挨打狀,口喊「啊、啊」。如果猜和了,就要做出親嘴狀還要發出兩聲相似的配音。動作及聲音出錯則喝酒。


進階區

從新手區畢業後,院辦精心挑選了幾個殿堂級的划拳套路給你學習研究。

叫上你的狗友,萬一下次在街邊小攤擼串擼嗨了的時候,就派上用場了呢。

殿堂級划拳視頻教程


也可以在B站搜索【跳海大院】和彈幕雞一起看視頻哦

我們的父輩年輕時代劃著拳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而年輕的一代幾乎沒人會這門熱火朝天的大眾藝術了。在它銷聲匿跡之前,院辦還是很想為它留下一些痕跡。

畢竟人生可不能只有安靜的高檔餐廳、性冷淡的北歐家具和高腳杯裡的氣泡酒那麼一種體驗。在這些無聊的中產階級幻覺流行之前,狗友們穿著背心短褲在馬路邊划拳劃得正酣。

院友們如果有更激烈的划拳詞,可以在評論區吼出來呦!

很認真地做不靠譜的事

▲ 長按一下會被拐進大院

商業合作聯繫微信:kevincanjump

新浪微博@跳海大院

- 原創內容,授權轉載需聯繫後臺 -




相關焦點

  • 划拳
    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人雅士離不開酒, 英雄豪傑離不開酒,像我等平頭老百姓的生活中也離不開酒。而酒令,更是千年酒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酒令就是秩序、規則。喝酒的人必須嚴格遵守,令行禁止,不得違反。《紅樓夢》第四十回中擔任令官的鴛鴦曾笑言:「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         酒令的種類和花樣豐富,清代俞敦培編寫的《酒令叢鈔》,列舉的酒令多達三百多種。
  • 漫談博山划拳
    小編微信:msboshan投搞:msboshan@163.com 廣告:13365330683      划拳最早稱手勢令。也叫猜枚、猜拳、豁拳等。博山俗稱划拳。博山人是從何時開始划拳,予還未從稽考,只是從明朝人謝肇淛的《五雜俎》一書中來看,划拳的歷史可追溯到漢代,其歷史久遠。
  • 流傳千年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等,到底是什麼意思?
    和現代人想的一樣,光喝悶酒是沒有意思的,所以文人喜歡飲酒作詩,古代的糙漢子們就喜歡划拳喝酒,所以就有了今天要討論的五魁首,六六六之類的飲酒口訣。七個巧,七夕取巧之說,這可是中國專屬的情人節,所以這是在祝福對方感情生活幸福美滿。八匹馬,古代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放在現在既有祝你高升,又有祝你早日喜提愛車的意思。九連環,意為長長久久,永不相離的意思。滿堂紅其實就是第十,寓意著圓圓滿滿。所以咱們看起來粗俗的行令,其實在酒桌上全是祝福的語句,別看兩個人吼的厲害,其實是在互相祝福對方。
  • 慶陽人愛划拳,看看慶陽人都怎麼划拳
    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拇戰,即飲酒時兩人同時伸出手指並各說一個數, 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總數相符,誰就算贏,輸的人喝酒。此乃中國古傳至今仍時尚流行的飲酒遊戲,它增添酒興,烘託喜慶,是一種民間的酒令。
  • 酒桌上最頂級的划拳高手,都是怎麼划拳的?
    即便是上派出所,他們依舊在划拳,兩位醉酒的拳王,在辦案區地上躺著,還在堅持划拳。 划拳是什麼? 划拳是酒桌上最能展現德、智、體、美、勞的助興活動,是最低級別的數學運算(10以內的加法)以及最高級別的人格素養之間的終極對戰。 划拳還是古代流行的一種酒桌的娛樂方式,可以追溯到漢朝的手勢令。
  • 喝酒划拳的文化傳承與歷史由來
    在發達的中國酒文化,划拳猜碼屬於飲酒時助興的遊戲,勸君更盡一杯酒的一種方式。家庭聚會、好友相聚吃飯、喝酒、聊天,一旦酒過三巡划拳就「閃亮登場」,熱鬧之餘還能增加感情。那麼,划拳有什麼文化傳承與由來呢?划拳又叫豁拳、猜枚、猜拳、猜碼、中國民間飲酒時一種助興取樂的遊戲,起源於漢代。即飲酒時兩人同時伸出手指並各說一個數, 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總數相符,誰就算贏,輸的人喝酒。
  • 酒桌文化之—划拳
    圖為酒泉西漢勝跡酒文化源遠流長,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划拳,西北人都有一個特點,吃菜必喝酒,喝酒必划拳。划拳是一個競技類的遊戲,划拳是用嘴和手配合完成的,兩人面對面進行,主要口訣有:「一心敬,二細好(蘭州拉麵裡面的二細面),三星照,四季財,五魁首,六連連,七巧巧,八仙到,九你喝等」不管拳技咋樣,氣勢一定的到位。規則是誰喊的數與兩人伸出的手指數相符,誰就贏了,輸的人必須喝一杯酒。所以酒量不好,划拳還輸的人自然是豎著進去,橫著出來了。
  • 酒令之划拳篇:划拳的口訣順口溜及技巧總結
    划拳又叫豁拳、拳、猜拳、拇戰,即飲酒時兩人同時伸出手指並各說一個數,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總數相符,誰就算贏,輸的人喝酒。
  • 喝酒划拳喊的「五魁首」「八匹馬」什麼意思?
    仁懷四中校友歡迎全國朋友↓↓打開音樂,邊聽邊看更安逸↓↓中國酒文化的歷史至少有四千多年而通令主要有擲骰、抽籤、划拳、猜數等,簡單直接,普通老百姓喜聞樂見,流傳甚廣,其中尤以划拳最為喝酒人喜愛。划拳的書面說法叫「拇戰」,雖然簡單,也是有許多規矩的。仁懷作為中國酒都,划拳的講究尤其多,單單口裡喊數字的規矩,就有「一字清」、「三國」、「江湖浪蕩」等等。
  • 「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說的這些,是何意?
    有些人在喝酒的時候會猜燈謎或者猜一些謎語 還有些人會划拳,在划拳的時候,都會說一些類似於歌謠一樣的東西,「五魁首、八匹馬」,划拳時說的這些是何意思?專家:現代人不懂。我們先總的來講一下中國的酒文化,中國的酒文化要追溯到夏朝時期。
  • 喝酒划拳的那些事你必知!
    劃酒拳(划拳),又稱豁拳、猜枚、猜拳和拇戰,是我們喝酒時一種助興取樂的遊戲。它起源於漢代,流傳至今,划拳不僅增添酒興、烘託氣氛,還有趣和富競爭性。通令則一般百姓常用,通過划拳、擲骰、抽籤和擊鼓傳花等方式進行,所以是比較流行,容易活躍氣氛,也就是我們後來的劃酒拳(划拳)。玩法即兩人同時伸出手指並各說一個數,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總數相符,就算誰贏,輸的人則喝酒。如果兩人說的數相同,不計勝負,重新再來一次。
  • 即將消失的酒文化——划拳
    划拳——相信永州喝酒的朋友都不陌生。划拳是用嘴和手同時配合完成,兩人面對面進行,誰喊的數與兩人伸出的手指數相符,誰就贏了。 (小編不會划拳,介紹不太全面。
  • 喝酒助興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是啥意思?你知道嗎?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古以來,酒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若問酒的誘惑力有多大?可以這麼說吧,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對酒的味道都是青睞有加。民間更有「無酒不成席」的說法兒。
  • 「五魁首,六六六」,划拳酒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而吃酒划拳,划拳吃酒,是在酒桌上鬥智鬥勇的遊戲。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古人是划拳吃酒都包含著哪些酒文化。划拳源自於漢代,是中國民間飲酒時助興的遊戲。飲酒時兩個人同時伸出手指各說一個數,誰說的數和對方伸出的手指數相同,誰就贏了,輸的那個人被罰喝酒。如果兩個人都猜錯了,那遊戲就繼續。
  • 流傳千年的划拳辭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由於水平不夠,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們更喜歡在喝酒的過程中划拳。其中,划拳的方式還也伸出了幾十種,包括猜枚、猜拳、拇戰等,如今最流行的是拇戰。在「拇戰」的過程中,既考驗人的反應能力,也考驗速度,要求參戰者做到說辭與手勢的統一,在混戰中將對手扳倒。
  • 鷹潭「西瓜哥」走紅 划拳賣西瓜 贏了就白送!
    近年來,因為划拳賣瓜爆紅網絡,大夥習慣叫他西瓜哥。「贏拳,西瓜免費送」,只要划拳贏了西瓜哥,西瓜就免費送,輸了就得花雙倍的價錢買瓜,引得十裡八鄉的人都趕來要跟他切磋。龍虎山市民餘先生:我在朋友圈看到好多人發,抖音上、公眾號上也發了他的視頻,我今天剛好有空,就到這裡來跟這個賣西瓜的師傅切磋一下。
  • 神都夜行錄怎麼划拳猜拳 神都夜行錄划拳猜拳必勝攻略
    《神都夜行錄怎麼划拳猜拳 神都夜行錄划拳猜拳必勝攻略》文章已經歸檔,不再展示相關內容,編輯建議你查看最新於此相關的內容:
  • 流傳已久的划拳酒令,「五魁首」、「八匹馬」,到底是什麼意思?
    比如《紅樓夢》中就有多次行酒令,《中國詩詞大會》上經常出現的飛花令其實也是一種酒令。當然,這種基於詩詞的酒令其實是有先決條件的,即參與宴會的都是文人或者官員,至少是很有才華的。但這畢竟是少數,佔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是不會做什麼詩詞的,他們很多都是不識字的,更不用說會作詩詞了。
  • 中國人喝酒愛划拳,但是「五魁首哇,八匹馬」的典故,你知道嗎?
    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之久的歷史,同時也擁有著從未斷絕的文化傳統。酒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其中一個分支,也是「引領風騷數百年」。中國人愛喝酒最有特點的就是「划拳」,恐怕這是別國都沒有的「禮儀」。但是這划拳的背後的故事你真的了解嗎?中國人喝酒愛划拳,但是「五魁首哇,八匹馬」的典故,你知道嗎?划拳來自於中國眾多醒酒令的其中一種。行酒令是古人在喝酒時為了避免無聊而找到的一些不是失大雅的助興方式。
  • 「酒桌」文化之酒令和划拳,一定要掌握口訣規則和技巧
    喝酒划拳助興的遊戲,起源於漢代。作為中國酒桌文化,以它獨有的風格流傳至今。它增添酒興,烘託喜慶,是漢族民間「酒令」的一種。一般酒過三巡 後就是開始啦!划拳需要很強的技巧性,因玩時須大聲喊叫,情緒高昂易讓人興奮,極富挑戰性。在民間特別是農村地區比較普及,哥幾個在一塊,喝個小酒劃個拳,日子快活又逍遙。分享個東北版比較經典的划拳口訣:一點點,哥倆好,三星照,四喜財,五魁首,六六六,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環,全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