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整部劇的走向都離不開揭渣男渣女,發好人卡外加醜化男性。如果僅僅是以醜化男性來凸顯出獨立女性的劇情走向,那麼獨立的塑造是體現在哪裡,刻畫人物方面甚至不如《大男當婚》的曹小強,或者是《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
打著「現實主義」的幌子,刻畫出來的是一作再作王漫妮,百萬稿費給婆婆買房鍾曉芹,全職太太顧佳沒好結果。剛開始看幾集,我就覺得這像是「女頻爽文」的感覺,有種晉江的感覺。但越看下去,發現編劇的水平和晉江女頻還不在一個頻道,而是用狗血的劇情來迅速結束劇本。比如煙花廠爆炸讓顧佳成單親媽媽,鍾曉芹和陳嶼復婚,作女王漫妮去國外學設計。
後來一查,原來是都市情感劇
王漫妮這個人之所以作,或者再直白點,之所以讓人噁心,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不清楚自己的經濟實力,拿15000的工資花7000~8500租房,給家裡寄錢2000,扣除五險一金2000多,在上海這麼多年連基本的存款都沒有。
2.既然不想跟前男友在上海紮根奮鬥,最起碼也找個比前男友咖啡男有錢的吧,打著愛情的幌子做著拜金的事情。
3.天天標榜要追尋精神自由,拒絕王自健的追求,王漫妮的追求不過是刷信用卡升艙,不過是上海奢侈品櫥窗裡買不起的奢侈品。
4.跟梁正賢在一起的時候,一直想著確定關係,確定戀人身份,覺得做了多年奢侈品櫃姐沒有白當,可算找到有錢人。於是把身體,真心全部交出去。
5.一邊享受著咖啡哥給她收拾屋子和熬煮咖啡,一邊又跟小鎮上的王自健相親,並接受他給的工作。
6.王漫妮是獨生子女,撇下父母,還說家不像家了,你爹媽到底造了什麼孽,生出來這麼個女兒。
7.去愛丁堡大學讀設計,學生籤證需要30-40萬的存款證明,雅思7.5,另需要往期設計作品。作女王漫妮還想作到國外,哪個條件又符合了?
獨生子女王漫妮對這個家的評價
王漫妮母親無比擔憂女兒
如果說王漫妮是作女的代表,那麼陳嶼就是鳳凰男的代表,上海電視臺會給你個小編輯分房子?撒貝寧央視的房子還得排號到N年後呢。而且單位集資房是20年前甚至30年前的事情了,現實裡,一個上海土著小康家庭的鐘曉芹,和一個外鄉人還是從小經歷家庭不幸的陳嶼,遇見的機率跟中彩票都差不多。
現實裡,要不是看走眼,再加長點心,怎麼可能看上這種男人。估計是編劇想著這個男人是自己吧,而且鍾曉芹也是那種傻白甜的人設,工資上繳,離婚不要房。後續鍾曉芹就成為劇情服務的工具人,掙稿費給婆婆買房,給陳嶼扮演美女魚。這到底是拍獨立女性,還是說《 娘道》的翻版。復婚後,陳嶼真能改變原生家庭帶來的性格嗎,我想很難。
我更想看到的是,鍾曉芹和陳嶼離婚,並和鍾曉陽在一起,最後發現這段感情依然不合適自己,走向獨立自強的道路。因為三十歲的離異女性,更應該明白不應該依附男人,而是應該遵從內心去選擇想要的生活。但如果走獨立這條道路,就會和顧佳的道路相同,因為複合也是劇情上的需要。
三十而已這部劇之所以爽,就是因為有顧佳這個角色代入。這部劇播出後,在問答上還有些女性想提出離婚。這樣思想只是一種自我陶醉,而且是屬於跨階層式的陶醉。比如晉江女頻爽文,從平民女到皇妃一路上美男都是助攻,一步步接近最後的皇權高度。這樣的爽文和顧佳式的離婚是相通的,都是空想主義在作怪。
打三分也全部是因為顧佳,她是最符合三十而已這個稱呼的女性,無論是從開始還是說最後。但最後的離婚協議書應該儘早的籤,而且一直遲遲不籤,肯定是編劇想繼續下一部。隨著這部劇時間越長,你越會發現兩個角色的深入人心,第一個是顧佳,第二個是林有有。
許幻山,梁正賢,張志等等,都是為劇情服務的工具人,真正刻畫角色的人物只有那麼幾個,除了三大女主角和陳嶼外,刻畫最多的就是綠茶林有有。但這部劇,王漫妮給我的噁心程度大於林有有,從一開始林有有的目標就很明確,愛的就是許幻山的錢。可以說林有有這個人物的出現,將三十集的劇情硬生生拉到43集。但談判桌上的說教真的美化,現實裡沒把小三撕了就是輕的。
最終他們也沒有離婚,顧佳也沒有籤字,許幻山蹲監獄,王漫妮去國外當作女,鍾曉芹和鳳凰男復婚。最後顧佳成為單親媽媽,和父親一起回到茶廠。擁有的一切在煙花廠炸了後全部煙消雲散,顧佳成最大受害者。比起無病呻吟,天天理想主義,精神追求的作女王漫妮;比起來最開始獨立,後來宣傳男權主義的鐘曉芹,我想不通為何編劇讓顧佳結局這麼慘。
最後,在我心目中,這部劇在豆瓣在5.2~6.1之間,這僅代表我個人觀點,大家對這部劇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