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稿劇本精打細磨、1年拍攝及後期製作,《捍衛者》力求真實感和紀實性,讓觀眾能夠深刻了解姚子青這位「冷門」的民族英雄。
《捍衛者》首映禮現場
正值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淞滬會戰爆發80周年以及「九一八」事變86周年之際,電影《捍衛者》於昨日在北京舉行首映禮,導演廖希攜主演白恩、赫子銘、呂星辰、王璐、宋撼寰、曉凡、李安等集體亮相,電影聯合發行方大地時代電影發行(北京)有限公司發行負責人餘玉三、上海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也應邀出席。影片《捍衛者》即將於9月22日全國上映。
電影《捍衛者》藝術再現了80年前那場震驚中外的寶山保衛戰。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全面爆發,日軍為了達到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對上海戰略要地寶山進行了海陸空聯合進攻,在敵眾我寡、裝備落後、地勢不利、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智勇雙全的姚子青帶領全營600將士誓死堅守孤城,浴血鏖戰七晝夜,最終全營壯烈殉國。作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淞滬抗戰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姚子青將軍殉國時年僅28歲,1938毛澤東發表演講讚揚姚子青等烈士是全國人民「崇高偉大的模範」。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姚子青將軍為革命烈士。
老兵受邀採訪
作為一部力圖真實還原歷史、深刻緬懷抗日英烈的戰爭題材電影,一方面,如何真實再現這段歷史,傳承姚子青將軍的民族氣節和愛國精神,保證尊重歷史、不曲解、不戲說;另一方面,如何以契合市場的類型化商業片模式進行藝術創作,讓電影更具商業類型,讓更多年輕人走進影院,對電影主創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導演說劇組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採訪姚子青的後人、他的兒子,深入了解這位「書生悍將」。18稿劇本精打細磨、1年拍攝及後期製作,《捍衛者》力求真實感和紀實性,讓觀眾能夠深刻了解這位「冷門」的民族英雄並銘記這段歷史。
《捍衛者》主創人員
作為一部講述「冷門」英雄的影片,面對眾多大片的「碾壓」,大地時代電影發行餘玉三表示在看此部影片之前並不知道姚子青將軍,但依然發行這部「冷門」影片的原因,套用片中姚子青對戰士們的話:「前面已經犧牲的戰士已經用他們的鮮血告訴還在戰鬥的戰士們,不管之後的戰況如何,後面是你們各自的家鄉,必須要保衛祖國。」餘玉三認為:「即使國產影片面臨好萊塢大片碾壓,我們也要支撐起中國電影市場,今年是淞滬抗戰80周年,如果沒有推出這部電影,我們自己都會覺得後悔」。
《捍衛者》首映禮現場
英雄捍衛國土的精神需要代代相傳,曾參與抗戰的西南聯大參加遠徵軍的盟軍譯員羅振詵老先生的到場引起全體觀眾的注目。當被問及當年為何會義無反顧的上戰場,羅振詵坦言;「當時其實沒有想那麼多,沒想家裡的事,也沒有想會獲得什麼榮譽,單純的覺得國家需要自己,就把什麼都放下直接上戰場去了。」12位來自中國各地的當代軍人的出現,更是讓現場氣氛熱血異常。導演廖希、主演白恩代表所有主創,與12位當代軍人、淞滬抗戰紀念館館長唐磊一起向羅振詵老先生代表的,曾為國家安危浴血奮戰的民族先烈、國家捍衛者們獻花致敬,則引發到場觀眾及媒體的強烈共鳴。
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並附上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登錄手機版「綜藝+」m.zongyij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