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
1937年,12歲的李安甫參軍了。
他是當年冀魯邊區
赫赫有名的「小個子大英雄」,
槍法精準,經常執行重要刺殺任務,
張道幹
陳廷儒
1939年,陳廷儒入伍。
抗日戰爭期間,
他歷任江蘇漣水縣抗日遊擊隊
中隊長、連長等,
領導抗日群眾與日寇展開殊死搏鬥,
他自己九死一生,
親人也因受牽連被殘忍殺害。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上,
102歲的陳廷儒因年齡最長,
被安排在老兵方陣第一車首排首座,
他舉起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陳明奶
程紹庭
來源:金報全媒體
李少卿
來源:長江日報 李少卿 記者 汪甦
李少卿1939年參軍,
參加過抗日戰爭、
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
獲得「三級獨立自由勳章」、
「三級解放勳章」、
「抗美援朝紀念章」等榮譽。
轉業後,她在醫院做消毒工作,
1975年以工人身份退休,
一直沒有提起自己的榮譽。
她曾向兒女回憶說,
「行軍打仗時傷員病號很多,
女戰士們背上槍彈、藥品
護送傷病員轉移。
遇到敵機掃射扔炸彈,
我們用身體擋在傷病員身上作掩護……」
林珍
林珍因大姐林展(相片中人)的緣故,加入遊擊隊。姐姐領著她進抗戰隊伍,並鼓勵她走下去,惜2003年因病辭世,姐妹陰陽相隔。來源:《明報》
1943年,8歲的林珍
隨家人從香港九龍步行至深圳,
成為了一名「小鬼」通訊員,
利用年紀小不易被察覺的優勢,
在遊擊隊之間傳送情報。
為防被人搜出,
她將信件捲成牙籤般大小,
藏在衣服暗角,
每日早出晚歸送信。
「送信途中要爬山,
經過小溪和沙灘。
幸運的是,沒有遇到日軍。」
黃開仁
來源:封面新聞視頻截圖
1938年,黃開仁背著家人參軍,
在川軍將領李家鈺身邊
擔任機要室譯電員,
隨部隊北上抗日。
1944年的豫湘桂戰役中,
為保護朱德交託的絕密電碼本
不被日軍發現,
黃開仁將電碼本埋藏,
隨即被日軍俘虜,
後從集中營中逃出。
黃開仁記憶力驚人,
年過九旬時
仍能繪出電碼本的樣貌和大概內容。
9月3日,
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銘記的日子: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芷江受降視頻(部分):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提供
那些曾浴血奮戰過的老兵們,
或許我們無法一一說出他們的名字,
但每個人的背後
都有一段不能被忘卻的英勇。
此刻,不論你身在何方,
向所有為民族獨立、
人民自由幸福
奮鬥過的老兵們致敬。
致敬老兵,
吾輩自強!
來源:中國新聞網綜合央視新聞、封面新聞、長江日報、明報、金華新聞網等
編輯:高萌
責編:宋方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