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大學生英語能力,武漢這所高校老師線上當主播

2020-12-28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吳愛華

「老師們講的都是英語四六級考試的乾貨,直播授課還可以回看,真的很贊。」近日,武漢學院的部分學生「迷」上了該校外國語學院幾位老師的線上英語課堂,1個半小時的講座乾貨讓學生們直呼還想接著上課。「大學英語(Junior /Senior)雲上講堂公益系列輔導講座」是該校外國語學院公共外語課部推出的線上教學課。

學生線上交流課程

暑假期間就上線了,該活動由公共外語課部教師吳愛華博士策劃、主持,通過B站、騰訊會議等在線方式進行。針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大學英語(Junior /Senior)雲上講堂公益系列輔導講座」先期開展了四六級輔導專題。講座通過B站、騰訊會議等在線方式進行。暑假期間每周日晚上開講,迄今共進行了6講,邀請了外國語學院蔡喆老師、朱雪梅老師、吳愛華老師、周松老師以及武院優秀學子朱靜怡、杜昆陽兩位同學主講。日前,首期線上講座已經圓滿結束,參與人數達到300多人次,受到學生的歡迎和點讚。

講座邀請了蔡喆老師和朱雪梅老師(均為資深CET-4/6閱卷員)擔任翻譯和作文講座的主講人,邀請了多次獲教學大賽獎的周松老師擔任聽力講座的主講人,以及長期講授閱讀課程的吳愛華老師負責閱讀版塊的輔導講座。

蔡喆老師精心打造了B站直播間,講座涉及的相關內容可供回放、反覆收看。朱雪梅老師的直播課堂內容豐富、充實,她從閱卷老師的角度給大家講解了如何寫成一篇四六級高分作文的策略和方法,1個半小時的講座乾貨滿滿。周松老師的聽力課堂風趣,互動性強。吳愛華老師負責四級閱讀真題解析專題。開講前,她要求學生完成一套真題並提交試題,再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她提出在快速閱讀中,倒推法是行之有效的信息獲取方法。

線上講座老師課程預告

除了老師們的輔導講座,吳愛華博士還邀請了武院優秀學子朱靜怡、杜昆陽兩位同學分享他們的學習之道。朱靜怡同學是武漢學院優秀畢業生,已被英國伯明罕大學錄取為2020級碩士生。她在分享中說,自己在大學一、二年級連續兩次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讓自己第一次跳出了原來的井,而申請劍橋大學遊學,則得益於自己的積極爭取。尤其是遊學前的行前集訓讓自己的綜合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臺階。她認為,如果沒有之前大量密集的英語訓練,通過選拔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會的同學還就「如何提高學習英語的執行力?」「如何提高閱讀的效率?」「如何克服單詞背了忘的難題?」「四六級考前衝刺階段該怎麼準備?」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最後,杜昆陽同學還給大家推薦了多個自己高頻使用的英語學習小程序,整場會議氣氛活躍而熱烈,達到了「分享、答疑、解惑」的目的。

此次線上輔導講座的問卷調查數據顯示,63.77%的同學此前未參加任何線上/線下講座,89.86%的同學願意參加此類線上輔導講座, 84.06%的同學參加線上輔導講座的目的是主動備考,72.46%的同學對四六級聽力、閱讀輔導更感興趣。還有同學提出「希望能多開放關於培訓四六級考試的項目」、「增加例題解析」、「希望學習聽力提高的方法」、「只要對學習有用的都會參與」等建議和意見。這些數據為外國語學院繼續推動該項公益講座的持續、深入開展,進一步開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教學科研工作以及「國際化」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導和依據。

該校外國語學院院長曹曼教授指出, 「大學英語(Junior /Senior)雲上公益講堂系列輔導講座」是外國語學院全面提升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

【來源:楚天都市報—看楚天】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武漢「超酷」女大學生:鋼琴10級、玩轉架子鼓,拿到4所985高校offer...
    高光時刻:本科三年總成績名列專業第一,大學生英語四、六級500+,曾獲得國家獎學金、校三好學生標兵等榮譽。曾獲得大廣賽國家三等獎、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南賽區二等獎等共計19項。科研成果方面,申請高校自主創新基金,科研成果一作發表論文一篇。
  • 58所高校學子匯聚北京市大學生英語演講賽
    中新網北京11月16日電 (記者馬海燕)第六屆「北京市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決賽今晚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落下帷幕。大賽以「人與自然的和諧(Harmony betweenMan and Nature)」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58所高校選手參加。
  • 武漢高校大學生踴躍參加青年職業分享會——了解秋招後時期,如何...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今年的就業季更具挑戰,大學生會思考如何掌握就業主動權,高校、用人單位等各方也在努力,為大學生就業保駕護航。「秋招後時期,如何掌握選擇主動權?」在武漢舉辦的青年職業分享會邀請了高校、媒體、企業及優秀青年代表,就畢業生求職、職業選擇和發展、職業理想樹立等青年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互動交流,積極推動中國青年職業能力提升,幫助青年更好成長、適應工作崗位。武漢大學團委副書記王園表示,「武漢大學設有青年發展諮詢與服務中心,服務於學生的全面的成才。以職業規劃為導向,貫穿從學生的開始入學到畢業的全過程。
  • 大學生「啞巴英語」現狀分析及口語能力提升建議_綜合_江西網絡...
    所謂「啞巴英語」,是學生在極端注重書面英語,嚴重忽視口頭表達的教學模式下培養出的英語能力,這一現象在中國式的英語教育中尤為突出。有關調研結果顯示,當前大學生整體英語口語能力偏弱,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口語表達能力欠缺口語表達能力是指使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達到與人交流目的的能力,包括用詞的選取、句式的變化、表達流利度和準確度以及講話內容的思維深度等。
  • 青春逐夢 創業同行 武漢晴川學院獲批成立「武漢大學生創業學院」
    (通訊員 田文)近日,武漢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通知,授牌成立10所武漢大學生創業學院,武漢晴川學院被授牌成立「武漢大學生創業學院」,這標誌著學校大學生創業服務工作邁上了新臺階。
  • 12枚金牌 武漢這所高校遊泳隊在湖北省大學生遊泳錦標賽創佳績
    近日,2020年湖北省大學生遊泳錦標賽暨全國學運會大學組遊泳項目選拔賽在武漢體育學院遊泳館舉行。武昌理工學院遊泳隊克服疫情、嚴寒氣候等不利因素,刻苦訓練,奮力拼搏,再創佳績共摘得12金6銀3銅,男、女子組團體總分均獲得丙組團體總分第一。
  • 如何提升大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首先,實踐能力是當前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基礎之一,在產業結構升級的推動下,大量的本科生將逐漸走進傳統產業領域,從事一些技術崗位,而要想提升這些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一定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目前大量普通本科高校正在不斷提升實踐課程的授課比例,本科教育「職業化」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而在這個大趨勢下,要想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注重營造實踐場景。要想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一定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可以鍛鍊動手實踐能力的學習場景,場景對於學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
  • 口譯筆譯辯論翻譯,高校學子英語競賽「大滿貫」
    楚天都市報12月9日訊(記者張裕 通訊員耿湘 黃凱 肖俊傑)2018年,他通過了上海中級口譯考試筆試;2019年,他獲得了第25屆湖北省翻譯大賽專業英語B組筆譯三等獎;2019年,他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獲得了華南賽區三等獎;2020年5月,他又在第26屆湖北省翻譯大賽中榮獲特等獎
  • 青島市人大代表札蒂赫裡利建議: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
    1月12日,青島市人大代表札蒂赫裡利建議,通過提供更多的見習實習崗位、搭建見習實習服務平臺、加強高校畢業就業指導等方式,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札蒂認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是穩就業、保居民就業的重中之重,事關高校畢業生的未來,寄託著整個家庭的希望。
  • 這座城市擁有84所高校,GDP排名全國第8,大學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該市擁有84所高校,GDP排在全國第8位,大學生人數排在全國第1位「大學城」對所有人來說不再是新詞,現在很多地區都在匆忙建設自己的大學城。一般來說,大學城的位置都在城市的偏遠,更像一個城市新開的「區」。
  • 我國這幾所高校的大學生,畢業後「有編有崗」,究竟是何身份?
    文/彩玉說教育隨著大學生的數量逐年增多,很多高校也取消了分配政策,基本上每年一到畢業季,就會有大部分同學面臨失業的情況,一方面是因為社會競爭壓力逐漸增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很多企業的門檻也在不斷的提高。免費師範生就是我國有部分院校專門培養這樣的同學,雖然和其他同學學習相似的知識,但是不同的是這類師範生有很多的優勢所在,那麼我國有哪些高校培養免費師範生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 大學生數量全國第一的城市:擁有84所高校,且GDP排名全國第八
    一個好大學往往能給芊芊學子們一個更好的平臺,我國雙一流名校很多,好的大學也很多,但要說哪座城市的在校大學生數量最多,我想武漢是這一問題的最好答案。 我想大家對武漢並不陌生,作為遠近聞名的「大學城」,其擁有84所高校,高校數量僅次於北京,是我國高校數量排名第二的城市。
  • 河南省首屆大學生英語單詞大賽落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史曉琪 通訊員 秦佳佳為了激發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增強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提升大學生的英語應用水平和素養,營造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的良好氛圍,我省舉辦了首屆大學生英語單詞大賽。11月24日,備受大學生關注的英語單詞大賽決賽在黃河科技學院舉辦。
  • 武漢科技大學學子獲2020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一等獎!
    12月17日,2020全國大學生物理實驗競賽(創新賽)組委會公布獲獎名單,武漢科技大學理學院代表隊獲得國家級獎項5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同時,武漢科技大學榮獲「優秀組織獎」,指導教師團隊榮獲「優秀指導教師獎」。
  • 我國「大學很多」的城市,擁有83所高校,大學生數量像天文數字
    其實現在在我們社會上大學分為很多種,比如雙一流還有985、211,以及一本二本三本,還有大專中專等等高校,這些都將我國的教育系統一步步的在完善。所以每次在高考完每個學生報志願的時候,真的是一門學問,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國的北上廣等城市的高校是最吃香的,但是他們的門檻也是很高的,不是所有人都能進去的,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的這個城市就是位於湖北省的武漢市這個城市,雖然不及上海與北京等地方的高校門檻高,但是它卻是全國擁有大學最多的一個城市。
  • 93所高校參與比賽!近日,北京這所高校女教師榮獲一等獎!
    7月3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北京市大學生體育協會組織由首都93所高校推薦遴選的21名教師,採用線上教學形式,舉辦了第三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體育部教師楊璟以92.7分的成績獲得了個人一等獎,並代表第五分部獲得團體總分第三的好成績。
  • 提升高校教師生態素養
    高校是向大學生傳授生態文明理論知識的主要場域,青年大學生生態保護理念的形成和生態建設能力的培養是時代賦予高校的重要任務。高校教師和青年大學生是生態教育的主要參與者,一方面,教師是生態教育的執行者和引導者。教師向學生傳授生態知識,是生態教育的執行者;同時,高校生態教育的內容和過程具有方向性,大學生心理又處於逐漸走向成熟卻仍未完全成熟的階段,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 我院學子在2020年「外教社•詞達人杯」大學生英語詞彙大賽中...
    2020年5月26日,「外教社•詞達人杯」大學生英語詞彙大賽山西省決賽,在詞達人線上平臺順利進行。 2020年 「外教社·詞達人杯」高校大學生英語詞彙大賽本次賽事是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與山西省高等院校外語教學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公益性在線詞彙競賽活動。
  • 殘疾人大學生數量屢創新高 專家呼籲建立普通高校融合教育的支持體系
    此後有關殘疾人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規政策不斷出臺,優秀的殘疾人大學生不斷湧現。2003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意見》進一步放寬了對患疾病或有生理缺陷考生的錄取要求,明確要求肢體殘疾不影響所報專業學習且高考成績達到錄取要求的考生,高等學校不能因其殘疾而不予取,不得以不具備辦學條件或者不符合培養要求為由拒收。
  • 中國競爭「最激烈」省會,擁有84所高校,在校大學生數量全國第一
    大學生是一個城市高素質人才的主要代表,是衡量一個城市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城市中的大學生數量越多,就意味著該城市的整體文化素質越好,城市的活力和創新力也越強,對自身的發展非常有利,那麼,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是哪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