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感而發」:從《鋼鐵收割》中變了味的「大洪水」聊起

2021-01-08 東方體育

「遊感而發」:從《鋼鐵收割》中變了味的「大洪水」聊起

對波蘭而言,其歷史上的大洪水時期(Potop)指的是由1648年赫梅利尼茨基起義到1667年1月13日籤署安德魯索沃條約期間一系列爛事兒的總稱,包括魯塞尼亞起義,普魯士尋求獨立,俄羅斯入侵,瑞典入侵……總之一套下來威風凜凜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徹底失掉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若不是斯特凡·恰爾涅茨基與立陶宛揚·帕維烏·薩佩哈兩位指揮官和波蘭人們發揮神勇,「第一次瓜分波蘭」可能就要提前上演了。

儘管這段故事在波蘭歷史中最廣為人知,但硬要它與《鋼鐵收割》中波蘭尼亞的重合似乎有些欠妥——畢竟Jakub Różalski,遊戲原形《鐮刀戰爭》的發明者公開表示,《鐮刀戰爭》的靈感之源是20年代的蘇波戰爭。只是熟悉歷史的玩家不難發現,除了遊戲所展現的年代與「蘇波戰爭」吻合外,整部遊戲的故事似乎與那場戰爭並無關聯,而考慮到波蘭歷史中那一幕幕似曾相識的慘劇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被看成都可以被看成是大洪水,加強版大洪水,和終極版大洪水的不斷上演,說《鋼鐵收割》包含對「大洪水」的還原也勉強算是合情合理。

更何況「大洪水」之所以被波蘭人自己銘記在心,甚至有那麼點兒津津樂道,原因恐怕並非是因為它多麼慘烈,也不是因為「它是波蘭由盛轉衰,由寬容走向狹隘的轉折」這樣的考點,而是因為當這場似乎與千百年來無數「貴族老爺們的封建戰爭」別無二致的國家衝突接近尾聲時,無數波蘭人作為開始有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意識,並以自發和半自發組成的「鐮刀軍(這一說法其實最早見於十九世紀的大起義,所謂的鐮刀軍指他們的武器只有鐮刀)」踐行了自己的信條,真刀真槍地維護著祖國的統一,這才讓後來波蘭軍團「波蘭沒有滅亡」的歌聲不至於在阿爾卑斯的山路之間消彌於無形。

在這樣的前提下,《鋼鐵收割》的主線故事就有點微妙了。

最開始,一切似乎和《火與劍》的基調頗為相似:「鐮刀戰爭(遊戲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極加強版的大北方戰爭)」後,雖然波蘭尼亞被蠶食了不少領土,但日子也算安穩了起來。然而好景不長,某天為數不少的俄蘇士兵在祖博夫上校的帶領下,對女主安娜所在的村子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戮和搜刮,只為了抓獲包括女主父親在內的幾個關鍵人員。安娜帶領民兵奮起反抗,但力有不逮,還好反抗軍頭領萊赫及時趕到幫女主解圍,想方設法趕在祖博夫之前來到了種種線索指向的另一個村莊,卻因為授意部下向村民傳授作戰技巧並提供武器而與安娜產生了分歧。

(雖然我完全不理解,但在遊戲的世界觀裡)安娜是對的。在反派屁話多的經典環節裡,祖博夫上校闡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觀點:正是因為萊赫這樣精明不足但忠烈有餘的所謂英雄號召佔領區的人民抵抗入侵者,才使他得以施壓沙皇,對波蘭尼亞再次全面開戰。隨後萊赫用自我犧牲踐行了自己對祖國的忠誠,及時趕到的將軍救下了安娜,而玩家則從沙皇特使和前薩克森元帥的視角得知無論是沙皇還是(前)皇帝都是慈悲為懷的仁君,不願讓蒼生飽受戰爭之苦,瘋狂搞事的是只是各個國家的一小撮陰謀家罷了。於是三方勢力決定在通力合作,徹底擊敗祖博夫上校後發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講……這之後自然就沒人再提及遊戲開篇的俄軍的殘暴行徑,和波蘭被瓜分掉的那些土地了。

相關焦點

  • 鋼鐵收割
    機甲戰略遊戲《鋼鐵收割》Wccftech 8分 M站均分76:機甲版《英雄連》 柴油朋克風機甲題材戰略遊戲《鋼鐵收割》於今日(9月1日)正式發售,外媒Wccftech為其打出8分,M站均分76,Wccftech
  • 南方洪水畫面曝光,朋友圈都在聊「1998年」
    種種消息透露著一個信息:此次洪水來者不善,抗洪刻不容緩,需要每個人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在這些新聞中,一個年份被反覆提起:1998年。在物質條件比不上今天,交通物資更加匱乏的1998年,中國人是如何扛住那次寫入20世紀歷史的特大洪水的,如何讓傷亡降至最低?翻閱當年的影響資料,我發現對抗歷史中那滔天洪流的方法只有一個字:「人」。
  • 《鋼鐵收割》評測:柴油味兒挺足
    號令飛機坦克總是能令人興奮,而在這一次的遊戲中,坦克拎起褲腳站了起來。 《鋼鐵收割》是由獨立遊戲開發商 King Art Games 推出的即時戰略遊戲。
  • 《鋼鐵收割》遭遇戰點評
    在《鋼鐵收割》這款遊戲中,有著緊張刺激的RTS即時戰略遊戲內容,有很多小夥伴都想要了解一下該遊戲的品質究竟如何,那麼就來看看「l496449848」分享的《鋼鐵收割》遭遇戰點評吧。《鋼鐵收割》遭遇戰點評:我們RTS玩家,需要的廣闊的戰場,龐大的部隊。先進的武器。高效的流暢性。這個遊戲他都給不到你,他給你的是小資本主義的情調,給你的是浪漫主義的情懷。你看到的是柴油機甲和柔弱的女子的畫面。他給你一種難以說出獨特的美感。戰爭的殘酷加上和平的寧靜混合2者之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 蒸汽朋克RTS《鋼鐵收割》新演示 鋼鐵巨獸奮力廝殺
    蒸汽朋克RTS《鋼鐵收割》新演示 鋼鐵巨獸奮力廝殺 時間:2020-04-20 14:15:13 來源:YouTube
  • 機甲設計十分用心——《鋼鐵收割》
    機甲與大頭兵的魔幻組合《鋼鐵收割》是一款當下十分難得的RTS遊戲——它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藝術風格,以及一個敘事和人物塑造都很棒的戰役模式。遊戲的主要玩法和《英雄連》很像,以數人組成的小隊為單位,利用戰場上的一切資源擊敗對手。
  • 《鋼鐵收割》評測7.5分:相比於RTS操作,遊戲的代入感更勝一籌
    就像《鋼鐵收割》中展示的那樣。事實上,《鋼鐵收割》放出的「架空一戰背景」,的確是在一開始就非常吸引人。像這類「歷史架空」題材的遊戲,《櫻花大戰》算是比較有名的。而且兩者的「科技樹」還十分相似——都是用機甲,代替了歷史上真實出現的坦克。只不過相比於追求浪漫的《櫻花大戰》,《鋼鐵收割》更追求戰場的真實和宏大。
  • 這部鋼鐵史詩或許值得你一試
    如果以直觀數據做參考,《鋼鐵收割(Iron Harvest)》登錄steam後的表現並不算理想。近2000篇好評的數量,對比起同類型中初面世就大爆的《億萬殭屍》有著不小的差距,而卡在72%的「多半好評」的評價,也顯然不能算是很好的口碑。
  • 單機遊戲下載:鋼鐵收割 v1.0.8.1796|即時戰略|容量20GB|中文免安裝
    遊戲介紹《鋼鐵收割》是一款即時戰略(RTS)遊戲,背景設定在1920年以後的架空世界,時間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鋼鐵收割》正是我們期待已久的經典即時戰略遊戲。steam 多半好評!中文名: 鋼鐵收割名稱: Iron Harvest類型: 策略開發商: KING Art發行商: Deep Silver系列: Iron Harvest發行日期: 2020年9月1日配置要求最低配置: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作業系統: Windows 10 x64
  • 《鋼鐵收割》外媒點評 故事優秀,多半好評
    即時策略遊戲(RTS)《鋼鐵收割(Iron Harvest )》是一款rts遊戲,這款遊戲昨日已經正式發售,不少外媒給出了自己的評價,整體來說,大部分好評。Steam國區179元,支持簡體中文。IGN為本作的單人戰役打出了8分評價,這款rts遊戲,表現優秀,而且在rts的玩法基礎上,也有自己獨特之處。
  • 《鋼鐵收割》新預告怎麼樣 新預告一覽
    導 讀 近日King Art Games發布了蒸汽朋克RTS《鋼鐵收割》新預告,側重展示了遊戲玩法。
  • 《鋼鐵收割》鋼鐵朋克的世界,沒有履帶的坦克
    《鋼鐵收割》是一款實時戰略遊戲(RTS),設定在1920+年的交替現實中,就在大戰結束後。這款遊戲讓你控制巨大的柴油朋克機械,結合史詩般的單人遊戲和合作戰役,以及戰場上激烈的小規模戰鬥,為多人遊戲迷們準備的經典實時戰略遊戲。 傳統與科技進步相衝突,而歐洲仍在從世界大戰的殘酷戰鬥中恢復過來。
  • 《鋼鐵收割》怎麼旋轉建築 旋轉建築方法分享
    導 讀 在《鋼鐵收割》這款遊戲中,玩家需要建設基地,發展兵力,進行戰爭,有小夥伴在造建築的時候想要旋轉建築卻不知道怎麼操作,那麼就來看看「金田魂」分享的《鋼鐵收割
  • 劇場版「蒼藍鋼鐵的琶音」三森鈴子與福原綾香加盟
    劇場版「蒼藍鋼鐵的琶音」三森鈴子與福原綾香加盟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4-12-26 12:37:45
  • 《鋼鐵收割》多人模式IGN 6分:缺乏對平衡的考慮
    日前IGN給即時策略遊戲(RTS)《鋼鐵收割(Iron Harvest )》的單人模式給出了8分的評價,表示該作風格經典故事強大(,現在關於該作多人模式的評測也已出爐,IGN 僅給出了6分的評價。
  • 從NETFLIX重製「聖鬥士星矢」聊起的回憶及歌單
    他師從日本漫畫之父北澤楽天,為自己起筆名凹天(念法有へこてん和おうてん兩種說法),成為跨越大正和昭和時期的漫畫家。1916年,受到海外動畫電影引入的刺激,天然色活動寫真株式會社(簡稱天活,原址位於現東京都荒川區日暮裡町)邀請下川凹夫加入本土動畫作品的研究和製作,擔任日本首部動畫電影『芋川椋三玄関番の巻』的監督、演出和作畫。該作品於1917年1月(一說4月)公開,相關記載甚少。
  • 今日上新 - 《鋼鐵收割》下載指南
    遊戲名稱:鋼鐵收割獲取方法:在本公眾號回覆:鋼鐵收割
  • 這些年,全度妍「收割」過的演技男神
    ,但20年、17部電影全是主演擔當,每部都「割」一名實力演技男神,包括忠武路「三駕馬車」,更重要的是,幾乎每部都會給導演和男演帶來一堆沉甸甸的獎盃,只此一點,能做到的只有全度妍…… PS:這也是一份嚴謹考據的全度妍電影作品年表,有興趣的親故可收藏刷片用。
  • 從「鋼鐵之都」到「康養勝地」,攀枝花終於等來了房地產機遇?
    隨著全國興起「大煉鋼鐵」之風, 1965年,攀枝花宣告建市。作為中國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攀枝花沒有像深圳、東莞那樣過早邁入聚光燈下,吸引房地產資本爭相加注。這種狀況正在攀枝花的轉型大旗下悄然更迭。那是一段慷慨激昂的歲月,1964年-1980年、貫穿3個五年計劃的16年中,數十萬建設者跋山涉水,深入西部大峽谷中的攀枝花,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這座新興的鋼鐵城市。 成昆鐵路也在同一時期竣工,無數滇西北人民由此享受到了新中國建設的成果脫貧脫困。
  • 《鋼鐵收割》:下一部靠Mod翻身的RTS大作?
    《鋼鐵收割》中的另類歷史「1920+」世界觀就來自羅扎爾斯基前些年參與設計的桌遊《鐮刀戰爭》(Scythe)。《鋼鐵收割》遊戲畫面羅扎爾斯基的「1920+」系列畫作《鋼鐵收割》中的部分機甲單位在《鋼鐵收割》的Demo公開後,玩家對優秀的畫面和獨特的美術風格讚不絕口,但伴隨而來的也有對遊戲機制的批評,這在獨立工作室的作品中十分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