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 為什麼戲劇裡總說「推出午門問斬」?

2021-02-23 國家人文歷史


故宮午門

文 | 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

轉自「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公眾號(微信ID:gugongwx),本文經北京故宮文化服務中心授權轉載。


影視劇照

在描寫宮廷的電影、戲劇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寶座上的皇帝龍顏大怒,大吼道「推出午門問斬」,這時候金殿武士會將某個「亂臣賊子」(事實上更多時候是忠良大臣)拖出午門行刑。這是真實發生過的麼?午門真的是砍大臣腦袋的地方麼?


現今的人們去故宮,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高大的午門。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它是從漢代的門闕演變而來,沿襲了唐朝大明宮含元殿以及宋朝宮殿丹鳳門的形制,平面呈「凹」字形,共設五座城門。中門為皇帝專用,東側門供文武官員出入,西側門供宗室王公出入。兩掖門只在舉行大型活動時開啟。午門整座建築高低錯落,左右呼應,形若朱雀展翅,又有「五鳳樓」之稱。每逢重大典禮及重要節日,都要在這裡陳設體現皇帝威嚴的儀仗。


午門作為紫禁城南大門,有很多禮儀及外事活動會在這裡舉行,每年臘月初一,要在午門舉行頒布次年曆書的「頒朔」典禮;遇有重大戰爭,大軍凱旋時,也要在午門舉行向皇帝敬獻戰俘的「獻俘禮」。但是明清兩代午門從沒作為過砍頭的「刑場」。


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劇照

雖然沒砍過人頭,但並不是說午門外沒死過人。明代皇帝處罰大臣的「廷杖」就在午門進行。廷杖是明代皇帝對大臣們的一種刑罰,大臣哪天招皇上不高興了,皇上就讓人把大臣拖到午門外,扒掉褲子打屁股。不要小瞧了這個「打屁股」,這可是能死人的。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有146人被拖到午門外打屁股,11人被當場打死。明嘉靖三年(1524年)又有100多人被打屁股,17人被當場打死。或許……午門問斬,和這事多少有些聯繫吧。


到了清代,「午門廷杖」的制度被廢止,清代官員有在午門「受申飭」的懲罰,「受申飭」就是遭受斥責,以示告誡教訓。這種斥責沒有皮肉之苦,比起廷杖可要人道多了。


綜上可知,午門和砍頭沒什麼必然聯繫,但為什麼民間會有這種說法呢,或許是因為午門作為紫禁城南大門顯現威嚴氣場,或許是因為那被紅牆圍繞的「凹」字形廣場透露的壓抑感,抑或許是那很久之前流行過的廷杖制度。



古時紫禁城對於百姓是威嚴的、是神秘的、是遙遠的。普通百姓將「推出午門問斬」的劇情寫入了戲劇和小說,用這種方式來體現那居住在深宮中的天子的存在與威嚴……

「中國牆」,怎麼拆?(國曆獨家)

「封閉住宅小區是農耕時代的產物」。城牆、宮牆、院牆,無處無牆;大院、府院、民院,無處無院。幾千年來,歷史上留下了太多牆與院的故事。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開會 | 為什麼英國議會廳開會沒有服務員倒茶水?

上議院、下議院都是長椅,沒有扶手,更沒有放置茶杯和文件的小擱板。況且,議員們常常為爭取選區民眾的利益,有格外驚人的戰鬥力,若以杯子為兇器,畫面太美,不敢想。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細思不蠢的問題:為什麼孫悟空有尾巴?

有朋友說:怎麼還有這麼弱智的問題!孫悟空是猴子,猴子當然有尾巴了!然而貧道又要婆婆嘴了,《西遊記》是一部複雜的作品,我們看事情,可不要看得這麼簡單。孫悟空憑什麼一定要有尾巴?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國曆原創產品

↓↓↓

相關焦點

  • 在古代,午門並非斬首之地,為何影視劇卻總說「拉出午門斬首」?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拉出午門,斬首示眾」只是影視劇的演繹錯誤以至於大家以訛傳訛的錯誤思想罷了。事實上,午門既不是用來斬首的地方,也不是用來示眾的地方。午門建立在明代,是永樂皇帝朱棣下令所建。最初明朝皇帝上朝時和大臣出現矛盾,會下令在午門「庭杖」大臣,通俗說就是打屁股,從未有說在午門將人斬首。滿清入關建立清朝。清政府佔領了明朝紫禁城為皇家首府。
  • 午門是皇家大門,並非斬首地,為何影視劇卻說「拉出午門斬首」?
    這午門真的是皇家執行斬首的地方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拉出午門,斬首示眾」只是影視劇的演繹錯誤以至於大家以訛傳訛的錯誤思想罷了。事實上,午門既不是用來斬首的地方,也不是用來示眾的地方。午門建立在明代,是永樂皇帝朱棣下令所建。最初明朝皇帝上朝時和大臣出現矛盾,會下令在午門「庭杖」大臣,通俗說就是打屁股,從未有說在午門將人斬首。滿清入關建立清朝。
  • 推出午門斬首?古代的午門可不僅僅是行刑重地
    雪後故宮分外美午門的來歷推出午門外斬首。這個詞很多朋友都不陌生,古裝劇裡從這就給弄出去殺頭了。那這午門是什麼呢?皇宮的正門,南頭是午門,北頭是神武門,東邊是東華門,西邊西華門,他是按這個方位來命名的。那麼南邊為什麼叫午門這個名呢?這個午門的名稱在明朝以前,皇宮裡沒有這個說法,是一直到1377年,就是大明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立自己的宮殿,才把正南門稱為午門。為什麼叫午門呢?
  • 「午門問斬」不是在故宮午門,大臣:這是讓我們「尿褲子」的地方
    我們大家在看古裝電視劇時,經常會看到這樣的鏡頭:犯了重罪的犯人就會被判處在「午門問斬」。那故宮的午門真的是犯人砍頭時的行刑場嗎?回答當然不是。  據史書記載:故宮的午門建成於明永樂十八年,是故宮的正門。而故宮整體的建築朝向都是坐北朝南,所以午門的朝向也就是在南邊。
  • 推出午門斬首?不,不存在的,皇上的意思是推出午門到菜市口斬首
    (電視劇《梅花烙》劇情簡介)當年的這渣像素的片子,我也不知道我是如何看下來的,但是一開篇的「午門斬首」始終讓我心存疑慮,為什麼跟那個「菜市口」是古代行刑法場說法不一呢?01「午門斬首」從來就不是歷史真實,只有在電視劇裡我們才會看到類似的橋段在電視連續劇裡,經常會聽到「推出午門斬了!」等話語,午門成了傳言中處決死刑犯的場所。實際上,我們自己用腦子想一想,也會知道這不是歷史真實。
  • 「推出午門斬首」,午門在哪,什麼樣的人才有資格出入午門
    我們經常會聽到「推出午門斬首」,從字面的意思上來看,「午門」好像是為一個殺頭的地方。其實這種說法,只是一種字面意思而已,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個刑法叫做「廷杖」,一般會在午門執行,很少有被打死的。清朝時期,我們都知道,有專門處決犯人的地方,比如菜市口、柴市等地。
  • 自古就有午門斬首這一說,那麼午門是幹什麼的
    午門的牌匾正午的午,午門,提起午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了解,因為咱們有一句話特別出名,叫推出午門斬首。咱們在影視劇裡經常能聽到這句話。宮裡哪位大臣犯錯啦,皇帝一生氣,一拍桌子給我拖出午門斬首去,好像在很多人印象當中就因為這句話,午門是皇帝砍頭的地方。這句話對不對呢?首先我們是紫禁城的正門,你想一想你們家正門口殺人嗎?這見血是不吉利的,所以皇帝肯定不會讓自己家正門口見見殺人,所以推出午門斬首。
  • 影視劇中推出午門斬首!歷史上的午門,真是用來斬首的地方嗎?
    在古裝影視作品中,經常會出現:推出午門斬首這樣的臺詞,而午門也成為網上傳言中處決死刑犯的場所。提起午門,似乎總會有股血腥味兒,午門我們都知道,那是在紫禁城中軸線的開端,居中向陽未當子午,顧明午門。由當年明代永樂皇帝朱棣所建,形成了午門現有的五鳳樓闕的獨特格局。
  • 古時的「午門斬首」實屬謠傳,皇帝怎麼可能把家門口當做刑場
    在一些明清電視劇中,我們常常會聽見這樣一句話:「某某某罪大惡極,於某某時間,在午門斬首」。於是乎,大多數人都受到電視劇的影響從而產生了一種認知:午門是明清朝代的行刑地點,死刑犯都是在午門外斬首的。但這樣的說法完全是錯誤的。要知道,午門可是紫禁城的大門,皇帝怎麼可能將自家門口作為斬首地點呢?
  • 細說故宮:午門是做什麼用的?「推出午門斬首」真的是在這裡嗎?
    午門,紫禁城的南門,也是正門,是紫禁城中最大的門。我們進入故宮的第一道屏障。 從前這個午門城樓,是皇上在大軍凱旋時候,在這裡接受「獻俘禮」。居高臨下,俯瞰下方,體現君王的至高無上。清代皇帝每年陰曆十月初一,在這裡頒發第二年的曆書。經常聽到說的「推出午門斬首」,那是謬傳。
  • 古代死囚犯為什麼要秋後問斬,還必須是午時三刻...背後真實原因讓人毛骨悚然
    點擊此處,看不為人知的精彩,你懂的秋後問斬,這與一個歷史老傳統有關。而《禮記月令》中也說:「仲春之月……毋肆掠,止獄訟」。時間定了,行刑場地也有講究——午門。「午門處斬」,與「陽氣」之說也有關係。古代人認為皇城午門是陽氣最盛之地,所以「午門處斬」和「午時處斬」雖是地點和時刻的區別,可反映的大眾思想是一樣的。
  • 電視裡經常出現「午門問斬」,那午門究竟在哪兒呢?是做什麼的?
    小編記得自己小時候看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見一句「拉到午門斬了」,因此也產生了一個疑問:午門究竟在哪兒呢?是做什麼的呢?其實啊,電視裡這種「午門問斬」的情節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因為午門是紫禁城的正門,居中向陽,位當子午,就正正位於紫禁城的南北軸線之上,所以才被叫做午門。
  • 陳叔說易!秋後問斬的易經之理!
    秋後問斬     在古代,有「秋後問斬,午時三刻」的傳統,民間也有「秋後算帳」之說,這與古代對易,對天地的理解與認識有關聯
  • 午門一直不是刑罰的地方,真正的場地如今很繁華,到底是為什麼?
    現在的小夥伴們也經常看清宮劇,而且前兩年也是挺火的,在這些內容裡邊,經常有過這樣場景,那就是如果臣子犯了大錯,就會被推出午門,受到極刑。大家也都知道,這清宮劇大多都是戲說,有很多的東西是不符合史實的,但這推出午門,是不是符合當年的情況呢?在了解這段歷史之前,大家先要了解這個故宮很重要的大門,午門。
  • 最東方:故宮午門
    >午門是百官早朝的必由之路平日裡文武百官走東偏門宗室王公走西偏門左右掖門惟有逢大朝之時才開鐘鼓齊鳴官員按文東武西分別由掖門出入▲金瓜武士,將姜桓楚剝冠服,繩索綁,姜桓楚罵不絕口,不由分說,推出午門⋯⋯▲三秦出版社出版的《封神演義》封面但實際上午門斬首一詞不過是小說家的構想明代斬首地在「棄市」如胡惟庸、藍玉等人就是在街市被斬首清代執行死刑多在宣武門外的菜市口
  • 明故宮端門午門與端午節無關 「午門斬首」系謠傳
    午門:一般只有皇帝可以走「午門就相當於老百姓家的普通正大門了,自此就正式進入了皇家正地。」馬渭源說,午門的說法有兩種,一是方位之說,「我國古代用天幹地支表方位,子是正北,而午是正南,所以南門就叫午門。」馬渭源指出,皇家以及宗廟的正門都朝向正南,居民住宅略偏西南方向,端門、午門都處於皇宮的中軸線上,午門是皇宮的南門。
  • 千門萬戶,午門為最,紫禁城六百年再說午門
    午門正中的門樓兩側有明廊,安置鐘鼓。皇帝祭祀社稷壇、天壇、先農壇出午門時,門樓上鳴鐘;祭祀太廟出午門時,門樓上擊鼓;宮裡舉行重大活動,皇帝登臨太和殿時,門樓上則鐘鼓齊鳴。 為何午門造的似天下雄關
  • 文藝作品中令人驚悚的推出午門外,其實並不在午門外,而是在這裡
    文學或影視作品中經常出現的「秋後問斬」或「推出午門外斬首」,實際上是把犯人押到宣武門外的菜市口來行刑的。在午門外有被廷杖打死的,但沒有被砍頭的。在紫禁城外見血會讓皇家覺得晦氣。曾經的刑場可能在現在的這個位置菜市口在明朝時是京城最大的菜市場,有很多菜攤和菜店。
  •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時間:2020-06-20 16:39   來源:親親寶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廾匸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頭霧水的你進來漲漲漲漲漲姿勢 廾匸讀音為gǒng x,諧音恭喜,意味掩藏。
  • 午門——中國皇家第一門
    外朝即午門 中朝即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 內朝是指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 「九重天」:從大清門起到乾清宮,歷經五門三殿與乾清門,正好九重,故稱天子所在為九重天 在「午門三朝九重天」裡,午門處於中心樞紐位置,為五門中第一重要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