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熟知「孟母三遷」的故事,孟母為了給孟子一個好的學習環境,不惜搬家三次。同樣當今社會也不缺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孟母」們,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恨不得從名牌幼兒園上到名牌大學,因為在很久以前,孟母就告訴我們,環境決定一切。
有時我們會考慮,難道近朱者就會赤,近墨者就一定會黑嗎,人性的改變究竟取決於朱者還是近朱者,難道環境真的具有決定性因素嗎,如果一個人的內心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跟著自己的心走而不是僅僅隨著環境而改變,那麼一切的難題都將會迎刃而解。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兩個人到同一個島上推銷鞋子,一個月後,兩個人回到公司,一個人信誓旦旦地說座島上沒有市場,因為大家都不穿鞋子。而另外一個人卻拿出一份上千萬的訂單並開心地說:「我發現這座島上沒有人穿鞋子,這才是最大的市場。」同樣的環境,為什麼人們的想法和做法卻有如此大的不同,關鍵在於心態。就如同同樣的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到的是還有半杯水,而悲觀的人則看到的是只有半杯水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和判斷力,難道朱者墨者都分不清,如果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就不會選擇近墨,因為那無疑是自找煩惱。同樣,一個不思進取,不勞而獲的人也不會吸引積極向上的人靠近。
所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更加強調了環境的重要性而忽視了個人的相對獨立性,用一句大眾用的話就是:求人不如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