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再醜,但是已經穿不上了……,每人都會懷念和回憶學生時代的美好,從小學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學,教室的歡聲笑語,緊張的學習氣氛,迎戰中考高考的複雜心理等等,似乎都深深印在每個人的心裡。
每個同學在求學的過程中都會有住校的經歷,大學幾乎都是異地求學,需要住校,對於初高中來說,有的家裡比較遠,不得已住校,還有的可以選擇走讀,也可以選擇住校,不過最後還是選擇了住校。
在大多數家長的眼裡,初中生住校存在的好處
節省往返時間,可以把浪費的時間花在學習上
初中三年非常重要,面臨中考,教育政策的不斷更新,中考普職招生比例的調整,中考越來越難,家長們也更加重視孩子的初中學習成績,很多家長覺得,在每天上學放學往返的過程中會浪費時間,如果住校往返時間也可以用來學習。
省去照顧環節,交由學校減輕家長負擔
初中生住校,家長一方面覺得完全交由學校來管理,可以跟著學校的節奏,上早晚自習,充分利用了每一分每一秒。另一方面家長們也不用付出更多的精力,省去了照顧的環節,減輕了自己的負擔。
對於初中生來說,住校真的好嗎?
休息環境差,睡眠質量很難保證
初中住校是集體生活,一般都是八個人住在一個寢室,每個同學的性格各異,每個同學的生活方式和起居習慣也各不相同,白天的時間內大家在教室裡一起學習,但是回到寢室後,並不能夠再保持一致,有的同學睡覺早,有的同學睡覺晚,還有的同學會有打呼嚕等現象,這樣的休息環境,很難保證睡眠質量,在睡眠質量不能夠保證的前提下,白天的學習質量自然也會很差。
初中生自律能力差,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白天在教室,在課堂上有老師,有班主任的管理,每個學生都會處在學習的狀態,學習不好的同學即使自己不學習,也不敢去影響別的同學,但是晚上回到寢室後,寢室老師查完之後,有的寢室比較放縱,沉迷遊戲,沉迷網絡等等情況,寢室同學朝夕相處,自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沒有父母的管教,墮落下去學習成績也就開始下降。
初中生寢室出現矛盾,心理承受能力差,陷入瑣事中煩惱
初中生的自我意識已經開始形成,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想法,在寢室生活中,難免會發生碰撞,尤其是女生寢室,發生矛盾更加嚴重,女生比較心細,也很重視友情,一點小事也會被她們當作大事,心理的承受能力也很差,內心脆弱,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導致他們很難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性格形成,習慣形成階段,中考是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個階段甚至可以影響未來,影響一生,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為何不建議初中生住校?初中階段性格習慣形成,甚至影響未來
寢室老師不能做到一對一的管理
學生從上學開始,白天由班主任管理,班主任一般都比較嚴格,並且知道每個學生的秉性,能夠管理好每個同學,家長們在放學回去後可以管理好孩子,但是寢室的老師在管理上只能是宿舍問題,宿舍安全的管理,但不能做到針對性的一對一管理。如果走讀,家裡的環境比較熟悉,孩子也能夠休息好,家長更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心理,並且儘早的扼殺在搖籃裡。
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易波動,厭倦學習
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嚴重,情緒也比較波動,一會想好好學習,一會又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產生厭學心理,如果寢室存在比較墮落的同學,受到寢室同學的影響會更加墮落。走讀生每天都和和父母有所接觸,如果父母的溝通方式比較好,那麼就會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綜合分析,給初中家長兩點小建議:
不要為了節省一點時間而選擇住校,往往會得不償失
雖然住校能夠節省一些時間用來學習,但是在綜合對比的情況下,走讀的好處還是要比住校的好處多,所以家長們不要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住校更容易出現早戀現象,能夠走讀建議不要住校
初中生青春期對異性產生興趣,對異性有好感,住校更容易促進早戀的發生,並且離開父母的管理,父母也不能夠及時的發現,出現早戀現象是非常影響學習成績的,甚至每天無心學習,所以父母們在選擇孩子住校或是走讀的問題上還需要慎重考慮。
【筆者寄語】
人生的道路很長,但是仍然會有一些比較關鍵的時期,就像是中考決定著高中,高考決定著大學,大學又決定著就業,都是環環相扣的,所以在學生時代的關鍵時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初中生是否應該住校,家長需慎重選擇,要做對他們有利的選擇。
今日話題:如果你是家長會讓孩子住校嗎?
歡迎轉發留言,(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