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住校的想鍛鍊,住校的卻後悔?青春期孩子到底要不要住校?

2020-12-28 陸北老師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

媽媽小郭最近有了新的煩惱。她把自己的孩子小文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送去之前信心滿滿:自己的孩子將會成長為一個自立的男子漢。可是孩子剛離開兩天,自己和老公就已經受不了了。

儘管作為一個情緒成熟的成年人,但是作為媽媽的小美還是難忘把孩子送進學校的那天:八歲的小文寶抱著自己大哭大鬧,表示自己不想住校;但兩口子還是一狠心,將孩子推進了宿舍。

站在樓梯口,聽著兒子小文哭著跟宿舍管理員要爸爸媽媽,小美和老公兩個人都險些掉下淚來。

回家後,面對空蕩蕩的房間再沒有了兒子往日的歡聲笑語,兩口子就連工作也打不起精神來。小美看著同樣因為捨不得孩子黯然神傷的腳老公問:

「咱倆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是做錯了嗎?」

01 把孩子送進住宿學校,是為孩子好嗎?

小美兩口子的經歷當然很多家長也感同身受:孩子長大了早晚要飛出鳥巢,尋找自己的飛行方向,既然早晚都要面臨與父母分別的場面,不如早些讓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是一種鍛鍊。

但是願望是好的,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困難重重:孩子進入新環境不適應,家長思念孩子又悔不當初。

在電視劇《少年派》中,女兒妙妙要上高中,開始寄宿生活。

張嘉譯和閆妮飾演的家長為女兒妙妙的成長操碎了心。

他們為孩子選擇了最好的學校,最好的班級,最好的老師。但是把妙妙送進校門的一剎那,各種焦慮還是湧了上來:「十年了,第一次有以後抓不住孩子的感覺。」

媽媽擔心妙妙睡不慣學校的單人床,又害怕她會從床上滾下來;看起來大大咧咧毫不在意的爸爸,半夜起床上廁所時拐進了女兒房間,抱著女兒最喜歡的玩具狗睡覺......

電視劇中對於孩子上寄宿學校給家長孩子帶來的情緒變化如此生動形象,以至於無數追劇的家長都不約而同地想起了自己把孩子送進寄宿學校的第一個夜晚。

把孩子送進寄宿制學校真的能夠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嗎?有人認為,寄宿制學校只不過是家長逃避教育子女的一個冠冕堂皇的藉口;但也有人認為,寄宿學校能夠鍛鍊孩子地解決問題的能力。

寄宿制學校對於孩子的成長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02 住宿學校的好處

從大部分家長的角度出發,大部分家長做出送孩子去寄宿學校的首要原因就是:能夠培養孩子獨立能力,讓他們通過脫離父母的庇護來實現真正的自我成長。

從這個方面來說,住校生相比於走讀生的確會有更多的鍛鍊機會:他們要獨自規劃零用錢,獨自決定吃什麼玩意,獨自應付洗衣服,人際交往等方方面面的問題。

這一點,從經典的兒童電影《哈利波特》中似乎可以看出來。

哈利是一位擁有魔法的聰明小男孩,從嬰兒時期,哈利的父母就死於邪惡的伏地魔手下。小孤兒哈利跟著姨媽一家生活,卻備受折磨與冷遇。終於在十二歲生日那天,哈裡進入了霍格沃茲魔法學校,開始了自己的魔法之旅。

而從成長的角度來說,哈裡的成長之路就是從進入這所寄宿制的魔法學校開始的:在那裡,他遇見了好朋友,學會建立友誼;在那裡,老師同學的關愛讓他忘記了自己是孤兒的事實和曾經遭受虐待的傷痛;也更是在那裡,他不斷成長,一次次地戰時困難,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男子漢。

可以說,霍格沃茲這座魔法學校,成為哈利人格塑造中最大的勇氣來源,也正是從小獨立生活的經歷,讓哈利成為一個無所畏懼的,有勇有謀的優秀魔法師。

另一部優秀的經典國產動畫《貓咪小編流浪記》也給家長帶來了相同的啟發:貓媽生了兩隻小貓,小白貓小貝和小黑貓小寶。小貝身體虛弱連走路都走不穩,有一天卻被調皮的孩子偷走,迷路的小貝不得不踏上一條尋找媽媽孤獨之旅。

瘦弱的小貝卻在途中收穫滿滿:掌握了獨自覓食的訣竅,與小兔子建立了友誼,利用計謀幫助花豹逃出走私犯的牢籠。曾經弱不禁風的小貝找到媽媽時已經成長為強壯又結實的小貓;而弟弟小寶卻依舊無法獨自尋找食物。

仔細想想,貓咪小貝告訴家長的難道不是這樣一個道理:過度地保護孩子優勢反而會是一種傷害,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也許是他們最好的禮物。

寄宿制學校,帶給孩子最大的成長優勢,就在於,它提供給了孩子們一個獨立成長的機會,讓孩子們擁有了更多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面對困難的勇氣;同樣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學會如何建立與父母之外的人際關係;在計劃生活費用的同時,掌握理財的本領。

這或許是享受著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懷的走讀孩子無法比擬的優勢。

03 當心!寄宿學校也存在隱患!

當家長們欣喜與看到住校的孩子們每次回家的改變時,也要當心:孩子住校在培養孩子獨立性的方面有利,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第一點,過早寄宿會讓孩子產生分離焦慮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做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為與親人分離產生的焦慮,恐慌等情緒,造成孩子的安全感缺失,對孩子成長產生的負面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恆河猴實驗:將新生嬰猴與母親分離,取而代之的是兩個假媽媽:一個是胸前掛有奶瓶的鐵絲做成的猴媽媽,另一個則是沒有任何餵養功能的布條猴媽媽。

經過多次試驗後發現,嬰猴只有在飢餓狀態下才會主動尋找鐵絲猴媽媽,喝飽奶後立馬依偎在布條猴媽媽身邊;當研究人員試圖從小猴子身邊奪走布條猴子時,小猴子會非常生氣地做出攻擊行為。

這個實驗證明了:父母對於孩子的養育不僅僅停留在生存物質給予的方面,更要從通過愛的鼓勵,身體接觸,安慰等方式給孩子提供精神安全感;而過早的分離最造成孩子的分離焦慮,安全感缺失,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很多家長忽略孩子感受,將孩子強行帶進寄宿學校,甚至讓一些年齡更小的孩子住校讓孩子體會與父母長期分離的過程,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來說,無疑是有害無利的。

第二點, 寄宿學校更可能讓孩子面臨負性事件

最近幾年,校園霸凌的惡性事件經常見諸報端,人們對於校園霸凌的關注雖然越來越多,卻無法從根本上避免孩子遠離校園霸凌的傷害。而因為住校遠離家長庇護的孩子則更容易面臨校園暴力等惡性事件的傷害。

豫章書院事件給無數家長敲響了警鐘:家長眼中能讓孩子脫胎換骨,摒棄壞習慣,成長為品學兼優好孩子的神聖學校,背地裡則是骯髒醜惡的大本營:性侵,體罰,威脅,恐嚇,挨打,被關小黑屋。

家長們每一次沾沾自喜孩子們的變化:孝順了,安靜了,會給家長下跪表達感恩,卻不知道這是每個孩子都忍受著數個夜晚想要自殺的衝動換來的蛻變。

寄宿學校通過切斷孩子與家長的親密聯繫來實現孩子的獨立增長,但也正是這樣的方式,切斷了家長每天都能了解孩子的渠道,切斷了孩子獲得家長庇護與心靈引導的機會。這也揭示了為什麼大多惡性事件在住校生身上發生率總是高於走讀生的原因。

第三點,住宿難以實現家長對孩子成長的引導和陪伴

寄宿學校帶來的另一個弊端,就是距離增加了親子交流的機會,使得親自溝通的機會大大減少而溝通成本越來越高,造成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

央視著名記者白巖松曾經犀利地表達過這樣的觀點:「打死我也不會讓我的孩子去住校。每個家長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便有養育他們的責任,父母讓孩子住校,跟推卸責任沒有什麼區別。」

白巖松的觀點雖然偏激,但也存在著一定的道理:住校必然會造成家長與孩子相處時間減少,家長也無法實現對於孩子的陪伴。

而在每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陪伴比培養更重要。

通過陪伴,親子雙方建立起相互信賴的親密關係;通過陪伴,家長能夠實現對孩子三觀的培養與品格的塑造;也只有通過陪伴,家長才能及時把握孩子的動向,對孩子進行及時溝通與引導。

不可否認,讓孩子住校,就等於放棄了通過陪伴的方式來參與見證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04 住宿只是一種形式,父母應該如何陪伴孩子?

最近一則新聞讓無數人心痛:鹽城市的一名高三男生與陪讀的母親發生爭吵後,殘忍地將母親殺害。

隨著這名17歲的兇手落網,更多的細節也被披露:曾經是教師的母親辭去工作在學校附近租房陪伴自己讀書,這名少年面臨升學壓力,母親性格又偏強勢,母子二人多次爆發爭吵。

當天晚上,正在寫作業的少年因為無法忍受母親的辱罵,將尖刀揮向了這位最愛自己的人。

無微不至的陪伴,甚至犧牲自己的娛樂活動全力支持孩子的學習、成長,為何卻成為親生兒子最恨的人?看過新聞,不少家長難敵心中寒意:

孩子,我們究竟應該給予你們怎樣的陪伴?

陪伴當然不是家長全方位的自我犧牲,孩子需要的是真正高質量的陪伴。

首先,高質量的陪伴來自於溝通和交流

《爸爸去哪兒》裡有這樣一幕:劇組把平日裡工作繁忙的爸爸們與孩子們關進一個沒有任何娛樂活動的房間裡,想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幫助親子之間建立有效溝通陪伴的一小時。

影帝劉燁和兒子諾一也來到了這樣的房間裡。但是與其他爸爸無比珍惜與孩子就心無旁騖地相處的一小時所不同的是,劉燁面對兒子,顯然有些手足無措。

他漫不經心地滑動著手機,任由兒子一個人在旁邊爬來爬去,自得其樂。兒子諾一多次熱情呼喚爸爸與他一起玩耍,劉燁卻只是不斷地「哎!」回答,卻不和諾一互動。

影帝劉燁演技精湛,但是作為爸爸,顯然沒有細膩的心情去體察兒子的心情與想法。他對兒子諾一的疼愛有目共睹,但這次一小時相處卻暴露出他根本不會高質量陪伴孩子的問題。

真正高質量的陪伴,不是共處一室四目相對的尷尬,而是能夠通過有效的溝通,互動來增進親子雙方的了解。通過交流與互相觀察來明白對方的想法。

只有實現信心交換,情感交流的陪伴,才是有意義的。

其次,父母應該與孩子一同培養興趣愛好

《小歡喜》中,高中女生喬英子的爸媽雖然離婚,但卻無比疼愛她。但要問起英子,跟誰相處起來更愉快輕鬆?英子的回答多半不會是那個拼了老命,時刻關注她一舉一動,愛她到無微不至的媽媽。

英子的爸爸媽媽顯然代表了兩種育兒觀:英子的爸爸是快樂教育,他希望英子能夠快樂長大,於是他會支持英子翹課,帶英子去她喜歡的天文館,尊重並且積極參與她的每一個愛好;

而媽媽,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她希望英子能夠成為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考上好大學,成為頂尖人才。所以她見縫插針地讓英子學習,禁止她的一切娛樂放鬆活動。

爸爸媽媽都是愛自己的,但是對英子來說,跟爸爸相處的時光才是輕鬆愜意的。

高質量陪伴的另一種形式,是尊重與理解孩子的愛好,相信孩子的選擇,不自以為是地幫他們填充時光。不是以監督者,而是以參與者的身份去與孩子互動:

看他們喜歡的電影,聽他們喜歡的歌來了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尊重並支持他們的愛好。只有這樣,才算是陪伴而不是安排。

最後,父母應該用正能量來引導孩子

家長對於孩子的陪伴也當然並不僅僅停留在與他們一起娛樂上,深層次的陪伴還有時時刻刻對孩子精神上的引導。

《三十而已》中子言所在的班級有一位小朋友突發癲癇,把老師同學們都嚇得不輕。所有的家長為了自己孩子的安全起見,都告誡他們不要跟這個生病的小朋友一起玩。

而顧佳卻反其道而行,她沒有禁止子言接近生病的小朋友,而是告訴子言小朋友生病了應該多照顧關心他才是;並且利用家裡的布娃娃,與丈夫情景模擬,告訴子言下一次發生這樣的情況怎樣才能幫助小朋友。

顧佳的做法溫柔又正確:她不僅教會兒子讀書念字,更把正能量,溫暖與愛的種子播撒到年幼的子言心中,這也是子言成為人見人愛的高情商寶寶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陪伴,還包括對於孩子價值觀的培養與人格的塑造,家長通過陪伴幫助孩子建立起強大又溫暖的人格,才是陪伴的真正意義。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全面發展取決於母親和父親在兒童面前是怎樣的人,取決於兒童從父母的榜樣中怎樣認識人與人的關係和社會環境。」

是否應該讓孩子住校有利有弊,需要因人而異分情況討論,但無論是否選擇讓孩子寄宿,家長教育的重點永遠是,向孩子展示出一個溫暖的,完整的世界,讓他們從生命最初就能體會到來自家庭的無條件支持與陪伴。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

相關焦點

  • 「我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媽媽深夜痛哭,到底是為何?
    父母心疼地抱著女兒一起哭,哭完後去找學校要說法,學校老師卻說:「依依從來沒講過,我們都不知道。再說都是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也處罰了那幾位學生,就這樣吧。」對於老師的回覆,依依媽再也忍不住痛哭,邊哭邊說:自己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依依的所經歷的校園欺凌,其實很多孩子也都經歷過,只是有時候父母都不知道。
  • 送娃去住校,家長想清楚: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
    妮妮性格本身就內向,要是挨欺負了不和家長說就得獨自受委屈,妮妮媽也捨不得放手孩子,思來想去,家裡很是糾結到底應不應該送孩子去住校。其實凡事都有兩面性,針對孩子住校這個問題,現在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寄宿制」對孩子的利與弊。
  • 白巖松:堅決不讓孩子住校!走讀還是寄宿,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讓孩子寄宿,壞處是一周或者更長的時間見不到孩子,一方面想孩子,一方面擔心孩子。好處是能鍛鍊孩子自理能力。讓孩子走讀,壞處是每天接送孩子會非常辛苦,早出晚歸,自己休息不好,舟車勞頓,孩子也會很疲憊。好處是,能更長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有幸福感。兩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家長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白巖松一次在採訪中說到,「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白巖松為什麼堅決反對讓孩子住校呢?說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
  • 初中生和高中生要不要住校?白巖松的回答斬釘截鐵,原因有兩方面
    初中生和高中生要不要住校?初中生和高中生如果住校的話,對學習有沒有幫助?這是很多家長都相當關心的一個問題。曾經有一名記者問白巖松「會不會讓孩子住校」的問題時,當時白巖松的孩子正在北京的某一所中學就讀,白巖松的回答斬釘截鐵:就算打死他也不讓孩子去住校,哪怕他和他的妻子會萬分辛苦!可以說,白巖松的回答相當乾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初中生是否應該住校,家長需慎重選擇
    初中階段是一個孩子性格形成,習慣形成階段,中考是人生的第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個階段甚至可以影響未來,影響一生,所以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為何不建議初中生住校?如果走讀,家裡的環境比較熟悉,孩子也能夠休息好,家長更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心理,並且儘早的扼殺在搖籃裡。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易波動,厭倦學習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嚴重,情緒也比較波動,一會想好好學習,一會又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產生厭學心理,如果寢室存在比較墮落的同學,受到寢室同學的影響會更加墮落。
  • 孩子住校之後,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作為家長,可能忽視了這幾點
    有的孩子住校之後,學習成績出現下滑的跡象。這並不是孩子學習不好了,而是家長忽視了自己的作用。如今,孩子住校越來越早。在很多地區,孩子可能還是小學生,就已經住校了。孩子住校的話,有利有弊。孩子住校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有利於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有利於孩子提早適應集體生活。但是,孩子如果太小的話,住校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孩子住校,因為遠離了父母,很多學校的要求也是不允許孩子帶手機的。所以,孩子平時如果有不適應的地方的話,也沒有辦法跟父母溝通。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值得家長深思
    其實,每到有小孩上學時,也經常會被問到要不要送孩子去寄宿學校的問題,而不同的家長,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我和妻子再苦也不會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 主持人白巖松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不過,他除了主持人的身份以外也同樣是一名家長,面臨著孩子上學的選擇問題,而他在這方面也有獨到的見解。
  • 7歲女孩住校被陌生男子猥褻,校方回應讓人心寒
    對於小孩子來說,住校是把雙刃劍,方便了家長的同時,可能會讓孩子處於一個不健康甚至有毒的成長環境。1月9日,在雲南昭通文野小學門口,一對夫妻跪著,稱要為女兒討說法,說學校總是推脫,讓回家等消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住校生的一日三餐
    女兒和我談論到海陽四中的事情時要遠少於她的弟弟,而且談論的大都是她的老師和同學們,以及和學習相關的一些事情,從來也沒和我談論過吃的話題。而兒子和我談論到海陽四中時,話題卻要多得多,而且談論來談論去,最終總會回歸到吃的上面去。他說食堂裡蒸的白面饅頭簡直像石頭一樣硬,能夠打死人,喝的菜湯裡沒有一點油星星,簡直就是泔水,好像比魯迅先生在日本仙臺吃的芋梗湯還要難以下咽!
  • 阿衰:和阿衰一起住校會發生什麼事情?最後一件你一定想不到
    住校的小夥伴們你們都有哪些喜聞樂見的經歷呢,你的室友們是奇葩還是學霸。其實很多人都嚮往著住宿生活,時刻都有小夥伴們的陪伴,連晚上睡覺時都有人陪你聊天,可事實上真的如此嗎?住校的生活真的有那麼快樂自由嗎?
  • 白巖松:再苦也不讓學生住校,揭露寄宿學校的危害,家長不容忽視
    他們會時刻擔心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不得不說,其實很多的家長在將學生送到寄宿學校之後,都是充滿了後悔。最近在寶媽的話題群中看到一個這樣情況,一位寶媽家裡有兩個孩子,老大在上初中,老二才幾個月,而這位寶媽也是非常的無奈將老大送去了學校寄宿。她在群裡真切的表達了這位自己究竟有多後悔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而這樣的情傾訴要讓家長們都開始隱隱的有了擔心。
  • 走讀生轉為住校生!臨沂高三開學後嚴格實行校園封閉管理
    「女兒從小睡覺都是讓媽媽摟著,怕離開太長時間,孩子會不適應。」唐國忠說,夫妻倆第一時間給孩子的奶奶打電話,希望她儘快回到臨沂照顧孩子。「我們還是會有很多顧慮,擔心孩子,畢竟孩子年紀太小了。」對於無法近距離照顧女兒的問題,唐國忠和妻子一直在商討對策。
  • 濟南寄宿制學校開學後原則上要求全部住校
    4月9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畢業年級開學後,寄宿制學校原則上要求全部住校,學生住宿每間不超過4人,休息時保持安全距離,確有困難不能住校的要提交申請、誠信承諾書。確無住校條件的,協同交通運輸部門採取定製公交、校車「兩點一線」接送或騎行、步行、家長接送等方式,「點對點」往返家庭和學校。下一步,針對學生開學後的防疫工作,濟南市各學校將進一步實化防控措施,強化實戰演練,提升工作標準,積極穩妥做好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一是完善指揮體系建設。
  • 寄宿制學校原則上要求全部住校,住宿每間不...
    寄宿制學校原則上要求全部住校其他學校有空間條件亦安排師生住校封閉管理記者獲悉,濟南在畢業年級管理服務方面,寄宿制學校原則上要求全部住校,學生住宿每間不超過4人,確有困難不能住校的要提交申請、誠信承諾書。其他學校有空間條件住校的,安排師生住校封閉管理。
  • 高中住校生,學校要求晚十點熄燈睡覺,但作業太多寫不完咋辦?
    您講的這個事情,我還真是實實在在經歷過,講一講我的親身經歷:當時的實際情況我家孩子高一時住校,那是一所重點高中,管理嚴格,作業也非常多。當時,孩子們總共學習9門課,各科作業非常多,晚自習到22:00結束時,常常會有很多孩子寫不完作業。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普遍存在,就連那些學霸級的孩子也存在這樣的現象。記憶中,高一是作業最多的時候,就是到了高三,也沒有再見過那麼多的作業,基本都會在晚自習寫完的。
  • 徐浩首發新歌畢業安可 自曝大學期間不敢住校
    徐浩高三時出道成名,大學期間因為工作通告多,常要學校工作兩頭跑。大三時為了學業,推掉很多工作專心在學校上課。那時的他早已是學校的風雲人物,會有粉絲專門去學校找他,為了不給同學帶來困擾,大學時代的他並沒有住校,和同學一起玩鬧的時光更是少之又少。有關於校園時代的美好與遺憾都濃縮在了這首歌裡,徐浩不僅僅唱出了許多畢業生的心聲,更勾起了廣大聽眾塵封已久的那段關於青春年少的往事。
  • 初中生「住校」還是「走讀」?兩者有什麼差距?看完後或許能明白
    對於學生們來說,初中就是打基礎,一個根據就不牢固的學生,到了高中之後,學習難度的進一步上升,自然是沒等考試自己就先手忙腳亂,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了,所以初中三年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選擇「住校」還是「走讀」?學習模式不同,中考後看出差距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好,所以在初中的時候,就想要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裡面上學。
  • 住校女生的保養攻略 年輕時還是要好看一些,以後才會沒遺憾!
    看見了沒?妹子們想讓我回答哪個問題,可以在相關問題上點讚,這就表明,我給自己挖坑了,不久的將來,我一定會找時間,把這些坑填起來。今天,先回答第一個問題,住校的妹子應該怎麼保養自己?但是,有一個時期除外,這個時期,女生還是讓自己好看一些,以後的人生想起來才不會覺得遺憾,那就是高中畢業以後,工作以前——上大學的這個階段。這個階段,你會遇見大量的優質的單身漢。
  • 《少年派》:林妙妙開學住校閆妮捨不得,網友被張嘉譯的舉動感動
    《少年派》:林妙妙開學住校閆妮捨不得,網友被張嘉譯的舉動感動大家好,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部剛剛播出的電視劇,叫做《少年派》。聽名字就能夠知道,是和青春有關的電視劇,說起來最近青春類型的電視劇真的是非常多,而且好評不斷。特別是這部電視劇,不僅講述了青少年高中時代的歡樂故事,還講述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問題,以及父母的教育問題。
  • 精緻女生宿舍必備好物,拉滿住校幸福感!
    小編這期給大家分享幾個自己住校的時候會用到的必備好物,希望給姐妹們一點小意見,給你們平淡的住校生活中增添一些小樂趣! 但是顏色和材質會比較容易髒,要時常清洗。 2、 Unny洗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