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堅決不讓孩子住校!走讀還是寄宿,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2020-12-25 凝媽悟語

文|凝媽

現在家長都喜歡為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學校,好學校師資力量好,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

但是問題來了,心儀的學校可能離家很遠。雖然家長都捨得在教育上投資,但不是每個家庭都能隨便拿出幾百萬買個學區房。如果就近選擇不太理想的學校,又有些不甘心,這就面臨著兩難選擇!

讓孩子寄宿,壞處是一周或者更長的時間見不到孩子,一方面想孩子,一方面擔心孩子。好處是能鍛鍊孩子自理能力。讓孩子走讀,壞處是每天接送孩子會非常辛苦,早出晚歸,自己休息不好,舟車勞頓,孩子也會很疲憊。好處是,能更長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有幸福感。兩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家長到底該怎麼選擇呢?

白巖松一次在採訪中說到,「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

白巖松為什麼堅決反對讓孩子住校呢?說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

一年級就開始住校,問題重重的女孩

老家鄰居的女兒從一年級開始在城裡的學校住校,現在初二了,成績墊底,父母管都沒法管。

管急了,孩子就說要離家出走,或者搬個凳子坐到窗臺上,揚言要跳下去,嚇死人的節奏。

不管,孩子就逍遙自在,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不好好寫,幾乎天天要被老師找,真是一天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孩子從上一年級開始,就非常排斥去上學,都是被爸爸媽媽打著、罵著推進學校的。

她特別渴望在老家的學校上學,可以每天回家。可是老家的教學質量比不上城裡,望女成鳳的父母只能把她送到城裡去上學。

願望是好的,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將來輕鬆考個大學。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孩子不喜歡學校,討厭學習,再好的學校對她來說都是枉然。

她還有一種很不安全的感覺,總對別人說,爸爸媽媽不愛自己,自己是多餘的。

碰巧她是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她更感覺爸爸媽媽不喜歡她。其實這完全是她臆想出來的,要是不為她好,怎麼可能送她去最好的學校上學。

父母和孩子的心思走到了兩叉路口,誰都不理解誰,過早讓孩子寄宿,並不是最理想的決定。

《一年級,開啟孩子的一生》中提到,孩子上一年級就寄宿,也許因此而獨立,但是,他卻很難從我們這裡得到應有的溫暖和關愛,這會讓他感到孤單、自卑。

早早讓孩子住校,可以說是一種冷暴力

父母不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是按自己的想法,把孩子推給學校,可以說是一種冷暴力。

*影響親子關係

孩子住校以後,不能每天和父母見面,就失去了親子交流的機會。家長不了解孩子,孩子不理解家長。見面交流的話題除了學習,沒有多餘的內容,孩子會慢慢感到厭煩。見到父母,就想躲著走。

有一項對寄宿制與全日制家庭親子教育優劣的調研分析表明,77%的寄宿制孩子每周和父母交流時間僅為1至2個小時,超過83%的全日制孩子可有多達5小時以上的親密交流時間。

兩相對比,一目了然,越來越少的親子交流,只能導致親子關係疏離,讓孩子變得不聽話。

*影響心理健康

孩子一個人在學校,需要去適應環境、需要獨立處理人際關係,如果適應不好,有沒有人可以傾訴,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日積月累,就會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

一個18歲的女孩患有嚴重自閉症,心理專家詢問發現,孩子的媽媽已經10年沒有和孩子擁抱過了。就是因為孩子寄宿,讓孩子失去了傾訴的機會,導致孩子缺愛

孩子自從上學後,慢慢變得少言寡語、自卑怯懦,和小時候的陽光可愛形成鮮明對比。

*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在很多情況下,不好意思說出口,本該容易解決的問題,就會變成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比如女孩在12歲左右來大姨媽,如果媽媽沒有及時灌輸一些生理知識,會讓孩子感到害怕,以為自己生病了。再加上那種腹痛的感覺,會讓孩子飽受折磨。

還有的孩子在學校遭遇暴力,自己不敢跟老師說。和家長不親,也不敢告訴家長。直到出現不可挽回的結果,父母還是渾然不知孩子遭受的痛苦。

孩子上學了依然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上學了,依然是個孩子,依然需要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成長不只有學習這一件事。

小學階段,是孩子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很多個性特徵和行為習慣在這一階段形成,需要父母的重視和引導。如果小學階段沒有得到最好的培養,很可能會偏離健康的成長軌道,到青春期出現叛逆情況,家長將面臨更棘手的問題。

初中階段也同樣少不了父母的陪伴,初中學業壓力加大,青春期問題突出,情緒化很嚴重。如果沒有父母的陪伴,不能及時糾正出現的各種問題,緩解孩子的情緒,孩子很容易走上極端。有個14歲現象,想必大家聽說過,這個階段,孩子很容易想不開。

《媽媽這樣說,青春期的孩子才願意聽》中提到:培育孩子,不僅僅是學習成績提高,還有很多方面的內容,如親子溝通、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健康人格的形成等等,尤其在孩子青春期這一成長階段,父母不可缺位。

高中階段,孩子的心智相對成熟,經歷了初中的各種波折,已經百鍊成鋼,具備了辨別是非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自理能力相對較強,可以放手讓孩子住校。

但是即使孩子住校,也不能大撒把。要積極和老師溝通,經常關注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孩子回家後,噓寒問暖,談論一些大事件,不要只關心學習。

父母讓孩子住校懷有各種目的,但不一定心想事成

父母讓孩子住校,主要是出於自己的私心。

想趁早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在老師的管理下,能夠自己獨立做一些事情,比如吃飯、整理內務等,減輕自己的教養負擔。

因為家長往往比較心軟,總是忍不住替孩子做事,導致孩子遲遲不能自理,總是依賴父母。

想讓孩子提前適應集體生活,孩子遲早要離開父母,早晚要融入集體,讓孩子早一些適應集體生活,將來進入更高的年級,能迅速適應學校生活。

因為在家裡,父母很少帶孩子接觸其他孩子,孩子玩伴少,集體適應能力較差。

父母也想減輕自己的負擔,有朋友的女兒上高中,每天接送,早上5點起床,6點準時出門,晚上9點還要去接,停車都沒有地方。這讓朋友苦不堪言,好想讓孩子住校。

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像我們預想的那樣發展,該父母盡的職責還要盡到。該心軟的時候心軟,該強硬的時候強硬,張弛有度。

孩子的自理能力、集體適應能力,只是成長中小小的一環,如果因為寄宿影響身心健康,那將得不償失。我們現在的辛苦,如果能換來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切都值得。

關於讓孩子走讀還是寄宿,你的心中一定有了答案,你是怎麼打算的呢?不妨一起來談一談吧!

我是@凝媽悟語,兩個孩子的媽媽,致力於培養陽光積極的孩子,歡迎關注我,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相關焦點

  • 「再苦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對寄宿制的看法,值得家長深思
    表姐家孩子準備上學時,她還跟我們討論過是否送孩子去寄宿學校的問題,特別是看到周圍有的孩子,因為去寄宿學校而變得特別自立時。 但後來還是考慮到孩子年齡尚小,出於心疼也好,嬌慣也罷,最終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
  • 白巖松:再苦也不讓學生住校,揭露寄宿學校的危害,家長不容忽視
    我們都知道,央視著名的主持人白巖松,他的主持風格和想法其實是深受大家的喜愛,而且在很多事情上,他也是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就拿他在寄宿學校這個事情上的看法,其實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在參加節目的時候就非常明確的表示過:「自己和妻子再苦也不會讓孩子去住校」。
  • 初中生「住校」還是「走讀」?兩者有什麼差距?看完後或許能明白
    對於學生們來說,初中就是打基礎,一個根據就不牢固的學生,到了高中之後,學習難度的進一步上升,自然是沒等考試自己就先手忙腳亂,跟不上老師的上課進度了,所以初中三年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初中生選擇「住校」還是「走讀」?學習模式不同,中考後看出差距很多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好,所以在初中的時候,就想要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裡面上學。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初中生是否應該住校,家長需慎重選擇
    每個同學在求學的過程中都會有住校的經歷,大學幾乎都是異地求學,需要住校,對於初高中來說,有的家裡比較遠,不得已住校,還有的可以選擇走讀,也可以選擇住校,不過最後還是選擇了住校。如果走讀,家裡的環境比較熟悉,孩子也能夠休息好,家長更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良心理,並且儘早的扼殺在搖籃裡。處在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易波動,厭倦學習初中生的叛逆心理嚴重,情緒也比較波動,一會想好好學習,一會又控制不住自己,容易對學習提不起興趣,產生厭學心理,如果寢室存在比較墮落的同學,受到寢室同學的影響會更加墮落。
  • 送娃去住校,家長想清楚: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
    ——華生 當下快節奏的社會中,家長們有的時候並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精力有限,只能寄託於學校教育,很多父母為了能夠鍛鍊孩子的成長,也紛紛把孩子送到寄宿制學校。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妮妮今年小學畢業,作為她的父母一直以孩子為驕傲,妮妮在校成績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從未讓家長擔心過。
  • 寄宿學校能讓孩子更獨立?白巖松:再苦也別讓孩子讀寄宿學校
    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家裡的"小皇帝",一些比較嚴厲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變得嬌氣,不惜花重金也要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美名其曰:寄宿學校可以鍛鍊孩子。但其實寄宿學校真有如她們想的那麼好嗎?央視知名主持人白巖松觀點獨到,言語犀利而受到大眾喜愛,對於"孩子該不該寄宿"這個問題,就曾在節目中表態,稱自己再苦也不會讓孩子寄宿,並且這個觀點得到了妻子的認同。寄宿學校能全方位的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檢驗孩子的自律。這誠然是寄宿學校好的一方面,但這一切的前提是讓足夠大的孩子寄宿。
  • 沒住校的想鍛鍊,住校的卻後悔?青春期孩子到底要不要住校?
    她把自己的孩子小文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送去之前信心滿滿:自己的孩子將會成長為一個自立的男子漢。可是孩子剛離開兩天,自己和老公就已經受不了了。儘管作為一個情緒成熟的成年人,但是作為媽媽的小美還是難忘把孩子送進學校的那天:八歲的小文寶抱著自己大哭大鬧,表示自己不想住校;但兩口子還是一狠心,將孩子推進了宿舍。
  • 初中生和高中生要不要住校?白巖松的回答斬釘截鐵,原因有兩方面
    初中生和高中生要不要住校?初中生和高中生如果住校的話,對學習有沒有幫助?這是很多家長都相當關心的一個問題。曾經有一名記者問白巖松「會不會讓孩子住校」的問題時,當時白巖松的孩子正在北京的某一所中學就讀,白巖松的回答斬釘截鐵:就算打死他也不讓孩子去住校,哪怕他和他的妻子會萬分辛苦!可以說,白巖松的回答相當乾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白巖松:「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上寄宿」,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有些地方交通也並不便利,孩子也不能自己回家,或者說回程太長,路上浪費太多的時間,也會讓家長擔憂孩子的安全問題。但是這樣的一種「無奈」在白巖松的眼中卻必須要破解,因為他是堅決反對把自家孩子放進學校住宿的家長。大家都知道他是很有名氣的主持人,他的工作可能不忙嗎?不,和大多數人一樣,甚至比大多數人更忙。
  • 「我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媽媽深夜痛哭,到底是為何?
    文|文兒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紀之後,基本都會面臨住校或者回家的選擇,因為她們都已經有早晚讀了。每天早讀7點開始,晚上下課大概是9點多。如果選擇住校,孩子和家長都會省心很多。但孩子住校,脫離家長視線後,他們在學校怎麼樣?
  • 寄宿制學校原則上要求全部住校,住宿每間不...
    全面完成對首批開學的69所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其中普通高中48所、中職學校21所)的市級核驗,全部按省定標準通過;按照省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要求,目前正對首批開學的學校提交的《學校春季學期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學校春季學期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應急預案》進行市和區縣兩級指揮部,教育、衛生健康和市場監管三部門審驗審批,堅決做到「組織領導和工作責任體系不健全不開學、防控物資儲備不達要求不開學
  • 白巖松:有格局的家長,懂得讓孩子吃「3種苦」,不會心軟
    不過,很多事其實和老輩人的說法一樣,都是有定數的,家長不讓孩子吃的苦,這個世界會讓他越來越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尤其是孩子的媽媽,她們對下一代的教育方式就是儘可能的保護孩子,不讓他受外界傷害。李想的媽媽非常強勢,從小對孩子的教育理念就是「聽我的」,因為李想媽認為,自己肯定不會做出傷害孩子的事,自己也會用盡全力保護好兒子。
  • 我身邊從寄宿學校出來的孩子,沒有一個說後悔,三個原因道出真相
    孩子到了小學、初中、高中,到底要不要送到寄宿學校就讀?家長面對這個問題都很焦慮。選擇寄宿學校大多是因為家離學校遠,不得已才把孩子給送到寄宿學校生活。不過也有家長為了保證孩子的生活質量和學習質量,即便是家再遠租房子也要給孩子陪讀。
  • 孩子住校之後,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作為家長,可能忽視了這幾點
    有的孩子住校之後,學習成績出現下滑的跡象。這並不是孩子學習不好了,而是家長忽視了自己的作用。如今,孩子住校越來越早。在很多地區,孩子可能還是小學生,就已經住校了。孩子住校的話,有利有弊。孩子住校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有利於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培養,也有利於孩子提早適應集體生活。但是,孩子如果太小的話,住校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孩子住校,因為遠離了父母,很多學校的要求也是不允許孩子帶手機的。所以,孩子平時如果有不適應的地方的話,也沒有辦法跟父母溝通。
  • 13歲女孩跳樓輕生,家長稱學校取消寄宿導致:區別對待抑鬱症患者
    導語:在家長眼裡,給孩子吃飽穿暖提供好的成長環境就足夠了。其實不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心理健康也需要關懷。有些孩子因為各種原因患上了抑鬱症。抑鬱症是心理疾病也是生理疾病,是一種需要藥物介入治療的病。家長或老師對此不解,甚至有人說這是「無病呻吟吃飽了撐的」。大人的不以為然可能引發難以挽回的悲劇。
  • 7歲女孩住校被陌生男子猥褻,校方回應讓人心寒
    對於小孩子來說,住校是把雙刃劍,方便了家長的同時,可能會讓孩子處於一個不健康甚至有毒的成長環境。1月9日,在雲南昭通文野小學門口,一對夫妻跪著,稱要為女兒討說法,說學校總是推脫,讓回家等消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小學生上寄宿學校,到底好不好?這些弊端不可忽略
    當然您也有變臉的時候,就是那種突然的bao發,我還沒明白過來怎麼了您就pi頭gai臉給我吵的暈頭轉向,但是這些比起您對我的好不算什麼,上幼兒園的時候是您guli我去當班裡晚會的主持人,當時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歡我,老師也誇我長得漂亮,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大人口中說的幸福,以前的每一天都好開心。
  • 小小電影製作人一舉拿下美高知名走讀中學錄取
    學生在國際學校學習,其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但是對於託福考試來說,學生還是一張白紙。為了兼顧學校的課業和託福的備考,學生甚至早上5點爬起來,進行託福聽力的精聽練習。同時美高申請非常看中申請人的活動背景;為此,顧問老師和家長已經與學生本人進行了多輪的文書素材篩選。
  • 英國留學如何選擇寄宿家庭?
    對於去英國留學的小夥伴來說,寄宿家庭是很好的選擇。可是,英國留學生會選嗎?下面就跟著南昌留學雲小編一起看看英國留學如何選擇寄宿家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