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點擊標題下面藍字「燕寶閣」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頁面內容。
《東周刊》:香港名牌燕窩造假大揭露(樓上,盞記皆中招)
「魚翅撈飯、燕窩做早餐」向來都是富貴人家的身份象徵,但隨著印尼養燕技術不斷改進,十多年前賣2000多港幣一兩的上等燕盞,現時千餘元都有交易;不過,燕窩變得平民化後,竟也為一些不法商人提供了商機。
以燕窩補身近年已成風氣,一些打著直銷旗號的專賣店乘勢而起,紛紛標榜從印尼直接入貨、甚至自設工場降低成本賤價傾銷,再加上明星代言和強勁宣傳攻勢,極速將招牌打造成為「名牌燕窩店」,令愈來愈多消費者以為光顧直銷店必定貨真價實,無須擔心買到假貨或被欺秤。
但《東周刊》在多間大型燕窩店抽樣化驗後,卻發現「樓上」及「盞記」的燕盞,竟含有非燕窩成分。
《東周刊》直擊印尼的問題燕窩工場,揭開市民真金白銀買來魚目混珠假貨的真相!
天然燕盞或多或少都是會混有燕毛及雜質,必須清除才可烹調食用,但除毛後盞身會出現很多縫隙,變得參差不齊,賣相極不討好,故一般燕窩商都會加工將之修補。
據業內一名專業人士說:「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絕不添加任何物料,只是將燕盞的疏隙部分自然粘合,但是這樣做會令燕盞變形同時外形有些歪,所以不少加工廠今年都興起用平價燕碎填補縫隙,雖然有些唬弄人,但是勉強可以接受!因為更無良的做法是將非燕窩的物質填上,令燕盞變得飽滿而且又增加了重量。而這類物料的共同特徵,是有快速鎖水功效,能將只有八成幹的燕窩表面變得硬且乾燥,卻又可保住裡面的水份重量。以此手法「加料」的燕盞,所含雜質和水份竟可達三成之多。香港燕窩零售市場近年的競爭相當激烈,不少大型連鎖店都以鋪天蓋地式廣告,推廣買三送一,甚至半價優惠等驚人折扣吸引顧客,令燕窩價格屢創新低。如此割喉式減價,就連傳統品牌也有點吃不消,亦因而引起業內人士懷疑。該名老行尊說:「大家都從印尼進貨,成本多少心裡有數,為什麼個個都可以賣到比我們便宜兩、三成,還可以做那麼多廣告?不用講大家都知道貨有問題啦!」
燕盞片片有價,片片加料肯定可以提升市場競爭力。不過,加工過程屬商家秘密,業內人士雖然滿腹疑團,亦不易取得真憑實據。但有人為揭開疑團,不惜出動商業間諜,滲入對方遠在印尼的燕窩加工廠尋找證據。
行家聘間諜踢爆
《東周刊》早前就獲得商業間諜搜集得來的機密資料,指「樓上」及「盞記」的貨同樣有問題。資料還包括兩瓶粉末證據,聲稱分別從兩間燕窩加工場內取得,其中一瓶無品牌的納鹽類白色粉末,據透露是來自供貨給「樓上」的工場,用作混入燕盞中五種物料中的其中一種;而另一瓶名稱「SUPER77」的粉末,則是「盞記」的加料秘方。
為評估指控可信度,本刊進行了抽樣測試,先到「樓上」的旺角分店選購了每兩售價1350元、名為「龍頭天盞」的高級燕窩,再往「盞記」的德福分店,購買了每兩價值838元的「大好盞」,另外又從老牌參茸店「東方紅」、另一大型連鎖店「官燕盞」、以及上環一間批發店抽樣,進行兩種粉末的核對測試。
本刊將來自五間不同商戶的燕窩及兩瓶粉末,以不具名方法交予香港匯力實驗室,進行指紋圖譜核對測試。結果顯示,購自「樓上」的龍頭天盞,證實含有本刊提交的鈉鹽粉末,至於「盞記」的大好盞,亦混有「SUPER77」。雖然「SUPER77」的標註說明是燕窩碎的提取物,但實驗室發言人指出,其圖譜並未顯示出含燕窩成分。
測試結論是:兩店燕窩附有相關非燕窩的可能性極高,至於其他樣本則證實沒有含有該兩種粉末。化驗結果與機密資料吻合,本刊隨即按資料提供的多個地址飛往印尼泗水市,追訪專門批發予香港直銷店的燕窩加工場裡的乾坤。第一個被指供貨予「樓上」燕窩莊的問題工場,位於距離市中心約兩小時車程的貧民區巴裡鎮。該處燕屋隨街可見,通常樓高不過三層,全屋幾近密封,只開出小窗供燕子透氣及出入。而目標工場不單位處偏僻,且是該區較為罕見、集燕屋與加工場於同一房子之內。記者在該處守候兩日,一直未見有工人出入,而燕屋的看更則以未能聯絡屋主為由,拒絕讓記者進入。據在工場對面經營小商店的婦人透露,該燕屋每隔一個月才會有大批女工前來工作。由於上一批人剛在一個多星期前離去,並有大貨車運走大批燕窩,故相信最快都要三周後,才會再有人到來。首站撲空,記者唯有尋找下一個目標,轉往位於市內高級住宅區KUPANG,一間同樣聲稱供貨與「樓上」的燕窩加工場。記者喬裝買家相約工場陳姓老闆會面,到目的地看到是一所看似普通的平房,入屋後卻內有乾坤,設有包括生產線、風乾房、貨倉及寫字樓等部分的近萬呎秘密工場。
直搗神秘加工場
年約五十歲的陳是印尼華僑,他遞上名片時自傲的說:「我在這行十幾年經驗,香港好多出名的公司,像「樓上」燕窩莊都是從我這進貨的!你找遍全印尼,都找不到像我這裡這麼好賣相、價錢這麼實惠的燕窩,等等你看完就知道原因的了。」他跟著領著記者巡視生產線,並指著一班女工表示,自己在泗水共設有三間加工場,雖然聘請了超過二百人,但因為燕窩加工工序複雜,每人每日最多只可生產三十隻燕盞,每天的總產量亦不足80斤,所以燕盞價格高是可以理解的。步至風乾房,陳拿起兩盞燕窩盞煞有介事地稱:「未加工的燕窩,就好象我左手拿的這盞一樣,疏疏落落的一點都不好看,但是經過我們的『特別』技術,不僅可以像我右手拿著的一樣好看,而且擔保斤兩十足。」他隨之又補充說:「我知道印尼有好多不老實的加工場會將魚膠、樹膠抹上去增加燕盞的重量。我們就不會這麼做的,全部都是天然的東西,你們大可放心從我這裡買貨。」他所說的特別加工技術原來是「以燕補燕」,工人會將燕盞剔毛時掉下的燕碎攪成糊狀,重新填入燕盞稀疏的位置,再鋪上些燕絲,風乾後便會造成好看的燕盞。
賤價木薯充上品
陳標榜其加工場手法「老實」,但被問到修補高級燕盞時,是否用到低價燕碎時,是否有證據支持等,他卻支吾以對,只含糊的解釋說用燕窩修補燕窩,已是很有良心云云。此外,他一直聲稱其燕盞絕無添加雜質,而記者亦未見有情報所指的粉末,但卻在工場內發現數支「SUPER77」。
據老行尊透露:「SUPER77」據說就是所謂的燕碎提煉物,其實行內人都知道他的主要成分是木薯粉!其每瓶批發價只有三十至四十港幣,一瓶粉足以填補一百個燕盞,即每盞成本不到0.40元,如果真是有燕碎成分,你說會不會賣這麼低的價錢呢?」至於被驗出燕盞含有「SUPER77」成分的「盞記」,本刊直接聯絡其總經理吳鴻森,但他一聽到此粉末名稱便說:「印尼好多加工廠,近年都是用這鐘粉末,香港都有行家在不知道的情況下進了這種貨。」記者隧向他打探,「盞記」是否也曾遇過被加工廠私下加料瞞騙,他卻斬釘截鐵說:「「盞記」所有印尼貨源的加工,都是在雅加達和棉蘭的自設廠房進行的!」換言之,在其公司的燕窩上驗到「SUPER77」物料,應該是他們本身責任。
兩公司願跟進
吳更向本刊親自示範如何使用「SUPER77」。他熟練地將瓶內粉末倒入溫水,攪至粉末變成一粒粒西米形狀,「這個時候可以將它當膠水塗抹到燕窩上面,通常加至一成就要收手,不然容易穿幫!另外將它泡製當冰糖燕窩賣,顧客很難吃的出。」吳像「SUPER77」代言人般解說。直至本周一(二十二日)本刊向他說出抽樣化驗一事後,吳仍堅稱對自己的產品信心十足,並反質疑化驗是否準確,表示願意提供更多樣品給本刊再做測試。至於「樓上」燕窩莊的行政部發言人陳小姐表示,會徹查門市所售的燕盞是否混有非燕窩物質一事,但需要時間跟進,故未能即時作出回應。
專營印尼燕窩,直接印尼貨源,保證新鮮,貨源穩定,批發價發售,備相關證書,香港檢驗報告,質量保證,誠招代理,零投資,直接代發。不論自用,送禮,經銷,批發均可,有興趣可私聊
如果您也對燕窩感興趣,歡迎添加公眾號:燕寶閣 或 加微信號:h15815581770大家一起聊一聊,請分享到朋友圈,好讓燕窩文化得以推廣,您的關注,我的支持。
(掃一掃下邊二維碼,方便快捷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