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影視遭遇國粹——電視連續劇《人生幾度秋涼》觀評

2020-04-14 cure831

我們是不妨把《人生幾度秋涼》喚作「類型影視劇」的——一種繼警匪片、恐怖片、偵探片、科幻片、喜劇片、西部片、災難片、言情片、武俠片、諜戰片、戰爭片等之後,又一種影視劇新形式——「文化片」。


近年來,中國大陸影視劇的文化含量漸漸濃鬱了起來。將文化澆鑄於影視劇中,正成為影視劇創作的一種新趨勢、新類型。如海飛創作的電視連續劇《旗袍》,等等。


在所有「文化片」中,《人生幾度秋涼》難說是最優秀的,但絕對可以說是優秀的。它之所以優秀,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它具備了充足的影視元素:民國、亂世、京城,王室、軍閥、洋人,商賈、販夫、佳人,華府、青樓、古墓,親情、友情、愛情,忠誠、野心、背叛,算計、報復、獻身,正義、堅貞、邪惡……再加上博大精深的中華古玩文化與京劇藝術。這樣的影視劇,想不好看都難。


更何況有張鐵林、李成儒、李立群、斯琴高娃、英達、李丁、馬叔良等影視大腕的加盟。


劇本共31集,13年前投拍的,由陳燕民編劇並導演,中國煤礦文工團、中視喜洋洋廣告有限公司聯合出品。近日它又在螢屏上掀起了一場點播小熱潮。可見好的文學藝術作品,是能夠經受住時光淘洗的。


類型小說、類型影視劇都必須肩負起一個職責,那就是應將作品所涉獵到的專業知識,最系統地提供給讀者或觀眾。這一義務履行得如何,關涉影視劇本身的精彩度。


這一點,《人生幾度秋涼》做得很好——


該劇的故事內核是「古玩」:唐古詩帖、明成化鬥彩雞缸杯、舍利子珍珠衫、元釉裡紅、元青花瓶、清孫中堂手跡、雍正御印、明宣德雪花藍碗、商銅簋、清官仿窯瓷器、宋三足筆洗、明白龍花插、宋定窯瓷盤……


一件件堪稱國寶的古玩,串連和推動著民國初年京城幾個「古玩人」的命運沉浮。觀眾在觀賞電視連續劇的同時,都酣暢淋漓地惡補了一通古玩知識——


劇名取自於蘇軾詞《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亂離的世道、變幻的命運,跌宕的情節、悲涼的人物……一部充滿歷史意識和悲劇精神的電視連續劇。



城頭變幻大王旗。


劇本裁剪是民國初年的一段歷史風雲。軍閥混戰,你方唱罷我登臺。只幾年功夫,京城就換了三任大帥。第一任和第三任大帥在劇中都沒有正式出場,作為一種故事背景而存在。只有英達飾演的第二任大帥,走上了前臺,走進了富三爺的後院、走進了洋人的領事館,左右著劇中各主要角色的命運走向。


「古玩」和「京劇」這兩條紅線,時而各自獨立運行,時而交織在一起,串聯起了整部電視連續劇的劇情和人物命運——


京城海王村古玩店尚珍閣老掌柜梁有德貪一時之利,導致眼光失準,誤將一幅仿作當真跡賣給了帥府,被迫告老還鄉,將尚珍閣交給大徒弟周彝貴管理。周彝貴牢記師父教誨,誠信為人,經營有道,尚珍閣日漸紅火。


古錢店賈方齋掌柜餘旺財,是個壞事做絕的主兒。他一心思謀著要將尚珍閣據為己有,不斷使壞,一方面挑撥離間,腐蝕拉攏,另一方面勾結帥府的董副官,將周彝貴投入大獄,對尚珍閣二徒弟田守常威逼利誘,終於將尚珍閣奪了過來。


前清王爺富嗣隆一心想做成一件「大事」——重做人上人,在府中供養京劇戲班牡丹班,以此攀附帥府。另一方面,他為取得洋人的支持,不惜充當洋人搜刮中華國寶的急先鋒,最終如願以償,坐上市長的寶座。


富嗣隆在後院供養牡丹班,引發了一場永無寧日的家庭戰火。牡丹班兩個當家花旦牡丹紅和含玉年輕貌美,令富太太感覺到自己在富府的首眷地位受到嚴重威脅,她不斷主動出擊,最終在馬師爺的陰謀策劃下,將牡丹班逐出富府。


富嗣隆的女兒富儲秀青春靚麗、活潑開朗,她與周彝貴的兒子周子貴一見鍾情,但二人的愛情卻遭到董副官的百般迫害,最後兩人帶著周彝貴等人贖回的中華瑰寶——唐古詩帖,逃出了董副官的魔爪。


國寶不斷流失,令周彝貴和官仿窯正宗傳人吳德章痛心疾首。二人不折不撓,積攢實力,最終與富嗣隆一起,將古詩帖從洋人手裡贖了回來。二人雖陡然間變得幾乎不名一文,但卻都為自己做了一件大事而倍感欣慰。


古詩帖失蹤,洋人和帥府通緝周彝貴、吳德章,富嗣隆急忙逃出京城。不久京城易幟,富嗣隆潛回京城,卻發現富府已經易主,明白遭到了馬師爺的算計。賣身投靠新大帥的董副官殺人滅口,將富嗣隆和周彝貴押上刑場……


整部劇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影視劇是一種結構藝術。戲劇結構的成敗,決定於人物關係的構建;而戲劇衝突強烈與否,則決定於人物關係的改變。


遵守「三角鐵律」構建人物關係,大幅度進行人物關係的改寫,是影視劇創作的兩大秘訣。


所謂人物關係構建的「三角鐵律」,就是先制定一個「主三角」作為框架,然後以此為基礎,向外延伸、拓展,以三角中的某一角為原點,又結構起新的人物關係的「鐵三角」,如此不斷推進、擴展,最終形成一張繁複的人物關係網。


諸多人物「三角」彼此獨立,又彼此膠著,推動故事情節的人物命運的發展。而影視劇是否扣人心弦,則取決於人物關係的改變程度。人物關係改變越大,戲劇衝突就越強烈;戲劇衝突越強烈,劇情就越精彩。


《人生幾度秋涼》整部劇的骨架由一個大「三角」撐起:尚珍閣掌柜周彝貴(李成儒飾)、王爺富嗣隆(張鐵林飾)、賈方齋掌柜餘旺財(李立群飾)。劇本在此「元三角」上,不斷衍生出新的人物關係「鐵三角」,譬如——


主三角:周彝貴、富嗣隆、餘旺財。次三角:周彝貴、田守常、吳德章;富嗣隆、富太太、牡丹紅;餘旺財、馬師爺、董副官……次次三角:周彝貴、吳德章、周子貴;周子貴、富儲秀、田冬梅;富嗣隆、富儲秀、含玉;含玉、德子、奎五爺;餘旺財、小素貞、田守常;田守常、田冬梅、周子貴……


戲劇衝突源於人物關係的改變。如:周彝貴與富嗣隆,一為草民一為王爺,最後卻成了「盟友」;富嗣龍與馬師爺,原本為主奴關係,最後奴才霸佔了主子的妻子與家產;田冬梅與周子貴,自小青梅竹馬,不料周子貴卻愛上了富儲秀。


又如:餘旺財與丁二,本來狼狽為奸,最後卻成為死敵;富嗣隆起先慷中華國寶之慨,結洋人之歡心,最後被現實喚醒,與洋人結下梁子;含玉與富嗣隆,一為客人一為主人,最後卻被告知兩人原本是父女……


正是由於足球狀人物關係網的編織,以及人物關係的大尺度被改寫,《人生幾度秋涼》才獲得了一種引人入勝的結構魅力和情節魅力。



《人生幾度秋涼》的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流光溢彩的。它將藝術的解剖刀探入幽暗的人性深處,對人性的斑駁與複雜,進行了深刻的洞察、挖掘、揭示與彰顯。自然,這不僅與影視藍本有關,更與演員們高超的藝術表現力直接相關。


不必說被古玩界同行譽為「獨眼」、業務精湛、功底深厚、目光犀利、判斷精準,宅心仁厚、誠信不欺、樂於助人、重情重義,忍辱負重、百折不撓、忠貞愛國、義薄雲天,全力保護國寶免使流入洋人之手的尚珍閣掌柜周彝貴;


不必說削爵遞祿,起先幻想東山再起,不惜用戲班和珍寶投大帥與洋人之好,以換取權力,最終幡然醒悟,與洋人決裂,對愛好一意孤行、對朋友豪爽仗義、對太太剛愎無情、對女兒一腔柔懷的前清王爺富嗣隆;


也不必說銅臭薰心、見縫就鑽、攀附權貴、挖墳盜墓、陰損狠毒、壞事做絕的古錢店老闆餘旺財;狐假虎威、仗勢欺人、妒火中燒、迫害純良的董副官;處心積慮、老謀深算、恩將仇報、原形畢露的馬師爺;


單說那斯琴高娃飾演的唐家老太,只寥寥幾個鏡頭,只幾句不鹹不淡、不溫不火的臺詞,就直往觀眾的骨頭縫裡鑽。那演藝,拿捏精當,爐火純青,讓人不能不心生嘆服。


《人生幾度秋涼》對劇中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茲以兩大配角田守常和富太太為例——


田守常是周彝貴的師弟。他本性善良、安分忠厚,卻缺乏主見,膽小怕事。他一方面敬重師兄,看重與師兄的情分,另一方面又架不住妻子的攛掇,漸漸地有了私心。餘旺財看準了他的弱點,與董副官一起,對他威逼利誘、軟硬兼施,一步步牽著他的鼻子走。他終於著了餘旺財的道兒,丟掉了師父和師兄留下的尚珍閣。


劇本真切而生動地展現了田守常內心的矛盾與掙扎:如周彝貴應允讓他做二掌柜時,田妻洋洋得意,他卻如坐針氈;尚珍閣被餘旺財奪去後,他雖然留任大掌柜,卻悔淚盈面,泣不成聲;周彝貴回到尚珍閣做夥計,他處處禮讓師兄;周彝貴將臥薪嘗膽的計劃告訴他,他當即答應……良知未泯的他終於戰勝了心靈黴變的他。


《人生幾度秋涼》對富太太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同樣十分成功。它將一個孤獨無助、形同棄婦的前朝王府女主子的心理,細緻入微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從本質上說,富太太也是一個值得我們同情的悲劇人物。身為女人,卻得不到丈夫的愛,這對女性來說,本身就是一種莫大的侮辱和損害。


富太太心靈的種種狹隘、乖張、歹毒與殘忍,說到底原本也是幻想挽回丈夫的愛。然而她不懂丈夫的心,偏偏要與丈夫的愛好對著幹,一而再再而三地要將牡丹班逐出富府,甚而至於為了斷絕丈夫的念想,竟指示馬師爺買通兇手,將已被逐出富府的牡丹紅毀容。其結果只能是與丈夫愈行愈遠,直至夫妻恩斷義絕。


富太太同樣不懂女兒的心。與天下母親一樣,她也是愛自己女兒的,然而她卻誤以為只有將女兒嫁給權勢,才是為女兒找到了幸福,絲毫也不問對方是否值得女兒託付終身。她不僅與丈夫無法溝通,與女兒也難於交流,徒有血緣的聯繫。所以她成了孤家寡人,在富府,只能與馬師爺才能說上幾句話,最終連人帶整個富府的家產,一齊被工於心計、謀劃已久的馬師爺俘獲……



《人生幾度秋涼》的成功,是人性燭照的成功。它把人性的探照燈,投射在近百年前黑沉沉的東方大地上,將亂世中的一顆顆烏金和一朵朵惡之花,從夜色深處,驅趕到光明中顯影。《人生幾度秋涼》的成功,更是文化書寫的成功。


正是因為有了古玩文化和戲劇文化的加盟,有了對中華國粹的傾情書寫,這部電視連續劇才具有了文化含金量,才變得熠熠生輝。


劇情最後,周彝貴與富嗣隆一起被董副官押至刑場。一聲沉悶的槍聲響起,富嗣隆倒在血泊中。周彝貴滿眼悲憤,回首怒視蒼天。


火焰升騰,撕開夜幕。


片尾曲驟起:「一聲寒鴉遠,十裡落葉黃。天涯無過客,善惡見短長。鐵鑑磨削心不冷,秦碑周彝鑄滄桑,問人生幾度秋涼?」


連續幾個晚上的觀劇結束,心底驀然滑過魯迅先生的詩句——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當影視遭遇國粹——電視連續劇《人生幾度秋涼》觀評


當影視遭遇國粹——電視連續劇《人生幾度秋涼》觀評


相關焦點

  • 朗誦:年華流轉,人生幾度秋涼
    年華流轉,人生幾度秋涼作者 | 杜登龍 · 朗誦 | 梅影蝶衣攝影 | 唯一 · 編輯 | 絹子歲月像一場不能回頭的愛戀,昨日疏影橫窗,青春未央所謂的人生,就是笑過江湖,哭過長夜;拚過命,盡過興;能抱起滿懷的暖,又能放下滿心的憾。時間,總以最公平的方式給你褒獎。你若對它付出真心,它必會讓你滿載而歸;你若毫不珍惜,它也會讓你兩手空空。看秋風落葉,如一片片迭落的時光;觀雲起雲湧,似人生匆匆過客。不是所有的播種,都能收穫滿筐的芬芳;不是所有的等待,都能如願以償。別糾結!光陰經不起蹉跎,願你告別迷茫,重新去追求自己的詩與遠方。
  • 【宋詞學堂】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西江月》宋·蘇軾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3)新涼:一作「秋涼」。(4)風葉:風吹樹葉所發出的聲音。鳴廊:在迴廊上發出聲響。《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徐寅《人生幾何賦》:「落葉辭柯,人生幾何」。此由風葉鳴廊聯想到人生之短暫。(5)眉頭鬢上: 指眉頭上的愁思鬢上的白髮。(6)賤:質量低劣。
  • 陳凱歌怒懟李成儒,蘇軾說,人生幾度秋涼…
    蘇軾說,人生幾度秋涼,懟什麼?原創 青舟景行 青舟景行 今天晚飯後,躺在羅漢床上看著一米八二的兒子趴在水池邊笨拙的洗碗,我很欣慰。刷手機刷到「陳凱歌怒懟李成儒」,呵呵。再看到相關連結,原來「李成儒怒懟郭敬明」之前還有一段,同樣是想diss小四郭敬明,陳導拋刀:成儒老師,你怎麼看?
  • 王明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人生如戲,看戲的人總是只記得男女主角的身影,而那些本在自己人生中佔據主角地位的人,到底成了諸多看客中那一類可有可無的配角。決定寫王明華之前,我猶豫了很久。比起被愛傷透仍堅強獨立的孟小冬和穩坐正席平穩順遂的福芝芳,她確實沒有太多可供挖掘的事件和情緒。
  • 光陰的故事: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好像剛剛才過了芳草萋萋的春天,轉眼已是秋涼。年少的時候啊,要勤奮刻苦,不要把時間都浪費了。年少的時光最金貴,可是往往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楊慎《臨江仙》不盡的長江水,如同逝去的歷史,最終成為過眼雲煙。青山不改,夕陽斜照,漁翁與樵翁已看慣四季人生。
  • 【民國系列】王明華: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當初經歷喪子之痛的王明華,如若稍稍想到人生的真諦在於對自身的挖掘,她的人生,會不會開創出另一番風採?想起之前看到的描摹張愛玲的一段話,「在這個光怪陸離的人間,沒有誰可以將日子過得行雲流水。但我始終相信,走過平湖煙雨,歲月長河,那些歷盡劫數,嘗遍百味的人,會更加生動而乾淨。時間永遠是旁觀者,所有的過程和結果,都需要我們自己承擔。」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 《異界》: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當年蘇軾寫下「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時,正經歷被貶黃州之事。命運的無常令詩人不禁感嘆。而做為《異界》中的主人公,一位建築師。自己設計的建築模型無人認可,多年的女友也已經移情別戀。如今的一張訂單,令他陷入了一場難以忘懷的夢境之旅。這張訂單的發起人教授有一個龐大的「創世」野心。
  • 蘇軾令人傷感的一首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蘇軾這個人不管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人生經歷,都是被人津津樂道的話題,縱觀古今,雖然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大文豪,但還真沒有幾個能像蘇軾有成就的,人們一直崇拜這位偉大的詩人、詞人、文學家、思想家;他的很多作品,可能會讓人初讀的時候覺得過於平淡,但是只要有所經歷,再次去讀他的那些作品,則是會有新的發現,也會有新的感悟。
  • 20句經典詩詞: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致我們逝去的舊時光
    20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宋·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已經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無可奈,人生難尋歸路。絮飛花落,荼蘼又謝,池中綽綽青蓮,馨香幾縷。春深處,向誰訴心語。春日隨想,別愁離緒,浪萍難聚。不曾忘,金陵夕陽雨。卻難尋,舊日巷陌佳期誤。抬淚眼,蒼山重重阻。家山萬裡春遲暮。《天香.襌境》文/張雯嵐繞層林,霞纏夕照,山寺聲聲暮鼓。燭映軒窗,月侵舊戶,心靜自無風露。禪心入定,無它物,遣心頓悟。窗外風疏雨驟,至今再無心緒。
  • 94版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背後的故事!
    84集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改編,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電視臺製作,王扶林擔任總導演
  • 為了一個都不能少 ——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宣傳工作綜述
    3月15日,《張掖日報》《張掖日報·金張掖周刊》整版刊發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圖文專版;3月16日,《張掖日報》、張掖電視臺等刊播「全國媒體聚焦甘肅張掖——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引起媒體高度關注」「網絡閱讀量超三千萬短視頻點擊量逾百萬——電視連續劇《一個都不能少》網絡熱度持續升溫」等新聞消息。
  • 電視連續劇「突髮式「退出後將播出嗎?
    「魔幻」的電視劇市場文件撤回,中斷和裸播齊齊出現據悉,《九州縹緲錄》改編自是著名網絡電視連續劇《九州縹緲錄》改編自編劇江南的同名小說,而江南則是自己的首席編劇,生產周期長達2年9個月,投資近5億元,曾在被業內外一致認定為爆款項目。在預定的播出時間前一小時,《九州縹緲錄》的宣傳仍在進行如火如荼。創作者微博登廣告,各界朋友紛紛上前。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如果你不快樂,讀讀蘇東坡吧
    遇到人生起伏,失望落寞的時候,也會用蘇東坡的這句詩來勉勵自己: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林語堂曾說:「蘇軾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個記憶,但是他留給我們的,是他那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才是萬古不朽的。」
  • 佛教電視連續劇《百年虛雲》全集(1-20集)
    | 七 寶 藏開啟心中的寶藏二十集佛教電視連續劇者   的   腳   步《百年虛雲》第一集   每 天 持 續 更 新   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百年虛雲》是以中國近代禪門宗師虛雲長老心堅行苦,慈悲濟世的一生為藍本而編劇的故事,是中國首部純佛教人物的電視連續劇。
  • 寒露: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秋天深了,神的家中鷹在集合神的故鄉鷹在言語秋天深了,王在寫詩在這個世界上秋天深了該得到的尚未得到該喪失的早已喪失——海子「寒露悄然至,幾度秋意濃」,寒露與霜降是秋天的最後兩個節氣。當四季的辰光走至寒露,就代表一個秋天走至深處。
  • 電視連續劇《我是你的眼》盡顯莊河風情
    電視劇《我是你的眼》盡顯莊河風情文/呂化雨眼下,遼寧衛視晚間黃金段播放的電視連續劇《我是你的眼》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而對於莊河人來說,這部電視劇更有著特別的意義,因這部連續劇是在我市蓉花山鎮長隆影視基地開機的,且有三分之一的戲份就在這裡拍攝。《我是你的眼》的編劇是聶欣。
  • 踏準人生節拍——我看電視連續劇《什剎海》
    作者:臨海憑風電視連續劇《什剎海》,反映的是居住在北京什剎海一個四合院中的尋常百姓莊為天一家的生活和所思所想。莊為天和老伴金顏生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並有隔代人一個孫女和孫子。按說居住在人們嚮往的皇城根下,北京的黃金地段什剎海,一家子和和睦睦,倖幸福福共享天倫之樂,夠幸福的了,讓人羨慕不已。
  • 《裝臺》:一部完美的電視連續劇
    近期每晚都在看中央電視一臺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連續劇《裝臺》,更不敢錯過昨晚第33集的大結局。隨著劇情的結束,個人的思緒和感慨逐漸湧上心頭,不吐不快。這麼說吧,《裝臺》是我看到的今年以來、或者說是近幾年以來國產電視連續劇的完美之作。
  • 影視評論盲人還是黑戶? ——電視連續劇和電影《推拿》觀後
    我不確定我在電視屏幕上看到的是《推拿》。氣派如斯的民國小洋房會是「沙宗琪推拿中心」嗎?小說裡沙復明和張宗琪可都是打工出身,合夥一起當老闆的基礎是在上海時的「同病相憐」──他們都睡上鋪,他們的下床都領了女朋友回來,下床們的運動讓上鋪們不堪忍受,他們盼望有一間自己的房子,他們要想有一間自己的房子只有一個途徑:自己開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