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準人生節拍——我看電視連續劇《什剎海》

2021-01-09 百荷書房

作者:臨海憑風

電視連續劇《什剎海》,反映的是居住在北京什剎海一個四合院中的尋常百姓莊為天一家的生活和所思所想。莊為天和老伴金顏生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並有隔代人一個孫女和孫子。按說居住在人們嚮往的皇城根下,北京的黃金地段什剎海,一家子和和睦睦,倖幸福福共享天倫之樂,夠幸福的了,讓人羨慕不已。

但在中國民間有一句話叫做龍生九子,九子不同,人們經常用這句話來形容同胞兄弟之間性格不合愛好品質也不相同。

實力派演員連奕名在電視連續劇《什剎海》中所飾的三兒子莊志斌就和大哥莊志存、姐姐莊靜不一樣。父親莊為天從小就對老三給予很大希望,教他廚藝,但是莊志斌,練攤、開歌舞廳、做異國貿易,做房地產拼縫……就是不喜歡父親的規划去做廚子。

本來一家子合計盤下「醉八仙」,讓莊志斌和妻子風兒佔據大份額,其實是父母要用這個「醉八仙」拴住莊志斌,因為他的哥哥姐姐都有正經工作,讓老三接替自己,好好經營,把莊家的廚藝發揚光大。

但是,事與願違,莊志斌根本就不買帳,將醉八仙交給了風兒和楊師傅搭理,自己依然我行我素,幹自己喜歡的事兒。

「醉八仙」由於城管幹預,將原來私自更改的門臉朝向什剎海,改為了在原來的胡同開門經營,人氣一落千丈,虧得莊為天的好朋友董先生相助,準確定位改為「莊家菜」私家菜,在莊靜、曉曉和大衛的傾力相助下,把莊家菜及其菜品、廚師掛在了網際網路宣傳,才起死回生,訂單的客戶排出好幾個月,全家人皆大歡喜,如沐春風。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和莊志斌一起成長在胡同的冬子,受一位搞建築的大老闆的指使要和莊家菜合作,就是奔著莊家菜這塊招牌,並說在北京城最有名的慶雲樓,開始莊為天還不同意,經過冬子和莊志斌的鼓動,並親自領著莊為天去了慶雲樓。

這下經不住誘惑的莊為天也同意了,並將自己要在慶雲樓掛上莊家菜的牌子的事情,告訴了親朋好友,老鄰舊居,滿城風雨。

誰知,這件事被順子知道了,是個騙局,他告訴了自己的初戀情人--風兒,風兒告訴了全家。莊為天生氣,堅決不同意和冬子合作了。冬子不夠臉,找來莊稼菜的房主,給房主一筆錢,要房主提前收回房子,逼迫莊家就範,莊為天更火了,找來房主的父親,加了租金和費用,才算保住了莊家菜這個地方。

真是平地起波瀾,好端端的日子,讓莊志斌弄得雞飛狗跳,莊家差點沒了餐館之地,風兒數落了莊志斌幾句,莊志斌掛不住了,還動手打了風兒,父親莊為天一氣之下,把莊志斌攆出了莊家。

死要面子的莊志斌先後在什剎海非法收取停車費,又和侯三去武漢倒騰非法品,又蹬三輪車 ,最後租了個小房子,開起了「一碗麵」夜宵店。三天無人問津,順子到來,莊志斌說出了這些年的人生感悟。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要有本事,光靠耍嘴皮子,不會有尊嚴。要自食其力,做優秀的自己,才會獲得幸福。

如今電視連續劇《什剎海》也播出了三十多集,筆者對莊志斌這個人物有所了解,就本質而言莊志斌除了沒讀多少書外,就是身心不定,對父親規定的當廚子之路有了牴觸情緒,因此,老大不小的他,人還沒有定性,沒有找到發揮自己優勢的地方,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什麼都明白點,但是樣樣松,沒有應人的地方。好人歸好人,就是不受別人尊重。

反思後的莊志斌,還真的下了功夫,腳踏實地地幹起來。是啊,創業的路從來就不平坦。

我國先哲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好在現在被逼上絕路的莊志斌認清了自己,下定了創業決心,認清了創業之路,一招一式撲下身子的實幹,他的「一碗麵」火了,並引來父親和風兒。浪子回頭金不換嗎?因為我早就相信莊志斌有這個實力、能力,只要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做,一定會成功的。

最後說說飾演莊志斌的連奕名本人,他考入中戲,後進入國家京劇院,曾前往香港發展,2000年回到內地當過演員、導演,他的演技樸實、真實,不像在演戲,仿佛他就是什剎海胡同的一員,就是生活中莊為天的兒子,一招一式透著生活化。看來好角色,還得好演員出彩。

2020、8、4

本文圖網絡,致謝!百荷書房作品版權作者所有,抄襲必究,禁止轉載。歡迎分享轉發,歡迎關注,歡迎留言討論,我們一起學習。

相關焦點

  • 為知錯就改的莊為天點讚——我看電視連續劇《什剎海》
    文/臨海憑風 在電視連續劇《什剎海》中,一向要理要面的莊為天栽了個不大不小的跟頭,平時儘是他數落別人,這次被身為格格的妻子金顏「數落」,被兒女「笑臉」批判,著實很尷尬,但他知錯就改,表現了京城男子漢的大氣,知錯就改,讓人欽佩。事情是這樣的。原來莊為天率領一家人盤下的「醉八仙」,一直不景氣,儘管三兒子莊志斌和兒媳風兒全力堅持,還是不能起死回生。
  • 相同的起點,不同的結局——我看電視連續劇《幸福裡的故事》
    作者/臨海憑風圍繞著人生,諸多影視公司拍攝了不少反映北京平民生活的年代電視連續劇,《滿四合院》、《什剎海》、《正陽門下》等等,都以細膩的情感,高超的技法,深刻地詮釋了某個年代的某些群體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告訴人們如何奮鬥,戰勝困難和戰勝命運,激勵人們奔向美好的明天。
  • 看《什剎海》連續劇,了解老北京護犢子式的家庭教育
    最近《什剎海》在央視熱播,沒怎麼完整追過劇的我,被《什剎海》弄得,排除一切以前不可能排除的約飯、早睡、晚溜等好事,每天早早地做好準備,坐等它的播出。《什剎海》中那老北京的地界兒,老北京的美食,老北京的老禮兒,以及自帶調侃風格的京腔京韻的聊天,無一不吸引我入勝。我真的大愛這部電視劇。
  • 歌曲,為電視劇《什剎海》注入靈魂
    閒下來的時間,要看很多很多,有的內容記不得了,或者記不清了。但是優秀的、經典的插曲還是記憶猶新,長在了記憶中,有時還情不禁地哼唱幾句。回眸,滄桑歲月中的老電影,《義勇軍進行曲》原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
  • 《什剎海》關曉彤、吳磊聯合演出了都市家庭劇
    作為《王牌對王牌》的居民,嘉賓關曉彤終於製作了一部電視連續劇,將表演當代的都市家庭劇《什剎海》,上次看完她的戲後,還是《鳳囚凰》。除了劇組中相當多的老角色,劇中還有帥氣的吳磊飾演向東,劇中是劉佩琦的孫女婿老師,關曉彤是孫女莊曉曉劉佩琦。
  • 電視連續劇《我是你的眼》盡顯莊河風情
    電視劇《我是你的眼》盡顯莊河風情文/呂化雨眼下,遼寧衛視晚間黃金段播放的電視連續劇《我是你的眼》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而對於莊河人來說,這部電視劇更有著特別的意義,因這部連續劇是在我市蓉花山鎮長隆影視基地開機的,且有三分之一的戲份就在這裡拍攝。《我是你的眼》的編劇是聶欣。
  • 真情大愛埋心底 ------我看電視連續劇《跨過鴨綠江》(2)
    真情大愛埋心底                   -我看電視連續劇《跨過鴨綠江》(2)                           臨海憑風年末歲尾,
  • 當影視遭遇國粹——電視連續劇《人生幾度秋涼》觀評
    我們是不妨把《人生幾度秋涼》喚作「類型影視劇」的——一種繼警匪片、恐怖片、偵探片、科幻片、喜劇片、西部片、災難片、言情片、武俠片、諜戰片、戰爭片等之後,又一種影視劇新形式——「文化片」。近年來,中國大陸影視劇的文化含量漸漸濃鬱了起來。將文化澆鑄於影視劇中,正成為影視劇創作的一種新趨勢、新類型。如海飛創作的電視連續劇《旗袍》,等等。
  • 巜看完電視連續劇:情滿四院》
    長篇電視連續劇:《情滿四合院》,每天晚上十點半在中央八臺播出,每天三集,一直播放到晚上十二點,昨晚全劇終。寫的是北京四合院裡老百姓的故事,整個劇情始於四合院,圍繞著四合院。四合院裡的故事從六十年中期起到七十年代,直至八十年代初的歷史發展過程。
  • 吐槽央視熱播劇《什剎海》,你同意我的觀點嗎?
    》,講述了北京什剎海胡同裡莊為天一家三代人,生活、工作與愛情的瑣碎而又充滿煙火氣息的故事。這部充滿京味的37集連續劇,劇集在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已經過半了,劇情發展和走向也基本為觀眾所了解,但是豆瓣評分卻從最初的6.3分,掉到了目前的5.9分。而同樣是講述當代北京人生活的《風車》豆瓣評分8.3;《正陽門下》,在豆瓣的評分是8.2;《情滿四合院》的豆瓣評分是8.0;《正陽門下小女人》的豆瓣評分是7.7。
  • 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合集
    >「圖說老電影」BBC電視連續劇翻譯家草嬰和上譯廠演員座談《安娜·卡列尼娜》譯製導演楊成純談怎樣看《安娜·卡列尼娜》唐煜:讀李梓老師《安娜·卡列尼娜》配音創作札記請點擊下方連結觀看: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1)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卡列尼娜》(2)BBC版電視連續劇《安娜
  • 中外經典懷舊電視連續劇新一期片單(想看的都在這裡)
    >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二集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3-4集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5-6集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7-8集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9-10集>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11-12集《烏龍山剿匪記》 第十三集 (補發)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14集電視連續劇《烏龍山剿匪記》第15-16集電視連續劇《
  • 「八集」電視連續劇:神話
    易小川的無心之失,貪玩隨性,自由自在,這些對于堅貞純潔的素素來說是一種罪孽啊,為愛付出一切確什麼都沒得到,素素是小川人生路上遇到的一抹溫柔的風景,而小川卻是毒素的人生終點。當看完整部劇,久久不能忘懷的還是素素,以至於本劇的女主角玉漱公主,完全沒有感覺,內心毫無波瀾,也不知編劇怎麼想。玉漱完全成了炮灰,只出現了五集的素素成為了神話。
  • 《王與我》韓國電視連續劇
    《王與我》韓國電視連續劇, 前幾集印象最深的就是「刺宮」的事情,就是所謂的閹割,在朝鮮被稱為內侍的在中國稱為太監。專門負責閹割的人叫"屠子匠".有的人看電影學的是做人,有的人是學知識,有的人就是消遣。其實導演和編劇在有更多的前人的借鑑的時候,也遇到了更上一層樓的難題。比如人物與人物之間的關係,他們又是如何認識的,看得多了,無非幾種彼此之間都很雷同,不同的是誰演,背景。比如宮廷,矛盾是肯定的,權利爭奪是肯定的,妃子忙著爭寵,為了家族的榮耀往上爬,斂取錢財,打倒對手。
  • 巧婦九妹:踏準鄉村振興節拍的新「網紅」
    但正是從這一天起,甘友琴漸漸成了「巧婦九妹」,一次無心插柳的嘗試,因為一根看不見的網線,讓她的人生徹底轉了一道彎。  九妹說:「我做這個完全是偶然的,我在網上看到人家拍了一些搞笑的關於農村的短視頻,但是我們家也很美啊,我也想展示一下給別人看看。當時拍的時候就是一個娛樂的心態,也沒想過會成為網紅,沒想過今天還會有記者來採訪我,沒想過自己還會上電視,這些都統統沒想過。」
  • 《裝臺》:一部完美的電視連續劇
    近期每晚都在看中央電視一臺黃金時段播出的電視連續劇《裝臺》,更不敢錯過昨晚第33集的大結局。隨著劇情的結束,個人的思緒和感慨逐漸湧上心頭,不吐不快。這麼說吧,《裝臺》是我看到的今年以來、或者說是近幾年以來國產電視連續劇的完美之作。
  • 關曉彤吳磊主演京腔京韻《什剎海》,看現代與傳統的千年交錯
    看《什剎海》本來是進來看關曉彤和吳磊的,導演也很照顧年輕觀眾的喜歡,第一集一進來就看見這倆了,不過接著往下看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他們倆戲份不多,主要是老兩口和倆大叔才是主角,男主劉佩琦已經62歲了,女主曹翠芳更是已經76歲了,男二連奕名也48了,女兒張齡心也39了,年輕的觀眾可能光看這些名字都想不起來是誰,但一看臉還覺著面熟。
  • 《什剎海》拍給外地人看的京片
    包裝過的胡同京片,也不知道導演還是編劇有沒有在胡同裡住過,特別是什剎海那片兒,有沒有去看看那邊現在住的都是什麼群體,拉胡同遊的蹬三輪兒的都是哪兒的人,還有就是北京人串門子尤其是給老家送點心匣子誰會買京八件?!反正我看就是從一開頭就得開始吐槽。
  • 電視劇《什剎海》熱播,關於什剎海的故事有哪些?看完漲知識了
    該劇以北京什剎海胡同裡莊為天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工作與學習為主線,講述了一家人現代而瑣碎又充滿煙火氣息的生活日常故事。故事雖平常,但在鏡頭轉換間,關於老北京特有的文化氣息和相關風俗禮儀的記述,讓觀眾大呼過癮。可以說,看完《什剎海》,也就近距離感受了老北京。比如劇中提到的老北京過年的風俗,關於餐飲文化、中藥文化、太極拳術的記載,關於皇城根前的種種民俗等等。
  • 佛教電視連續劇《百年虛雲》全集(1-20集)
    二十集佛教電視連續劇--《 百年虛雲 》--禪   者   的   腳   步二十集電視連續劇《百年虛雲》是以中國近代禪門宗師虛雲長老心堅行苦,慈悲濟世的一生為藍本而編劇的故事,是中國首部純佛教人物的電視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