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結果偏見、隱私保護、數據安全 谷歌CEO國會聽證說了這些

2021-01-09 華爾街見聞

今日,谷歌CEO Sundar Pichai在國會參加聽證會。聽證會就谷歌搜索保守派內容是否遭到歧視、數據安全、假新聞和仇恨言論等議題展開討論。目前,美國的立法者和公眾對矽谷對民主和隱私的影響越來越持懷疑態度。

搜索結果是否歧視了保守派?

周二的聽證會主題為「透明度和問責制:審查谷歌及其數據收集、使用和過濾實踐」。許多國會議員提出,谷歌的搜索結果是否不利於保守派觀點。

去年以來,川普和共和黨人一直指責谷歌和其他技術平臺壓制保守派的聲音。 Pichai對此進行否認,並一再強調谷歌的搜索算法不支持任何特定的意識形態,而是反映出最相關的結果,這可能會受到用戶搜索時間以及其位置等其他因素的影響。

幾位國會議員還詢問谷歌是否存在其他類型的偏見。

根據StatCounter的數據,谷歌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搜尋引擎,擁有超過90%的市場份額,但谷歌平臺搜索結果的產生過程是複雜和不透明的。監管機構和Yelp等競爭對手批評谷歌通過其他網站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服務(如地圖、職位發布、商業評論和旅遊信息)。去年,歐盟對谷歌罰款27億美元,因其購物搜索結果被判壟斷。

作為回應,Pichai表示谷歌「為用戶提供最佳體驗和最相關的信息」,並否認該公司在其搜索結果中使用了歧視性做法。當國會委員問及谷歌是否會支持某種反託拉斯立法時,Pichai模糊地回答說谷歌會「樂於建設性地參與任何這些領域的立法」。

數據安全和仇恨言論

國會委員還向Pichai詢問了谷歌在數據收集方面的透明度。

在聽證會上,Pichai表示,上個月有超過1.6億人檢查了他們的谷歌隱私設置,而谷歌希望讓「普通用戶」更容易控制他們的數據。

「我們一直認為還有更多工作要做,」Pichai說。 「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努力領域。」

《紐約時報》周一報導稱,WeatherBug和GasBuddy等熱門應用程式以令人難以置信的細節跟蹤用戶的位置,然後將這些數據發送或出售給廣告商和零售商。此外,相對於iOS系統,谷歌的安卓作業系統有更多的應用程式可以密切跟蹤用戶的位置。

公眾對於隱私保護越來越關注。

谷歌周一透露,安全漏洞使開發人員可以查看5250萬Google Plus用戶的個人資料信息,即使他們的個人資料已設置為私人。這是今年第二次Google Plus漏洞。

Pichai在他的證詞中承認,根據今年早些時候在歐盟生效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公司必須知情後的72小時內披露個人數據洩露事件。但是,谷歌此前曾堅稱其Google Plus問題不是「違規行為」,因為它沒有發現任何第三方訪問或濫用數據的證據。

Pichai表示,實現一致的全球監管對公司有一定的價值。此外,他強調了谷歌今年發布了自己的框架來指導數據隱私立法。

仇恨言論和錯誤信息是多次提及的話題。 馬裡蘭州眾議院Jamie Raskin特別引用YouTube視頻。該視頻造謠稱,希拉蕊柯林頓和其他政治家和名人正在喝兒童的血液。

Pichai表示:「我們一直在努力處理錯誤的信息。谷歌正在尋求做更多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美眾議院3個半小時疲勞轟炸谷歌CEO:是否對川普有偏見
    當地時間12月11日,谷歌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出席美國國會眾議院司法委員會(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聽證會,就谷歌搜索美國保守派內容是否遭到歧視、數據安全、假新聞、仇恨言論等議題展開討論。
  • 谷歌被國會拷問數據隱私 Chrome瀏覽器「頂風作惡」
    近日,就在谷歌出席國會召開的數據隱私聽證會前夕,chrome瀏覽器發布的更新版「chrome 69」卻撞上槍口,被曝利用瀏覽器默認設置強行搜集用戶數據,引發美國朝野的強烈不滿。據筆者了解,谷歌帳號是谷歌旗下網絡產品的通用帳號,從2016年開始,登錄Gmail就會自動登錄谷歌雲盤、YouTube以及谷歌地圖,等等。谷歌帳號一體化,曾引起網民的廣泛擔憂:一旦其中任何一個密碼失竊,就意味著所有關聯信息全部被盜。現在谷歌「得寸進尺」,又要將谷歌帳號與chrome自動同步,自然會引起數據安全專家的質疑。
  • 三大社交媒體公司CEO接受國會質詢 黨爭導致「跑題」
    在近四個小時的時間裡,商務委員會成員向Twitter執行長傑克·多西(Jack Dorsey)、Facebook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谷歌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提出了120多個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圍繞社交媒體言論和平臺所造成傷害的。但與之前聽證會不同的是,這次充分暴露了黨派分歧。
  • 加強隱私保護!谷歌將在2021年改變Chrome擴展訪問數據的方式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谷歌最新資訊 > 正文 加強隱私保護!早在今年1月18日,也就是Chrome88發布的前一天,谷歌將要求每個擴展都公開展示其隱私保護措施,並限制開發者對收集到的數據的處理方式。
  • 聽證會上,推特臉書CEO被共和黨、民主黨「夾擊」
    共和黨參議員指責這些平臺系統性針對現任總統川普及保守派人士的言論,共和黨議員尤其提及了推特屏蔽《紐約郵報》有關拜登貪腐的報導和凍結保守派政治人士班農帳號等行為。密蘇裡州共和黨參議員喬希·霍利質疑,「推特」和「谷歌」還有「臉書」會對審查內容進行內部協調,以系統性地壓制保守派觀點。
  • 谷歌中國版搜尋引擎涼涼?一部精彩的「宮鬥」大戲正在內部上演!
    迫於內部的壓力,谷歌決定關閉該項目團隊用以訓練搜尋引擎的數據獲取通道;許多參與該計劃的工程師也將被重新分配到與巴西、印度尼西亞、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相關的項目;谷歌CEO劈柴哥更是在國會聽證中明確表示目前沒有在中國推出搜索服務的計劃。
  • facebook隱私洩漏引國內安全行業關注
    北京時間4月10日起,美國Facebook公司執行長馬克•扎克伯格出席了美國參議院聽證會,就超過8700萬用戶數據遭「竊用」一事接受了44位國會議員連續兩天的盤問。  網際網路的發展與形態升級,隨之而來的用戶隱私信息不斷變成數據存儲在雲端伺服器之中。而用戶數據也逐漸成為網際網路公司的最大資源。
  • 谷歌申辯反壟斷指控:沒強迫別人用谷歌搜索,沒有壟斷
    她補充說:「數字廣告價格在過去十年裡有所下降,廣告技術費用也在下降。谷歌的廣告技術費用低於行業平均水平。這些都是競爭激烈的行業的標誌。」谷歌廣告銷售額佔母公司Alphabet營收的80%以上。但Alphabet的大部分銷售額和大部分利潤來自谷歌的高利潤率業務,即搜索廣告。而德克薩斯州瞄準的業務對谷歌的重要性要小得多,該業務主要在合作夥伴應用程式和網站上投放廣告。
  • 拿下全球搜索市場92%份額 聽Google怎麼說反壟斷
    在聽證會上,四大科技巨頭在各自領域的「壟斷做法」備受抨擊, 其中以谷歌(Google)對網際網路搜索操控最受關注。 根據在線研究公司StatCounter的數據,谷歌搜索在全球市場的份額達到92%。因谷歌佔據了搜尋引擎的主導地位,其他網站極度依賴谷歌搜尋引擎獲得流量。據悉,歐盟就谷歌違反了歐盟反壟斷規定對其開罰近五十億歐元。在聽證會上,司法部對谷歌的調查最為徹底。
  • 盤點2018谷歌熱搜榜:世界盃、已故名人……原來大家都對這些感興趣
    今天,谷歌搜索也盤點了2018年度最熱門的搜索,滿足了我們在數據時代對年度回顧珍聞的渴望。
  • 谷歌反壟斷戰役,把低調的 CEO 推到了聚光燈下
    10月20日,谷歌慘遭美國司法部起訴,並指控谷歌是「網際網路壟斷的守門人」。訴訟稱,谷歌通過反競爭行為,試圖非法保護和加強其在網際網路搜索和搜索廣告等領域的統治地位。 谷歌在經歷了經濟衰退、新冠疫情構成的大流行,以及之前五大洲有關政府監管機構的調查後,仍然創造了巨額利潤。現在,谷歌面臨的,是22年發展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生存危機。
  • 論道:數據共享 v.s. 隱私保護
    而共享的數據很大程度上已經深度涉及到隱私數據,這些隱私數據如果非法使用,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後果。如何處理數據共享和隱私保護之間的矛盾成為當前熱議話題。7月15日, AI Time舉辦第四期沙龍,邀請了明略集團首席科學家吳信東教授、清華大學朱小燕教授、清華大學的徐葳副教授,以及微眾銀行人工智慧部的吳海山副總經理,一起論道「數據共享開放與隱私保護」。
  • 谷歌CEO皮查伊證詞:我們要保證美國的科技優勢
    我們成立於矽谷,現在世界各地的谷歌員工超過12萬名。我們在美國有超過7.5萬名員工,在26個州設有辦公室和數據中心。據估計,僅2018年我們在全美的投資就超過了200億美元,據稱我們是當年美國最大的資本投資者。在過去的三年裡,我們躋身美國投資者前五名。
  • 谷歌助手引發隱私爭議,1300萬美元不夠買 「教訓」?
    谷歌助手具有爭議的更新虛擬助手市場的霸主之爭正在升溫。谷歌助手正在關注一個可能引發安全問題的重大更新。作為測試版更新的一部分,谷歌想讓谷歌助手可以從鎖定的設備發送消息。提議的測試版升級正值谷歌因隱私訴訟而面臨1300萬美元罰款之際。
  • 谷歌搜索找手機國內無用 丟手機靠手機管家找回
    近日,谷歌推出了一項新功能,允許用戶通過桌面平臺的谷歌搜索尋找丟失的Android手機。谷歌稱,用戶需要安裝最新版Google App才能使用這一功能。升級完成後,用戶只需在谷歌搜尋引擎中輸入「尋找我的手機」,即可確定手機位置。
  • 谷歌加強隱私控制 默認18個月後自動刪除用戶位置記錄
    ,將在18個月後自動刪除新用戶的位置歷史記錄和網絡瀏覽歷史記錄,使每個人都更容易訪問其搜索、地圖和YouTube應用程式而不會被跟蹤。谷歌執行長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發文稱:「在設計產品時,我們專注於三個重要原則:保護你的信息安全,負責任地對待它,讓你掌控一切。今天,我們將宣布隱私保護方面的改進,以幫助實現這一目標。」
  • 數據驅動之下如何保護隱私
    數據驅動之下如何保護隱私在有關教學、安全、領導力和管理、公平的對話中,數據是對話的焦點。數據可以提供言之有據的見解,但這種努力也伴隨著風險和挑戰,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甚至會阻礙創新。有這種意識的人往往也沒有足夠的知識、時間或支持來避免這些問題陷阱。行動裝置和網際網路技術在大多數學生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因此,他們必須了解數據隱私問題,知道如何以及何時保護數據。教育工作者和學校系統必須應對一套複雜的、往往是多層次的有關教育數據隱私的法律。這些法律要求往往會因地區和國家而異。在美國,學校必須考慮聯邦和州的法律,技術和法律環境也在不斷變化。
  • 中安網脈副總經理:大數據時代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有兩個難題
    講座上,中安網脈副總經理、大數據安全事業部總經理查正朋以「大數據時代,信息安全如何守護?」為主題進行了分享。查正朋認為,目前隱私保護的實踐方法在大數據時代基本上形同虛設。大數據時代的數據安全與個人隱私保護面臨兩個難題:一是隨著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海量數位化基礎設施隨時隨地在收集個人隱私,如何做好安全運營維護;二是海量數位化基礎設施必然帶來漏洞的快速增長,如何面對漏洞激增。
  • 對話谷歌:終有一天,智能助手可以完全讀懂你的喜怒哀樂
    Huffman,一位擁有14年在職經歷的谷歌老將,目光和善,留著濃密山羊鬍子,他認真思考了我對未來數字助理時代提出的隱私問題。他說,首先,這可能需要立法。他也是在討論谷歌助手的發展方向,這對谷歌思考其最重要產品有啟發意義。另外,他也談到了谷歌智能助手的發展方向,以及這將如何幫助谷歌獲取洞察見解,並最終指導這款也許將在搜索巨頭旗下最為重要的一款產品。
  • 谷歌搜索揭示人性最黑暗的秘密
    這些條件谷歌搜索都符合。谷歌數據威力的一個體現是,人們會告訴該超級搜尋引擎他們可能不會告訴任何其他人的事情。谷歌的發明初衷是讓人們能夠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而不是讓研究人員更多地了解人。但事實上,我們在網際網路上求知的過程中所留下的痕跡極其有啟發作用。我過去四年一直在致力於分析匿名化的谷歌數據。各種發現可以說一樣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