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中箭後傷口未徹底清創,發生感染,全身性敗血症而死。二為因智商問題被諸葛氣吐血了,也就第一個死因還能算是靠譜點,第二個死因完全是荒謬至極,沒周瑜能出來東吳嗎?直接和諸葛亮一樣智商爆表幹出來一個國家(此刻先不談他們各自的主公如何如何)。倆人智商能差多少,非要比比的話,也就是一個為兵法智囊,一個為純智囊。
要說周瑜之死也不算啥疑團,荊州的重要性大家可想而知,荊州是屬於在南郡上遊,而孫權在的柴桑屬於下遊,就這上下遊的差距就是孫權的命門了,佔據荊州了就可以直接進行滅吳,當時荊州是在周瑜手中,周瑜都不用憑自己大都督的身份就能在東吳站穩腳跟了,所謂樹大招風也就如此吧,孫權他怕啊,怕周瑜幹掉自己上位。於是就聯合了魯肅將荊州弄到自己手裡,但是一想這荊州要是一直在自己手裡不能讓周瑜服氣,正好劉備苦於沒地方發展,孫權心想先借出去給劉備,讓周瑜別鬧事,然後再把荊州要回來,這樣就能一直把荊州留在自己手中了。後來劉備聽聞孫權對周瑜有防範心理,趁火澆油說:「公瑾文韜武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恐不久為人臣耳」。這完全就是挑撥離間啊,但是周瑜也沒辦法,內有孫權魯肅,外有劉備。周瑜一直主張伐蜀,但是孫權一想,這要是把劉備幹掉了掣肘周瑜就更難了。
後來孫權表面上答應了周瑜的伐蜀,但是此時劉備早就做好了部署,在周瑜伐蜀的時候孫權就下了召回令,這下周瑜前有劉備後有借出去了的荊州,自己已經被困在中間並且不會有任何支援。此時周瑜知道這明顯是被耍了,但是周瑜並沒忘記孫策和自己一起建立的東吳,寧願以死來打消劉備的敵意和孫權的疑心。大體上就這麼回事了,但也不一定是真的,哈哈,古時候的真相就算分析出來了也不一定真是這麼回事,望大家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