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3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李文芳 石天星)在有的人看來,他有點「傻」、有點「痴」,22年來始終守著一個目標,從未放棄。
從2010年開通彩虹人生博客綠色通道至今,近3000個日子,他每周都將自己的時間安排公之於眾,便於學生們找到他。他用「傻子」般的執著與愛心,「瘋子」樣的堅持和奉獻,書寫著新時代師者的形象。
從教22年來,從70後到90後學子,他的學生盡情逐夢彩虹人生——
鮑海君,70後,秉承阮俊華的育人理念,成為浙江財經大學的一名老師,破格晉升為教授,創新方式教書育人,先於阮俊華成為浙江省師德先進個人;
忻皓,80後,與阮俊華亦師亦友18年,將青春無悔地奉獻給環保公益事業,成為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獲得者、全國五四青年獎章獲得者;
韓熠宗,90後,在阮俊華教導下堅定理想信仰,投入學生工作5年,志在服務基層。
阮俊華是他們共同的「兄長」。
70後鮑海君
接棒走上育人路
年紀不大、黑瘦,眼神裡有股神氣,這是浙江農業大學(後併入浙大)東南土地管理學院1996級學生鮑海君當年對還是學院輔導員的阮俊華的第一印象。
「開學還沒幾天,在校園裡與他相對走,本想躲開,沒想到他一口叫出我的名字。」鮑海君回憶。
在鮑海君眼裡,阮俊華一心撲在學生身上,指導學生思想,處理學生問題,對學子成長絲毫不敢怠慢,總能在關鍵時刻「拉上一把」。找他談心的學生,有時挨到他肚子「咕咕叫」,仍有一肚子「苦水」要訴,他也不捨得說句「結束吧」。
鮑海君就是常光顧阮俊華辦公室的學生之一:想考公務員,找阮老師商量;想創業,找阮老師出謀劃策;想做學術,還找阮老師把關。每次選擇,阮俊華都盡力提供幫助,比如指導他擔任院裡的學生會主席,帶他去基層鍛鍊,幫他聯繫專業導師。
從鮑海君身上,阮俊華也開始反思,如何既把握時代需求又立足學生實際,同時結合自身資源,為更多學生提供全方位、立體化服務。他開始整合各方資源,籌劃各類育人計劃,逐漸搭建起「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臺」的雛形。
教書才知育人難。鮑海君說,如今再看阮老師,他依舊圍著學生轉,忙碌不減,仍保持初為人師的激情,令他欽佩不已。
接過阮俊華「育人」的接力棒,鮑海君將育人牢記心間,也學著將阮俊華育人方式植入到他的學生中去。阮俊華也多次受鮑海君邀請到浙江財經大學給學生們談理想、講信念。他還將「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臺」上的各類資源共享給鮑海君的學生們。鮑海君的多位優秀學生受到阮俊華影響,畢業後全職加入了「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臺」。
80後忻皓
匠心指引成才路
亦師亦友,惺惺相惜。阮俊華與忻皓,早已超越師生情誼,更像彼此成長的見證人。兩人都有些「傻」,分別將自己的全部精力投注在教書育人、環保公益上。
忻皓常說,阮俊華是他一生的領路人;阮俊華則說,忻皓的理想、激情、擔當和抱負,讓他引以為豪。18年前,在阮俊華支持下,忻皓與同學黃金海環浙江宣傳環保活動,見到浙江美景,也看到過被汙染過的河流。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阮俊華與忻皓萌生創辦「綠色浙江」環保組織的想法。
面對缺經費、缺人力、缺場所的困境,阮俊華硬是帶著忻皓等一幫學生,「零起點」創建「綠色浙江」環保組織,成全了忻皓的環保夢,也搭建著「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臺」的雛形。此後,他從綠色起步,緊跟時代步伐,創建「紫領計劃」「求是強鷹」「黃土地計劃」等系列育人項目,滿足更多學子需求。
跑社區、進工廠、入鄉村,在全省環保活動現場,都有師徒二人的身影。他們憑著這骨子「軸」勁兒,將「綠色浙江」從校園社團發展為擁有200餘名會員、10萬餘名志願者的中國首個5A級民間環保組織,獲得榮譽無數。
2008年,一份國際環保大禮擺在忻皓面前,卻讓忻皓犯了難。原來,國際獎學金看到他在環保公益上的貢獻,欲資助他赴美讀研。可是,如果他去美國,阮老師就要扛起「綠色浙江」所有事務,還要承擔「彩虹人生」整個平臺的育人職責,他不希望老師這麼累。
「去,當然去!」阮俊華不假思索給了他答案,負責起「綠色浙江」的日常運管。大洋彼岸的忻皓沒讓阮俊華失望,利用在美求學機會,促進「綠色浙江」與國際環保組織聯繫,推動「綠色浙江」建立錢塘江護水者項目,成為全球護水者聯盟的正式成員。
2012年5月,忻皓成為水資源管理聯盟國際標準制定委員會委員,為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爭取更多權益。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在國際舞臺上發聲,為祖國吶喊,那一刻,阮俊華幾乎流淚。
兩人到如今仍保持著每天通電話的習慣,聊到緊要事,一天四五個電話也很常見。「惹得妻子幾乎要吃醋。」阮俊華笑著說,卻又停頓了下,若有所思,難掩對妻兒的虧欠。
90後韓熠宗
信仰點亮人生路
常有人問阮俊華,將自己所有時間都給學生,圖啥?有人猜,他圖名或圖利,每當聽到這些,阮俊華總是抿抿嘴,淡淡一笑,又投身到學生中去。
這份大氣,也促進著他的育人計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點亮成千上萬學子的人生路。
韓熠宗是浙大公管學院農村區域發展專業研一學生,現任浙大「紫領人才俱樂部」秘書長。
這位臉龐還顯稚嫩的95後,總是奔波在同學之間,為他們服務;下沉到基層,解決問題。
信仰確立並非朝夕之功。對90後來說,物質生活日益豐富,而精神產品良莠不齊,容易讓他們迷失信仰。阮俊華立足當下高校思政「痛點」,結合時代背景,將課堂教學、網絡新媒體、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方式結合,引導學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為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恩師」「伯樂」,韓熠宗如此評價阮俊華。阮俊華給了他莫大的信任與鼓舞,在他大二時就鼓勵他擔任「紫領人才俱樂部」執行秘書長,還輔導他獲得「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第十屆「挑戰杯」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耳濡目染中,韓熠宗對未來有了清晰方向,他希望成為一名基層公務員,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阮俊華的辦公室很小,甚至有點逼仄。坐落在啟真湖畔,入冬後,湖畔旁的蘆葦迎風招展。他說,願做一根「會思考的蘆葦」,雖然力量並不強大,但蘆葦花能隨風而舞,在更遠的地方紮根發芽。教育如斯,師者如斯,才得以影響、感染更多青年。
後記:三位學生,難以詳述阮俊華20多年的育人路。依託「彩虹人生公益育人平臺」,他推動一批批志存高遠的優秀人才不斷成長。他們蘊藏著巨大能量,將匯成共鑄中國夢的磅礴力量。我們也看到,一位淳樸、勤懇奮戰在育人一線的老師,他心存敬畏,甘願奉獻,令人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