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人民灘,遍地蘆葦、土路泥濘,村民們面朝黃土,辛苦勞作,能吃飽飯就是最大的滿足。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今天的人民灘村究竟變成了什麼模樣?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沙頭鎮人民灘村黨總支副書記趙肖軍帶著記者,看看村裡的「彩虹路」,沿著人民灘村的「一號公路」向遠處眺望,村裡新式小洋房林立,遍野的果樹,鬱鬱蔥蔥。
趙肖軍是土生土長的人民灘村人,提到家鄉環境的轉變,他尤為感嘆: 「記得我們小時候上學,道路都是石子路或者爛泥路,都要穿雨靴上下學,現在全是瀝青路;以前各家各戶都是瓦房,現在家家戶戶都是樓房,而且每家每戶都有一輛小汽車。」
人民灘村地處長江之濱,三面環水,曾是一片荒灘。如今,總投資118萬元的整村推進項目——人民灘村體育公園建成,這裡被草坪、鮮花、庭院燈裝扮得無比美麗。村民們晨跑晚練、休閒跳舞,其樂融融。趙肖軍自豪地說:「現在的體育公園已經形成『一大五小』的公園布局,有健身設施、塑膠籃球場,2020年還要再建兩個農民小遊園,逐漸延伸到比較偏僻的小組,要形成四公裡的生態漫道,讓村民們可以沿著彩色的瀝青路步行、健身。」
彩虹路上,百花深處有人家。人民灘村目前下轄14個村民小組,擁有586戶人家,人口2003人,是江蘇省現代農業示範區、揚州市菜藍子建設核心區,是沙頭鎮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成立了3家農業專業合作社。
2015年初,人民灘村被確定為揚州市廣陵區首家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點。在美麗鄉村項目的推進上,人民灘村不遺餘力。趙肖軍告訴記者:「我們在生態環境方面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2019年,我們將長江邊上、生態紅線內的廣進船廠拆除了,還拆除了一個4000平米的鴨廠和一個養豬場,就是要恢復長江溼地的生態功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民灘村通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村民增收。目前共流轉土地2500多畝,200畝以上種植大戶4戶,50多歲的村民趙秀梅就是其中一員,她從2013年開始種植西瓜等高附加值水果及大棚蔬菜。 「一開始很窮的,後來政府、村裡、老百姓投資弄了水泥路、瀝青路,我們的生活條件好了,種植的蔬果通過市場賣到揚州、鎮江、南京,一年能掙到十多萬呢!」趙秀梅說。
春天的草莓、夏天的西瓜、秋天的葡萄、冬天的蔬菜都體現了人民灘村的產業特色。多年來,人民灘村的民營企業也得到了蓬勃發展,集聚了電氣線纜、制帽、醫療器械、五金、橡膠等相關產業。對於未來,年輕的「85後」村幹部趙肖軍有著更多期待:「全面建小康,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我希望我們人民灘村能夠成為鄉村旅遊的典範,結合項目建設,發揮三產的作用,這就是藍圖。」
如今的人民灘村,被評為「江蘇省水美鄉村」。通過各項事業的推進,人民灘村是「水鄉風情濃鬱,村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來源:中國江蘇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