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戰汛啟示錄②
洪峰浪尖顯擔當
——看懷化如何精準指揮科學調度打好防汛救災階段性硬仗
記者 底健 通訊員 粟仁瑞
身在「豐水湖南」,地處五溪腹地,洪水從未曾缺席懷化的夏天。
今年入汛以來,懷化先後經歷了12輪強降雨天氣過程,全市13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對強降雨,懷化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積極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統一領導、統一指揮、超前謀劃、精準調度,堅持戰時思維、戰時辦法、戰時作風,取得「不死一人、不垮一庫一壩」的階段性勝利,保持了2017年以來連續4年防汛救災「零傷亡」記錄。
五級書記打頭陣:一線挺起「主心骨」
大水裹挾泥沙而下,道路衝垮,護岸塌陷,山塘出險,供水設施淹沒……
6月21日起,湖南迎來今年入汛以來最強降雨過程,而雨量大,影響範圍廣,致災風險高,強降雨的中心,就在懷化。當日12時,市防指啟動防汛Ⅲ級應急響應。
汛情就是命令。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省委副書記烏蘭,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王少峰,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謝建輝,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張劍飛等省領導先後赴懷化檢查督導,要求紮實做好防汛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6月23日,杜家毫深入懷化抗洪一線檢查督導,要求各地切實把責任落到每個區域、每個河段、每個工程、每個環節、每個崗位,用黨員幹部的辛苦付出換取群眾的健康安寧。
6月21日晚,省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彭國甫緊急召開全市第十三次防汛調度視頻會議,要求全市廣大黨員幹部和各級各部門必須迅速進入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戰備狀態,精心組織、精準施策,全力以赴確保老百姓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安全度汛;6月22日深夜,彭國甫主持召開緊急防汛調度視頻會,根據雨情變化,精準調度,將洪江區、洪江市、會同縣啟動I級響應。視頻會後,調度指揮三地轉移群眾1.2萬餘人,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6月24日,他又深入此輪強降雨中受災最嚴重的洪江區、洪江市現場指揮防汛救災。
市委副書記、市長雷紹業,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陳恢清白天深入防汛抗災一線檢查指導,晚上坐鎮市防指指揮調度。即使在雙休日,仍堅守崗位,密切關注汛情。
在主要領導的帶動下,各級書記以上率下,身體力行,迅速投入到防汛救災的最前線,成為防汛救災一線的「主心骨」。
「所有年輕男子跟我上,一定要把孩子一個一個安全背出來!」6月24日,山洪水倒灌至洪江市洗馬中心學校,嚴重威脅該校師生生命安全,洗馬鄉黨委書記唐建平現場號召黨員幹部緊急救援孩子。在他的帶領下,黨員幹部齊心合力,趟著渾濁的積水,將孩子們一個個背到校門口。3個小時後,該校1300多名學生全部安全撤離轉移。
砰!砰!砰!……「現在下暴雨了,隨時可能發生危險,趕快起來準備避險!」6月24日凌晨3點多,暴雨開始襲擊漵浦縣黃茅園鎮油麻村,年過花甲的村黨支部書記唐大雪和年過半百的村主任粟平亮帶隊,在村裡的地質災害點附近挨家挨戶拍窗戶、敲大門,把一戶戶村民「強行」叫醒,提醒大家做好轉移準備。
「老唐,留在家裡太危險了,你不轉移,我們抬也要把你抬到安全的地方。寧願聽你罵,決不聽你哭!」唐大雪眼瞅著村幹部苦口婆心也勸不動「頑固」的唐葉樹,趕緊走近了去,邊幫著收拾衣物邊「威脅」道。看著唐大雪就要動手的架勢,前一刻還猶豫不決的唐葉樹瞬間行動起來,帶著妻子簡單收拾了下就跟著村幹部向安置點走去。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地質災害隱患點附近的84戶320位村民全部轉移到安全地點。
……
入汛以來,「五級書記」運籌帷幄、科學決策、靠前指揮,準確發出一個個指令,及時化解一處處險情,牢牢把握了防汛救災工作的主動權。
四支隊伍衝在前:同心吹響「集結號」
防汛指令,就是防汛救災工作的「軍令」。
入汛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堅決落實市委要求,縣鄉村「四支隊伍」迅速集結,各級黨員幹部深入防汛救災的最前沿、第一線,靠前指揮、現場調度,深入村組、山塘水庫、山洪地質災害監測點,全面排查災害隱患,向群眾宣傳防災減災等知識,重點走訪易地扶貧搬遷戶和危房改造戶,關注地質災害隱患情況,發現險情及時轉移安置,共同創造了累計轉移群眾8.14萬人、零傷亡的動人故事。
7月26日,特大暴雨「突襲」靖州。當晚9點,接到鄉鎮應急辦電話後,靖州平茶鎮界牌村村支書彭小英就逐一通知了包片負責的村支兩委幹部。27日凌晨1點,再次接到預警電話後,彭小英邊電話通知村民,邊跑著上門查看。
「糟糕!倪仁躍電話打不通!」彭小英心頭一緊,一路狂跑,與應急搶險隊隊長楊正江、輔警唐有成趕去倪仁躍家中。
「咣!咣!咣!」連續的敲門聲終於驚醒了倪仁躍一家人。彭小英立馬抱起他剛滿一歲的孫女,楊正江抱著3歲的大孫女,唐有成扶著倪仁躍和他老伴、叫上他的兒子、媳婦立馬往屋外跑,坐上車送到附近安置點。
幾分鐘後,「譁」的一聲,倪仁躍三間木質房屋被從山上衝擊下來的洪水和泥沙衝毀,廚房瞬間被淹沒,整個堂屋的門板全部損壞。
遍布各地的「四支隊伍」,群眾哪裡有需要,他們就出現在哪裡。
7月9日,一輛芷江至冷水溪鄉的縣際客車,途經芷江楠木坪鎮桂竹園秧田衝組時,被洪水圍困,車內有12名乘客。正在楠木坪鎮古坡界組查看災情的鎮長楊長澤,接到群眾求救電話,二話不說,當即帶領在場的黨員幹部趕赴現場。沿途中,因多處公路被淹,車輛無法通行。楊長澤與同事蹚著齊腰深的洪水,手拉手冒險前行。
這時,洪水已滲入車身內,淹沒了客車座位。楊長澤與同事當機立斷,先到車內安撫乘客情緒。同時,用繩索一端固定住客車,另一端固定在岸邊一棵大樹上,將救生圈套住乘客後,乘客抓住繩索,再將他們拉到岸邊來。經3小時奮力營救,成功救出12名被困乘客。
「把確保老百姓生命安全作為軍令狀,在危難險重任務中檢驗黨性、錘鍊幹部。」記者從市委了解到,目前,全市共組織3.5萬餘名幹部參與防汛救災,登記在冊的10萬餘人應急搶險隊伍全部參戰。
應急體系再升級:築牢防汛「安全網」
「22日至23日是主要強降雨時段,各級各部門防汛責任人要繼續嚴格按照防汛Ⅲ級應急響應和應急預案要求,嚴格履職。」6月22日凌晨,奮戰了一天的懷化城進入「睡眠模式」,然而,位於市應急管理局的防汛會商室,依舊燈火通明。
又是一個不眠夜。值班人員不斷撥打、接聽電話,確保信息上傳下達。巨大的電子屏幕上,不停切換顯示全市各大河流斷面行洪圖、水位數據,以及各大中型水庫的實時水位情況。
迎戰強降雨,就是一場戰鬥。既然是打仗,必須有一個高效的指揮體系。
我市將市縣兩級防汛抗旱指揮體系與應急管理指揮體系「合二為一」,通過信息化平臺整合各部門力量,實現市縣鄉村聯動和到戶到人扁平指揮管理,所有指令一個口子進、一個口子出,直接調度指揮村一級,在鄉鎮(街道)設立應急辦、在村(社區)設立應急站,將應急管理機構和應急指揮系統向鄉、村兩級延伸,形成省市縣鄉村之間、部門之間、軍地之間、上下遊之間、左右岸之間通力協作的防汛格局。
按照 「科學研判、精準調度」的要求,市防指既加強市域內「三情」監測研判,又加強貴州、廣西、張家界、湘西州及鄱陽湖、洞庭湖等地汛情和三峽水位研判,通過報、網、端等渠道推動預警信息發布到村到戶到人。入汛以來,市防指共召開防汛調度視頻會議30次、會商會32次,對每輪強降雨過程進行會商、精準調度,確保各項措施及時部署到位。
應急指揮體系的完善,離不開部門協同作戰。市氣象、水文、水利、自然資源等各職能部門在市防指的統一指揮下,認真履職,密切配合,擰成一股繩,為全市防汛救災贏得主動。
市氣象部門採取「分時段、分區域、分強度」的精細化預報預警服務手段,今年以來共製作重大氣象專題天氣報告3期、專題天氣匯報44期,以及各類專題天氣預報68期,發布各類預警信號676期,1740縣次,共計147萬人次;市水文部門按照水文測報要求,規範布點,精密施測,發布水情預報預警信息40期,為全市各級各部門提供了珍貴的水情數據;市水利部門精細調度16座大中型水庫、電站,主動發揮攔洪削峰錯峰作用,利用水利山洪預警系統、防汛視頻監控系統科技平臺發布預警,提醒鄉、村基層幹部群眾第一時間組織人員避險轉移;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持續對各縣(市、區)重大隱患點進行調度,派出指導組趕赴縣(市、區)指導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
汛期還未過去,洪災仍有可能繼續。在這場防汛救災的硬仗中,懷化將繼續以「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的氣概,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鬥志,在洪峰浪尖之中砥礪初心、踐行使命,奪取一個又一個勝利。
相關連結:
懷化戰汛啟示錄①│同風共雨護安瀾——從靖州抗擊「7.27」特大暴雨看戰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