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珍藏寶物,清掐絲琺瑯器,釉色鮮豔,掐絲細膩,紋飾流暢活潑

2020-12-23 Buddha花雨滿天

【掐絲琺瑯花鳥紋琮式瓶】

清早期 高29.6釐米口徑6.7釐米

瓶作圓口,方腹,圈足,獸首銜環耳,為仿玉蹤式造型。腹部四面飾多種花卉紋,有玉蘭、荷花、菊花、梅花等,是四季中的不同花卉。花卉採用寫實手法表現,自然活潑。頸和足分別環飾四朵勾蓮花。外底中心陰刻長方形框,內起地陽文」大明宣德年製」楷書三豎行款。

該瓶雖刻有宣德款識,但地子星灰藍色,掐絲較為纖細,與宣德琺瑯相距甚遠,為清早期特點。

【掐絲琺瑯螭壽紋盞託】

清早期 高8.5釐米 口徑7.3釐米

盞託由圓形盞、葵瓣形盤、高圈足三部分連接面成。通體施人藍色釉為地,採用多種顏色做花紋。盞外壁飾相間排列的閉壽字和螭紋。盤面每飾一螭,兩兩相對。盤背為花卉紋,圈足上飾翻滾的海木和雲禁。

該盞託寶藍色的釉料運用較多,整體色調偏暗,為清早期典型的琺瑯特點。

【掐絲琺瑯「福壽康寧」如意】

清早期 長42釐米 頭寬10釐米

如意長柄前部微微凸起,星弧線形狀,上接如意雲形頭。首部中心飾太極圖,四周有五隻紅蝙蝠相圍。柄面做「福壽康寧「四字,以紅色蝙蝠相間隔。柄的背面是九朵色彩各異的勾蓮花。

如意是象徵祥瑞的器物,清代乾隆時期製作得最多,材質也多種多樣。清早期,琺瑯材質的並不多,此為其一。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扁壺】

清早期 高43釐米 口徑6釐米

壺作扁體,寬腹圓口,長方形足,兩側安裝四個環,一環缺失習稱四系,用以穿繩攜帶。通體飾各色的纏枝蓮花紋,腹部兩面均以一柴蓮花為中心,圍做兩周花朵做同心圓的排列,其間以環繞的枝葉相連,可謂排列有序。

此壺造型來源於滿蒙人騎馬遠行時攜帶的皮壺,而略有變化。它雖無年款,但造型,紋飾、釉色均為清早期特點。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獸首銜環耳壺】

清早期 高35釐米 口徑16.7釐米

壺肩兩側有銅鍍金雙獸首街環耳。通體淺藍色琺瑯釉為地,由銅鍍金雙線弦紋將壺身紋飾分為五層,除腹下滿飾掐絲勾雲紋外,其餘四層均飾彩釉糾枝蓮花紋。腹部為紅、豆綠、藍、紅、黃、白色大朵纏枝蓮花六朵,弦紋間飾折枝五瓣形小朵花紋。

此器造型仿古青銅器,釉色鮮豔,掐絲細膩,紋飾流暢活潑。

相關焦點

  • 微講堂 | 掐絲琺瑯:復興的宮廷時尚
    譬如像曹昭這樣的文人,就斷然認為琺瑯器失之俗豔,「但可婦人閨閣中用,非士大夫文房清玩也」。雖然未能迎合士大夫文人淡雅高潔的趣味,掐絲琺瑯卻深得元、明、清幾朝統治者的喜愛。由於盛行於明景泰年間,且早期以亮藍為主調,又名景泰藍。
  • 自清宮遺存-中國特有的傳統手工藝品——琺瑯器
    一、掐絲琺瑯掐絲琺瑯是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填上各種顏色的琺瑯之後經焙燒、研磨、鍍金等多道工序而成,它有著五彩斑斕、華麗奪目的魅力。目前落雍正款的掐絲琺瑯器,僅臺北故宮典藏的一件仿古豆型器。此器銅胎,高10.1、口徑7.1、腹徑8.8、足徑4.6釐米。
  • 掐絲琺瑯、瓷胎畫琺瑯、景泰藍你分清楚了嗎?
    ,來為大家排憂解難,如果您想了解到更多掐絲琺瑯以及瓷胎畫琺瑯的相關知識,歡迎持續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精彩連連。掐絲琺瑯就是將銅胎的絲掐好之後,將琺瑯彩料施在上面。明景德年間製作的藍色掐絲琺瑯,如明雙龍銅胎掐絲琺瑯罐、臺北故宮清代掐絲琺瑯罐等均為明清時期以銅胎作為底胎的琺瑯彩。由於這種製作工藝是在明景德年間興盛,因此又稱之為「景泰藍」。瓷胎畫琺瑯
  • 瀋陽故宮館藏珍寶,難得一見!
    提到「故宮」,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瀋陽故宮
  • 故宮珍藏寶物,清乾隆仿古銅犧耳尊,尊體古樸典雅,同類中的精品
    故宮珍藏寶物欣賞,清乾隆仿古銅犧耳尊,是「唐窯」的精心代表作之一。【仿古銅犧耳尊】清乾隆 (1736-1795A.D.)尊體古樸典雅,器形仿戰國錯金銀銅尊,整個器物的色澤、金銀鑲嵌紋飾和鏽斑都仿古銅器。仿製品所飾茶葉末釉,充分體現出古銅器所具有的沉著色調。茶葉末釉屬古代鐵結晶釉的範疇。釉面呈半無光狀態,在暗綠的底色中閃爍著自然的黃色星點。唐、宋時期已見有這類釉色,明代更不乏其例。清代「臧窯」有「蛇皮綠」「鱔魚黃」等品種,雍正、乾隆時期這類製品稱之為「蟹殼青」』、「茶葉末」,並被列為當時官窯的秘釉。
  • 中國琺瑯藝術,做工精細,圖案富麗,清晚期絲琺瑯工藝的代表作品
    【掐絲琺瑯花鳥紋大盤】 清晚期 高4.7釐米 口徑36.6釐米 盤內以海藍色琺瑯釉為地,掐絲填釉飾花鳥主題圖案
  • 中國人的臺北故宮博物館,他竟然要「臺灣」化!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民黨民代柯志恩也質疑,臺北故宮博物院之所以能成為國際矚目的文物博物館,不可否認就是珍藏大量中國文物、古物,這是中國的文化資產,有何不對?此帖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裡,常常寫至枯筆,更顯得蒼勁流暢,其英風烈氣,不僅見於筆端,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字裡行間。被後人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 文化強國:華韻珍藏弘揚傳統文化,故宮《景泰百寶》註定載入史冊
    給人以圓潤堅實、細膩工整、金碧輝煌、繁花似錦的藝術感受,是馳名世界的傳統手工藝品。銅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奩式象足爐尺寸:36cm×23cm×20cm原文物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在專家團隊對故宮實地考察之後,終於在故宮館藏的上千件景泰藍選出「故宮景泰百寶」項目的60件精品,而經過專家精心甄選出來的紫禁城600年景泰藍,可謂是所有景泰藍中的代表
  • 妙寶莊嚴——故宮博物院藏法器展即將揭幕
    這套青花礬紅彩雲龍紋瓷五供造型大氣,工藝精湛,瓷質潔白細膩,釉色晶瑩清透且均勻。青花與礬紅色彩豔麗,雲龍紋線條流暢、生動。爐口沿、燭臺和花瓶腰部均有篆書款「大清乾隆年制」。這套五供應為景德鎮御窯專門為清宮燒制,是這一時期的佳品之作。
  • 玖玥文化——《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天雞尊》
    藏品規格:長/134mm 寬/45mm 高/189mm《掐絲琺瑯纏枝蓮紋天雞尊》為故宮歷代景泰藍傳世六珍之一,為紀念故宮建院90周年,由景泰藍非遺傳承若、亞太手工藝大師整器以紅銅作胎體,掐絲花紋內填入琺瑯彩釉,露銅處鍍金。天雞身上隨形作出羽毛狀飾紋,尊表面飾纏枝蓮紋。
  • 戴嘉林景泰藍掐絲琺瑯畫《國色天香》三色牡丹題材
    掐絲琺瑯三聯畫,大師以手為筆,琺瑯為墨,採用獨特的釉彩配方,細緻入微的掐絲,富麗堂皇的色彩,以紅,黃,粉三色牡丹為題材,花型寬厚,圖案線條精細清晰,豪華典雅,質地精良。
  • 中漢春拍:清道光釉裡紅漁樵耕讀圖四方尊時隔11年再現江湖
    此敞口盤造形周正雋秀,胎釉堅實細膩,亮麗奪目。盤心繪靈芝、翠竹與太湖石;外壁繪兩組靈芝竹石紋對稱分布,互為呼應,清雅醒目。紋飾構圖舒朗雅致,畫工細膩雅麗,筆法流暢,青花發色明豔靚麗。內外滿施珊瑚紅釉,釉質細膩滋潤,釉色鮮豔奪目。菱口洗脫胎於宋代鈞窯盆奩,清早期御窯廠慕古,仿燒此類器物,並在器型、釉色上進行改進,燒制出此類鏤空如意雲頭足且釉色鮮豔之佳品,改盆奩之功效為文房用洗,既承古風,又具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