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面前,良知何在?

2020-10-25 XG香糕XG


用最簡單話,講最有趣的事。(๑¯∀¯๑)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東野圭吾《白夜行》(書評)

什麼人性?

在簡單中尋找複雜,在醜惡中發現美好,在善良中感知愚昧,在憤怒中體會快樂,在反面裡尋求正面,簡單解釋,就是把人的所有正面倒過來觀賞,再把所有反面倒過來思考,這也許就是人性。

其實,

我們這代人,既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

幸運的是:

沒有體會過改朝換代的稱王爭霸,也沒有嘗到過戰爭饑荒的苦楚。

不幸的是:

當「人性的考驗」來臨時,我們卻沒能守住最初的善念。

一齣好戲

故事是從公司團建開始的,(黃渤)負債的馬進喜歡姍姍(舒淇),有一個會點物理的小跟班小興(張藝興),都是張總的員工,張總帶著團隊坐著司機小王(王寶強)的船去旅遊。


途中,馬進收到了彩票中頭獎的信息,六千萬,興奮不已。


中獎

就在馬進狂喜自己翻身的日子終於到來之際,遇到海難,只剩下不到30人流落荒島。


因為這個所謂「專家」表示隕石墜海導致世界末日,給生存者一記重擊。

專家預測

又因為張總錯誤的指導,哀怨四起,眾人的思想慢慢被瓦解。


眾人心生埋怨

食物遭到瘋搶。


司機小王當過兵,野外生存經驗豐富,體力好又靈活,能給大家採到果子,捕到魚,一開始公司的領導還對小王趾高氣昂,但小王不吃這套,踢掉的領導的食物,這時原有的階級地位無形打破。


推翻原有階級思想

在封閉小島的背景下,失去規則、失去階級、失去財富在這時形成了以小王為權力中心的權力的第一次更迭。

小王武力壓制,初現

馬進沒有妥協,因為6千萬的誘惑,在他人對現實妥協只顧生存時,只有他一直在找尋回去的路。


走遍小島找路

彩票兌獎只有90天,馬進不能再等了,忽悠了小興陪他逃出去,走之前向女神珊珊坦白中獎,又和對方告白,雖然告白失敗,但他把失敗原因歸結為他沒錢。


想親珊珊沒得逞

最終沒能逃走,途中遇到北極熊的屍體,使眾人更加相信(專家的末日說)


這時,張總出現給了馬進希望,更是給了其他人一個選擇,張總發現了一個更大更好的地方。

張總發現新地方

然而,這一切都是權力的遊戲,張總以島上最後兩幅撲克牌為金錢的代替,建立了新的體系,為了拉人入夥,表示先到先得,多勞多得,一張3甚至可以換三四十條魚。


張總拉人頭

這是權力的第二次更迭,以小王和張總為主形成兩個部落,但小王沒有張總的管理能力和資源供給,人心逐漸渙散。張總取得了巨大勝利。


小王部落

張總部落

馬進因為被騙,和小興離開張總部落。找到一個新住所,但內心還是因為彩票而不肯低頭。


日子一天天過去,彩票面臨過期,馬進內心被巨大失敗擊垮。


就在最後一天,天降魚雨馬進又從打擊中走出,和小興聯手反擊。(食物資源)


第一步,用大量的魚可以作為資源置換,(收集稀缺物資);第二步,挑起兩個部落矛盾,隔岸觀火。

最後,用希望、愛與和平,感化眾人,實現兩個部落大統一,而馬進成為新的領導人。(這是權力的第三次更迭)

馬進演講

馬進為眾人建立了一個新的體系,帶來全新的開始。


規劃路線(尋找新大陸)


給予希望(電力)

載歌載舞(給予和平)

成功登頂,珊珊也和他在一起了

表面看似美好和平,實際上這個所謂「末日」只是一個誤會。從這裡,才剛剛開始。

在這個小島之上一共經歷了三次權力更替,呈現出人性百態的浮世繪。導演黃渤說過這是一部恐怖片,只是不想直接把血拍在觀眾臉上。(感興趣可以在網上觀看全片~)

隧道

該片講述了一位平凡男人在回家的路上行經隧道時突然坍塌,他被孤立其中與外部隔絕,以及坍塌隧道之外圍繞救援發生的不斷變化的故事。

汽車銷售員李正洙結束工作趕赴女兒生日派對時,行經剛開通的河圖隧道,突然一陣天搖地動,隧道坍塌。

所幸命大,沒被砸中手機也有電,男主趕緊報了警。


萬萬沒想到在這種危難時刻,媒體還橫插一腳。(浪費時間,只為播報最新新聞)

媒體對於浪費被困人的電量,還不以為然。


對人命的漠視,只為頭條

這則隧道崩塌消息引發各界關注,除了搜救大隊,還吸引了大批搶新聞的嗜血媒體,以及逢場作秀只為增添政績的官員。


119為勘察隧道情況的無人機


後面是媒體的對新聞追蹤報導的無人機

左邊是男主妻子,逢場作戲的官員

為增添政績而拍照

通過調查發現,其實是隧道的豆腐渣工程引起的,而這一話題順勢在社會中引爆。


塌陷現場


追蹤調查及工人的採訪

救援隊隊長與男主通話後,119迅速展開救援計劃。

救援分析會

無人機受磁場影響無法使用,隊長親自勘察

幸好男主聽到誤觸的警笛聲,取得了突破進展,還看到電扇的3號數字。

隧道二次坍塌

確定位置後,開始救援。

開展行動

隧道挖通

結果,喜劇變鬧劇,施工圖有誤,救援人員挖錯通道。17天,就這麼白費了

在這17天裡,男主在艱難存活,還遇到了一個女生把非常珍貴的清水分給對方,救助難友,男主妻子也在外面幫忙給施救人員做飯。


難友

妻子

水源匱乏

唯一的蛋糕被狗吃了(狗是哪個女生的)

還好,狗狗後面為男主找到狗糧

男主憑著在災難中沉著冷靜,積極樂觀,為生命掙扎。可惜,在經歷長達33天的救援無果的情況下,更糟的是搜救行動中救難隊組長意外身亡、 國庫的大量花費政府決定放棄救援,炸山通路。男主和救援人員失聯,促使輿論審判,迫使男主無助的老婆籤下放棄救援同意書。(後男主在車內廣播聽到更是激發了求生意志,努力存活)

搜救人員死亡,加劇了救援的放棄計劃

唯一沒有放棄救援的隊長鋌而走險下到隧道底部繼續救人。

引爆炸彈前最後的努力

豆腐渣工程,虛偽的政府官員,那一天崩塌的不只是隧道,更引爆現代社會形象醜聞,生命面前,良知何在?(感興趣可以在網上觀看全片~)

受益人

該片講述了吳海(大鵬)為了給罹患哮喘的6歲兒子治病,在好友鍾振江(張子賢)的慫恿下,刻意結識了一個與他同樣身處邊緣和底層的網絡女主播淼淼(柳巖),決心醞釀一場別有用心的婚姻騙局的故事。

有兩個人,一個是會計(鍾振江),一個是代駕(吳海)。一段,為了逃脫警方的偵訊,而做的前情練習。

案發想像

對口供

這兩人平日裡,也是做慣了這種鑽空子的事情。
吳海以醉酒人為目標給對方做代駕,然後由鍾振江開車去撞對方的車,再以酒駕為由訛錢。


坑錢

鍾振江聯合上司挪用公款700多萬。(面臨公司調查)

兩人一展莫愁

吳海火鍋店偷菜,結果為了拿落在店裡的藥(他有一個哮喘的兒子悠悠)被抓,又裝哮喘跑路。

這段演技應該是全劇最好的了~( ・´ω`・ )

公司調查迫在眉睫,促使鍾鎮海設了一個局。為了讓吳海答應騙保。殘忍的在悠悠的床前抽菸,誘發悠悠的哮喘發作。(利用孩子,真夠狗的)

有哮喘的兒子

在送往醫院的過程中,不僅煙不斷,還把窗戶鎖起來引發病情加重。

喪心病狂,關窗不夠,還上鎖(小演員演技很好)

因為兒子的病情越來越嚴重,吳海最終答應了鍾正海的騙保行動。

兒子病情嚴重

兩人立馬開展作戰計劃研討會。

分工明確

他們盯上了一個女網紅嶽淼淼(柳巖),通過鍾振江的不斷砸錢,終於把人約出來,由吳海和她約會,然後騙婚。

知足常樂的心態

剛開始,嶽淼淼也不喜歡他,但是吳海和鍾振江使用種種攻略,溫暖對方,細節取勝,成功拿下。

群租房被鍾振江舉報,吳海邀請嶽淼淼同居

金錢和浪漫的雙重攻略(錢是鍾振江報銷)

嶽淼淼其實已經被感動,但是她天生無法懷孕,不想害了吳海,就拒絕了他並告訴其真相。

嶽淼淼,還是很厚道的

為了能夠拿下嶽淼淼,鍾振江聯合吳海做了假的結紮手術,騙取信任。

嶽淼淼最終感動同意結婚。

傻姑娘

結果,這邊結婚,那邊,研究殺法。

婚後嶽淼淼,還為了吳海做代駕能夠交通便利,忍受吃辣練習的難受,想要給他贏得一個電動平衡車,卻沒得到對方的感謝。

腸胃不好,不能吃辣

吳海面對兒子悠悠,他說:「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誠實」。明明明白道理,自己卻做不到。

教育孩子

二人的愛情因謊言開始,吳海與淼淼順利成婚,表面看似甜蜜幸福,背後卻掩藏著吳海和鍾振江二人的別有用心。(感興趣可以在網上觀看全片~)

就像切斯特菲爾德說的那樣:「雖然表現的方式和習慣有所不同,但人的本性都是一樣的。」

但願我們都能在「人性的考驗」中的最後一步幡然醒悟。

更多內容,敬請期待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刪

相關焦點

  • 紀錄片《二十二》:真相面前分辨良知正義
    原標題:真相面前分辨良知正義(鐘聲)   用影像記錄歷史,走進影院拾起沉痛記憶,絕不是為了渲染悲情,更不是為了宣揚仇恨,而是因為唯有從殘酷的戰爭中吸取教訓,才能構築起捍衛持久和平的精神大壩   近日,一部聚焦中國倖存「慰安婦」生活現狀的紀錄片《二十二》在上映6天後,成為國內第一部票房過億的紀錄片。
  • 法理與良知
    法理與良知——觀《我不是神藥》電影有感 在生命面前,一切或者那怕是犯罪都會顯得極其渺小。在生命面前,折射出的是人的道德良知毫無掩飾的本質。篤信生命至高無上,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渺小,否則,道德良知乃至生命隨時可能被踐踏或漠視。
  • 陳耀忠致良知家書: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尤其是春節這兩天家族相聚時,我切實感受到「家是生命的起點」,家一路呵護我們成長,是我們的生命之根,也是我們的心靈港灣。看到年邁的父親饒有興致地講述著我們的家族史,我不自覺又想到,家還是我們年老時的落葉歸根之處! 在文章中,白立新老師提到家庭的1.0、2.0、3.0。家庭分為1.0豐衣足食、2.0以德立家和3.0以道傳家三個階段。
  • 透過《十二怒漢》,探尋潛藏在人性中的良知
    人性的良知在8號身上率先展現,不經過評審團的討論程序,直接認定男孩有罪,他們可能會冤枉一個鮮活的生命。8號的良知,讓在座的12人被迫展開對案件進行討論,因為對案件進行重新梳理,之前看似那些牢不可破,可以直接指認男孩是兇手的證據,卻變得可疑了起來。
  • 《辛德勒的名單》:充滿殺戮的世界,良知是多麼珍貴
    「世界上有兩種東西不能直視,太陽和人心」,世界有種東西永遠不知道它的底線,那就是人性之中的殘忍,當殺戮成為世界的主旋律,人人生活在時刻恐慌的世界,道德,正義被狠狠踩在霸凌者的腳下,人的一點點良知便可能會拯救處在危險邊緣的生命。
  • 電影《隧道》生命與良知的災難片,還有比《人民的名義》尺度更大的反腐
    而這部2016年8月上映的電影《隧道》,除了講述除了生命與良知外,還有的就是比《人民的名義》尺度更大的反腐。韓國電影《隧道》與《釜山行》差不多是同一時間上映,成為大家刷屏的對象。與喪屍題材的《釜山行》不一樣的是,《隧道》是以一場事故為故事背景,映射政府的官僚、媒體的腐敗無良等等社會病態。
  • 高健龍 |「心中的良知」需要「頭頂的星空」
    說某人「喪盡天良」,也不是說他徹底完全地沒有良知,而是說他的良知如同死灰,吹熄了火,發不出來光。但只要他能「反身」,死灰便可以復燃。王陽明有詩云「誰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卻是誰」。良知實存於人的存在之中,它不是某種哲學的假設前提,也不是某種倫理學的邏輯公設。它是經驗性的心靈、意識、情感、信念和意志的綜合現象。
  • 什麼是良知——良知主義認為正確的良知釋義
    您不願意閱讀,或者對良知不感興趣,或者您出於某種原因反對良知都無妨,人畢竟都各自的認知與言行習慣,也會有各種各樣的人,但我堅信您一定會重視我所說、所論的。什麼良知呢?說白了,人們上學所學的知識就是良知,父母、老師、師傅教誨或教授的是良知,國家、社會提倡的是良知;法律規範的、道德約束的、制度規定的,也是良知;家規、鄉約、民俗、民風、企業章程、組織章程也是良知。
  • 良知本體 真正的長生不老丹
    在給弟子陸原靜的信中說的更清楚:「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謂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謂之氣,以其凝聚而言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真陰之精,即真陽之氣之母;真陽之氣,即真陰之精之父;陰根陽,陽根陰,亦非有二也。苟吾良知之說明,即凡若此類皆可以不言而喻。不然,則如來書所云三關、七返、九還之屬,尚有無窮可疑者也。」
  • 敢問良知何在
    事情本已漸漸平息,可是這家劇院卻再一次揭開受害者家人的心靈瘡疤,用拙劣的手法,活靈活現地展示了,什麼叫無底線,無良知。一些公眾號為吸引眼球,無所不用其極,但要有最基本的良知。在事關大眾情感的問題上,網紅們也必須學會適可而止。前有杭州來女士失蹤案,後有拉姆被前夫縱火案。件件樁樁都有一些無良網紅、自媒體湊熱鬧的影子。
  • 對沒有良知的人友好,就是對自己不友好,對家人不友好
    吃那碗飯的人,大多都是良知喪盡,為人低劣! ★我這人真的沒有什麼才華,可以說,很多搞寫作的人都比我才華豐沛,我唯一的資本,就是我不斷在向我靈魂中的渺小作鬥爭,我一直在努力地把我這個小船駛向人們最難抵達的純粹與仁慈。在這個過程中,雖然不時會有痛苦,悲哀,傷感,但一旦小船持續向前,向前,我的心境就會重新變得開闊,寧靜,清澈。
  • 視點|推崇糟粕「女德」的「致良知四合院」,真有良知嗎?
    近日,「致良知四合院」陷入「精神傳銷」的「偽國學」爭議。據媒體報導,有受訓女員工曝出,該機構在學習會場公開宣揚「女性應該完全服從男性」等女德思想,侮辱了自己多年接受的教育。但也有企業負責人稱,該機構傳播的「是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是正能量。」
  • 《子女心、父母情》訴諸良知和強調神的救贖
    前面幾章討論溝通和杖時,已經隱示兩個原則——訴諸良知和強調神的救贖,這兩個原則能把聖經的教導實際應用在教導兒女的工作上。 訴諸良知(appleal to the conscience)你對兒女的糾正和管教,必須能觸及他們的良知。
  • 人貴有良知: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良知,又叫天良、良心,是人與生俱來的內心「是非律」,是天賦人類生命中不學而知、不學而能、先天具有的判斷是非善惡的能力,也是一切道德倫理的基石。《孟子·盡心上》說:「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謝靈運《遊南亭》也說:「我志誰與亮,賞心惟良知。」良知有四項最主要內容:明善惡,知羞恥,有惻隱心,知恩圖報。
  • 《妖怪人間貝姆》以非人類的角度來喚起人類對生命的珍惜與良知
    這樣的電視劇必定是會充斥說教和熱血、以非人類的角度來喚起人類對生命的珍惜和原始的良知、在日劇中很是常見。至於如何跟其他作品區分開來、還是看腳本和導演如何展開情節以及塑造人物的功力。首先說說飾演貝拉的杏,一句話說、演得非常好。抖S屬性、有男人的氣概和爽快、也有小女生似的彆扭和情懷。鈴木福倒是並不出彩、萌還是依舊、作為三人中氣氛的調劑和惹小麻煩推動情節發展的存在、恰當好處。
  • 知識給人力量,良知才是方向(深度好文)
    解讀:莊子告訴我們,人,為了一些事情而犧牲掉生命,曰殉,如殉情、殉國,為愛情而犧牲生命,為國家而犧牲生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因此有人殉財,也有人為名而犧牲生命,為天下而犧牲生命,雖然追求的目標不同,但其結果是一樣的,都是犧牲生命。
  • 影評┃ 法治的根本:良知與操守 ——電影《換子疑雲》觀後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普通公民的良知與操守、警官的良知與操守、律師的良知與操守、法官的良知與操守,所有這些都是建立法治社會的根本。《換子疑雲》的核心問題是克裡斯汀的不斷追問:「我的兒子在哪裡?」克裡斯汀的兒子沃特不幸失蹤,四個月後,失蹤的兒子「沃特」被警察局找回,因外貌、身高等特徵不符,克裡斯汀第一眼就看出這個孩子不是自己的兒子。
  • 《魔鬼代言人》:在名利與正義的交織過程中追尋良知才能充滿生機
    ,踏上了放棄律師職業操守和為人良知,最終墜入地獄的道路,這是惡的原罪對人性的衝擊。這是名利的誘惑戰勝了良知和底線,因而他放棄正義,選擇了名利。其實名利與正義有時存在衝突,有時可以雙收,但選擇的背後都是需要人性的良知作為支撐,主角之所以無形中走上了一條背負罵名,獨自前行的非正義道路,是因為良知暫時被名利所蒙蔽。
  • 《活出來的秘密》(七):良知,掌握你的最佳利益
    分別心一動,你的生命就有限了。是吧?這是我們講的呈現出現象來了。第三句講「知善知惡是良知」。上節課我們講來著,說這個良知是個啥東西?良知是個直覺。這個直覺它要幹嘛呢?它其實是為了提示你,提示你幹嘛?提示你這麼的就幸福了。為什麼這麼講呢?因為所有的生命會自動尋找幸福感。
  • 【微友微文】從《少年四大名捕》看職業良知
    提起職責的話題,就讓人想到了職業良知。 在《少年四大名捕》中,單純的神捕們一門心思地想著如何抓犯人,就像貓子心裡只想著耗子一樣,抓完一個又一個,甚至是不惜生命的代價。可劇中最「匪夷所思」的一幕居然是「這個世界真瘋狂,耗子給貓當伴娘。」號稱冷血無情的神捕們,在抓獲出逃繡女楚映雪之後,居然不忍心將其法辦,居然違抗聖旨,居然把她留在了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