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視作不可逾越的高山,羅大佑究竟有什麼魅力?

2021-01-13 澎湃新聞
被視作不可逾越的高山,羅大佑究竟有什麼魅力?

2020-07-03 0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上世紀80年代,是個浪漫的年代,也是可以用詩歌換一頓飯的年代。

1

1974年,羅大佑將余光中的散文《鄉愁四韻》詩歌化,如果把它看作是羅大佑的初表達,那麼1979年的《戀曲1980》,則是他的亮劍之舉。

《戀曲三部曲》中,大眾更熟悉的是《戀曲1990》。音樂聲響起,難忘的舊時光,成了無數人心頭的白月光。

曾經有一對臺灣情侶去南非旅行,乘坐計程車時,司機邊開車邊哼唱著一段旋律。司機對情侶說:「這是我媽媽生前最喜歡的歌。1993年,我和媽媽在剛果的一家中餐廳裡聽到這首歌,媽媽非常喜歡,老闆就送了她一盤磁帶。」

母親去世後,磁帶丟失了,每當司機想起媽媽,就會唱這首歌,卻始終不知道歌名叫什麼。每次載客遇到中國人就會哼一段,然後問:「你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嗎?」

直到遇到這對情侶,他們告訴司機:「這首歌叫《戀曲1990》,寫這首歌的人叫羅大佑。」

烏溜溜的黑眼珠 和你的笑臉

怎麼也難忘記你 容顏的轉變

輕飄飄的舊時光 就這麼溜走

轉頭回去看看時 已匆匆數年

司機淚流滿面:「歌裡唱的那個漂亮女人,一定就是我媽媽。」

羅大佑參與《流淌的歌聲》第二季錄製

2

寫出《戀曲三部曲》《光陰的故事》的羅大佑,20多歲就被貼上了「經典懷舊」「民謠歌手」的標籤,曲中的「光陰」就是青春的符號。

《流淌的歌聲》第二季羅大佑個人形象片

上世紀90年代,民謠界增添了許多耳熟能詳的名字:老狼、樸樹、鄭鈞、許巍、葉蓓等,他們都將羅大佑視作一座不可翻越的大山。

回憶起羅大佑對民謠發展的影響,有人說,「羅大佑和崔健一樣,都是不可逾越的,是他倆讓我們明白了,流行音樂不僅可以談小情小愛,還可以表達譏諷和憤怒,他們把華語音樂提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裡面有句歌詞:「你刻在牆上的字依然清晰,從那時候起,就沒人能擦去。」這些字,就是羅大佑的歌詞。

從民謠到搖滾,A面的羅大佑是觀察幽微,體察人情的詩人;B面的羅大佑是針砭時弊,振聾發聵的良醫。當民謠不能很好地傳達他的理念,搖滾便以摧枯拉朽之勢,在人們胸腔錘下一擊重拳。

3

羅大佑的《之乎者也》以搖滾的形式,承載了思想內涵和文化使命,在流行音樂和現實社會之間找到了一個契合點,《鹿港小鎮》的誕生則更接地氣。因一次洗車時的閒聊,羅大佑得知替他洗車的小夥來自鹿港小鎮,有了觸動,回頭便創作了這首反映現實的搖滾樂。

同樣是反映現實,1986年創作的《東方之珠》,卻是用更柔和雋永的曲調,將香港比喻為戀人,贊詠她迷人的風採,也對她許下不變的諾言: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

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

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過去、現在、未來,羅大佑的歌曲始終在歲月洗禮下,透露著難以抑制的激情。強烈的感情和超凡脫俗的音樂風格,讓歷史輪迴有了新的解讀途徑。

上世紀不以唱功的好賴評判一首歌的價值,嗓音也不是判斷一個歌手的重要標準。可以聽到伍佰粗糲地唱出最柔的調;可以聽到李宗盛滄桑地演繹傷感的情;也可以看到黃沾、徐克、羅大佑用天然無雕飾的對談腔調,抒發豪氣幹雲、逍遙磅礴的《滄海一聲笑》。

那些激蕩人心的歌曲,從磁帶、CD到手機播放,變化的是載體,不變的是情感流淌、經典傳承的濃度。

本周五21:10廣東衛視,由東鵬特飲冠名的《流淌的歌聲》第二季,「華語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邀你一同追憶似水年華。

統籌/陳文龍 撰稿/徐澍初、車雅靜

原標題:《被視作不可逾越的高山,羅大佑究竟有什麼魅力?》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戰旗獵獵,他們是敵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山」!
    這裡沒有山,他們卻成為敵人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山」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閱兵分列式上,氣勢磅礴的戰旗方隊呼嘯而來。眾多的戰旗中,「塔山英雄團」的旗幟引人注目。△10月1日上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受閱的戰旗方隊。
  • 方旭東:牟宗三是一座高山,但並非不可逾越
    澎湃新聞:那牟宗三究竟是怎樣理解「客觀的了解」的?方旭東:牟宗三的定義是這樣:「所謂『客觀的了解』,細言之,比如說讀先秦儒家,就好好正視它如何形成,裡面基本義理是什麼?這種屬於哲學義理的了解是很難的,了解要『相應』,『相應』不單單靠熟讀文句,也不光靠『理解力』就行。
  • 羅大佑寫給三位紅顏的歌曲,她們的一生令人唏噓充滿傳奇
    在一代文藝青年的心中,羅大佑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經他之手寫的歌幾乎首首經典,而有些歌,有些人,是羅大佑想要唱給世人聽的,而有些歌是他為心目中的紅顏所寫,羅大佑的歌曲中,就有他為三位紅顏所寫的歌。同樣是1990年,羅大佑與作家三毛以滾滾紅塵相識,《滾滾紅塵》是由三毛創作於1990年的一本中文劇本,也是三毛的遺作,那是他們的一次合作。三毛出世後,羅大佑為了緬懷好友,在歌曲《青春無悔》裡面加了四句歌詞,改成了《追夢人》,羅大佑真的很懂三毛,他加的四句歌詞,不僅驚豔了世人,也寫出了三毛一生光亮不朽的足跡。
  • 羅大佑 大佑音樂
    本文轉自【周末畫報】;我們樂於將羅大佑以Apple Music最新一季「音樂嚮導」身份一手策劃的歌單視作一張完整的、具備古典式起承轉合和流暢脈絡感的專輯。我們樂於將之視作單曲當道的音樂流媒體時代,樂者和音樂專輯的偉大反擊。
  • 《光陰的故事》-「雕刻師」羅大佑,共時光
    說到羅大佑,他在華語音樂界一直是高山,雖然已經很多年了,我們仍然看到了他的光芒,他的創造歌曲許多都是一個時代的經典。在音樂創作的道路上,羅大佑不僅是一個高產量而且是一個非常高質量的音樂家,在他的歌裡,如果你去掉其中一首,幾乎每個人都知道每個人都知道。
  • 終於,我們去聽羅大佑的演唱會!
    「文藝女神」田馥甄是最難以被人想像到的嘉賓之一,究竟會以什麼方式給大家演繹一首羅大佑呢 「天生歌姬」A-Lin黃麗玲的歌聲低沉性感,有一種醇厚溫暖的特質,就像一個知心朋友在你需要時,用歌聲在安慰你,期待她將如何演繹羅大佑的歌曲。
  • 19年過去了,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依然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
    19年過去了,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依然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為什麼經典?又有哪些幕後故事呢? 1、選角故事 每個人都有一個武俠夢,幻想自己是金庸武俠小說的主角,吳啟華也不例外。2000年,劇組邀請他參演張無忌,雖然那時他已經36歲,要去演十幾二歲的狀態,可他還是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我演,我拍。
  • 《光陰的故事》——時光的「雕刻師」羅大佑
    說起羅大佑,在華語歌壇始終就是一座高山,儘管已經多年,但直至今天我們仍然望見他的光芒,他所創造的許多歌曲都是一個時代的經典。而且在音樂創作的道路上,羅大佑是一個不但高產而且很高質的音樂家,在他的歌曲裡面,隨便拿出來一首,幾乎都是無人不知道無人不曉的存在。
  • 音樂教父羅大佑,跟相守12年的愛人李烈分手,背後有什麼隱情嗎?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馬靖紅愛情究竟是怎樣一個事物,它到底是甜蜜的,還是苦澀的,到底是相守一生的承諾,還是彼此是彼此的過客?這世間有千萬種人,便有千萬種愛情。不論是日久生情,還是一眼萬年,能夠秉承著初心,一路走下去的,總是不多的。
  • 羅大佑:一個人的一生會有三個家
    01李宗盛說,「羅大佑在我內心是一個英雄式的人物,是一個時代的標誌,他的音樂創造才能是無與倫比的,他創造了臺灣音樂的一個歷史階段,和他相比我會感到惶恐,他對我來說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才是真正的臺灣音樂屆重量級人物」。羅大佑是中國搖滾樂,翻不過去的一座高山。音樂屬於藝術,藝術不必拿去比較。
  • 羅大佑:總有一首歌寫著我們的曾經
    兒時的羅大佑很調皮「音樂除去感情因素什麼都不是。做音樂要進到感情最深處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如今有著幸福家庭的羅大佑已到了63的年歲,對於光陰的故事和生命的延續,他有著自己的理解,「音樂就是我的孩子。」
  • 羅大佑演唱會3任前女友來到現場,他稱老婆並不在意、已事先報備
    6月15日,羅大佑舉辦一場個人演唱會,羅大佑在慶功宴上接受採訪時表示,之前不同時期的女朋友這次都來聽演唱會了,記者問羅大佑來了幾個前女友,羅大佑豎起三個手指頭。羅大佑稱,這次三任前女友全來聽演唱會,他已經事先向老婆報告,羅大佑老婆知道他的過去,並不在意,作為男人關鍵是要「誠實懺悔」。此次演唱會,羅大佑演繹了自己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所創作的歌曲,這些歌曲對自己分別有著不同價值和意義。在慶功宴上羅大佑還坦言此次演唱會有三位不同時代的女朋友都來了。而這三位昔日女友究竟是何身份,便引發了大家的好奇。
  • 66歲羅大佑近照,術後尚未完全康復,頭髮花白面容消瘦
    「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改變了我們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回憶的青春……」有很多歌,或許我們平時不會放在歌單裡經常聽,說起最愛的歌時,也永遠想不到它。但每次它的前奏響起,甚至只是看到幾句歌詞,都能不由自主地跟著唱起來,這大概,就是經典吧。
  • 音樂教父羅大佑:總有那麼一首歌寫著我們的曾經!
    1982年,羅大佑在臺灣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之乎者也》,其中收錄了《鄉愁四韻》《戀曲1980》《童年》《光陰的故事》等等廣為傳唱的歌曲,而這也正是他正式從幕後創作人轉為了歌手。羅大佑說,任何情歌都有它背後的感人故事!每一張面孔背後都有著動人的是,正是因為這樣,他的情歌唱得感人肺腑,他的搖滾精神與時代並進,停不住的愛人就是這樣的一首歌,寫給與她相愛12年的愛人同志李烈的。
  • 羅大佑:《之乎者也》
    一首老歌,讓錯過了羅大佑的我感受到大師的魅力,也多少告訴我什麼是羅大佑,歌曲的走向應該是什麼。下一句「愛情這東西我明白,但永遠是什麼」,羅大佑對於自己的愛情,抱著懷疑而又憧憬的態度,從與張艾嘉的相戀,到與李烈的婚姻失敗,愛情在婚姻和生活之中到底扮演著什麼角色,它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時間到底需要佔多少分量,它在婚前與婚後存在的百分比有多少?婚姻之中怕是早已脫離了愛情而成了固定的無熾烈情感依託的吧!
  • 羅大佑這三十年
    ――羅大佑  聽他的歌,我們的年代得到救贖。             ——陳文茜逝去的時光如同吸水的海綿,它忠實而刻板地吸收浸泡它的液體,不論這液體裡收納了多少雜質和不潔。它的任務只是吸納並收藏。30年的時光是一塊巨大的海綿,它將從這人世之間吸收些什麼呢?對不同的人來說,答案千差萬別。
  • 羅大佑、葉蓓、王錚亮、許飛用歌聲追憶似水年華
    7月3日(本周五)21:10,《流淌的歌聲》第二季將播第二期,羅大佑接棒韓磊,擔任本期時代傳唱團團長,攜手葉蓓、王錚亮、許飛,以及伍洲彤、黃國倫、秦海菲、魏雪漫、郭冰茹等聽賞團嘉賓,將似水年華裡的故事娓娓道來。
  • 滾石人物誌:溫情脈脈與極致憤怒,哪個才是羅大佑的真面目?
    我敢打賭,無論你是什麼背景,有過什麼經歷,在你已經走過的歲月中,一定與它發生過交集滾石唱片的首批籤約藝人,有潘越雲、張艾嘉和羅大佑等,而正是張艾嘉和羅大佑,憑著一曲《童年》,打開了港臺流行音樂進入中國大陸的大門。
  • 滾石人物誌:溫情脈脈與極致憤怒,哪個才是羅大佑的真面目?
    我敢打賭,無論你是什麼背景,有過什麼經歷,在你已經走過的歲月中,一定與它發生過交集。然而,無論你與滾石唱片最早結緣是因為哪首歌,發生在什麼時候。只要你始終生活在中國大陸,它都不會比《童年》更早。滾石唱片的首批籤約藝人,有潘越雲、張艾嘉和羅大佑等,而正是張艾嘉和羅大佑,憑著一曲《童年》,打開了港臺流行音樂進入中國大陸的大門。
  • 最擅長寫情歌的羅大佑,有詩人的氣質,一首《戀曲1990》人人哼唱
    在羅大佑的情歌中,有著摯烈的愛和執著的信念,有他對於愛情的熱烈嚮往和執著追求,也有著濃重的嘆息和遺憾,當人們把《戀曲一九九O》唱濫了的時候,或許我們來聽他在「83 新生演唱會」結束時演唱的那首民謠風味十足的《戀曲一九八O》會更覺得動人心弦:「你曾經對我說1你永遠愛著我這東西我明白I但永遠是什麼」,在近似大白話的漫不經意的敘述之中,有著- "份飽經人世滄桑的辛酸和痛楚,讓人在歡笑中流淚,在甜蜜中體會到愛情的那份沉重和苦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