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泉 柳景春 潘春煒
學烘焙、學插花、學手工……社區裡不定期地在做這些活動,或許有你感興趣的,但不知道從何或許這些信息;
小區裡設置的垃圾集置點位置合不合理,我想說幾句,你也想說幾句,上哪兒去說;
我想辦殘疾證;我想辦老年證,怎麼去辦這些證……
生活中,這些看似細碎的事,怎樣用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來解決?
今天(6月8日)上午,杭州社區智治在線平臺——下城平臺正式上線。
去年,下城區成為全國唯一以信息化為主題的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下城平臺的率先啟用,不僅讓居民們的問題迎刃而解,還給杭州社區智慧治理起了示範作用。
「這個平臺對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多大的幫助?」今天上午,杭州天水街道燈芯巷社來了一波又一波取經的「同行」們。
燈芯巷社區大廳裡,社區智治在線的大屏已上牆,深藍色的背景上,跳躍著各種事項。
▲燈芯巷社區剛剛上牆的智治在線大屏幕
記者粗粗看了一下,有居民信息社區管家、民情走訪信息排查、疫情防控指揮查詢、民生服務、百姓議事……每一塊內容都跟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這裡有一個主動服務提醒,這兩天用得特別多。」社工指著屏幕下方。
記者看到,這裡跳出來的是可辦理老年證居民的信息。
「以前辦退休證,居民一般會主動來找我們,現在他們不用找,我們去找他們,提前幾天告訴他們可以辦退休證啦,是不是很貼心?」
平臺上,簡便而美好的小服務有不少。
「智慧下城」微信公眾號的「智慧停車」裡,居民可就近尋找的停車場及空車位;
在「親鄰E站」,社區、社會組織、志願服務機構可實時發布服務活動信息,接受居民在線報名;
居民能線上說事、議事、評事,上班族也能在線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根據瀏覽量、關鍵詞自動形成熱議話題,實時反映了大家的集中訴求。
還有24小時的貼心政務在線諮詢和辦理服務,目前,已有交警、殘聯、人社等部門的8個事項在這裡實現全流程「跑零次」「視頻辦」。
而對社工來說,工作開展也會更便利。「以前,我們各自負責一塊工作,手機端下載的是這塊工作的平臺,現在把所有工作全部集結在智治在線平臺,數據隨時在更新,所有信息社工共享,處理事情起來更加高效。」
平臺打通了民政、社保、城管等部門數據以及小區物業、智能安防、市政服務等信息系統。現場模擬了一個場景,鳳起橋河下路旁,有建築垃圾沒有及時清理,平臺在接入城管的「雲上城管」系統發現後,值班社工可以直接通過平臺聯繫街道相關工作人員,請求幫助處理。
▲24小時線上社工——O萌小智發布
此外,杭州市民政局還發布杭州社區智治在線規劃框架,同步發布杭州市智能化線上社工形象——小智。Q萌的小智,隨時在線,解答各種問題,將是居民和社區工作者24小時的貼心助手。
在「同行們」一片點讚下,下城區說得也很實在,今天上線的下城平臺還是個初級版,需要接受實踐的檢驗,接下來,杭州社區智治在線將進一步加快應用開發,為全省乃至全國創造更多可推廣的經驗。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