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呂不韋專攬朝政,秦始皇怒殺甘羅,從中我看到了「考點」

2020-12-24 小林伊

我點開《大秦賦》,這歷史年代久遠,七國大王,三位太后、呂不韋、嬴政、蒙毅、不世出的名將們齊聚一堂。這劇應該很好看,但歪歪斜斜的每一集都寫著「歷史正劇」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幀縫裡看出字來,滿集都寫著兩個字是「考點」!

大家好,我是小林伊,今天來講講《大秦賦》中出現的考點。

先從嬴政登基開始說起。嬴政還沒有滿18歲就登上王位,按照歷史規定,未行冠禮是不可以執政的。而嬴政的老爸也很好意思,安排了呂不韋當嬴政的仲父,趙姬趙太后攝政,這麼一來,嬴政當上了這個秦王,卻沒有任何王權。

呂不韋也夠意思。他穩定朝局之後,自認為身為嬴政的仲父,大欖朝政,一點兒不把嬴政放在眼裡,只管叫嬴政好好讀書,學習治國之道。這就讓嬴政很生氣了。他是秦國的王,卻讓呂不韋做秦國的主。

尤其是在趙王駕崩之後,燕國想要聯合秦國一起攻趙,嬴政信心滿滿地告訴燕國的使者太子丹,一定會出兵的。沒卻想甘羅這個12歲的小孩子,出使了一趟趙國,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趙國的16座城池。

而嬴政卻完全不知道這件事,等到甘羅歸秦,面見嬴政時候,被嬴政用秦國劍刺死了。小林伊翻遍了《史記》《漢書》,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東西,史書上對甘羅的記載只到了他12歲的時候,關於甘羅以後的事情突然間消失了。野史上倒是說甘羅找了一個山隱居了,也有說他到了18歲的時候,被秦始皇殺了。無論甘羅的結局如何,這都成了一個「無頭公案」。

當小林伊看到呂不韋專政的時候,想到了一個詞語:「君主立憲制」。

大家注意一下,這是考點,來普及一下什麼叫君主立憲制。

君主立憲制是相對君主專制的一種國家體制,保留了王位,卻通過立憲的方式,削弱王權或者沒有王權,國家大權落到了「內閣」、「首相」的手中。世界上第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是英國,在1688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直接把英國的皇帝給光榮了。現在日本、泰國的國家體制都是君主立憲制。那麼,呂不韋專政跟「君主立憲制」有什麼關係呢?

君主立憲制有一個特點,就是皇帝們沒有王權,或者王權受到了限制。看《大秦賦》中,嬴政在沒有親政之前,幾乎是一點兒權力都沒有啊,嬴政就是一個接收通知的郵件箱,呂不韋想要攻打趙國,那就派蒙敖去打,然後再通知秦始皇;呂不韋不想跟燕國聯合,那就派甘羅出使趙國,然後把勝利果實送到秦始皇的面前,即使這勝利果實有點難咽。

這個時候,呂不韋在秦國行使的權力是相權。相權獨攬一切,就沒有王權什麼事了。

但是,隨著劇情的推進,小林伊又發現了另外一個考點:中央集權和廢分封、設郡縣。

李斯這條黃犬進入章臺宮後,就一個勁地給嬴政灌輸一個道理:你嬴政想要統一六國,非我不可,非法家不可。換句話說,李斯給嬴政提了一個建議,只有中央集權才能統一六國。嬴政聽了這話很興奮,直呼這也是我心中所想。接著嬴政又問了一個千古難題,統一六國後要怎麼治理,才不會出現春秋戰國這樣的局面。李斯想都沒想就說:「自然是廢分封、設郡縣。」嬴政繼續直呼:這也是我心中所想。

而秦始皇在李斯的思想灌輸下,有了中央集權的觀念。什麼是中央集權?這是相對於地方分權而言,地方的政治、經濟和軍事都要聽中央的。這就是中央集權。這句話畫起來,要考的。

可是,我們看秦朝的歷史,秦朝只傳了二世就亡了,那麼是不是中央集權的效果不好呢?

看一下西漢的「七國之亂」就知道:劉邦成立了漢朝之後,對劉姓子弟封了十幾個王,還有封地。等到劉邦一死,吳王劉濞翅膀硬了,於是聯合了其他六國劉姓王,一起舉兵造反。這就是分封制的一個定時炸彈,只要有了軍事實力,誰都可以「山高皇帝遠,猴子當皇帝」。後來,漢武帝劉協想了個「推恩令」,讓諸侯們把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孫,這樣一來,本來一個諸侯有一個省的封地,他要拿出一些給那十幾個兒子,他自己的封地一下子從一個大省變成了一個小城市。把「推恩令」圈起來,要考的,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頒布的一項法令。

而從此之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在想辦法做這件事,例如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直接廢了丞相、雍正設立軍機處等等。

可是,現在的呂不韋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還是把嬴政當成小孩子,即使嬴政到了20歲行冠禮的年紀,呂不韋還是不想把權力交還給嬴政,看著呂不韋的所作所為,讓小林伊想起了千古名相張居正。他們兩人有什麼的相似之處?我們下回接著講。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呂不韋是好人還是壞人 大秦賦呂不韋算是忠臣嗎
    《大秦賦》中為大家呈現的是會是一個真實的呂不韋。人若有人性,便不能以好壞來區分,只有童話故事裡才會簡單地說,你是壞人,他是好人,呂不韋是一個非常精明的人。  呂不韋聰明,能運籌帷幄,懂得審時度勢,但同時也有普通人的欲望,貪戀權利、錢財以及美人。
  • 秦始皇究竟是誰兒子?《大秦賦》中,秦始皇為何將玉佩還給呂不韋
    二、那塊玉佩,是呂不韋和趙姬的定情信物。秦始皇在誅滅了嫪毐叛亂以後,也成功地讓呂不韋收拾包袱回封地去了。這個時候《大秦賦》裡的秦始皇,讓趙高帶著扶蘇去,還了一塊玉佩給呂不韋。呂不韋看到那塊玉佩以後,那表情比得知秦孝文王死了還要扭曲。
  • 《大秦賦》嬴政怒殺小甘羅,是和呂不韋的第一次對抗
    初入相府的甘羅,只有12歲,但他表現出來的才能,卻讓呂不韋刮目相看,在眾多想做他門客的人群當中,呂不韋唯獨讓甘羅跟隨在自己左右。這個殊榮並沒有衝昏甘羅的頭腦,他在相邦和大臣們高談闊論的時候,總是做一個默默地傾聽者,很少發表自己的意見。
  • 《大秦賦》中的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他生前就叫「嬴政」?
    呂不韋取五百金給子楚,當作日常花費,讓他多結交一些朋友、賓客;另取五百金,購置奇珍異寶,西行入秦。《大秦賦》劇照呂不韋先找到華陽夫人的姐姐,託她把奇珍異寶轉送給華陽夫人。當然,禮物是以子楚的名義送出的。
  • 《大秦賦》是搞笑片嗎?看完魔性臺詞、誇張表演,真是被笑到了
    ——《過秦論》來看《大秦賦》的諸位,想必都是奔著上面這段話來的,想看看名留青史的秦始皇,是如何收服四海,威震八方的!《秦始皇》中的少年嬴政選角導演能不能長點心?演員要形象沒形象,要氣質沒氣質也就算了,劇情更加拉垮!最先讓人忍無可忍的,不是出戲的趙姬,也不是魔性尬笑的呂不韋,而是瑪麗蘇上身的秦始皇!
  • 《大秦賦》中的趙姬:呂不韋小妾,秦始皇生母,給男寵生了兩兒子
    最近,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和朱珠等人主演的大型古裝歷史劇《大秦賦》正在熱播。這是一部講述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
  • 大秦賦,嬴政為什麼殺甘羅那麼輕鬆,而殺嫪毐那麼困難?
    歷史上甘羅是甘茂的孫子,甘茂是上蔡人,典型的楚系勢力,但卻並非楚國外戚勢力,而且和之前的老秦族人甘龍並沒關係。雖然甘茂曾經做到過左丞相,但是那也是憑的一己之功,本質上只不過是一個高級打工仔。所以他的孫子依附於相邦呂不韋門下,是符合歷史邏輯的。大家都熟悉甘羅12歲拜相的故事,但實際上那只是一個為了出使方便的虛名,他從趙國回來後,歷史就再也沒有記載過這個人。
  • 大秦賦的權力鬥爭:嬴政拔劍殺甘羅,但殺嫪毐為什麼那麼困難?
    既然討論大秦賦,我們就不要討論正史。正史的記載,都是很簡略的,而且通常沒有上下文,甘羅是怎麼死的,不知道。在歷史上只記載甘羅被拜為上卿,並且出使外國之後就沒有結果了,在電視劇當中,嬴政殺甘羅確實十分輕鬆,拔劍就殺,想殺就殺,但是殺嫪毐很困難。
  • 《大秦賦》中的呂不韋,前期是丞相,後期是相邦,兩者區別在哪裡
    在《大秦賦》當中,呂不韋常常被大家稱之為相邦。可是後來李斯擔任的卻是大秦的丞相,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嗎?當然是有的。 呂不韋所擔任的相邦,出現的時間,要早於丞相。第一任相邦樛斿下臺後,張儀成為了秦國的第二任相邦,這位老兄我們大家再熟悉不過了,靠一張嘴皮子打天下的人物。
  • 《大秦賦》本來叫《大秦帝國之天下》,為何改名?看懂嫪毐就懂了
    畢竟,從《大秦帝國之裂變》,到《大秦帝國之崛起》等,堪稱部部讓人叫好。一路鋪墊過後,如今終於迎來了高潮,橫掃六國的秦始皇來了! 但筆者卻發現,此劇未開播前叫《大清帝國之天下》,但開播後卻被更名為了《大秦賦》,這是為何?筆者不是圈裡人,自然沒料可爆。只能從兩個劇名中先說下感受。
  • 《大秦賦》商人呂不韋的政治大才
    最近一部大秦賦讓歷史的第一次大統一在螢屏中徐徐展開。雖然上學我們都學過歷史,但是真正對秦始皇還是知之甚少的,畢竟歷史太過久遠,史書記載又有限,而有關始皇的傳說雖然經久不衰,但是終究窺見真實也有限,秦史之於我們就是文字,就是傳聞,沒有血肉之感。這部大秦賦是一部歷史正劇,讓我們重新對秦朝歷史有一個更為詳細和具體的認知。
  • 《大秦賦》樊於期就是下一個甘羅,不懂秦王心思終會被殺掉
    在歷史大劇《大秦賦》中,秦國相邦呂不韋權傾朝野,門客眾多,甘羅和樊於期是其中一對比較出名的門客,但是,少年甘羅因為鋒芒太盛,在呂不韋和秦王嬴政面前,陷嬴政於不義的地步,強行秀一波操作,被嬴政當場賜死,而樊於期誘導嬴政的親弟弟公子成蛟謀反叛國,被當場腰斬,陷嬴政於殘害手足的地步,可以說,甘羅的下場就是樊於期的歸宿
  • 《大秦賦》:呂不韋離開鹹陽後,最終是什麼結局呢?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大秦賦》是大秦系列的終章,整部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講述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蒙毅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
  • 《大秦賦》中相信很多人,都對呂不韋「奇貨可居」的故事感興趣了
    12月1日,一年一度的壓軸古裝劇《大秦賦》正式上線。當《大秦賦》系列的最後一章《大秦帝國》最終完成時,我們打了一千次電話,催促她開始向我們走來。在此之前,《大秦帝國》系列前三部分別得了9.3分、9.2分和8.5分,可以說是一個肩膀的普遍存在。
  • 《大秦賦》呂不韋:姜子牙後代,一妻一妾,秦始皇是他兒子?
    《大秦賦》的主角,除了千古一帝秦始皇之外,還有天下第一奇男子——呂不韋。 歷史上的呂不韋,絕對是一個奇男子,他的一生,堪比很多牛人的一生,是無數人所羨慕的對象,達成了無數人無法觸及的成就。
  • 《大秦賦》裡,呂不韋究竟傳授了嬴政哪些領導力思維?
    作為2020年收官大作,《大秦賦》的口碑「高開低走」,被網友戲稱是「為暴秦洗地」的歷史劇。的確,《大秦賦》的編劇過於放飛自我,許多情節與史實嚴重不符,但若是卸下歷史包袱,以戲說的心態來看,倒也可以邏輯自洽。特別是在呂不韋受命以「仲父」身份攝政領國期間,通過傳授自己的決策管理經驗,教導13歲的秦王嬴政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領導者。
  • 《大秦賦》結局難平觀眾怒火!重讀歷史深究其罪
    在26號晚上號稱是大秦系列收官之作的《大秦賦》終於迎來了大結局,但是這個結局觀眾不滿意,歷史學家也不滿意。整部劇就像是秦始皇的洗白劇一樣,所有的殺戮都是為了天下蒼生,這一點是此劇最大的bug。
  • 甘羅12歲就當宰相,為秦國拿回十幾座城,後來真被秦始皇殺了嗎?
    當時權傾朝野的呂不韋想攻打趙國,從而擴大其在河間的封地,故派剛成君蔡澤到燕國作大臣。蔡澤不負呂不韋的期望,三年內就讓燕王派太子丹到秦國當人質。接著,呂不韋又想派張唐到燕國當丞相,為聯合燕國攻打趙國做準備。但張唐拒絕了他,呂不韋很憤怒,又沒有辦法強迫張唐到燕國去,總不能綁著他去。甘羅得知消息後,對呂不韋說:「我有辦法讓張唐心甘情願地到燕國當丞相。」呂不韋不以為然,還厲聲呵斥說:「走開!
  • 大秦賦電視劇嬴政什麼時候登基 大秦賦嬴政第幾集開始親政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那麼,大秦賦嬴政什麼時候登基?嬴政第幾集開始親政?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大秦賦》贏政什麼時候登基劇集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等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的故事。戰國晚期,紛亂五百餘年的華夏大地仍戰火不息、生靈塗炭。彼時六國勢弱、秦國獨強,天下統一之勢漸顯。
  • 《大秦賦》中作為秦國統一的最大功臣,相國呂不韋究竟做了什麼?
    隨著大秦賦的熱播,傳奇商人呂不韋逐漸為更多人所知。歷史上的呂不韋從一介商賈,運用自己的投機眼光,華麗逆襲成為大秦相國,並且執掌大秦朝政十三年。作為執掌秦國朝政十三年的權臣,呂不韋為秦國統一中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更是被後世之人認為其是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最大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