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 | 哥舒歌

2021-02-08 古詩詞賞析

【簡介】


《哥舒歌》是唐朝西部邊民對哥舒翰赫赫戰功的頌歌。此詩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言辭成功塑造了一個威震一方的民族英雄形象。全詩以北鬥起興,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馬,喻哥舒翰功勞的影響深遠。其內容平淡素雅,音節鏗鏘和順,既有民歌的自然流暢,又不失五言詩的典雅逸秀。



【注釋】


⑴哥舒:指哥舒翰,是唐玄宗的大將,突厥族哥舒部的後裔。哥舒是以部落名稱作為姓氏。《全唐詩》題下註:「天寶中,哥舒翰為安西節度使,控地數千裡,甚著威令,故西鄙人歌此。」

⑵北鬥七星:大熊座的一部分。

⑶窺:竊伺。牧馬:指吐蕃越境放牧,指侵擾活動。

⑷臨洮:今甘肅省洮河邊的岷縣。一說今甘肅省臨潭縣。秦築長城西起於此。



【白話譯文】


黑夜裡北鬥七星掛得高高,哥舒翰勇猛守邊夜帶寶刀。

吐蕃族至今牧馬只敢遠望,他們再不敢南來越過臨洮。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約是在唐玄宗天寶十二載(753年)哥舒翰領兵大破突厥後西北人民為歌頌其戰功而作。哥舒翰原是身兼幾個節度使的名將王忠嗣的部下,唐玄宗天寶六載(747年),因為王忠嗣被誣陷革職,玄宗命哥舒翰為隴右節度使。隴右節度使的設置就是為了防禦吐蕃的,治所在都州(今青海省樂都縣)。哥舒翰在對吐蕃的戰爭中是有體現唐玄宗驕奢好戰的一面的;有的戰爭則是屬於抵禦吐蕃侵擾的。由於哥舒翰多次擊退吐蕃侵擾,改變了邊境的局面,致使「吐蕃屏足不敢近青海」,總體上起到了安定邊境,保護人民生活、生產的作用。因而,當時就有民謠說:「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吐蕃總殺卻,更築兩重壕。」這裡的《哥舒歌》,很可能是在這首民歌基礎上加工過的作品。



【文學賞析】


這是唐代西北邊民對唐朝名將哥舒翰的頌歌。此詩從內容上看,是頌揚哥舒翰抵禦吐蕃侵擾、安定邊疆的;同時也通過這個形象寄寓了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的理想和願望。「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第一句是起興,詩人用高掛在天上的北鬥星,表達邊地百姓對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牧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擾活動。自從遭到哥舒翰的抵禦,吐蕃再也不敢越過臨洮進行騷擾。


這首詩題為《哥舒歌》,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為他戍邊抗敵,保國為民。但是,作者並不從激烈的戰鬥中直接表現他如何英勇善戰,如何機智果敢,用兵如神等等,而是通過側面描寫的手法來突出主題。詩的第一句就把哥舒翰在人民心中的威望渲染出來。人民為何讚揚,吐蕃何故畏懼;過去吐蕃長驅直入,如今又為什麼「不敢過臨洮」,這都是宣揚哥舒翰的赫赫武功。可見這樣的描寫是很富於啟發性的。「哥舒夜帶刀」,這個「夜」字是頗有講究的,它把起興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巧妙地聯繫起來了,把讚揚和崇敬之情融注於人物形象之中;同時又將邊地的緊張氣氛和人物的警備神態刻畫出來了。「哥舒夜帶刀」五個字乾淨利落,好像是一幅引人注目的人物畫像。在那簡煉有力、富有特徵的形象中,蘊藏了一股英武之氣,給人一種戰則能勝的信心,而給吐蕃以「屏足不敢近」的威懾。因此,就反映人物內心世界和表現詩的主題來講,「哥舒夜帶刀」比起那種衝鋒陷陣的形象更豐富、更傳神,更能誘導人們的想像。


這首《哥舒歌》可能是經過修改加工後的作品,但是它那種樸實和巧妙、明朗和含蓄相統一的風格,依然顯示出民歌的特色。

相關焦點

  • 書香e閱讀 | 唐詩三百首《哥舒歌》
    【簡介】《哥舒歌》是唐朝西部邊民對哥舒翰赫赫戰功的頌歌。此詩以形象的比喻、明快的言辭成功塑造了一個威震一方的民族英雄形象。全詩以北鬥起興,喻哥舒翰的功高;以胡人「至今」「不敢」南下牧馬,喻哥舒翰功勞的影響深遠。其內容平淡素雅,音節鏗鏘和順,既有民歌的自然流暢,又不失五言詩的典雅逸秀。
  • 古詩詞文賞析之唐詩《哥舒歌》西鄙人
    「北鬥七星高,哥舒夜帶刀」。第一句是起興,詩人用高掛在天上的北鬥星,表達邊地百姓對哥舒翰的敬仰。「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牧馬,就其含意而言,也就是代指一切侵擾活動。自從遭到哥舒翰的抵禦,吐蕃再也不敢越過臨洮進行騷擾。  這首詩題為《哥舒歌》,哥舒之所以值得歌唱,是因為他戍邊抗敵,保國為民。
  • 邊塞詩《哥舒歌》:帶你走進刀光劍影的歷史歲月
    《哥舒歌》這首詩。北鬥七星高,歌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據《全唐詩》記載,《哥舒歌》的作者為西鄙人,即居住在西部邊境的人,具體姓名、生平無考。這首詩是讚頌哥舒翰的歌。哥舒翰,突厥人,唐朝將領,在平息吐蕃侵擾中戰功顯赫。
  • 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太少了關於《唐詩三百首》,你知道了...
    說到《唐詩三百首》,幾乎無人不知,連三歲小孩子都能背誦。 上學的時候,誰沒有為那些背不完的唐詩而頭疼呢? 年歲漸長,才漸漸讀完唐詩,才知道這本書的難得。
  • 《唐詩三百首》竟然是一本武功秘籍?
    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餘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bǐ)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請以是編驗之。從這段話可以看出,這個人肯定了《千家詩》的一個優點,即「易於成誦」,好讀、好背、沒有生僻字。但是,缺點一大堆。首先選詩太過隨便!
  • 唐詩,詩唐 ——與孩子讀《唐詩三百首》
    一般人愛說唐詩,我卻要講詩唐,詩唐者,詩的唐朝也。——聞一多我們中國素以「詩國」著稱於世。唐朝流傳下來5萬多首詩歌,成為詩歌發展史上不可逾越的喜馬拉雅。後人整理了許多唐詩精選本,其中以《唐詩三百首》流傳最廣,風行海內外,與《詩三百》並駕齊驅,成為今人最珍視的文化遺傳。「三百首」只是個概數,清代孫洙編選的《唐詩三百首》有310首詩。
  • 唐詩三百首腦子有病?
    唐詩三百首腦子有病?這要從沒腦子很笨學不會法術的琵琶樂器靈—樂五音喚醒唐詩三百首說起。為了躲避惡人追捕,隨著自己內心的感受,來到荒山的樂五音。迷失方向的樂五音一直在徘徊著,自己都未曾意識到自己的額頭印記發著光。
  • 《唐詩三百首》收錄哪位詩人的詩最多?
    詩歌作為唐代的主要文學形式,至今流傳下來的詩作有五萬多首。在唐詩的普及和流傳過程中,歷代唐詩選本不計其數,其中流傳最廣的要數成書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的《唐詩三百首》。其作者為蘅塘退士,其選詩標準為「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優要者」及「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即所選擇的唐詩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同時是雅俗共賞的篇章。那麼,標準這麼高,哪位詩人入選的詩作最多呢?第一名,杜甫(詩聖):共收錄了 39 首。
  • 唐詩三百首 朗誦大全集7CD音頻
    孫琴安《唐詩選本六百種提要·自序》指出,「唐詩選本經大量散佚,至今尚存三百餘種。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
  • 《唐詩三百首》第一首詩,你知道是哪首嗎?
    來源 | 詩詞世界(shicishijie)《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詩歌是當時文學的最高代表,成為中國傳統文學堅實的重要組成部分。
  • 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
    【作品簡介】  《過故人莊》由孟浩然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律詩,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劉禹錫這首唐詩膾炙人口意義深刻,沒入選唐詩三百首真是可惜
    不過劉禹錫的作品在唐詩三百首當中,並沒有得到很高的重視。查閱一下,只有4首古詩入選唐詩三百首,分別是《烏衣巷》、《蜀先主廟》、《西塞山懷古》和《和樂天春詞》。這四首古詩是很經典,不過在這四首之外,劉禹錫還有很多經典。比如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
  • 唐詩三百首|燕歌行·並序
    【作品簡介】  《燕歌行·並序》由高適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高適曾三次奉命出塞,所作邊塞詩約二十餘首,最著名的是這首《燕歌行》。這首詩堪稱盛唐邊塞詩最傑出的代表。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第四段結尾四句,短兵相接,運用「李廣難封」的歷史典故,譏諷了冒進貪功的漢將,揭示了將士們的思想境界。他們拼死血戰,含辛茹苦,甚至為國捐軀,並非為了個人的功名利祿。這比眾多為封萬戶候而立功邊塞人的思想不知高尚了多少倍。《燕歌行》是否歌頌了「不義之戰」?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代的居士在《唐詩三百首·序》中說:「世俗兒童就學,即授《千家詩》,取其於成誦,故流傳不廢,但其詩隨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絕二體,而唐、宋人又雜出其間,殊體制。因專就唐詩中膾炙人口之作,擇其尤要者,每體得數十首,共三百首,錄成一編,為家塾課本,俾童而習之,白首亦莫能廢,較《千家詩》不遠勝耶?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這段話中作者引用的諺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也會吟」,可謂膾炙人口。但是它的意思很多人卻弄不清楚,以至於出現了許多訛傳。
  • 《唐詩三百首》by Alex Ng 心靈巨作 震撼面世!內有福利~
    幾年前,Alex 提出了把 Book Test 和中華文化寶庫中的「唐詩」結合,經過3年的構思和努力,就是即將要發布的《唐詩三百首》。一本普通到不能再普通文學經典《唐詩三百首》,可讓觀眾翻看以確認書中載有不同的唐詩、內文及彩圖。
  • 唐詩三百首朗誦MP3版本大合集
    ******臨時插播一段廣告******      再次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們奶爸奶媽生活館的關心和支持,新春佳節將至,如果您需要品嘗點新鮮的廣西本地水果作為年貨,歡迎您購買點我們家的廣西融安滑皮金桔、南寧沙糖桔、南寧沃柑、廣西百色芒果、廣西紫香和黃金百香果
  • 唐詩三百首 | 落花
    【作品簡介】  《落花》由李商隱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是一首專詠落花的詩。全詩洋溢著傷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動人。 【評析】  這首詩寫於會昌六年(公元846年),作者正閒居永業。當時,李商隱陷入牛李黨爭之中,境況不佳,心情鬱悶,故本詩流露出幽恨怨憤之情。  首聯直接寫落花。上句敘事,下句寫景。
  • 《唐詩三百首》中最優美的一首詩,被後人稱為「五絕第一」
    在唐代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清代的蘅塘退士編著了《唐詩三百首》,這本書,經過反覆篩選,最終選取了三百餘首唐詩,流傳千古。今天,我們來看看《唐詩三百首》中「五言絕句第一」是誰的代表作。這位詩人在整個唐代詩壇,尤其是盛唐時期,與「李白」、「杜甫」並稱為「盛唐三大詩人」,蘇軾稱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後人尊稱他為「詩佛」。他就是王維。
  • 唐詩三百首 | 新嫁娘
    【整體賞析、這首詩是唐代婦女們的巧思慧心得以表現出來的一種反映。「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古代女子嫁後的第三天,俗稱「過三朝」,依照習俗要下廚房做菜。「三日」,正見其為「新嫁娘」。「洗手作羹湯」,「洗手」標誌著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在婆家開始她的勞動,表現新媳婦鄭重其事,力求做得潔淨爽利。但是,婆婆喜愛什麼樣的飯菜,對她來說尚屬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