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個劉德華配音的短片,是關於香港的土地問題,這也是香港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
華仔在短片中講到,這個世界,沒有百分百完美的方案,我們需要的,是找尋一個對香港最有利的方案去實施。填海、人工島,都能有效的紓緩土地不足的問題,為什麼不做呢?香港充滿朝氣,也停滯不前,我們,要留給下一代什麼呢?
的確,很多去香港旅遊完後回來的朋友都會提到一些關於的事情,比如說住房面積小啊,或者給人一種很逼仄的感覺。華仔作為一個知名明星,參與這種短片的配音絲毫不奇怪,畢竟也是希望能更好的發展。
當然,作為一個影迷來說,當看到這一則消息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還是香港電影的問題,包括一些港劇。現在很多時候,看電影或者看港劇,實在沒得看,就只能找出以前的老片子來欣賞,相信這樣做的人不止我一個。而且以前的片子現在重新看依然覺得津津有味,可是再去看幾集現在拍的片子,真的沒有看不下去的耐心。
就拿前不久播出的《再創世紀》來說,忍著憋著看完了,演員的演技也還行,可是再回頭看二十年前的創世紀,馬上就覺得《再創世紀》假得不能再假。香港電影也是如此,怎麼看都覺得不真實,還有一種可怕的傾向就是不停的重複自己,簡單的說就不是不停的翻拍改變以前的經典電影,如果只是幾部就算了,一旦出現大量的這種情況,恐怕那些影視工作者的創新能力真的很受懷疑了。
就像劉德華配音的這部短片一樣,香港電影還是應該多關注一下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藝術創作離不開生活,這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問題,現實主義才是藝術創作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