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TVB國語配音團隊

2020-11-29 光影音畫賞

葉清:他是梁朝偉

作為香港TVB配音組這一優秀配音製作團隊的前任成員之一,葉清奉獻了那麼多永恆不變的經典之音,例如《花樣年華》、《2046》中的梁朝偉,《甜蜜蜜》中的黎明、《無間道》中的劉德華等等。

最愛《甜蜜蜜》

葉清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5月27日採訪時他正好回到上海探親。當他熟悉的聲音從話筒中傳來時,你甚至會以為跟你對話的是梁朝偉。  十二三歲時,葉清隨同父母從上海移居香港,中學畢業後回復旦大學就讀了一年。一年後他回到香港,正式加入了配音演員的行列。  「那時候香港急需普通話標準的配音人才,有朋友於是介紹我去。剛開始配的是電影,第一個角色我都忘了,只記得按照劇本要大叫一聲『讓開』,是個惡人的聲音,但因為我配得太斯文,不像罵人,後來還被別人頂替了。」葉清笑著說都忘了這個角色的演員是誰:「我們配音的就跟演員一樣,一開始也是跑龍套的。」  在香港,配音演員的工作並不光鮮:「配音演員的收入相差很多。我只能說,幹這個比一般的文書工作收入高。」  因為在電影配音領域表現不錯,葉清隨後加入了TVB配音組,而他的第一個電視劇角色就是黎明,「那部戲是黎明跟吳倩蓮演的《都市情緣》。」由於表現突出,葉清此後基本上成了黎明的「代言人」。「我很喜歡自己給黎明配的《甜蜜蜜》。配音也跟演員一樣,總是渴望塑造不同的角色,比如我也配過很搞笑的角色。」

王家衛選擇了我

說到葉清最著名的角色,當屬《花樣年華》裡的梁朝偉,那句「如果有多一張船票,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不知道打動了多少女人心。  「我是通過試音得到這個角色的。」在葉清眼裡,王家衛是一個很清楚自己要什麼的導演,「我們配音演員最怕的就是演得很爛的演員和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導演。王家衛聽了我的試音,他會告訴我,哪一句需要怎麼表現,哪幾個詞需要著重表現,跟這樣的導演合作很愉快。我們配音演員的職責是將這個角色的表現發揮得更好,如果演員演得本來就不好,我們無法進入這個角色,聲音出來的感覺也會不好。」  「有很多導演希望通過我們的配音彌補拍攝的不足,這樣根本行不通!」  雖然為很多明星配過音,但葉清與他們很少見面。以前在TVB,偶爾遇上也只是點頭之交,「我們還是在幕後的人。」這也是為什麼他不肯將自己的照片公布在報紙上,「我們習慣呆在幕後了。」

《創世紀》是永遠的經典

「在配《天地豪情》時,張家輝當時剛剛進無線,有點要紅的樣子,大家都拭目以待,看他在這部戲的表現如何。當我拿到這個角色時,有同行告訴我這個人不好配,嘴也很難抓。對有想法的配音員來說,這種挑戰是很有意思的。」  「『Kelvin(張家輝扮演的角色)將會成為一個壞人』,配音領班這樣告訴我,我想既然是後來才變壞的,那麼我就仍然照我們本來配音的習慣,跟著人物演戲的表情、語氣去配。有趣的是領班常常在配音的時候衝著我喊:『他現在還沒那麼壞!』因為在領班和觀眾的耳朵裡,我越是把張家輝當好人配他就越顯得壞。無意中我有了一個配音的竅門,要配真正的壞人,就把他當成好人來配。讓行為體現他的壞,不要刻意的用聲音去表演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壞人。」  「TVB是個大公司,在配音上他們不會追求藝術,不會特別好,也不會特別壞……在我看來,TVB永遠的經典還是《創世紀》,特別是前50集,無論演員、劇情還是配音,那都是一個經典。」  2000年,葉清因為要為剛剛開播的陽光衛視錄製片頭廣告語,便離開了TVB。想自己開創一番事業的他,在香港成立了自己的錄音室,接各種各樣的電影、電視劇。「最近接的是馮德倫導演的《犀照》,我在裡面配一個壞人,還有鄭中基演的《至尊無賴》,這些不同的角色我都很喜歡。」  葉清的太太也是配音演員,「她主要配旁白、廣告,不是電視臺的。幾年前,我坐輪船從香港回上海,在輪船上遇到她,原來她也是上海人。」現在太太也會與葉清合作,負責葉清公司的配音工作。葉清希望能夠將事業開進到家鄉上海,但目前卻還是困難重重。

小小:她是洪絲絲

小小真名陳玉美,可謂是TVB的經典綠葉。她生在臺灣,長在臺灣,大學時學的是電影編導,畢業後,在臺灣的電視臺從場記做到副導,什麼髒活、累活都做過。後來在父親的朋友推薦下,陳玉美抱著嘗試的心態配了幾部戲,「一方面,香港那時候需要國語配音演員,再說我也喜歡幕後的工作。」

TVB並不複雜

說到自己呆了近20年的公司,陳玉美深有感觸:「你們最近看到TVB那麼多的內幕,這些都是誇大其詞。TVB跟你們見到的其他大公司沒什麼不同,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執,這個我在以前的臺灣電視公司也遇到。」  陳玉美與葉清一樣,進入TVB後最初也有一段低潮期,要跟著TVB的配音領班學習,「這個工作給我的最大的快樂就是能扮演各種各樣不同的角色,體驗不同的人生。有時候,回到家裡,我還沉浸在那些劇情中。」最忙的時候,林玉美曾從早上9點一直工作到第二天的凌晨兩三點,但她從來不計較配的角色是大是小,收入是高是低,她隨性得會忘了自己配的角色是誰。  入行20年,她已經習慣了配音的工作,也從沒想過轉行,「我現在有小孩,一切還是以家庭為重。」  陳玉美與TVB的合約是一年一籤,其間她也可以在TVB的同意下接其他的配音工作。她說自己最害怕遇到的狀況是「給很不會演戲的女演員配音」。

內地網友讓我很感動

說到自己的故事,陳玉美提到了前不久一位從內地回來的朋友帶給她的內地網友給她寫的信,信裡面網友們將她歷年來的經典角色、經典臺詞一一列舉,這封信讓她很感動。  「我們在香港很少能看到自己配音的電視劇,不像粵語配音演員,香港電視臺一播放,市民們會有直接的反應,我們真的很少能夠接觸到這些直接的反映。這封信讓我很受鼓舞。」  當記者向她要照片時,她沉吟半晌:「還是不太好吧,我很少接受採訪,這次只是幫忙而已,如果把我的照片放在報紙上,我怕有人會誤解。我們這些人只要知道內地有那麼多人在聽我們的聲音,喜歡我們的聲音就足夠了。」  有一段時間,很多譯製片無論是電影還是日韓偶像劇,配音常常會被批得體無完膚,不過央視版的韓劇卻被罵得不多,非但不罵,有些觀眾還會稱讚配音的感覺跟韓國很像。這些韓劇基本都出自央視的配音基地北京星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他們中的很多人來自長春電影製片廠。

莊豐源:他是財前

配音這行最大的魅力也許就是可以跨越年齡。莊豐源今年已經50多歲,可他配音的角色還都是二三十歲的小夥子。

財前醫生遭人批

內地最早看到的一部韓劇是1996年央視播放的《愛情是什麼》,劇中那個大男子主義的男主角李大發就是莊豐源給配的音。  「當時是第一次接韓劇,創作熱情非常高,全身心投入了進去,李大發那個角色時不時就會惹出點笑話,我們配的時候也經常笑場,給錄音師找了不少麻煩。」  不過,莊豐源給人印象最深的角色,則是前不久剛剛熱播的日本連續劇《白色巨塔》中的財前醫生。他開玩笑地說,配了那麼多年小生,這回「總算是個成熟點的男人了」。  可是,《白色巨塔》播出後,莊豐源的配音卻受到了很多批評,有網友說:「聽上去像播音員性質的語調,跟人物不貼切。」對此,莊豐源虛心接受:「這個戲裡面有很多拗口的醫學術語,創作時的確受到了一些影響,再加上當時我的身體狀況也不好,看來——還是功力欠缺啊!"

曾經是個演員

其實,莊豐源年輕時學的並不是配音,他本是個電影演員,演過電影《小字輩兒》裡的小偷等角色,「但是當年受到了形象的限制」,因為身材不高,只能演一些年輕的小角色,等到年齡大些了,就更輪不上他。  這時,長影廠看中了他的聲音,叫他去當配音演員,配的第一個角色就是《人證》裡的黑人小孩。他一開始還不情願:「畢竟配音是在二線,當演員的都還是想露露臉。」他就這樣心不甘情不願地從北京去了長春,一呆就是30年。   如今,隨著長影廠譯製分廠的班底全部改換到了北京的星特公司,莊豐源又回到了闊別了多年的故鄉北京,他現在的生活就是兩點一線——家裡和錄音棚,「不過,現在配音的感覺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一集戲可以花一個禮拜時間,有時間創作,臺詞都是背下了進棚;現在一個禮拜可以配好幾十集戲,每天的工作就是拿劇本、看臺詞、劃一划斷口就上了,感覺就像流水線一樣。沒辦法,誰讓現在都是老闆說了算。」  因為完全是靠嗓子吃飯,平時他不抽菸、不喝酒、不吃辣,最怕的就是感冒,但就算感冒聲音啞了,還是一樣要進棚的。

歲數大了配愛情戲更好

雖然一開始並不情願,但莊豐源現在卻不愛當演員而愛配音了。不愛當演員是因為他覺得現在的影視圈給人感覺不太好,「我們這些人已經落伍了,趕不上了」;愛配音是因為他終於發現配音演員的藝術生命比較長,不受形象條件的限制,「雖然自己50多了,可我配的那些角色形象還都很好看,每天看著我也舒服。」  問他歲數大了還要給那些年輕的男主人公配愛情戲會不會找不到感覺,他卻一口否認:「歲數大經歷得多,對愛情的了解更深入,配起愛情戲來反而更好。」  採訪最後,向他要一張照片,他死活不肯,生怕觀眾看到那些小夥子的背後是個老頭會接受不了。

陳紅:她是人魚小姐

從《人魚小姐》中的雅俐瑛到《加油,金順》中的金順,配音演員陳紅的聲音早已為人所熟悉。

韓劇語速太慢

和莊豐源一樣,陳紅也是從電影演員轉行做配音的。  1988年,她還在上大一,央視一位導演去長春為一部「大型」電視連續劇招演員(當年的「大型」電視連續劇也就是12集),陳紅被挑中去北京拍了半年戲。可是,平時自我感覺還不錯的她,一看鏡頭回放,覺得自己實在太胖了,「不行,看來以後不能幹這行。」  後來陳紅又在田壯壯的電影《藍風箏》裡演過配角桂花排長,但她還是決心改學配音,啟蒙老師還是《藍風箏》裡的呂麗萍,而她的第一個配音角色則是電影《蔣築英》裡蔣築英的女兒。  從《嫉妒》開始,陳紅開始為韓劇女主角們配音,如《最愛是誰》裡面的李英愛、《青青草》裡的蔡琳。不過剛開始配韓劇,陳紅非常不習慣,因為韓劇中每個角色的語速都特別慢,而且說的都是些家長裡短的事情,每個句子都拖得很長,句尾還常常要附帶一些「啊」、「喔」之類會拐彎的尾音,而陳紅本人說話非常乾脆,語速很快,所以配音時感覺難受極了。「韓國人說一句『你好』的時間,普通話可以說上四五個字,我們配音時,只能根據當時的情景把『你好』變成『您來了?』『歡迎光臨!』之類。」

配韓劇,學打扮

給《人魚小姐》裡的雅俐瑛配音,是陳紅配音生涯裡感覺最辛苦的一個角色。先不說當時一天就要配5集的工作量,心理上也非常累,因為雅俐瑛的性格非常複雜,經歷坎坷,在配音的那兩個月裡,陳紅常常要陪著螢屏上的她一起哭。  有一場戲,雅俐瑛讓沈秀貞戴假髮套演戲,陳紅配的時候簡直和雅俐瑛一樣憤怒,因為「從女人的角度我也特別反感第三者,同情雅俐瑛的母親,配的時候感覺自己就是她的女兒。」  自從配了韓劇,從前不太注意穿著的陳紅,不知不覺也穿得年輕了許多,「《人魚小姐》總共247集,雅俐瑛每一次出場的衣服幾乎就沒有重複的,配音時太緊張還沒發現,後來看電視我才發現。」  後來配音時,她就忍不住要看看女演員的服裝、化妝,「只可惜,韓國品牌的衣服實在太貴了。」

聽不慣臺灣版

聽慣了央視版的韓劇,湖南衛視播臺灣版的《大長今》讓很多觀眾覺得不太習慣,「《大長今》我沒怎麼看,當時央視正播《加油,金順》,我們是配一集放一集,天天晚上都要看電視挑前一天配音的毛病,不過偶爾瞥了幾眼,感覺也不太習慣。《必勝!奉順英》我是全部看別的臺播完的,因為自己也給蔡琳配過音,聽起來就更不習慣了。」  這幾天,陳紅又在忙著為另一部韓劇《千年之戀》裡的女主角配音,而在央視即將播出的《乞丐王子》中,她又將給扮演銀珠的女演員金智秀配音,而且又是170集!可是,配了那麼多韓劇,陳紅現在最想配的還是以前在長影配的那些農村戲。

相關焦點

  • 國語配音演員葉清的港式配音人生
  • 國語配音怎麼發聲,國語配音演員是大陸人嗎
    國語配音怎麼發聲,國語配音演員是大陸人嗎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港劇呢?
  • TVB國語組男配音演員篇
    今天,小編就來盤點一下TVB國語配音裡那些「男聲們」……陪伴我們長大熟悉的TVB國語配音生1號:杜燕歌黎泓和,香港著名國語配音員之一。1987年加入香港「新藝城」電影公司,開始從事國語配音工作。後在亞視國語配音組工作過一段時間,1993年進入TVB國語配音組。
  • 為什麼tvb港劇的國語配音很特別, 沒有臺灣腔也沒有內地腔!
    港劇很多人都喜歡看,尤其是tvb出品的港劇經典的實在太多了,數都數不過來,港劇一般都有粵語版和國語版,粵語版一般都是用演員的原聲,而國語版一般都是要配音員來完成,經常看國語版港劇的網友,想必對這些配音員的聲音都非常熟悉了,加上這些配音員的聲音辨識度高,所以,一聽到這些國語配音,大家就能猜到這一定是港劇!
  • tvb配音演員都是幕後功臣
    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是看tvb港劇大的,除了兩廣地區之外,很多地方都是看國語配音版本的,相比起原版,它同樣是經典之作。因為tvb一直以來都是自帶國語配音組,通過這些經驗老道的幕後人員傾力演出,讓劇集完全突破了地域語言和文化的限制。所以說,tvb配音演員絕對是一部港劇能夠紅遍大江南北的幕後功臣。
  • 香港國語配音一哥張藝做客《克拉聲咖在線》暢聊港片配音幕後故事
    5月24日,晚19:30 ,香港國語配音一哥張藝做客《克拉聲咖在線》童年回憶專場。張藝是香港著名國語配音演員、配音導演。電影《無間道》的成功,讓人們認識了梁朝偉背後的聲音,但是作為配音演員,張藝的成績遠不止於此。他在《新警察故事》中給謝霆鋒配音,古天樂、張學友、吳鎮宇等人的電影均有他的獻聲。
  • 杜燕歌重現《神鵰俠侶》古天樂國語配音:就是他
    杜燕歌重現《神鵰俠侶》古天樂國語配音:就是他視頻點杜大哥是《使徒行者》卓Sir的國語版配音。(影片截圖)雖然大家對杜燕歌這個名字不算熟悉,但對於很多內地TVB劇迷來說,一定記得他的聲音,皆因他曾為多部TVB劇集國語版配音。
  • TVB輝煌時曾擁有200位專業配音大咖人物!TVB港劇國語配音既不是臺灣腔也不是內地腔!
    在長大之後,看到國語配音的TVB電視劇,才發覺,原來TVB的國語配音也是很魔性。TVB腔到底是什麼腔?很有意思的,粵語已經是方言中的一種,但是TVB腔似乎又和我們平時生活的粵語對話不同,特別特別的會帶入情景,因此也形成了獨屬於TVB的TVB腔。
  • 為什麼TVB劇裡的國語配音很標準卻又帶點「港味」?秘密都在這了
    配音作品橫跨TVB、香港電影、乃至現在的國漫。他便是知名香港國語配音員葉清。可以說,香港影視的黃金時期,這位配音大佬一直在幕後默默做出貢獻,他那充滿磁性、清爽乾淨,猶如都市鄰家大男孩一般的嗓音一直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 這些人是TVB國語配音半壁江山,他們的聲音港劇迷從小聽到大
    相信從小看TVB國語版電視劇長大的人大多有一種感覺——覺得TVB的國語配音演員的聲音特別好聽,經常在看不同的TVB劇時聽到一個同樣的聲音,特別熟悉,又不知道這個配音演員是誰,很遺憾。隨著網絡的發展,配音演員逐步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參加了諸如《聲臨其境》這些節目,這才讓我們能一睹他們的真容,今天就盤點一下TVB的那些經典配音演員。張濟平,香港國語配音界元老,聲音鏗鏘雄渾,極富男性魅力,曾為周潤發、許冠文、曾志偉、鄭少秋、林保怡等人配音,代表人物有:小莊(《喋血雙雄》)、小馬哥(《英雄本色》)、洪七公(劉丹版《射鵰英雄傳》)等。
  • 粵語配音VS國語配音,與其相愛相殺,不如好好珍藏
    2019年6月8日,周永光先生(曾配音《殭屍道長》毛小方等)在個人社交平臺宣布,香港資深配音演員陳延軒先生去世。這條消息在網上「停留」了數日,人們為陳延軒先生的去世感到悲痛的同時,也緬懷他曾經在粵語版《還珠格格》裡,為蘇有朋飾演的「五阿哥」永琪以及《絕代雙驕》中,林志穎飾演的「小魚兒」江小魚等的粵語配音。
  • 盤點那些逆天的配音演員:李若彤周星馳配音揭秘
    杜燕歌,人稱杜sir,別名話筒前的影帝,現居地中國香港,80年代參加唱歌比賽加入演藝圈,於上世紀90年代加入TVB國語配音組,創造無數經典,曾任TVB國語配音組組長。  石班瑜是何許人也?你有可能沒有看過他的模樣,但你絕對熟悉他的聲音,他就是周星馳御用的配音演員,從1990年周星馳與劉德華合作的《賭俠》開始,石班瑜的聲音就一直伴著周星星的形象出現在銀幕上。原來,「星爺」無數搞笑的國語對白都是出自石班瑜之口。
  • 《延禧攻略》國語版佘詩曼配音不完美,遺憾TVB版也非佘詩曼原音
    宮廷大戲一直都不缺市場,無論是在內地還是香港,比如之前的《深宮計》就在香港本地以及內地有很高的收視,又比如現今正在熱播的於正新劇《延禧攻略》,自播出之後便引起廣泛關注與討論,在內地一周的播放量就已經達5億,絕對是這個暑假的熱播劇之一。
  • 深扒TVB國語配音一哥,那些年有他看國語港劇不違和
    還記得那些年,以TVB為代表的港劇,在內地電視臺輪番上映的繁榮景象,聽著國語配音的港劇,似乎感覺並不是很違和,似乎這也非常的港味。現如今,再看港劇似乎國語版的就近乎看不下去,已經習慣了粵語。這也和許多國語配音大神的離去有關。下面熱線君就來介紹下那些年國語配音的一哥一姐。
  • 粵語配音的動漫,看過這些的都是TVB粉!滿滿的童年回憶
    曾經的香港TVB出品確實很厲害,然而近年來出品的影視劇還是在吃老本。同時不少資深藝人都往內地發展,導致這幾年發展大大不如從前。在最輝煌的時候,不僅是真人影視劇紅,連動漫作品在tvb播放都能引起熱議,如以下這幾部,只要是TVB粉就有看過!
  • 周星馳電影真的適合國語配音嗎?
  • 港劇國語配音員到底是何方神聖,為何沒口音卻又帶港味?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幕後配音演員是影視劇生產過程當中的重要環節,香港的國語配音演員很多時候是同時參與電視劇和電影的配音工作。而香港影視劇國語配音演員的變遷,也反映了香港影視劇由盛轉衰的過程。
  • 記憶中的「港劇對白style」——TVB黃金配音天團!
    相信很多廣州的親們都有一樣的經驗,看戲發現是國語配音時,還是習慣性的要切換至粵語發音的模式。但曾經有過那麼一段時間,香港影視文化遍及全國,甚至在一些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海外的華語影視也得到廣泛的發展;單靠粵語對白打天下那顯然是不行的,於是粵語影視的國語配音團隊應運而生;並且成為了我們記憶中別具一格的「港劇對白style」。
  • 那些年的港片和國語版配音幕後,見證了華語電影多少變遷
    錄像廳裡放映的基本上都是港片,其實港片在香港上映的時候,大多數都是用的粵語發音。但我們在錄像廳看到的版本,都是國語配音版本。那麼,這些國語配音版本都是怎麼來的呢?相信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吧,今天咱們就專門介紹一下這段歷史吧。1、港片為什麼會有國語版配音?關於港片的國語配音版本,首先一個,大家知道為什麼叫做國語版嗎?為什麼不叫普通話版本?
  • 新手上路—TVB國語配音員趙世浩
    TVB國語配音組,自上世紀80年代成立以來就匯聚了香港國語配音界許多重量級的配音大師。但不可否如,高質量的國語配音為劇集突破了地域語言的隔閡,同時也成為觀眾喜歡TVB劇情的重要因素之一。誇張點講,有的內地觀眾甚至一直認為配音演員的聲音就是明星原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