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最富有的80後」慷慨捐地 能否為香港土地問題找到出路

2021-01-10 騰訊網

保守估計,到2047年香港的用地短缺將達到1200公頃,其中約有815公頃的土地供應短缺問題將會在2026年前出現,這之中又有約108公頃是來自房屋用地的短缺。以此面積數據來換算,新世界此次捐出的300萬呎農地緩解香港住房土地短缺問題並非杯水車薪,而是可切實解香港土地供應困局的燃眉之急。

9月25日,香港新世界發展公司執行副主席兼總經理鄭志剛宣布,將捐出300萬呎(註:1呎=0.0929平方米)農地興建社會房屋,舒緩基層居住壓力。26日,香港地政總署發布公告稱,將以「特惠補償」的方式,收回784幅私人土地,及被9個墳墓所佔土地。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港府將收回的私人土地,不少涉及香港「四大家族」地塊。在業內人士看來,通過規劃新發展區或公營發展項目,並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地,是短期和中期內大量增加公營房屋供應的有效辦法。

香港「最富有的80後」慷慨捐地

根據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去年底的數據,香港土地缺乏且樓價及租金不斷上升;而居民輪候公屋的時間已達4.7年。保守估計,到2047年香港的用地短缺將達到1200公頃,其中約有815公頃的土地供應短缺問題將會在2026年前出現,這之中又有約108公頃(約1162.08萬呎)是來自房屋用地的短缺。以此面積數據來換算,新世界此次捐出的300萬呎農地緩解香港住房土地短缺問題並非杯水車薪,而是可切實解香港土地供應困局的燃眉之急。

香港一家老小居住的劏房。

鄭志剛,在香港被稱為「最富有的80後」。鄭志剛可以說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因為他有一個了不起的爺爺——珠寶大王鄭裕彤。然而,在他「接班」的時候,面臨的情況卻不是很理想,除了家族本身的問題之外,爺爺留下的香港新世界百貨在電商的衝擊下虧損連連,一直在關店。鄭志剛則用K11證明了自己,也為家族打開了一條新的路子。鄭志剛目前是「四大家族」中最年輕的掌舵者,雖然他很年輕,但是他已經繼承了爺爺的老辣。

鄭志剛。來源:圖蟲

據鄭志剛透露,此次捐贈將會以開放的態度考慮將土地劃撥給社會企業發展社會房屋,以及給政府興建公屋項目等可能性,不過會優先考慮和社會企業合作。據他介紹,去年香港新視界發展公司和一個叫做「要有光」的社會企業合作,興建創意性的社會房屋,叫做「光屋」,整個村叫「光村」,非常成功,未來會幫一些低收入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建立一個社群,預計可能在兩到三年內,這些「光村」可以落成,受惠人數可達到一萬人。

在鄭志剛看來,香港的各企業都有自己的社會責任,而新世界只是邁出第一步,以創新思維來為香港土地問題找出路。

「地產家族」紛紛表態

眾所周知,香港官方手裡的土地並不多,不少土地都在私人手中,尤其是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這就是:李嘉誠的長江實業、李兆基家族的恒基地產,鄭裕彤的新世界、郭得勝家族的新鴻基地產。

來源:攝圖網

根據美林報告,截至2019年6月末,香港「四大家族」共計持有農地面積約955萬平方米。其中,恒基兆業持有426萬平方米,新鴻基持有288萬平方米,新世界持有157萬平方米,長實地產持有84萬平方米。

來源:圖蟲

據香港媒體報導,對於此次政府收地,恒基兆業地產表示, 「政府說要收地來建公營房屋,我們是樂意配合的。」

長江實業發言人指出,農地作房屋發展完成需時,可能較長時間才能讓有需要人士受惠,會就這方面作出研究。

新鴻基地產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在此前的業績發布會上則表示,在仙界屯門地區已經有兩幅土地被政府收回。同時「郭氏家族」也表明了對政府收地的立場,「願意配合政府,但計劃收回的農地必須是已規劃作為公營房屋用途的土地,不應把收回的土地重新拍賣。」

能否為土地問題找到出路

從香港土地使用的統計數據來看,農地、荒地、林地、水塘等佔了75.7%,而住宅用地只有6.9%。即便是這6.9%的住宅用地,還有一半是密度超低的郊區村落,真正高密度開發的住宅只佔用了香港土地的3.8%左右。也就是說,香港只要拿出2%的土地建設高層住宅,就足以讓全城住宅面積增長50%。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執委會主席梁志堅表示,認同香港新世界捐地的做法。

來源:攝圖網

過去,香港特區政府為增加土地供應,曾多渠道考慮釋放現有「生地」的發展潛力,對於發展商手上持有的農地,也成為房屋潛在供應之一。而國際投行的研究資料顯示,「四大家族」手握的籌碼,與政府合作機會很大。我們期待著由香港新世界捐地而引發的「蝴蝶效應」,能夠為解決香港土地問題找到出路。

相關焦點

  • 【香港】又傳來重大消息:富豪捐地28萬平方米,為紓解住房難題!
    」以及今天要談的「富豪捐地」,讓所有人把注意力又重新聚焦到這片寸土寸金的中國寶島上。很多人估計會直觀地認為,香港之所以房缺價高,最根本原因在於香港城小地少。這種說法是沒有根據的。來個對比吧:香港土地面積1106平方公裡,常駐人口730萬。隔壁的深圳呢?
  • 李兆基捐地興建香港最大青年宿舍
    李兆基捐地興建香港最大青年宿舍 2015-01-15 21:07:4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香港1月15日電 (記者 黃旖琦)香港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15日宣布,計劃捐出家族擁有的元朗馬田壆地皮給保良局,興建香港最大青年宿舍。
  • 比爺爺還風光的80後富三代,花90億買塊地,還捐出價值20億的土地
    很多香港企業家在注重財富的同時,更注重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比如李嘉誠和李兆基這兩位大佬,他們不僅坐擁千億資產,而且還曾經多次被邀請參加國慶盛典。 一般來說,被邀請參加國慶盛典的人都是德高望重,而且是有資歷的老企業家,不過作為80後新生企業家,鄭裕彤的孫子鄭志剛也參加了去年的國慶典禮,甚至比爺爺還要風光。
  • 香港地少 富豪李兆基有意再捐地蓋數千間住房
    香港地少 富豪李兆基有意再捐地蓋數千間住房 2014-06-10 14:22: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丁文蕾   中新網6月10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消息,繼去年分別捐出位於香港元朗及屯門的地皮後,恒基地產主席「四叔」李兆基決定再「散財」,昨日(9日)在股東會後透露,打算豪捐位於石硤尾的地皮,冀可興建4000至5000間居屋。
  • 劉德華配音短片,關注香港土地問題,那香港電影呢?
    這幾天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個劉德華配音的短片,是關於香港的土地問題,這也是香港最大的社會問題之一。華仔在短片中講到,這個世界,沒有百分百完美的方案,我們需要的,是找尋一個對香港最有利的方案去實施。填海、人工島,都能有效的紓緩土地不足的問題,為什麼不做呢?
  • 【香港愛情故事】羅天宇龔嘉欣為土地問題嘈交 網民讚貼地:好多共鳴
    ▲ TVB新劇《香港愛情故事》獲網民讚貼地寫實。
  • 香港最富有家族 資產超李嘉誠 曾坐擁銅鑼灣全部土地 卻遭人暗殺
    銅鑼灣,香港最知名的購物節,也是全球租金最高的地方,一個小小的幾平米店鋪,就價值高達數千萬元,即便是寸土寸金的香港,銅鑼灣也是當之無愧的王者。著名香港富豪吳光正就憑藉著銅鑼灣中的一個時代廣場,每年靠租金撈金30億。但是,在很久以前,銅鑼灣全部的土地都是屬於一個人的,他就是利希慎。
  • 香港是李嘉誠的 黃大仙才是香港民眾的
    但其實更根源的問題應該還是出在經濟上。 一水之隔的深圳,去年的GDP是2.42萬億,比上年增長7.6%,河對岸香港的GDP是2.8萬億港元,同比增長3%。若是換算成人民幣計算,2018年,香港GDP折合人民幣為2.4萬億元,深圳GDP反超香港足足200多億。曾經眼裡全是仰望的小迷弟第一次反超了大哥。
  • 85歲鄧小平接見李嘉誠:香港回歸後,想到香港土地上走走看看
    1989年,85歲的鄧小平同志在接見香港企業家代表李嘉誠的時候,曾經滿懷憧憬地講到:「……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在香港回歸之後,到香港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願望,卻最終沒有能夠實現。今天,本文就將帶領大家走近香港回歸歷程中的鄧小平,為大家展現一代偉人的風採。
  • 香港四大家族鄭重宣布!!
    你們不妨往下面看:1、香港土地面積1106平方公裡,常住人口730萬,隔壁的深圳呢?深圳為1996.85平方公裡,在冊的繳納社保的為1300萬人,如果加上小孩,老人等,深圳的長住人口大約在2500萬左右。但是,深圳卻從來沒有出現過類似香港一樣的「 棺材房 」生活。。。
  • 從「宣誓」鬧劇,看香港社會問題及出路
    11月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對《基本法》104條的解釋,指出宣誓必須符合法定形式和內容要求,必須在法律規定的宣誓人面前宣誓,若拒絕宣誓即喪失相應公職資格,對不符合本解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規定的宣誓,應確定為無效宣誓,並不得重新安排宣誓。一、香港何以禁得了「香菸汙染」,卻禁不了「語言汙染」?
  • 香港作家陳冠中:今天香港的問題,都和1997年前自己設的套有關
    我是1952年在上海出生的,4歲到香港。小時候上學,祖籍欄填的是浙江鄞縣,即寧波。我在家裡跟父母說上海話,其實是寧波話;跟用人說番禺腔粵語,上幼兒園則學到香港粵語。我把香港粵語當作母語,因為說得最流利,而且自信地認為發音是百分百準確的,如果不準是別人不準,不是我不準。就這樣,身份認同的問題也解決了。我後來才知道,我是屬於香港的「嬰兒潮」一代,指的是1949年後出生的一代。
  • 香港的問題:香港經濟剖析
    到了2019年第一季度,香港經濟終於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經濟情況越來越糟糕,當存量固定,增量又枯竭時,香港暴露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而香港最富有的10個人的資產竟佔GDP總額的35%!這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可怕數字,超過了全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
  • 今夜,我找到了80年代的香港不夜城……
    其實不難發現,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具體懷念的點分為以下兩點—— 香港電影 、香港明星 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繁花似錦,燈紅酒綠與此同時,上世紀80、90年代,也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年代。
  • 香港電影女神80年代香港影壇八大女神最慘的、最不願提及的電影
    ,找到了一款神器,請看下面2張圖~今天我將這款神器的海報作為福利放到這裡,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使用,支持投屏電視,反正都是免費,從此告別各類VIP,麼麼噠~下文請忽略在上個世紀,許多角色出現在香港電影界?
  • 林鄭:無麵粉做不到麵包 土地是房屋問題切入點
    她坦言,政府無可置疑願意興建多些市民能夠「買得起、供得起」的資助房屋,惟強調「無麵粉做不到麵包」,所以,最重要的切入點仍是土地問題。林鄭強調,要多管齊下去覓地,如果只用現時土地建屋,是欠缺長遠規劃、與時脫節。今次諮詢會由香港大學抽樣選出逾百人出席。林鄭於開場白強調,房屋議題是施政「重中之重」,近月從不同渠道吸納來的市民意見,超過四成都集中在此。
  • 香港豪門風雲錄③ | 香港最富有的猶太家族
    就是這500元,他創立了香港第一家股票經紀行。憑著猶太人的精明能幹,嘉道理在股票買賣中賺到第一桶金。埃利·嘉道理迅速將賺來的錢繼續投資。1897年,埃利與一位英國猶太人女兒結婚,夫妻二人合手辦公司。他的公司以香港為點,以中國大陸沿海城市為目標市場,聯結其在巴格達家族公司和在英國嶽父的公司,購銷通道較為通暢,因而業務較為興旺,穩步發展。他與朋友合作,於1903年成立了中華電力公司。
  • 霍勝俠 | 香港「80後」的文化與審美轉向:以近年香港電影為例
    參考文獻* 霍勝俠,廣州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教授,本文為2018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回歸後香港電影的國家認同研究」(18CZW043)的階段性成果。[1] 陳冠中:《我這一代香港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第6頁。
  • 立法是將香港帶回正軌的唯一出路!
    人民政協網杭州6月20電(記者 鮑蔓華)6月18日晚,香港政協委員會客廳開展專題學習活動,邀請大律師、香港仲裁司學會會長王則左解讀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涉港國安立法是將香港帶回正軌的唯一出路!」委員們認為,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是給香港基本法打上「安全補丁」,給「一國兩制」行穩致遠裝上「安全閥」,為香港市民安居樂業撐起保護傘。相信香港定能由亂入治、走出困境,沿著「一國兩制」的正確方向闊步前行。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政協常委陳仲尼說:世界各地都有屬於自己的國家安全法。
  • 香港問題的來龍去脈
    7月16日,法官以1萬元保釋金+不準涉足新城廣場為條件,同意了杜啟華的保釋請求。不知道你怎麼看這個判決,但我覺得是有問題的,對暴行的輕判,對警務人員權利的漠視,只會讓暴力分子更加肆無忌憚。這裡就牽扯出香港的司法問題了,香港的司法界長期被自由派法官所掌控,而且這些自由派法官大多都有外國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