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沒聽說過這部電影,在打開這部電影之初,你也可能不太喜歡看,但真的,這是一部值得靜下心來慢慢看的好電影。
電影講述了一個與眾不同的男人,所做的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
他四處奔走,為每一個孤零零死去的人,尋找可以送他們人生最後一程的家人或朋友。
電影的開始,是在教堂,一場葬禮正在進行,但在場的人,除了教父,就只有男主梅先生。
又是一個孤獨死去的人,又是一個沒有家人和朋友來送行的人。
所以梅先生來送他最後一程。
男主梅先生,44歲,其貌不揚,總是沉默不語,但有條不紊地奔波、忙碌著。為孤獨死去的人尋找親人、朋友,是他的工作,但他把這份工作當作了自己畢生的信仰。
其實很多時候,梅先生找到了死者的家人或朋友,但他們通常都不願意來參加葬禮。
他們更在意自己的感受,而不是那個孤獨的靈魂是不是需要最後一程的目送和陪伴。
又有一個男人孤獨的死去了,當鄰居聞到惡臭的時候,當他終於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死去4周了。
梅開始四處奔波,尋找他的家人和朋友。當他正在尋找的時候,他的領導告訴他:
「你被解僱了。」
雖然領導說寫好了推薦信,推薦他去做別的工作,可他堅持要為這位逝者找到家人,處理好一切再離開。
領導說:
「離職書已經籤了,你只能用你自己的時間。」
於是,梅作為一個被解僱的人,開始用自己的時間,為這位逝者尋找家人和朋友。
為了尋找線索,他奔波到別的城市,他和流浪者坐在地上喝酒、聊天。
最後,他終於找到了逝者的妻子、女兒和朋友們。
梅先生不苟言笑,對逝者,對葬禮,卻是苛求完美。他對這位逝者的女兒說:
「還有墓碑,大家稱之為紅色花崗巖,但不是真的紅色,更暗些,像他在軍隊裡貝雷帽的褐紫紅色,相信他一定會喜歡的。」
在那一刻,這位姑娘的臉上充滿了動容,她顯然被這個善良細膩的男人感動了。
她對他說:
「等葬禮結束後,我們一起坐坐,喝一杯好嗎?」
他笑了,說:
「我很有時間。」
可是,意外發生了。
這邊,當那位逝者的葬禮正在舉行,很多親朋好友都在送行的時候,另一邊,有一位因車禍去世的人,正在孤獨地離開這個世界,埋葬他的,就是兩個工人,他們隨便埋了埋,沒有悲傷,沒有注目,就離開了。
這位孤獨的逝者,就是梅先生。
心儀的姑娘,就在不遠處,可是她不知道,梅先生已經離開了。
不過,電影的最後,給了觀眾一個意外的驚喜。
在梅先生原本寂靜無人的「葬身之處」,忽然間,慢慢地,圍上來很多人,很多。
他們不是活著的人,他們是被梅先生一個一個送走的孤獨的靈魂。
城市很熱鬧,靈魂很孤獨。
那些人,恰恰是因為遭遇了全世界的忽視,才一個人孤獨的死去。
梅先生,就是那個全世界唯一還在意他們的人。
老、病、死,是每個人都必將面對的人生結局。
所以說,人生最重要的無非是健康,人生走到了最後,最重要的也無非是有人陪伴。
你嘮叨,有人願意聽著。
你病了,有人貼心照顧,
故去後,有人不顧一切地趕回來,送你最後一程。
所以,人活著的時候真的沒必要太貪婪,不應該明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卻仍是執迷不悟。
比如有的人,不惜觸犯法律也要牟取更多的錢財。
比如有的人,不惜觸碰道德底線,傷害自己最重要的另一半,也要尋找所謂愛情的刺激。
錢財也好,愛情也好,很多都是過眼雲煙。
人生不過幾十載,時間的腳步匆匆,什麼事兒,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去做的呢?
我們都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再想一想。
生前的熱鬧,只是熱鬧。
老了,病了,死了,能有個人陪著你,才是真的暖心。
此文沉重些,不喜勿噴。
其實,熱鬧是人生的保護色,僅僅是保護色而已,人生真正的底色,是悲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