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靜人生

2021-12-26 熬夜的貓

收錄於話題 #寂靜人生 1個

昨晚和朋友在家裡聊天聊到很晚,今天睡醒已經過了十二點,打開手機看到一條讓人心情愉悅的消息。假期的倒數第二天,看了一部電影—寂靜人生(又名無人出席的告別式)

電影一路平鋪直敘,沒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沒有情節的跌宕起伏,沒有激烈的矛盾衝突。整個基調如同他的名字,靜謐,冷淡和從頭貫徹到尾的灰暗,始終給人呈現一種沉重的孤獨感。

電影從一場葬禮開始,片子的主角梅是一位其貌不揚的英國人。看起來很符合"中庸"的價值要求。永遠西裝革履,不苟言笑,吃同一個牌子的魚罐頭和吐司麵包,上班下班,獨居,連等車過馬路都是一樣的動作,日復一日的過著平淡的生活。最後電影以梅先生的葬禮結束,無人出席。但他厚厚相冊裡的亡魂,一一出現,聚集在他的墓旁,向他致意,為他送別。

以前大學的時候看人類學紀錄片,說對逝者的感情和意識是人類文明的開始,因此才有了殯葬,才有了來生的說法以及原始宗教。梅先生維護的正是這種情感。當聽到梅先生為死者寫的禱告,就被他的溫情感動了。也許是他的孑然更懂人生落幕時的慘澹,盡力讓他們體體面面的走。

尊重信仰且對生命有著崇高敬畏之心的人,無疑是高尚的。生理死亡無非是淺層次的肉體消解,比死亡更可怕的是被人慢慢遺忘。

賈平凹寫到:我想做一個能在你葬禮上描述你人生的人。可並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的有敘述你人生的朋友。

相關焦點

  • 寂靜人生---電影推薦
    今天給大家推薦這部2013年09月03日上映的高分劇情電影《寂靜人生》,目前豆瓣的評分穩定在8.8分,本片參與評價的人並不多
  • [影]《寂靜人生》
    和約翰梅平靜的人生不一樣,死者的生前跌宕起伏。可那又怎麼樣呢?最後還不是歸於寂靜。    約翰梅有一本相冊,裡面裝的是這些年來在他的幫助下安葬的人們的照片。他把最後一個死者的照片放入相冊。雖然空無一人的墓地有些悲涼,但旁邊熱鬧的墓地才是約翰梅的人生意義所在。   片尾,相冊裡的朋友們都紛紛趕來了,約翰梅的墓地顯得熱鬧無比。這個反轉打得我措手不及,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眼淚奪眶而出。在這個寂靜的傍晚,結局讓人溫暖、動容。
  • 薦影《寂靜人生》
    看了一部電影《寂靜人生》,電影很短,一個半小時,卻可以帶給人很多思考。
  • 《寂靜人生》:人生亦如渡渡
    但是,思考死對於生卻是有價值的,它使我能以超脫的態度對待人生一切遭際,其中包括作為生活事件的現實中的死。」作家周國平在《守望的距離》中如是寫道。當看到這句話時,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一部電影——《寂靜人生》。
  • 《寂靜人生》:人類的極致孤獨.
    電影《寂靜人生》,講述了社區服務工作人員約翰和他負責的那些無人出席的告別式的故事。約翰·梅獨自一人生活。一個人如果敷衍潦草而又匆忙地活著,也許你會覺得他很可憐;但如果他鄭重其事而又不慌不忙地認真生活著,你會感覺到那種寂靜的孤獨。這就是約翰的人生,寂靜的人生。
  • 每一個寂寞靈魂,都包裹著豐富的人生——記電影《寂靜人生》
    上午看了一部電影《寂靜人生》。這部2013年上映的英國電影曾獲得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整部電影無論是人物、場景、劇情還是配樂都可以用清淡來形容。看完之後我想起一個成語:真水無香。主人公約翰多年獨居,是一個不苟言笑且生活極為規律的人,他服務於區公所30多年,每天的工作就是為孤單的逝者尋找親人,通知他們來參加逝者的葬禮。
  • 一個小人物的堅守 ——觀電影《寂靜人生》
    昨晚在大風呼嘯中,看了這部《寂靜人生》。呼嘯的風聲,也帶不走這部片子留下的寂靜。
  • 在廁所傾聽人生:彼得·漢德克的寂靜之地
    也正是它,構成了我幾乎一生都圍繞著那個寂靜之地和那些寂靜的地方轉來轉去的出發點,而現在與之相應,對此的試論便要由此開始。或許在我的記憶中,或許在我的想像中,那個細節講述了如下的故事:《群星俯視》的主人公之一——在我看來,有兩個主人公,他們都是孩子,後來長成大人,一個來自富有的家庭,另一個來自貧窮的家庭——養成了一個動不動就上廁所的習慣。
  • 那個與死人打交道的Mr.May無人問津的寂靜人生
    /是後記也是前言《寂靜人生》看似平淡的劇情,實則描繪著像主人公May一樣平凡的小人物們,波瀾洶湧的生活。與其細膩、回味悠長的情節相稱的,是那些意味深長的、停頓的空鏡,著意對比的鏡頭……它們隱喻May生活的寂靜與孤獨,又隱隱透露他內心的冗雜思緒,甚至,暗示了他的孤單死亡。這是一個悲傷,但不止於悲傷的故事。
  • 豆瓣評分8.9《寂靜人生》:傳統死亡主題下的新探索
    《寂靜人生整部電影下來,幾乎都是他一個人穿梭在大街小巷,不喧譁,不熱鬧,寂靜無聲。而這也恰恰跟電影主題相呼應。對於約翰本人來說,他的人生狀態是寂靜的。他的性格特點和工作性質導致他的社會聯接微弱,他接觸最多的就是死人,在鮮活跳躍的世界裡,他是孤單的。對於孤獨死去的人來說,他們的死亡是寂靜的。沒有親人的送別,只有焚化爐裡殘留著他們最後的溫度。但電影的英文名字是《 Still Life》,繼續活著。
  • 從人物塑造、視覺語言、主題設定解讀《寂靜人生》的文藝價值
    本文圖片來源自網絡《寂靜人生》是一部很冷門的佳片,上映於2013年,目前豆瓣評分8.7,導演是烏貝託看似是普通的敘事篇,運用大量固定的機位拍攝,整個影片正如它的名字,寂靜、冷淡,和從頭貫徹到尾的灰暗,始終給人呈現一種孤獨感。很多網友在看的時候覺得有點像是《入殮師》的英國版,但對於人生的剖析比《入殮師》來說更深刻些,沒有後者那麼強對於情緒的渲染和烘託,相反正如片名,更清冷、更克制。
  • 《寂靜人生》:毫無高潮,深入人心
    導演: 烏貝託·帕索裡尼編劇: 烏貝託·帕索裡尼主演: 埃迪·馬森  瓊安·弗洛加特孤獨可怕嗎孤獨地生活,孤獨地死去在世時孑然一身,離世時寂靜無聲他孤獨的人生走進了凱利,像久不見天日的小房撒進一抹陽光,溫潤著梅,也許梅的孤單生活就要走到盡頭了吧。梅走出商店,喜悅的心情溢於言表,一改平時謹慎過馬路的習慣,只左右看了幾眼,然後便同小孩子般跑過去。伴隨著一聲鳴笛和剎車的聲音,梅的生命就此結束。最後,那些梅曾找過的人都來到了墓地參加了比利的葬禮。梅所做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的溫暖改變了所有人的決定。
  • 《寂靜人生》:無人出席的告別式,可他們來了?
    《寂靜人生》(2013,英國)世界越來越城市化,人越來越獨處。倫敦城市裡孤獨中離世的人,政府要有人安排善後處理。影片就是講的這樣一位做這樣工作,自己也是這樣獨處的這樣的人的故事。他在他們離世後去了解他們,寫悼詞,安排葬禮。
  • 寂靜中的不平靜——讀長篇小說《寂靜的湖區》有感
    寂靜中的不平靜——讀長篇小說《寂靜的湖區》有感金羊網  作者:左夫  2020-11-02 清醒的洞見,高度的創作自覺,體現出作者於「
  • 40年前的一首《寂靜之聲》,唱出了人生的處世哲學
    40年前的一首《寂靜之聲》,唱出了人生的處世哲學文|子巖美妙的旋律1978年的夏天,萬物復甦,一切外來的事物都那麼新鮮這首歌曲是《寂靜之聲》(The Sound of Silence),1967年美國影帝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電影《畢業生》的主題曲。此電影是60、70年代美國年輕人最喜愛看的電影之一,歌曲由美國著名的民謠組合保羅·西蒙與加芬克爾(Simon and Garfunkel)負責製作的。這張專輯也使保羅·西蒙與加芬克爾成為了大牌明星。
  • 歌曲 -《寂靜之聲》中文版
    不管是快樂或是憂傷,每次聽到這首《寂靜之聲》,總會觸動我的心靈。憂傷時聆聽,會撫平不平之心情,在優美的「寂靜之聲」裡,何來憂傷。快樂時傾聽,會收住盲動的靈魂,引領心緒,感受寂靜,享受人生之美。        由保羅·西蒙創作,美國二重唱民謠組合保羅·西蒙和加芬克爾演唱的這首《寂靜之聲》,最早收錄於兩人在1964年的專輯裡。首發時反響平平,竟導致二重唱散夥,兩人各奔前程。在第二年的1965年,《寂靜之聲》在一次偶然的電臺中播出,不料卻大受歡迎,迅速躥紅。
  • 電影推薦|冷門佳片《still life》寂靜人生
    電影全篇貫穿著濃鬱的北歐風,低飽和色系給人一種寂靜、清冷的感覺,映照了整部作品的核心---死亡。主人公約翰·梅是一個普通的社區工作者,主要負責為逝者尋找親人,安排後事。但這份看似平平無奇且在別人眼中有些「晦氣」的工作,他卻有滋有味的堅守的22年並愛上了這份工作。
  • 讓人難以忘懷的《寂靜之聲》
    你好啊,黑暗,我的老朋友我又來找你閒聊了因為一個幻影無聲無息地爬過在熟睡的時候留下它的種子……在無眠的夢中我獨行行走在鵝卯石鋪就的狹窄街道上……第一次聽《寂靜之聲》是在看《畢業生》的時候然後,你看到街燈下那昏黃的路,還有自己躑躅街頭的背影,那些初涉社會無措、無助的日子……你會覺得這旋律是那樣的親切;她默默地接納你的悲傷,熨帖著你的靈魂,在黑暗中伴你默默前行……據說《寂靜之聲》是一個在戰爭中死去的青年他的靈魂面對世界的傾訴;也許那個年青人在他還不知道戰爭是什麼回事的時候己被派赴戰場,而在他有所悟悉的時候,他的生命卻在人生最燦爛的季節凋零了。
  • 聆聽寂靜迴響
    著有《跟著節氣去旅行》、《搶救寂靜》等,作品多次獲得文學類及新聞類等獎項。在自然作家範欽慧的腦海中,有一張屬於臺灣的聲音地圖。她知道在什麼樣的季節,或在什麼樣的海拔高度會聆聽到哪些動物的聲音。七歲時,她就學會了錄音,偷偷錄過爸爸的打呼聲,錄過父母吵架,後來也偷偷錄自己唱歌、說故事。
  • 生於寂靜,歸於寂靜
    世間萬物,生於寂靜,死於寂靜。如果我的內心足夠安靜,足夠堅強,我便更應該心無旁騖地走自己的路,做那人間自由行走的花。不必在意世人眼中對與錯,不必肩扛俗世給我的重重負累。獨立思考,搖曳自由。低頭淚如泉湧,抬眼車水馬龍。一個人在這世上漂蕩久了,便會覺得自己也是千軍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