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古之道,以鑑茅之有】用鄭珍的歷史視角看文化茅臺

2021-02-19 黔北沙灘文學社

文字丨「代智華」

圖片 |「來源網絡」

首圖 |「此酒友已隱退」

凡是過往,皆為序曲!

——茅臺酒譽滿天下,從鄭珍的「酒冠黔人國」說起

故事先從道光二十三年展開,即1843年,時年38歲的鄭珍應好友平翰邀約去仁懷廳遊玩 ,經過茅臺村時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即《茅臺村》。

 

被梁啓超譽為天下第一府志的《遵義府志》(鄭珍、莫友芝著),在卷十七「物產·茅臺酒」條云:「茅臺酒 《田居蠶室錄》:仁懷城西茅臺村製酒,黔省稱第一。其料純用高粱者,上;用雜糧者,次之。製法:煮料,和曲,即納地窖中,彌月出窖熇之。其曲用小麥,謂之白水曲,黔人又通稱大曲。酒一曰茅臺燒。仁懷地瘠民貧,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青黃不接之時,米價昂貴,民困於食,職此故也。」該書成於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

一年後,鄭珍赴仁懷訪好友平瀚,到後生病,便在茅臺當地待了半月,後取道四川之合江、江津、綦江歸。生平第一次到茅臺村,並作《茅臺村》,根據《鄭珍年曆考要》可證。鄭珍平生嗜酒 ,已無需贅述,品賞了黔中各地的好酒。如他老家天旺裡的鴨溪酒 ,遵義城北董公寺的白酒 ,湄江邊的湄江酒 ,打鼓新場 (金沙 )的回沙酒 ,以及鉤藤酒 (咂酒 )等。相比之下 ,茅臺大麯酒昧香而醇 ,品位在黔 中諸酒之上 。於是 ,「酒冠黔人 國」的詩 句脫 口而 出。此詩流布晚清詩壇 ,膾炙人口,極大地提高了茅臺酒的聲譽。至於赤水 河航道 的開闢 ,使蜀貨溯 河而上,於茅臺起岸 ,分散貴州西部地區,黔中酒茶外銷巴蜀秦晉 ,茅臺成了商貿中心 。鄭珍因此而吟出了 「蜀鹽走貴州 ,秦商聚茅臺」的詩句 。

上文提到的《遵義府志》,而後在百餘年間便有了《續遵義府志》與《遵義新志》,三部描述遵義發展狀況的方志對茅臺酒均有較為詳細的記載,這是十分難得的。而且,各方志的記載也並非完全因襲抄錄前志,從相關記載中還能看出茅臺酒釀造技術發展成熟及其文化傳播的某些面相。前文已敘述《遵義府志》關於茅臺酒的記載,下面且看另兩部。其一,周恭壽,趙愷:《續遵義府志》卷十二「物產·茅臺酒」,成於民國二十五年,在其第63-64頁記載到:「茅臺酒 《前志》:出仁懷縣西茅臺村,黔省稱第一。《近泉居雜錄》製法,純用高粱作沙煮熟,和小麥曲三分,納釀地窖中,經月而出,蒸熇之,既熇而復釀,必經數回然後成。初曰生沙,三四輪曰燧沙,六七輪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終乃得酒可飲。其品之醇,氣之香,乃百經自具,非假曲與香料而成。造法不易,他處難於仿製,故獨以茅臺稱也。鄭徵君詩『酒冠黔人國』,乃於未大顯張時,真賞也。往年攜赴巴拿馬賽會,得金牌獎,固不特黔人珍之矣。」其二,張其昀主編:《遵義新志》,杭州:國立浙江大學,1948年版,在其第119頁記載到:「酒為貴州名產,尤以回沙茅臺為最馳名,因產地而著稱,茅臺為舊府屬仁懷縣西之村落,釀造最為得法。《府志》:《近泉雜錄》有茅臺酒之製法,純用高粱作沙,煮熟和小麥曲三分納釀地窖中,經月而出蒸熇之,既熇而復釀,必經數回然後成,初曰生沙,三四輪曰燧沙,六七輪曰大回沙,以次概曰小回沙,終乃得酒可飲,其品之醇氣之香,乃百經自具,非假曲與香料而成,造法不易,他處艱於仿製,故獨以茅臺稱也。」縱觀三部對於茅臺酒的歷史記載,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茅臺酒的原料及釀製工藝已趨於定型。(《續遵義府志》)2.《續遵義府志》的記載說明,今日茅臺酒最具特色的工藝就是回沙工藝(七輪次釀造),最遲在本書刊刻之前,即已定型。3.《續遵義府志》說茅臺酒「其品之醇,氣之香,乃百經自具,非假曲與香料而成」,已經認識到了茅臺酒醇厚品質及馥鬱芳香,均是釀造過程中經由一系列理化反應所產生,不是由人工添加的香味物質所致。4.《續遵義府志》稱:「造法不易,他處難於仿製,故獨以茅臺稱也。」表明茅臺酒難於仿製的地域特色。此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離開茅臺就釀不出茅臺酒,這既是對茅臺酒獨特釀造環境的高度評價,同時也反映了茅臺集團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同釀、天人合一精神。這是文化茅臺建設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只有保護好茅臺、赤水河獨特的釀酒環境和釀酒資源,才能為茅臺未來發展奠定不可或缺的資源基礎和環境基礎。

最後,我為什麼說凡是過往,皆為序曲!——茅臺酒譽滿天下,從鄭珍的「酒冠黔人國」說起。「鄭徵君詩『酒冠黔人國』,乃於未大顯張時,真賞也。」《續遵義府志》言鄭珍「酒冠黔人國」的詩句,作為茅臺酒聲名大振之前,讚賞了鄭珍的先見之明。而後不久,茅臺酒便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從酒冠黔人國到巴拿馬獲金獎,由地方認可到世界獲獎,想必,鄭珍早已知茅臺酒必定會盛名滿天下。

酒是日常,又不只是日常

 

對於鄭珍來說,酒是他的日常,又不止是日常。

 

酒從未遠離過鄭珍,生活在黔北沙灘的他,百公裡之外便是當時製酒生產「黔省稱第一」的茅臺村。酒早已成為茅臺當地故鄉街坊再平常不過的瑣碎生活了,就連飯前都得先飲一杯「茅臺燒」,人們才會動筷。如有貴客前來,主家必定拿出好酒前來招待,圍繞酒臺,賓主盡歡。

 

鄭珍一生嗜酒 ,自言「漸老漸變剝 ,不變者惟醉。」年輕時飲酒非常豪邁 ,可以 「興酣呼白龍」,述酒詩如 《月下醉歌》 《醉歸》 《重醉湘山寺歌》等也都以 「醉歌」命名;中年時飲酒則產生 「萬想患不得 ,待得止無味」的沉鬱與愁苦。在生命布滿憂患時 ,能夠使詩人賞心 、忘憂的無過於手中杯了 ,由此他發出 「世物獨酒真 ,飯食亦其次。」

 

關於酒的詩歌不勝枚舉:

 

然酒之於人,各有況味。吾心有塵埃時,需酒方可滌淨。便抱酒一壺,隨其沉醉。

 

桃李春風一壺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酒之於我,是朋友間快樂的催化劑。酒之於我,亦可是完成自我精神越獄的佳釀。

 

追尋酒的歷史,變得意義非凡,酒的歷史不僅僅是一部物資史,更是一部精神史。

 

1600年前,陶淵明在《飲酒二十首》(其七)中寫道:「一觴雖獨進,杯盡壺自傾。」

 

1400年後,鄭珍在《和陶淵明飲酒二十首 》中寫道:「倦不欲出,每獨飲數杯,有所觸寄,輒和陶作。」另「提壺對此獨自勸 ,伴座無語三紅薇。」不難發現,先生是多麼想和陶淵明作飲,只要有一杯酒都能怡然自樂。

 

陶淵明之為陶淵明,鄭珍之為鄭珍,更多在「酒」而不在詩。王鳴久在《帶電的液體》中曾寫道:「酒是物資世界的詩,詩是物資世界的酒。」

 

人生莫過於鄭珍哪一壺酒。


山水之間,就是中國;山水之間,亦是茅臺。

 

文化茅臺是把茅臺作為一種文化符號來看待,它是以茅臺在長期的經營實踐中形成的事業信念和價值觀念為核心的精神文化,是茅臺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是消費者對茅臺人的處事行為和價值追求的反映,具體表現為茅臺在消費者心智中所代表、蘊涵的意義、象徵、個性、情感、品味等綜合文化因素。

 

文化茅臺應提倡利用現代社會信息的豐富性和便利性,以及茅臺傳統工藝文化、茅臺人文精神、茅臺人文歷史等,以創新的精神來研究文化茅臺,以長江不擇細流之寬容胸懷兼收並蓄,在研究茅臺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地推陳出新、聚沙成塔、久久為功。

 

根據《鄭子尹先生年譜》(吳道安)為證,在道光二十三年癸卯 ( 18 4 3 ) 。先生由遵義至仁懷訪好友平翰,到後五日即病瘧,幾殆。病癒,與好友平翰流連半月(《巢經巢詩· 留別撇峰》句云:「半月相從榕樹蔭。」

 

那麼在此期間,先生做了什麼呢?最為重要的就是遊歷於茅臺赤水河的山與水之間。

 

貴州的山水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的縮影,是中國山水的聚寶盆。它不僅有如華山的天門險道,也有三峽的咆哮激流;不僅有如廬山的千尺瀑布,也有如泰山的萬丈高崖;不僅有如西湖的迷人秀麗,也有如灕江的嫵媚多姿;不僅有如鬱鬱蔥蔥的山區林海,更有中外罕見的溶洞奇觀。

 


作為吟詠貴州山水的鄭珍,當之無愧 ! 他是第一個寫貴州山水詩最多而又較好的人。凡是遊歷過貴州山水而又讀過鄭珍詩的人,都會感到他的詩刻劃入微,也夠得上是「詩中有畫」,他的黔中山水詩也夠得上是中國山水詩 的一朵奇葩。

他 「厲前人未歷之境,狀人所難狀之狀」,藝術地把貴州峻峭瑰奇、絢爛多姿的山水呈現在人們面前,為展示貴州山水建立了功勳,這就是鄭珍在中國山水詩史上的卓越貢獻 。鄭珍在遊歷於茅臺的赤水河期間也留下許多詩歌,此處我們就通過鄭珍在此期間的詩中去探尋茅臺人的精神世界。

 

《吳公嶺》:著箯吳公嶺,側目吳公崖。飛獅落九天,腳插赤水隈。奔湍撼不動,怒聲天地回。水怒石益靜,萬古蒼嵬嵬。蜀鹽走貴州,秦商聚茅臺。牽舟至狼灘,龍灘近可挨。限此十裡石,摩牙競羆豺。兩岸壁削成,自古白不苔。越山三十裡,馱負費其財。當年吳登舉,力欲運道開。鑿至此崖下,下手即風雷。憤極仰天死,至今祠水涯。談者為嘆息,民勞天實災。焉知彼蒼仁,正為斯民哀。三代井法廢,大利歸賈魁。肥痴享厚息,錦繡揮輿儓。生人十而九,無田可耕栽。力惡不出身,今力致無階。每每好身手,餓僵還裸埋。試令去此險,一錢誰乞哉。拔彼一牛毛,活我萬叟孩。天心曲調濟,人苦誇薪錐。日出曉涼斷,炎風吹面來。坐飽萬山頂,茫茫感中懷。

 

鄭珍善於將這種山與水糾纏不竭的景象呈現出來。「飛獅落九天,腳插赤水隈。奔湍撼不動,怒聲天地回。水怒石益靜,萬古蒼嵬嵬。」鄭珍以擬人化的手法描繪巖石巍然不動的英武雄姿及急流無可奈何奔騰咆哮的情狀 ,「水怒石益靜」一句更是鮮明地將山與水截然不同的形象表現出來,賦予山水一種精神 :水的不屈服,山的不退讓。這不正是茅臺人不屈不撓精神的象徵嗎。

 

當年吳登舉,力欲運道開。

 

吳登舉,這是一段關於赤水河變遷的感人故事。吳公嶺,地處習酒鎮茅臺鎮之間,此處題有「美酒河」三字,1999年6月,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評為「最大的摩崖石刻漢字」。

 

吳公嶺峰壁夾岸,水急灘險,自古為赤水河上第一險絕之地。張廣泗倡導修浚赤水河時,在民間舉賢徵工,家住附近的村民吳登舉「以一家十八口人丁具保」,領命招募民工,帶領沿河子弟鑿石開灘,歷時5個月,終於完成了修河工程。張廣泗到赤水河察看工程情況時,曾到吳登舉家,並表示要向朝廷為吳請功,加封官爵,吳登舉堅辭不受。張廣泗感其忠厚,特地為他題寫了「忠耿過人」四字。

鄭珍對吳登舉的義舉,十分稱頌,一個渡夫,一個很普通的勞動人民,為此做出的巨大貢獻,鄭珍以長詩讚之,紀念之。可以說沒有「吳登舉」,就沒有茅臺鎮「家唯儲酒賣,船隻載鹽多」鹽運盛景。

 

不僅對於吳登舉如是,對於長居此地的人們來說,險惡的自然環境也給生存帶來了威脅:「生人十而九,無田可耕栽。力惡不出身,令力致無階。」體現出鄭珍對當地百姓生活艱難的同情,正是在這樣異常艱難和困苦的自然環境下,數代茅臺人通過對這座巨嶺和急流的拼鬥,才得以將阻塞的赤水河通航。鄭珍乞求「天心由曲調濟」,給苦力們一條活路。一股儒者仁愛之風,流溢於詩行之間,為這幀《山行圖》憑添了深厚的社會文化內涵,引人深思。正是因為有了無數個「吳登舉」,便有了如今茅臺酒的發展繁榮。

 

山水之間,就是中國;山水之間,亦是茅臺。

 

大自然創造各種不同的風格的地域環境,正是用這各異的環境孕育了個性鮮明的人類 :江南秀麗精巧的風景孕育思想縝密、聰明伶俐的江南人;北方寬闊無限的平原孕育了剛毅豪爽,激情昂揚的性格;西部茫茫沙漠,乾涸黃土造就了保守憨厚、善良勤勞的性格……而在這多山多水的赤水河畔,孕育的是茅臺人敢將徵服險山惡水的事業進行到底的偉丈夫。 

鄭珍常持一壺酒,哪壺酒是什麼酒?

 

從目前的鄭珍的詩歌中,還無法得知常伴他的酒就是茅臺酒。若加以考證,便知一二。

 清朝,茅臺酒之名氣,完全離不開鄭珍與莫友芝這兩位大文人。

 

《張恆侯廟訪舊不值,遂看莉於孫檳祠》

(節選)莫友芝

吳宮衛灶已成塵,爭似黃花歲歲新。

老兵失卻老兵在,可惜昨日茅臺春。

茅臺昨日不須惜,急管繁弦動秋碧。

隔岸方祠泳鹿候,當軒又賽阿耶客。

 

 

《寄送鄒叔績歸新化,並呈鄧湘皋顯鶴學博》

(節選)莫友芝

 

酒盡欲起語稽遲,驅歸轉益別後思。

悔不小住聊娛女,尋聞取道延辰歧。

且喜執手映動曦,茅臺競負三日危。

合併渺渺當何時,沉西南支湘南支。

 

《中秋日攜兒子彝、繩,猶子桐、櫈過棠洲》

莫友芝

君山夏水且勿論,酒舫魚湖今在手。

大兒赤足叫銅鬥,小兒更勸茅沙酒。

 

《驟寒憶芷升弟庭芝》

莫友芝

驟覺茅臺酒力輕,禁寒只自閉柴荊。

那堪今夜南明客,獨倚孤菜聽雨聲。

 

 茅臺、茅沙酒、茅臺春、茅臺酒,名詞稱為各不一樣,後來直接稱為「茅臺酒」。此處為什麼要引用莫友芝的詩呢?鄭珍與莫友芝被時人稱為「鄭莫」「西南二子」「黔中二傑」,從這些稱呼中就可以看出他們的關係,其真摯友誼歷來是文壇佳話。另合編《遵義府志》,關係甚好,又同為黔北當時的名門望族。

 

《鄭子尹先生年譜(續)》中記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鄭珍與桐梓趙旭、黔西張據、遵義趙商齡、仁懷卞天桂、王槐深及友芝之弟祥芝會飲, 座間,觀石鼓文及李龍眠白描《蘭亭圖》, 趙旭與莫友芝以詩紀其盛。說明常一起詩詞唱和、飲酒作樂。

 

從鄭珍的詩歌中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感情之深、之真。《無事到郡遊三日二首》中寫道:「清坐或終朝,不避子與妻。」二人的友誼是何等的親密真摯。所以,從地緣、家族、文化體系、習慣、經濟等諸多因素分析,可以得知鄭珍詩中的那一壺酒,同為周邊摯友或侄或學生詩中的「茅臺」。

 

如若感覺可疑,先看黎汝謙的《山水雜詩》:

 

猴慄叢叢猜刺包,剝來小火漫爆炮。

磁瓶盛滿茅臺酒,野味芳香勝誤餚。

 

再看黎庶燾《送莫生奉母避地皖江,兼覲其尊人子偲先生》(節選):

 

莫生近有江上行,顧我黯慘難為情。

我執茅臺一樽酒,相攜去折河橋柳。

男兒墜地重懸孤,四方天地皆吾廬。

那復窮愁戀鄉裡,僅供人愁供人娛。

 

綜上所述,同為沙灘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人物,同屬黔北名門望族,或為好友、或為侄、或為師等,且「酒冠黔人國」的佳句便出自鄭珍筆下。他詩中的酒即為茅臺酒,可以說,此時的茅臺已經具有文化象徵的意義,沙灘文化代表皆把「茅臺」用來代替「杜康」、「杏花村」等傳統酒文化意象,將其與「折柳」、「執手」等中國文化千錘百鍊留下的文化意象組合。

誠然,愛喝「茅臺酒」的鄭珍,是一位憂國憂民的詩人。

憂國:家事愁來愁國事,寒宵無寐看天明。

憂民:拔彼一牛毛,活我萬叟孩。天心曲調濟,人苦誇薪錐。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是一位精氣不改有著積極人生態度的學者。

賢愚同盡耳 ,精氣有不改。倘能挾日月,正不問飽餒 。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是一位具有樂觀曠達精神的詩人。

「撐腸不易飢 ,朝食晚可到」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希望能追求人生的清淨。

仰看天宇淨塵翳,俯念人間多是非 。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對死亡的超然態度與主張道法自然的道家思想相一致。

「生盡天所命,死為地所埋。」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要求對人格需要有堅守之心

「天道有難識,此心終不移」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是一位講兄弟之愛之人。

「目指三兒含硬付,一生兄弟片時休。」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是一個孝子。

忽訝何時身已仙,老親稚子拋不得!失聲一呼落羽翼。

胡僧在旁撫長眉, 知我多情不可醫 !

愛喝「茅臺酒」的鄭莫黎家族,有著淳厚的家風:

「在家不可一日不以禮法率子弟,在朝不可一日不以忠貞告同僚,在鄉黨不可一日不以正直表愚俗,在官不可一日不守清、慎、勤三字。凡百所為,敬恕而已。」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無愧為晚清宋詩派的巨子!


愛喝「茅臺酒」的鄭珍,是一個儒家士大夫,具有深厚的儒家深愛之風。

這樣一位詩人,我們怎能不愛,人生莫過於鄭珍那一壺酒!那一壺酒莫過於茅臺!

鄭珍——增添茅臺發展新動力,賦能文化茅臺

鄭珍的詩歌,很早以來即被認為是中國十九世紀詩歌史上少有的傑作。在他的詩世界裡,其基調是分析、解剖,深摯的感情融入了清醒的理性。

貴州雖然是中國文化與經濟的邊陲,但是鄭珍的出現,卻讓文化的中心持久地為之震動。詩人的生活雖然也不出貴州山區,但是鄭珍所經營的文字視野與個人天地,卻很大很廣,超出了他的地域與時代,直貫兩百年而下,成為一個了不起的發光體,成為我們今天重新發現貴州,重新再認識近代文化的一筆重要的精神遺產。

研究近代文化史的學者已經指出:近代不少著名詩人文學家,甚至一些思想家,雖然遠在北京、上海或廣州,卻都不約而同地經歷過「發現鄭珍」的欣喜。

鄭珍之於茅臺,就是為其加持文化茅臺的重量。

綜上所述,筆者以為,這是一筆對茅臺來說無比豐厚的精神資產。本篇文章從鄭珍的詩歌角度出發,便發現如此巨大對文化茅臺建設有用的信息。文化茅臺應提倡利用現代社會信息的豐富性和便利性,以及茅臺傳統工藝文化、茅臺人文精神、茅臺人文歷史等,以創新的精神來研究文化茅臺,以長江不擇細流之寬容胸懷兼收並蓄,在研究茅臺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不斷地推陳出新、聚沙成塔、久久為功。茅臺文化是文化茅臺建設的基礎,文化茅臺是茅臺文化的升華。

 

保芳書記曾在《關於「文化茅臺」建設的一些思考》中指出:

 

「文化茅臺」建設就是要充分激發文化動能,增強文化張力,用文化力量為民族品牌賦能,踐行文化自信之路,借鑑吸收世界有益文化成果,深化不同文明交流互鑑,在國際舞臺上更好地發出中國聲音、展現中國精神、提出中國主張,將茅臺打造成享譽世界的一張中國「文化名片」。通過「文化茅臺」建設的實施,對內凝聚企業共識,增強茅臺人文化自信的能力,形成企業理念共識化、行為規範化、視覺一體化的文化建設體系;對外以文化為紐帶, 搭建起茅臺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文化橋梁,在全球範圍內獲得更廣泛的認可、接受及尊重,成為傳播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參與者、推動者和先行者。

 

建設「文化茅臺」,既是茅臺立足現狀、謀求跨越,「做足酒文章,擴大酒天地」,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通過由外而內、由內而外的持續努力,逐步形成茅臺的新時代特質,對內切實管用,對外可資借鑑。

 

「文化茅臺」建設,是一項長期戰略性任務。還需執古之道,以鑑茅之有。

 

茅臺人事事講就「道」,數百年來,茅臺酒漫長而煩瑣的釀造工藝,同樣體現著茅臺工匠對「道」的苦苦追求。取材於山水之間,釀造於天地之間,從制曲到製酒,從端午到重陽,處處皆為「道」,處處與天地、自然相呼應。

《觀》

 

代智華

 

當我沉浸在製酒工藝的世界裡,

慢慢打磨自己的技藝,

 

觀這

在山與水之間

陰陽相濟

空氣中微生物的動,

發酵池裡酒糟的靜

 

觀者

領略天理,淬鍊心性,

懂張馳,明道理

 

觀者

無問東西

但求耕耘,莫問收穫

 

觀者

用汗水

回報時光與歲月,

 

一杯芳華,不負流年

「酒冠黔人國」不應該只是詩中名句,是茅臺高品質背後醬人匠心的體現,更是茅臺人在堅守質量和工藝的道路上,永久立足於世界之巔才是茅臺人的目標。以鄭珍為代表的沙灘文化的復興,一定能推動文化茅臺高質量的發展;以文化茅臺作為意識之變、定位之變、戰略之變的文化號角,一定也需要以鄭珍為代表的沙灘文化進行加持賦能。

文化茅臺,破繭而出;

祝願茅臺,驚豔世界。

相關人物介紹

       鄭珍,清代官員、學者,西南巨儒。字子尹,別號子午山孩、五尺道人,貴州遵義人。是清代中葉一位著名的學者和詩人,也是經學大師之一。鄭珍其詩《巢經巢詩集》,被晚清「同光體」詩派推尊為「宗祖」,吳敏樹、梁啓超、鬱達夫、錢仲書等極為推崇,「有清一代冠冕」、「清詩第一」之譽,錢仲聯有「清詩三百年,王氣在夜郎」便指鄭珍,又說:「子尹詩,才氣功力俱不在東坡下」。北京大學胡先驌:「鄭子尹珍卓然大家,為有清一代冠冕。縱觀歷代詩人,除李杜蘇黃外,鮮有能遠駕乎其上者。」以「鄭莫黎」為代表的沙灘文化,有學者把其與「齊魯文化」、「河洛文化」、「吳越文化」等地域文化相提並論。《辭源》和《漢語大典》等工具書,對一些古字,引用鄭珍的注釋,並註明「參見鄭珍《說文逸字》」,也有少數字註明「。

有趣的靈魂早晚都會相聚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如果這篇文章讓你有收穫

請以【點讚】的方式告訴沙灘君

相關焦點

  • 茅臺四代掌門人共同出席華茅酒慈善之夜
    中新網12月11日電 12月10日,華茅酒公益慈善與社會責任論壇暨「飲酒思源·善行貴州」華茅酒慈善之夜在茅臺成功舉辦,在系統總結華茅酒過往公益慈善成果的同時,也發布了華茅酒未來在公益慈善領域的規劃。當天晚上,「飲酒思源·善行貴州」華茅酒公益慈善之夜在茅臺國際大酒店舉行,茅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高衛東蒞臨現場,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高山發表主題講話。
  • ...天生我才必有用,神縱慾福難為功——鄭珍書寫的集句楹聯(散文)
    相對中原、關中、江南等地而言貴州的開發相對較晚,建省也才六百餘年的時間,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用勤勞的雙手和奮發的精神,創造出來獨特多彩的人文歷史,點綴在歷史的星河中。在館內三樓的一幅「天生我才必有用,神縱慾福難為功」的楹聯靜掛著,那是貴州「沙灘文化」代表者之一的鄭珍書寫的集句楹聯。
  • 80年茅家「陳品」刷新中國新高端白酒排名售價超飛天茅臺
    茅家有好酒,深藏赤水濱。茅臺鎮最老的字號,傳承最久的釀酒作坊,從1939年字號正式確立以後一直未變,而加上此前作坊的釀造歷史,至今已有80餘年。在飛天茅臺的引領下,醬酒熱已經席捲全國,其中尤以茅臺鎮所產醬酒為佳。不過,備受商家與消費者追捧的茅臺鎮醬酒,品質同樣有優劣之分、投資價值也有高低之別。選對了產品,就好像於畫作滿幅的古玩市場內,發現了「蒙娜麗莎的微笑」。什麼才是醬酒領域的「孤品」?傳世已久,不可複製、稀缺珍貴!
  • 成裕燒坊:傳承茅酒紅色文化
    這幾年茅臺的名氣越來越大,說道白酒知道茅臺,更多的只知道茅臺酒,而茅臺酒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茅酒而不知道茅臺酒在紅軍長徵中獨特的「功勞」。巴拿馬金獎酒 1915年多位將軍的回憶錄寫道:紅軍長徵到達茅臺極度疲憊,紅軍將士爛腳的比較多,紛紛用買來的茅臺酒用來對爛腳擦洗消毒。
  • 鄭珍的詩有哪些?鄭珍的詩詞全集16首
    清代詩人鄭珍,鄭珍,清朝學者,為人頗有詩才,也十分擅長書法和繪畫。 緣箐黃茅去人遠,過者十百須及群。遠道之人不問俗,往往力盡為所吞。烏江東更駭聽聞,爭子母手食且奔。兒啼直與骨肉盡,草剩一條生血痕。時或置幼舉室逐,歸來幼子仍無身。言之酸鼻不忍說,使我髯奮胸輪囷。以人殺人罪且死,即盡族此償寧均。上世冥翨十二氏,掌除民害搜狉榛。靈鼓炮石喪猛怪,日弓月矢殲妖昏。及害於民物無細,戮及蛙黽非傷恩。聖人吉兇與同患,蹄跡肯容中國存。捕蝗殺虎載金布,此害況酷蝗虎倫。
  • 貴州茅臺酒(藍茅),傳世收藏 值得擁有!
    貴州茅臺酒(藍)(又名藍茅臺、藍茅、茅臺藍)藍,是一種品質2016年9月底,貴州茅臺酒(藍)全新升級,瓶身顏色由高貴精緻的「寶石藍」變為低調沉穩的「深海藍」,酒標上新增「金桂葉」標識致敬茅台歷史。越品味,越懂品位超越普茅的尊享,超越普茅的品位;越品味,越懂品位。
  • 漢醬新曜 與子同茅丨漢醬酒(茅)致敬宛城新品上市發布會隆重舉行
    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河南四區省區團隊、南陽市銀宇酒業有限公司團隊、政府機關代表、南陽各行業協會、商會、地產公司、企業代表、高等學府領導、以及核心終端客戶、茅臺醬粉、新聞媒體等共計3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漢醬酒(茅)在南陽市上市的榮耀時刻。
  • 早期的珍品茅臺有哪些?你又知道有多少珍品呢?
    ,以茅會友!在「珍品」系列中,以「茅臺1704」推出時間最早,紀念意義最大。據茅臺酒廠考證,最早的茅臺鎮燒房 「 偈盛燒房 」 成立於1704年,被認為是茅臺酒的歷史源頭。於是茅臺酒廠在1986年生產了一批以 「 1704 」 命名的珍品。面世僅一年之久,只在1986年——1987年生產,因此較為珍貴。
  • 漢醬酒(茅)走進有關單位 面對面交流 近距離服務
    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河南四區經理王玉、駐馬店市華源商貿總經理黃鳳華、駐馬店市華通源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事業二部經理夏連生、貴州茅臺醬香酒營銷有限公司河南四區營銷員等參加走訪活動。漢醬酒(茅)是茅臺醬香系列酒中的高端產品,酒質上乘、包裝精美、文化氣息濃厚,也是首次啟用「茅」字商標,具有文化底蘊濃厚、品質卓越、包裝精美、資源稀缺等特點。
  • 茅臺始祖,王公大仁酒!
    耗糧多、輪次多、用曲多和輔料用量少。這「三茅」就是茅臺酒的主要生產者,也是茅臺酒鼻祖。其中,「王茅」得風氣之先,最早開創了茅臺酒的輝煌,素有「天下第一茅」之稱。王秉乾塑像▼1951年 政府合併王氏「榮和燒坊」等三家燒坊成立國營茅臺酒廠。1997年 茅臺酒文化城為王氏「榮和燒坊」業主王秉乾塑像,記錄相關歷史。
  • 貴州茅臺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酒丨見證每一刻瞬間,銘記每一次歷史!
    1997年,為了慶祝香港回歸這一舉國盛事,貴州茅臺推出了香港回歸紀念酒。可以說,它是茅臺集團歷史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紀念酒。對於中華民族如此重要的歷史時刻,誰不想用美好的事物來分享、見證、收藏這種喜悅,茅臺香港回歸紀念酒一經問世,便成為了人們追逐的焦點。
  • 茅臺「飛天」,每股突破2100,為什麼茅臺經久不衰?
    2021第三個交易日,茅臺股價衝破並站上2100,牛氣沖天不回頭!茅臺股價從100元到1000元,用了8年,從1000元到2000,僅僅用了1年半,流通市值超過第二名工商銀行近2萬億!如此瘋狂的上漲,我們不禁要問誰有如此能力?為何茅臺勢會不可擋?
  • 飛天茅臺348.99澳幣,國外的茅臺有多便宜?
    小道消息稱雙十一期間,天貓、蘇寧的茅臺放量會更大,茅粉們可以提前關注下,說不定有機會搶到4瓶1499飛天(天貓2瓶+蘇寧2瓶)~茅小妹天天準時準點抱著手機搶購,朋友悠悠來了句:國外茅臺隨便買,還比國內便宜。——「你都沒去過,你怎麼知道?」——「網上說的啊。」
  • 我所喝過的茅臺及其嫡系酒
    其風格不同於其他產區醬酒,有獨特的茅味;相比茅臺鎮的醬酒,茅臺酒的品質明顯好之,許多鎮酒有很多工藝執行不夠徹底,多少帶點怪雜味。飛天茅臺是茅臺酒的標杆,要感受茅臺酒的底蘊,我建議認真品鑑飛天茅臺酒,雖然飛天茅臺貴,但品質一直保持高端。18年新飛天相比之前的飛天要差一點,這可能跟酒體年份較新有關,酒的主體風格還是沒有變。
  • 「華茅」、「王茅」、「賴茅」到底跟茅臺有什麼關係?
    大家都知道茅臺,畢竟這個品牌家喻戶曉,但是很多人因為茅臺鎮酒或者帶著茅臺字眼的酒而困擾,因為搞不懂他們之間的關係。而熟知茅臺酒歷史的人都知道,茅臺酒是由三家酒坊合併而來,即「華茅」、「王茅」、「賴茅」各自開辦的三家燒坊,三茅合一成立國營茅臺酒廠。那現在這三個品牌還在嗎?跟茅臺又有什麼關係呢?
  • 茅臺巴拿馬金獎之謎
    不像五屆評酒會選出來的名酒,無論是四大名酒、老八大、新八大還是十七大或是五十三優,在當年都見諸報端有跡可循,如果硬要給自己套個名頭會讓人嗤笑。二是巴拿馬金獎名字聽著就洋氣,距今又有百年歷史,不但能彰顯氣質不凡,還能體現底蘊深厚。前些年民族自信尚不足,靠洋獎撒金粉塑金裝是條捷徑。三是茅臺開了頭,其他酒廠有樣學樣。連以「國酒」自居的茅老大都能拉下臉來濃妝豔抹,老二、老三跟著下場扭兩段秧歌似乎也無不妥。
  • 貴州茅臺「走進智利」紀念酒發布,有兩種包裝
    導讀 「文化茅臺·多彩貴州」一帶一路行走進智利活動,茅臺特意為智利帶來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貴州茅臺走進智利紀念酒。 智利當地時間4月8日,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張家齊,茅臺酒股份公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何英姿,揭開了貴州茅臺走進智利紀念酒的神秘面紗。
  • 牙科界的「茅臺」突發大跌 百家機構懵了
    值得注意的是,上周還在頻頻創出歷史新高的通策醫療今天突然大跌,收盤跌幅超過8%。牙科界的茅臺突發大跌,10年漲近24倍通策醫療素有牙科界茅臺之稱。從盈利能力角度看,該股去年年報平均淨資產收益率接近30%,與貴州茅臺的33.12%差距不大。成長性方面,自從2007年以來,公司年報淨利已經連續13年同比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