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2015年1月1日的凌晨三點,楊柚和我終於在這家叫做「N.Y.BAGELS」(紐約貝果)的美式早午餐廳找到位子坐下的時候,我們都已經滿眼血絲奄奄一息了:
「你現在感覺怎麼樣?」
「感覺快死了,但是好餓。」
「我也是……你要吃什麼?」
「很多很多肉。」
「……」
在此之前,我們剛剛經歷了六個小時high到爆的臺北跨年演唱會,親眼見證了林俊傑褲襠撕裂的盛況。接著跟著人潮上了地鐵,然後在忠孝東路走了N遍,路過好幾個醉倒在地的外國朋友之後,終於決定來這裡消磨剩下的時間。
事實證明當你都已經通宵的時候,根本不會想吃健康食物。對菜單上的沙拉不屑一顧的我們,最後點了熱量滿滿的經典漢堡(附薯條)、香蕉可可碎片奶昔、還有蘋果派。
美式餐廳一定不會讓你等太久。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漢堡和剛炸好的薯條就被包在做成英文報紙的餐巾裡送上桌。我突然想起多年前看過的一個飲食節目:
美國主持人在嘗試了各種異國料理之後,最終逃回一家紐約的小酒吧裡點了漢堡和啤酒。他對著鏡頭如蒙大赦:「我是個美國人,我只想這樣吃漢堡吃得滿手是油。」
這是一種如果精細對待就會顯得很可笑的食物,它的使命就是讓人覺得方便又痛快。你不需要任何餐具,只需要飢餓到可以不顧形象的胃口。
真正的美式漢堡會將厚實的手打牛肉排煎至七分熟,橫剖面還是粉紅色的肉排夾在咬勁十足的麵包裡。一口咬下的時候,肉汁混合奶酪和酸黃瓜的鹹香一齊在口中爆發,讓你根本顧不及四溢的油汁已經流了滿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跨年變成像漢堡一樣洋氣又全球化的事物。這是大都市的特產,在東京、紐約、上海、香港……跨年夜就等於狂歡節。
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乖乖上床睡覺的都是孬種的夜晚。於是不想再當孬種的我們來到了臺灣跨年最應該去的地方,這座沒有夜晚的城市——臺北。
八小時前,市政府前廣場上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臺北跨年演唱會的。人群從四面八方壓迫地我呼吸困難,原本溼冷的夜晚變得熱火朝天起來。到處都是揮舞的螢光棒和手機,前胸貼後背的距離讓尖叫聲更加穿透耳膜。十幾萬人從七點開始就聚集在這裡,一起守候零點的到來和101大廈的焰火。
「5,4,3,2,1!」人群中響起整齊的數鐘聲,與此同時101大廈的顯示屏出現「愛惜臺灣」的字眼,數萬隻焰火螺旋形噴射,整棟大廈頓時變成一支絢爛的火炬……
在臺北跨年的感覺就像是吃漢堡,方便過癮而且豐儉由人。
漢堡作為全球化時代最大眾的食物,講究的時候裡面可以夾松露、龍蝦,成為擺上五星級酒店餐桌的高級料理;隨便起來在麥當勞甚至早餐店十塊錢就可以買上一個。
焰火結束之後,人群開始四散離開,大家都開始尋找下一個狂歡的地點。
這座城市的跨年夜不只有高貴的W hotel,沒有錢的窮學生也有許多很棒的去處。臺北有許多24小時營業的地方,像是餐廳、書店、漫畫書店、博物館、手搖飲料店…
我曾經和Lion在24H的誠品敦南店與書籍相伴度過一夜,而楊柚有一次在麥當勞與朋友暢聊到天亮。臺北午夜時分的熱鬧有千萬種,重要的是陪伴你的朋友以及包容新事物的隨性和自在。這次在漢堡店度過的跨年夜,更讓人感受到一種可以拿在手上盡情享用的肆意和暢快。
這是新一年的第一餐,希望可以永遠擁有此時此刻的不知疲憊和好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