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推特上很流行大曬「飛機餐」,但出乎意料的是色香味越糟按贊數越高--這是怎麼回事?!或許在一般旅客心裡,飛機餐與「難吃」畫上等號,抱著滿懷期待卻落得大失所望...,但這並絕對不代表航空公司的人員味蕾都壞掉,或是中央空廚的人都是料理新手哦(搖手指),今天就透過《businessinsider》來看看這些飛機餐還沒上飛機前的準備過程吧!老實說~看完真的很想給這些廚師一個掌聲啊
United's Chelsea Food Services 中央廚房
這間位於美國紐澤西的飛機餐中央廚房,
約有 1,000 名員工,而每天要做的飛機餐約有 33,000 份,
供應給約 217 個航班。每一位員工在這裡都
穿著白袍,頭上戴著衛生網帽,手上也戴著手套。
▼
很難想像每天要處理這麼大量的餐點,
而且還是在美國--竟然全程都是「手工作業」,
不管是從切菜到把肉煮熟都必須靠著
工作人員不斷重複動作才能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工作必須很專注,
例如肉只能煮到30%的熟度,
這是因為最後空服員在飛機上,
還會再次加熱才給乘客的關係,
若在這裡一不小心煮過頭,
就可能會讓顧客就會吃到熟過頭的餐點。
▼
另一方面,水果和飲料也是由專門負責的人員準備,
相對起來並沒有在廚房裡的人員辛苦,
但一次準備上百人份仍是件耗大工程。
▼
準備好的餐點會先被推至一個叫「cold room」的小房間,
這裡的溫度始終都維持在攝氏10度,
工作人員進出都得穿上厚重的外套。
▼
待全部料都準備好,工作人員們就會一一組盤包裝,
這個過程也是純手工喔!看到這裡,
下次打開飛機餐的時候,是不是該懷抱感恩之心呢?
▼
包裝好的餐點就會放進推車裡,
等著地勤人員送它們上飛機。
▼
廚房到處都看得到貼著「$300」的標語,
這是為了激勵員工如果該月份「沒有因為備料不及」,
而導致飛機延遲起飛的話,
就可以額外得到3百美金(約9000臺幣)的獎金;
▼
但反之,如果是其他因素導致,
例如:氣候不佳或是機場調度問題,
根據公司的規定,餐點在送上飛機前只被允許放置6-8小時,
如果有飛機延遲幾個小時才到,
超過了 8 小時的保鮮期,
那麼已經準備好的飛機餐就不能使用了
這些備好的餐點就必須全數丟掉、重做QAQ
▼
看著這些央廚人員備料過程明明就很正常,
但為什麼一般人還是會覺得不太好吃呢?
美國航空飛行餐飲和零售總監Russ Brown對此表示:
「味道是味覺和嗅覺的混和產物,
然而當我們身處加壓的機艙時,這兩者就會失靈,
導致人們對鹹味和甜味的感知下降。」
加上飛機上缺乏溼度背景噪音等影響人們用餐心理,
就算是同樣的食物和飲料,
在飛機上和陸地上的味道也會有所差異。
所以飛機餐不太合口味是有原因的哦!
下次搭飛機時別急著抱怨,要懷抱感恩的心享用才是(嚼)
本文系原創 轉載請通過授權 長按指紋識別一鍵關注
♫ 和風娘在這裡期待和你聊天 ♬
不要忘記點擊【閱讀原文】
帶你免費去日本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