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館:封城76天,默默抗「疫」的武漢餐飲人有話說

2020-12-24 中國青年報

如果能夠在本月(4月)之內恢復正常,我們還可以勉強維持,否則,很可能會出現資金鍊短缺,甚至斷裂的情況。

——我家小館張永生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國餐飲行業的衝擊極大。武漢作為本次疫情的暴風中心,其餐飲更成了全國的重災區。封城76天,武漢餐飲人是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默默戰鬥的?他們,現在怎樣了?

張永生和他的我家小館,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聽到他們最真切的心聲,感受他們抗「疫」的日日夜夜。

疫情突襲活下去成最大考驗

武漢封城前,作為我家小館的掌門人,張永生和餐廳員工都沒覺得疫情嚴重,還在為春節旺季的正常營業做準備:聯繫供應商儲備充足的食材,招聘兼職人員滿足營業需求,聯繫渠道為春節營銷推廣……一切都在忙碌有序地進行著。

直到1月23日,武漢封城,形勢急轉直下。

「事發突然,措手不及,接到通知的當天,我們就緊急關停了門店,為春節儲備的食材、原料都積壓在門店。」

我家小館,隸屬於和合順風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武漢當地一家人氣很高的連鎖餐飲品牌,創立於2012年,立足武漢,輻射湖北全境。目前,我家小館有45家連鎖門店,直營為主,聯營為輔,門店面積以300-400㎡為主,現有員工1500餘名,是一家以「家文化」為主題的湖北家常菜創新品牌。

我家小館門店圖

停業後,張永生迅速組織人員進行核算,庫存積壓、貨物損失、店鋪租金,加上提前發放的員工工資、春節福利等,把損失折合在一起,已經遠超1000萬。「如果能夠在本月(4月)之內恢復正常,我們還可以勉強維持,否則,很可能會出現資金短缺,甚至資金鍊斷裂的情況。」

因為事發突然,春節留守的員工也沒來得及撤離,只能全部安置在宿舍裡,公司負責吃住、衛生消毒、安全防護。

「發生這種狀況,剛開始我也是非常慌亂,只能先組織人員把留守員工需要的生活、防疫用品準備充足。我們的員工知道公司面臨的困難後,紛紛表示願意拿出自己的存款幫公司渡過難關,一部分員工甚至說要抵押房產。員工的這種凝聚力,讓我們創始人團隊非常的感動,也堅定了我們渡過難關的勇氣與信心。」

降本保底人心在希望就在

堂食停了,對外的經營不能做,只能想辦法儘量把損失降到最低。接下來的幾天,張永生和公司核心管理層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開會、商討,他們決定首要先保障1500餘名員工的健康。

為此,張永生和他的團隊,成立了專門的防疫小組,制定了員工防疫健康統計表,每天統計、上報全體員工(包括滯留武漢與回鄉的員工)的體溫等健康狀況;針對留守武漢的員工,張永生安排專人負責統籌他們防疫期間的日常生活,包括生活用品、防疫用品的發放等。

「在健康碼推出之前,我們已經使用小程序完成了所有員工每日體溫和健康狀態上報,非常慶幸的是,截至到今天(採訪當日),我們處在暴風眼中的1500餘名員工無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在保障員工身體健康的同時,張永生與團隊也在努力維持團隊的凝聚力與人心,「人心散了,整個公司最重要的東西就沒了。」張永生表示,疫情期間是做團隊建設最好的時候。

張永生帶領管理層去重新梳理運營流程,對過往沒有時間、沒有精力或者忽視的問題點進行系統地查缺補漏,在線上進行專業課程的學習與提升,並且篩選出優秀的夥伴去做線上分享,「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們做到了堅持每天學習,三天一次分享,人心更齊,團隊凝聚力也更強了,目前我還沒有接到任何一個員工提出離職申請,這是疫情期間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

經營受挫千方百計維生計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武漢解封,整整76天的時間,我家小館一直處於暫停的狀態,即便解封以後,依然無法恢復正常的營運。

截止到採訪當日,武漢的我家小館僅有一家處於低風險區域的門店恢復營業,但也僅限於為當地復工企業員工提供無接觸外賣的業務,其他門店依然處於關閉狀態。「我預計,4月底應該可以恢復大部分門店的線上外賣的業務,5月中旬前後堂食比較有希望恢復運營。」

封城之後,武漢居民的生活物資非常緊缺,張永生與留守武漢的員工度過隔離期後,主動承擔起為4個大型社區的2500多戶居民提供包括蔬菜、禽蛋、新鮮肉類、新鮮水產、豆製品、餐食等配送服務,他們聯繫自己的供應商渠道,免費出人出力、補貼運費,一方面為武漢戰疫貢獻自己的量,另一方面藉此維持公司的艱難運行。

我家小館向一線防疫人員捐贈食材

此外,疫情期間,張永生還將門店儲備的食材捐贈給新冠肺炎的定點收治醫院的後勤機構,滿足一線醫護人員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的需求。「做公益讓員工和我得到心理上的撫慰。」

武漢解封後,情況有了一點好轉,明顯的是外賣的訂單量有了提升,單店的訂單量每天在100單左右,但對於龐大的日常開銷,這點收入依然是杯水車薪。

我家小館復工門店的日常消殺

張永生認為,除了疫情引發的一些行業停滯現象,更應該引起全體餐飲人注意的是,食品安全的問題。

「做餐飲,還是要回歸初心,以良心產品、良心服務、良心原材料為主,不要為了迎合市場的畸形的口味需求,枉顧法律做一些違規操作,比如非法食品藥的添加,野生動物的售賣,我希望能過這一次疫情的教訓,能夠警醒和助推整個行業實現規範、安全流程的達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在武漢封城的日子裡 ——武大日語系教師夏晶宅家抗疫記
    武漢人的生活和命運牽動著所有中國人的心。3年前,也是在春節後,認識了夏晶老師,我們一起參加一個訪日交流活動。此前武漢大學奪得了全國高校日本知識大賽的團體冠軍,她和李聖傑是帶隊老師。那次交流讓我領略了夏老師的才思魅力。不想,3年後的「相遇」卻是在這次疫情中。夏老師用她的親身經歷給我講述了處在這場風暴中心的武漢的點點滴滴和那一幕幕難以忘懷的情景。這是武漢人民最真實的一段抗疫記錄。
  • 小男孩嘶吼媽媽遭攔 母親躺擔架被抬走!抗疫劇揭武漢封城慘況
    由於《逆行者》遭批評扭曲事實,另一部《在一起》找來眾多一線紅星演出,預告出現武漢封城的緊張場面,孫儷拿著口罩,說出質問的臺詞「自己看看,全都不合格。」由於疫情關係,該劇以武漢封城為主題,但是改在異地拍攝,且強調改編自真人真事,要向抗疫英雄致敬,男神楊洋在其中一個單元《同行》扮演醫生,和趙今麥克服交通困難,要回到武漢抗疫。
  • 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中新社北京5月18日電 題:中國記「疫」:武漢「封城」,中國戰「疫」如何打贏「保衛戰」?  中新社記者 邢翀  2020年元旦前夕,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診斷病例,這是一種此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過的冠狀病毒。
  • 武漢封城「76天」:這部衝奧紀錄片到底怎麼樣?
    這是一個與臺灣催淚電影《媽媽再愛我一次》幾乎相同的開場,也造成了我自童年以來,第二次從一開頭就讓眼淚奪眶而出的效果——雖然有看過此片的朋友認為,「這部紀錄片是不錯,但你也不至於這樣吧,是激素不穩定?」76天,是從2020年1月23日到4月8日,1100萬人口的武漢市的封城天數。
  • 武漢封城76天:跟誰學輔導老師們的戰疫日記
    除夕前夕,聽聞武漢的疫情狀況和封城的消息,巨大的輿論漩渦和鋪天蓋地的網訊潮汐洶湧而來,焦慮不安與牽掛充斥著每一片土地。在戰「疫」中,位於高途課堂武漢運營中心的輔導老師們,依然留守武漢、堅持在家辦公,每日早上連續工作照打卡;他們通過線上培訓不斷成長,始終堅守著停課不停學的使命,為學員提供服務。他們與無數醫護人員、人民警察及各行各業的人們共同奮戰,為武漢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
  • 武漢解封,收派通了,武漢安能網點回看「封城76天」
    4月8日零時,武漢解封,人類防疫史上罕見的「封城」正式畫上句點,這座英雄的城市開始逐漸恢復往昔生龍活虎的模樣。 醫護人員、建築工人、志願者…… 匯聚於江城,同甘共苦,溫暖彼此 他們之中 更有一群默默奉獻的物流人 共擔甘苦,共克時艱
  • 抗疫院線電影《封城》貴州興義舉行籤約儀式新聞發布會
    電影以武漢封城抗擊疫情為背景,以逆行的白衣天使為搶救患者前赴後繼、催人淚下的感人故事為主線,通過一個個真實還原的鏡頭,向抗疫期間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和「逆行者」致敬。通過投資這部電影,我想把愛的正能量傳播下去,傳播給更多的人。」電影《封城》出品人、廣東金練珠寶董事長夏武練說。
  • 對話人民網武漢戰"疫"人:「我的城就是我的家」
    *第一期:對話人民網戰「疫」人:「戰地情緣」讓我們勇往直前 *第三期:對話人民網戰"疫"人:我們在全國各地戰「疫」守家  編者按: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湖北(武漢)是主戰場。
  • 武漢封城一周年:一個城市的涅槃
    轉載自:WHatplus  武漢封城一周年,100張照片,帶你回顧這一年編者按:今天時值武漢封城一周年,以武漢抗疫為題材的紀錄電影
  • 173篇日記記錄「武漢76天」
    作者:肖暢         武漢「封城」的76天,是全國人民和武漢人民共同的記憶。  為了講好武漢抗疫故事,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武漢出版集團公司成立《英雄城記》編寫組,收集了一線戰鬥人員和普通市民76天裡有代表性的日記,從中遴選了173篇,彙編成書。
  • 「封城」後的第15天
    今天是小城恩施「封城」後的第15天,這裡的人們在竭盡所能地維持著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雖然他們做的事,算不上經天緯地,但他們在危難時的負重前行,才換來了更多人的歲月靜好和城市安寧。視頻:《非常時刻:這樣靜,這樣美》 作者:津龍1「封城」趕上春節,所幸大家都有備年貨,物資儲備還算充足。
  • 詩援武漢 共抗疫情(32)英雄武漢 英雄人民
    為此,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95歲高齡的著名詩人劉徵先生攜詩友為抗疫的英雄武漢城點讚(上篇);為援鄂抗疫人員勝利撤離點讚(下篇)。挽定羲娥隨我轉,百年變局豈由天。 喝火令·致捕疫人鄭福太  月靜銀鉤冷,流星破曉明。萬家燈暗幾人寧?江漢癘炎驚夢,誰敢逆魔行?
  • 致敬武漢逆行者!閬中詩詞學會抗疫傾情特輯
    常應文  抗疫感懷本是千家樂慶春,疫情如虎急愁人。封城阻路稀鬧市,謝客居家離親鄰。有燈的舞臺,年的街巷;流光燈會,溢彩浮橋。啟動春博,誠邀四海,來閬過年鬧元宵。年爺爺,在千年古縣,贈爾福糕。      江城瘟疫喧囂,令封城鎖路會取消。致古城空巷,班車停運;居家養正,隔離發燒。上下齊心,科學施策,天使白衣赴戰壕。抗疫情,贊中華一體,道比魔高。
  • 武漢「封城」一周年:不負來之不易抗疫成果 | 新京報社論
    繼續秉持抗疫精神,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終勝利,方能不負武漢、湖北甚至整個中國此前為「戰疫」做出的犧牲。1月23日10時,武漢千萬級人口瞬時按下「暫停鍵」,全國也由此開啟了眾志成城抗疫的大幕。    「封城」之後的武漢,進入「靜止」模式。空曠的大街上,沒有了往日的車水馬龍,沒有了熙來攘往的人群,正常生產生活秩序不得不暫時中斷。可以說,正是英雄的武漢人民做出的巨大犧牲,武漢才會在1個多月扭轉局面。2020年4月8日,武漢「解封」,江城水暖,社會復甦。
  • 臺鈴抗疫影片《在一起》全國上映
    來源:北方網原標題:臺鈴抗疫影片《在一起》全國上映 獻禮最平凡的英雄為致敬在抗疫面前無數個無名英雄,由楊戴源編劇,夜修華執導,電動車領跑品牌臺鈴傾情出品製作的2020抗疫微電影《在一起》在9月14日全網溫暖上映。
  • 封城29天,帶你看一下真實的武漢!
    距離1月23日武漢封城,已經過去29天。這漫長的29天裡,武漢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待在武漢的人,咋樣了?口罩酒精防護服物資夠用嗎?央視紀錄頻道推出戰疫紀實片---《武漢:我的戰「疫」日記》,透過一位位身在武漢的戰疫親歷者,記錄真實的「武漢時刻
  • 武漢「封城」日記四年級孩子作文標題——我的家鄉生病了
    武漢「封城」整三周了。雖然知道前路還長,但所有人都在翹首期待。四年級孩子作文寫道:「爸爸告訴我,武漢生病了,並且病的(得)很重很重,這次我們回不去了,我一聽說就哭了,我想那裡的親人和朋友了。」股票如此,打贏這場抗「疫」戰爭也如此,普通老百姓都在「宅」,「宅」也是一種戰鬥,一定要「宅」到勝利的那一天,當然,不會像我守這隻股票一樣這麼久。這幾天讀古斯塔夫勒龐創作的《烏合之眾》,文中提到很多的變革事件,看似由外在變化引起的,實則必須深入思考背後的原因。
  • 抗疫公益影片《在一起》上映 獻禮最平凡的英雄
    為致敬在抗疫面前無數個無名英雄,由楊戴源編劇,夜修華執導,電動車領跑品牌臺鈴傾情出品製作的2020抗疫微電影《在一起》在9月14日全網溫暖上映。影片以抗擊疫情中的真實故事為原型,講述了外賣小哥小傑在抗擊疫情中所發生的諸多故事,展現疫情面前平凡英雄的無私奉獻精神。
  • 封城44天,武漢人的餐桌日常
    翻了下日曆,才發現今天是我們回武漢宅家整整30天,也是武漢封城44天。記錄下這30天裡我家餐桌上菜品的變化,告訴你們,武漢人正頑強地,活著。
  • 《人間世·抗疫特別節目》這個紀錄片的名字,就值得每一個人點讚
    在碼字的時候,已經是6月1日了,進入六月意味著這魔幻的2020庚子鼠年上半年,接近尾聲了 如果讓大家盤點一下這上半年,我想所有人都繞不開一個詞:抗疫!隨著國內抗疫戰爭接近尾聲, 世界抗疫震中往歐美,印度轉移,國內暫時平靜了,但是疫情留下的影響還在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