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忠:漫畫繪人生

2021-02-18 力信明途職場修研院

人物介紹:蔡志忠,1948年生於臺灣彰化,著名漫畫家。代表作《老夫子》、《烏龍院》、《莊子說》、《老子說》等。1981年獲得金馬獎最佳卡通片獎;1985年獲選臺灣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2011年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

 

2020年11月17日,72歲的蔡志忠步入少林寺藏經閣,釋永信大和尚為其剃度,從此紅塵之中少了這縷青絲,佛禪之地多了一位執者——釋延一。

 

作為漫畫家的蔡志忠頂著很多標籤,禪學大師、物理學家、銅佛收藏專家、橋牌冠軍等等。雖然他是一個傳奇的存在,但是他的人生軌跡更像是一個已定的必然。

 

這個世界上,大約有不到10%的人從小就很清楚自己長大後要做什麼。但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受家庭的影響,只有很少部分的人在冥冥中仿佛受到指引,有著清晰的使命感。這類人無疑是幸運的,蔡志忠就是其一。

 

他總是喜歡說「每個人都可以用一把刷子混飯吃,關鍵是要儘早找到這把刷子」。那多早算早呢?「厲害的角色在兩三歲的時候就知道這把刷子是什麼了」。

 

「偉大的人物都是很小就開始逐夢了,高斯7歲就發現了s=n(n+1)/2的公式。人沒有夢想就像蝴蝶沒有翅膀。有所成就的惟一方法就是學會從夢中醒來,裝睡的人是叫不醒的,不要妄想什麼都不做就等著好運的到來。」他是一個無法停止探索和學習的人。

 

蔡志忠出生在臺灣的鄉下。農夫的小孩在田裡幫忙,鐵匠的小孩在幫忙拉風,只有他整天無所事事。媽媽開玩笑說:「你這麼瘦弱,將來只能背個竹籃子,到馬路上撿牛糞。」

 

小小年紀,他就開始思考人生,躲在父親的書桌下、藏在籬笆裡、埋進被窩裡,思考自己將來可以做什麼。

 

4歲那年,父親送給他一塊小黑板,他第一次領略到繪畫的樂趣,立志一輩子畫畫,「只要不餓死就一直畫下去」。

 

蔡志忠的初中時光,大部分都獻給了漫畫,一邊去書攤上借閱0.2元(新臺幣)一本的漫畫,一邊在課本上即興創作,一絲縫隙都不放過。初二那年,他畫了4頁漫畫,寄去剛成立不久的臺北漫畫出版社——集英社。出版社以為他是職業畫家,便邀請他去臺北工作。

15歲的蔡志忠,拎著一隻皮箱踏上了職業漫畫師的人生旅途。出版社的老闆看到大皮箱後面小小的蔡志忠,倍感驚訝,沒有想到畫出自己相中作品的人竟還還是個孩子。

 

第一個月,老闆給了他600元報酬,他寄了450元回家,還給父親寫了一封信:「我不僅要做全鄉最好的漫畫家,全彰化最好的、全臺灣最好的,我還要做全亞洲最好的。」

 

在出版社工作的5年裡,蔡志忠自修了大學美術系裡的所有課程,從顧愷之到拉斐爾,從西方美術史到維納斯的誕生。

 

他從15歲畫到20歲,從一張八毛錢畫到一張一塊五。每天早上七八點起床,畫到深夜兩點半,不到體力用竭,他不會上床睡覺。5年裡,他畫了200本武俠漫畫。此時的他,開始思索,我還能畫些什麼?還有什麼更值得去畫?

 

服兵役給了蔡志忠一個思考的機會。1968年,他進入軍營,3年裡省吃儉用,買來各種東西方名作描摹本,將古今中外畫界名人、名仕的書畫作品研學了個遍。

 

1977年,蔡志忠白手起家,創立了遠東卡通公司。五年後,另創龍卡通公司,期間拍攝的動畫電影《七彩卡通老夫子》,獲得第18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動畫片獎,創下當時臺灣影史票房紀錄;後來,又將漫畫《烏龍院》搬上銀幕,依舊好評如潮。

 

之後,他的作品不斷推陳出新,在臺灣、香港、日本、澳大利亞、美國、新加坡都擁有一眾狂熱粉絲。那時的他,開了7年動畫公司。

 

他從未對眼前的現狀感到「滿足」,而這種「不知足」與金錢無關,只是他單純的渴望了解未知的世界而已。

 

後來的幾十年裡,蔡志忠執著於佛經、物理、數學等研究領域,每個領域都有他獨到的見解,每個領域也都成就了他不朽的漫畫作品。

 

一次採訪中他說道:「大部分人到死都忙忙碌碌,不知道自己該幹什麼。每個人的條件不一樣,所以要認清自己的角色,我們不要理會100萬種事輸給100萬種人,我們要在意我們哪一項贏過全世界。」

 

參考資料:

《蔡志忠落髮少林寺》大河網

《漫畫蔡志忠:蔡志忠半生傳奇》蔡志忠 口述

蔡志忠訪談

百度

相關焦點

  • 蔡志忠的漫畫人生:我不再切割任何生命去換取財富
    最後,雖然蔡志忠沒真正地挨到幾下棍棒,但一頓劈頭蓋臉的臭罵自然是免不了的。但那幅用紅色墨水繪製的處女畫,父親倒並未抹去,一直留在鄉下的老屋內。隨著時間的流逝,畫作也逐漸由鮮紅變成深紅、黑褐、淡褐,以至於最後完全湮滅在斑駁的土牆中。在那場追打以後,父親對於那幅塗鴉作品的憤怒似乎也慢慢消逝了。沒過多久,蔡志忠就獲得人生中第一套繪畫工具——一塊小黑板。
  • 蔡志忠漫畫(推薦)
    ,有人說他是來拯救中國漫畫的。這些作品,曾令三毛感慨:蔡志忠的智慧,使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了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生命覺者》梁冬對話蔡志忠視頻丨杯茶禪道丨人生中往往會遭遇到很多的困擾與煩惱其中最大的困擾往往是來自於自己。
  • 漫畫大師蔡志忠送給現代成年人的——人生修行哲學
    對待這些問題有效的方法,就是去解決背後的人生困惑。如何解決?去解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生修行哲學。有了它,你的迷茫、掙扎也就有了排解的通道,你的人生路也有新的方向和可能性。這一代的成年人,無論生活環境,或是工作環境,都有著很多的不容易。所以,蔡志忠老師結合自己幾十年的修行感悟,對《莊子》《論語》《菜根譚》等進行了一場深層次解密。
  • 蔡志忠的漫畫、稿費及其他
    奇人蔡志忠,他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從出生到當下一共有幾天,從來不吃早餐,愛好喝咖啡,最高紀錄一天喝15大杯,坐在椅子上不起來的最高紀錄是58個鐘頭,曾經有42天沒開門走出去,2006年全亞洲橋牌第一,家裡有125個冠亞軍杯。蔡志忠的人生也頗具傳奇性。
  • 漫畫大師出家,紅塵再無蔡志忠
    2016年在魯豫有約《蔡志忠的自由世界》中,時年68歲的蔡志忠這樣規劃著自己的人生:「我生於臺灣,死在杭州,葬在少林寺」。 書寫傳奇 作為享譽世界的一代漫畫大家,蔡志忠的識別性很強,其自畫像最鮮明的特徵就是三綹長發在頭頂飄揚。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72歲的蔡志忠,1948年出生於臺灣彰化,他15 歲中途輟學,隻身到臺北開啟漫畫創作生涯。成為職業漫畫家後,蔡志忠以《大醉俠》、《肥龍過江》走紅。
  • 我的「偶像」蔡志忠 | 臺灣漫畫大家蔡志忠作品談
    前一陣一則關於蔡志忠出家少林寺的新聞上了熱搜。蔡志忠這個名字可能現在的年輕讀者並不十分熟悉。那是在漫畫=日漫=不良讀物的90年代,蔡志忠的漫畫是家長唯一可以主動買回家擺在書架上的漫畫。我(衛詩磊)就是在一個擺滿了馬克思列寧著作的正統書架上,第一次讀到蔡志忠的漫畫《莊子說》。
  • 漫畫大師蔡志忠落髮少林寺:我只是一直在做我喜歡的事
    Tsai),他擁有和他筆下的漫畫人物一樣精彩的人生。十五歲時,他的父親允許他退學,從他們生活的小鎮搬到臺北的都市,在漫畫出版商收到他不請自來的手稿時,根本沒有意識到他是那麼年輕。很快,年輕的蔡志忠發展了自己的幽默漫畫人物形象,同時不斷磨練自己的技能,並向其他插畫家學習。
  • 著名漫畫家蔡志忠的4種漫畫書
    小編為各位親們帶來蔡志忠老師的漫畫
  • 漫畫大師蔡志忠是如何運用職業規劃活出頂端優勢的?
    他發現自己有畫畫天賦,很會畫、很愛畫,也畫得好,當即立下人生目標:只要不餓死,就要一生一世永遠畫下去,一直畫到老、畫到死為止。02蔡志忠不僅設立職業目標,而且提倡儘早設立。他有一句名言:選擇要趁早。他說:「人生最終的結果就是拿一把刷子混飯吃,所以要及早選擇,把這把刷子練到極致。
  • 漫畫大師蔡志忠遁入空門,他的漫畫曾經有多火爆?
    作為臺灣最早被引進內地的漫畫家,蔡志忠與三聯頗有淵源。30年前,三聯書店把蔡志忠古籍經典漫畫引進內地,上世紀90年代第一波大眾古典文化熱由此興起。引進內地蔡志忠是從臺灣最早被引進內地的漫畫書作者。在這之前,內地的漫畫書市場已經空白多年。
  • 【254期】漫畫家蔡志忠,原來是個好老師
    你專注做一件事,後遺症就是很有名,很有錢。他說,我們來這輩子,不是要去換人民幣,是來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他說,每個人都生自於父母,但每個人都要使自己重生。我大學時看《六祖壇經》,接觸到蔡志忠的漫畫,後來斷斷續續看了些,覺得挺有想法。他四歲半歲就確定一生畫畫的志向,15歲成為職業漫畫家。他的《莊子說》《老子說》等100多部經典漫畫,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版,銷量超過4000萬冊。
  • 「蔡志忠漫畫獎」永久設立 ,這位國漫大師,你了解嗎?
    為積極推動中國動漫文化走向世界,從本屆金龍獎開始,組委會將永久設立「蔡志忠漫畫獎」,用於褒獎在傳統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作品或作者。蔡志忠是什麼人呢?為什麼要單獨設立「蔡志忠漫畫獎」?談到這個問題,我們不得不了解一下蔡志忠其人的生平。
  • 蔡志忠:古籍漫畫第一人,鍾情漫畫,36歲財務自由,緣何72歲出家
    因為他太熱愛畫漫畫了,太想創作,以至於不肯睡覺。老闆讓他去睡覺,可是沒過幾小時,他又開始畫了。對比那些工作是為了拿薪水的人,蔡志忠是發自內心的熱愛漫畫。蔡志忠供職的第二家公司是文昌出版社。他的畫畫速度驚人,A4紙大小的漫畫,他一天能完稿15張。
  • 「漫畫狂人」蔡志忠:人怎樣才能知道自己這一輩子應該幹什麼?
    魯豫問蔡志忠:「您想過自己最後的場景嗎?」蔡志忠平靜地回復了:「我死的時候應該是85歲某一天的下午兩點,並且葬在少林寺。」之前得到蔡志忠在少林寺出家的消息,有很多媒體亂傳說他得了大病,甚至說他得了癌症,在節目中他也澄清:「我沒有什麼大病和癌症,我只是很清楚自己人生每一步該怎麼走,每一步都在按照我的意志走。」4歲時,蔡志忠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開始堅持畫畫。
  • 少林寺出家後,72歲蔡志忠在上海再談人生
    今年72歲的蔡志忠是個奇人,4歲半知道自己要拿畫筆為生,9歲確立要以漫畫為志業,15歲出了第一本漫畫集。在上海面對讀者,他從人生的起點說起,「我從小吃美國米粉、看《大力水手》《米老鼠》這些彩色動畫片長大,但家庭的影響讓我知道,自己的血液裡留著中華文化。」
  • 四歲到七十二歲從未放棄漫畫的狂人———蔡志忠
    ●花了4年時間,到日本畫了40本諸子百家跟四格漫畫。 ●為了潛修物理和數學,蔡志忠曾在自己事業最巔峰的時候,閉關九年,每天十多個小時沉迷於物理、數學的世界無法自拔。      也許,所有頂級的智慧到最後總在達到某個高度的時候就會聚集,聰明極致的人總是在拼命完善自身優點,從未停止學習。
  • 72歲臺灣漫畫大師蔡志忠少林寺出家,一生未娶妻,創作漫畫一百多部!
    在少林寺兩序大眾的見證下,蔡志忠先生步入藏經閣,釋永信大和尚為其剃度。隨著黑白相間的長髮飄落,享譽海內外的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從此成為少林寺大家庭的一員,法名釋延一。1948年,蔡志忠生於臺灣彰化,15歲中途輟學後,隻身到臺北,跨出自己的獨立人生,開啟漫畫創作生涯。
  • 蔡志忠3歲半思考人生,4歲半找到人生路,9歲立志當漫畫家
    蔡志忠3歲半時,對自己的人生走向整整思考了一年。直到4歲半的一天,他從一塊小黑板找到自己的人生之路,那就是:「我會畫畫,我愛畫畫,只要餓不死,我便要畫一輩子。」9歲時,中國臺灣開始流行漫畫,就這樣,他立志要當漫畫家。不過他知道,漫畫只是一種語言,只是一種表達手法而已。對蔡志忠而言,一所鄉間的小教堂是改變命運的緣起。17世紀初葉,西班牙和葡萄牙船隊經過中國臺灣海峽時發現了這個美麗的小島。
  • 『創時代』漫畫界的愛因斯坦——蔡志忠
    1983年開始創作四格漫畫,已有《莊子說》、《老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作品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了3000萬冊。1985年獲選臺灣十大傑出青年。1999年12月8日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
  • 蔡志忠:4歲半定位人生,曾閉關10年研究物理,72歲少林寺出家!
    (說歷史的女人——第1467期)  說蔡志忠是中國第一漫畫家,恐怕沒有多少爭議,我們可以說都是看著他的漫畫長大的。他曾創作了《漫畫西遊》《漫畫水滸》《漫畫聊齋》《莊子說》《老子說》等100多部經典漫畫,在世界上50多個國家出版,銷量超過5000萬冊,可謂一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