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魯豫有約《蔡志忠的自由世界》中,時年68歲的蔡志忠這樣規劃著自己的人生:「我生於臺灣,死在杭州,葬在少林寺」。
而今,72歲的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皈依佛門,實踐了他的諾言。自此凡世少了一個特立獨行的漫畫家,多了一個有趣的和尚。
皈依佛門
11月17日上午,嵩山少林寺在藏經閣為72歲的臺灣漫畫藝術大師蔡志忠舉行剃度儀式,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為蔡志忠剃度,蔡志忠自此成為一名「沙彌」,法名釋延一。
上午9時,蔡志忠先生的剃度儀式在少林寺藏經閣舉行,永信大和尚住持授受皈依,兩序大眾見證。咔、咔、咔,三剪下去,三綹青絲瞬息而落……而後,蔡志忠先生著衣僧袍,轉身而為佛門沙彌釋延一。
在方丈室,永信大和尚與蔡志忠先生歡喜交談。「少林的禪文化已經派生出很多衍生的文化,例如禪醫、書法、繪畫等等。我也希望有更多藝術大師能和少林結緣,把禪文化發揚光大」,永信大和尚如是說。
蔡志忠回顧了自己與少林寺及永信大和尚的殊勝緣分,分享了他在創作禪意漫畫中的諸多心得體會。近年來,蔡先生創作了以少林文化為藍本的作品,包括《白蛇傳少林寺》《少林寺:天下武學的殿堂》等。近期,他又出版了漫畫集《少室六門集》,包括達摩禪、達摩二入四行論、達摩安心法門、達摩觀心論等。
少林結緣
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出家,讓很多人感到吃驚。但要回顧他和少林寺的緣分,也在情理中。
1990年,蔡志忠移居加拿大後,就開始研究起佛陀思想,與佛法結緣,67歲,他開始著手拍攝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
蔡志忠與釋永信在《功夫少林寺》發布會
2006年9月3日,第一屆「少林論禪」活動讓蔡志忠與少林寺初次相見,並在少林寺為其「蔡志忠漫畫碑」揭幕。如今,「蔡志忠漫畫碑」還在少林寺內,成為遊人爭相參觀的碑刻之一。更早的時候,他曾在各地遊走,拜訪高僧,探討佛教知識,收集歷代佛像。據報導,在與少林寺結下緣分之後,他還決定死後要將遺體捐給少林寺。
「早在30多年前便跟嵩山少林寺結緣了,1984年我正在日本東京畫六祖壇經,當時東京池袋戲院正在上演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看完電影後我暗下決心,將來有機會要拍動畫少林寺。當時,我就畫了一本少林寺四格幽默漫畫。」2014年5月4日,蔡志忠趕赴少林寺參加3D動畫電影《功夫少林寺》發布會時就這樣表示。
此後多年,蔡志忠多次赴少林寺參加文化交流活動,有時候是小住幾日,時間或長或短,和少林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此過程中蔡志忠對少林文化情有獨鍾、讚不絕口,並多次表示,希望能在少林寺剃度,勤修三學,潛心修行與創作。
書寫傳奇
作為享譽世界的一代漫畫大家,蔡志忠的識別性很強,其自畫像最鮮明的特徵就是三綹長發在頭頂飄揚。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72歲的蔡志忠,1948年出生於臺灣彰化,他15 歲中途輟學,隻身到臺北開啟漫畫創作生涯。成為職業漫畫家後,蔡志忠以《大醉俠》、《肥龍過江》走紅。
1971年,蔡志忠出任光啟社電視美術指導,並自學卡通繪製技術。1976年成立龍卡通公司,蔡志忠先後拍攝了《老夫子》《烏龍院》等長篇動畫電影,1981年,《老夫子》獲得金馬獎最佳卡通電影長片獎。
多年來,蔡志忠致力於研讀中國古籍和佛書。1983年,他開始在各報刊發表四格漫畫作品,已有《莊子說》《老子說》《列子說》《大醉俠》《光頭神探》等100多部經典漫畫作品,作品在59個國家和地區以多種語種版本出版,銷量超過5000萬冊。並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日本的報章長期連載。其「諸子百家」系列數年來持續熱銷《莊子說》、《禪說》等風行天下,至今仍不斷再版。
1985年,獲選為臺灣十大傑出青年。
1999年獲得荷蘭克勞斯王子基金會頒獎,表彰他「通過漫畫將中國傳統哲學與文學作出了史無前例的再創造」。
2011年獲「金漫獎」終身成就獎。
2013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首套「漫畫版」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教材,共選用了蔡志忠漫畫中的260個故事編入。
漫畫人生
蔡志忠的漫畫人生是一個關於夢想與堅持的天才造夢之路。4歲開始畫漫畫,9歲立志此生成為漫畫家,15歲輟學去當漫畫家。
15歲時,蔡志忠帶著兩百五十元臺幣北上,開始其職業生涯。從此心無旁騖地朝漫畫家道路前進,五十多年來筆耕不輟。十幾歲成為臺灣最負盛名的漫畫家,二十幾歲就成立自己的漫畫公司實現了財務自由,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的漫畫作品已經風靡海外,被用幾十種不同的文字出版。少年得志用在他身上尤為恰當。
他創作了100部以上的作品,用簡潔生動的線條,行雲流水般的畫筆融合對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詩宋詞、佛經禪語的獨到見解,將經典書籍白話化與漫畫化,畫出了《莊子說》《老子說》等一系列傳播傳統文化的暢銷漫畫,開啟中國古典經典漫畫的先河,隨後風靡全世界。這些作品,曾令三毛感慨:「蔡志忠的智慧,使視古人如畏途的這一代中國人,找到了他們精神的享受和心靈的淨化。」
他創作的作品以獨特的畫風再加上親身的鑽研與體悟,利用淺顯易懂的白話和漫畫形式,超越了語言和文字的隔閡。這些作品也是蔡志忠進入中國經典思想和古籍之中的重要標誌。故此有人評價蔡志忠用其作品迅速打破了日本漫畫在中國一統天下的局面,為本土漫畫打開了新的局面。
追求真我
就在他做動漫和漫畫成功的時候,蔡志忠卻關閉公司,逃到日本去思考佛學的問題。他曾經用十年時間學習物理來證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這一切選擇在常人來看,都難以理解和接受,他本人卻樂在其中。
在蔡志忠的首部自傳《天才與巨匠:漫畫大師蔡志忠的傳奇人生》中外界可以了解到,蔡志忠在畫了《大醉俠》《光頭神探》《肥龍過江》等搞笑四格漫畫後,36歲就已經買了三棟房子,有860萬元臺幣存款。然而他發現:「這些錢已經夠用一輩子,為什麼要再切割生命拿來換錢、換名片上的頭銜?我當下決定不再賺錢,要把生命用在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做對學子有益的事上。」
50多歲時,蔡志忠迷上了物理學,讀起了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他還向教授學習微積分,他把讀到的所有物理理論、方程式全部自己運算過,確認它們的真偽;他觀察周遭的現象,試著用微積分的計算來描述它們的變化;最後,他開始自己思索空間、質量之外,時間的定義問題。
除了迷戀物理、數學,蔡志忠愛好漫畫、動畫、橋牌、鎏金銅佛收藏、佛學、禪學……獲得150多個橋牌冠亞軍獎盃,收藏3500多尊古銅佛像,他頗具藝術感的禪畫與達摩畫的創作還引發了收藏風潮。
他沒有手機,不戴手錶,數十年如一日,從夜半一時到中午兩點,專心凝神地思考、讀書、創作,而且「日食一餐」,一件衣服穿十幾年,對他而言,吃飯、穿衣都只是盡生而為人的義務而已。
他曾經創下在椅子上一坐就是58個鐘頭、連續 42天沒有走出大門的紀錄。那種絕對專注、深沉「就像照相的時候,把景深調得很淺,只聚焦在一朵花的花蕊」。
對於蔡志忠來說,漫畫家這個稱呼或者已經成為過去時,如今雖已皈依佛門,但是他的有趣、他的執著、他的特立獨行,依然熠熠閃耀著獨屬於他的,個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