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玉說
「高考」是改變學生命運的轉折點,所以也成了學生階段最關鍵的考試,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期盼高考的到來,這其中就包含復讀生和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對於他們來說高考更是一種壓力。
尤其是成績在中下等徘徊的考生,每次摸底,成績都在專科線和本科線之間遊移不定,那種被支配的壓力可想而知,所以,每到高考前幾個月,對於這類考生,班主任會勸其走「單招」?
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單招?
單招是國家會授予很多高校一定權利,允許「高職院校」獨立組織考試錄取的方式,單招必須要在「高考前」完成,參與單招並錄取的考生,不需要再參加統一的高考,直接被報考的學校錄取。
如果考生沒有通過單招被錄取,還可以繼續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可以說,單招是給很多中低分考生多一次被錄取的機會,入學後和高考被錄取的學生沒有任何的區別。
在單招剛剛實行時,很多「本科」院校也參與單招,後來,隨著高考人數的不斷增多,單招的院校只剩下專科院校,所以單招更適合文化課成績不理想,和中職院校學生通過單招考上大學。
高考考上專科VS單招考上專科有啥區別
考試方式不同
高職院校單獨招生,考試題目是根據自身的專業教學而設置的,也就是由學校單獨出題,面試,評卷和錄取,所以,考試的難度和形式要比高考考上的專科,難度小很多。
而高考考生的專科,從命題、報名、考試、閱卷、錄取等環節都是由教育部統一組織的,所以,考試難度會更高,並且是按照應確定的招生計劃擇優錄取,這一點也不一樣。
考試時間、機會不同
單招的考試時間一般是在3月中旬或者4月初,而高考的考試時間在6月份,考試時間不同,同時單招的考生是有兩次考專科的機會,單招不過可以繼續參加高考,而高考的考生只有一次機會。
能考的大專院校範圍不一樣
單招,考生可以選擇的學校是「有限」的,因為單招的院校是有限的,所以考生可以選擇的院校和專業基本都是固定的,而高考考生可以選擇的專科,輻射範圍更廣,幾乎是面向全國的,這一點差距最大。
報考形式不一樣
普通的高考志願填報是有文理之分的,如今實行新高考,取消了文理改為賦分制,高考志願填報必也會有所更改,而單招報考也是有13個類別的,分為:財經、政法、師範、商貿。
教育、文秘、工藝美術、旅遊、機械、計算機、電子電器、建築和農學這13類專業,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專業作為自己報考的專業,這一點也是不同的。
為什麼有的老師會勸學生走單招?哪些學生適合走單招呢?
其實,總體來講,單招考的專科並沒有高考考上專科未來的發展好,那麼,為什麼很多老師會在高考前,勸一些學生走單招呢?哪些學生適合走單招呢?
第一,嚴重偏科導致成績差的學生
單招的學科是根據學校的專業而設置的,所以相對高考而言考試內容更簡單,對學生文化要求並不高,所以,考生如果某一科偏科嚴重,選擇單招,會更容易通過考試。
第二,成績不好,心理素質還差
這類學生學生上走單招也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心理素質差,走單招可以提前體會一下考試的氛圍,即便不能通過,在參加高考的時候,心理素質能更高一些,如果被單招錄取,還能多一次機會。
第三,提高學生的本科上線率
站在老師的角度考慮,鼓勵學生走單招,並不是因為和招生學校有「提成」關係,而是出於給沒有希望考本科的考生再多一次機會,所以考生也要根據個人的情況謹慎報考。
而學生走了單招,對於考試而言也只不過是提升了班級的本科上線率,並且有些單招專科和高考的專科,未來的發展並沒有太大區別,對於老師而言,並沒有多大好處,這一點考生要知道。
寫在後面的話:
其實,該不該走單招,是很多中低分考生的一個困惑,個人覺得中分考生最好參加高考,如果足夠幸運還能撿漏本科,而低分考生,註定只能考專科,還不如提前參加單招,省去了高考的麻煩。
今日探討話題:你覺得高考和單招有區別嗎?未來發展一樣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