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批評了國產片《提著心吊著膽》,我說它選擇玩腦子的路線,卻遠遠沒有玩出技術含量,但光吐槽不是哥的風格,今天就推薦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同類電影。
它有個奇怪的名字——《11:14》
這部電影是2003年出品的,同樣是多線性、閉環敘事,比奪魁奧斯卡的《撞車》要早,比伊納裡多的《愛情是狗娘》要晚。
我個人非常喜歡看這種類型的作品,因為它們大多都不悶,一步步精妙的劇情編織吸引觀眾看下去,雖然花招都比較雷同,比如大都會有「車禍」的橋段,但裡面的內容可以常拍常新,如果能跟上導演的思路,再有一點小燒腦,就會很有樂趣。
這種電影一般都有個共性,就是格局都較小。這部就運用了一個非常精確的時間點:11點14分,用平行展示的上帝視角,表現了幾撥人在這個時間點上發生的事。
換句話說,這是一部完全由大大小小的巧合意外組成的電影,這樣的思路對編劇和導演的要求很高:邏輯要高度自洽,不能有任何囉嗦與廢筆。
下面把這個故事簡單講一講,放心沒有劇透,每一個細節單看都沒什麼,只有把它們連起來你才會領會到整個故事的妙處。
開始是夜間的公路上,一個男人在車裡打電話,沒有另一頭的聲音,他只是在提問與回答,對觀眾來說,這些瑣碎的臺詞暫時毫無意義。
這時候,車上表的顯示時間是11點14分。
當他經過一個高架橋的時候,從橋上突然掉下一個東西,砸爛了他的擋風玻璃,男人一下子懵了,停下車後,驚魂未定的他看到車底下有一個死人,頭部被砸了個稀爛,當然,他以為是他撞的。
到這裡為止,人物的困境已經確立,他被推到一個大坑裡,這時候導演怎樣構建情節才能產生最好的效果呢?並不是卯足了勁兒去想各種巧合,而是:怕什麼來什麼!
男主現在最怕什麼呢?他最怕被人看到以及警察來(因為他剛喝了酒),但悲催的是,偏偏路過了一個特別熱心的雷鋒阿姨,她以為男人撞到了鹿,還要幫男人打電話報警,這時候觀眾就不由自主的和男主站在一起,擔心他的命運了,多麼不著痕跡又熟練的敘事小手段。
當女人走後,男人開始收拾屍體,想要放到後備箱裡趕在警察來之前趕緊撤,但是沒過一會兒,警察就來了。媽蛋的,怎麼會這麼快,美帝的警察什麼時候這麼高效了!
像這種犯罪類的電影,肯定會出現警察的形象,怎麼描寫警察是個很重要的點,因為他必然是故事中想要拆穿主人公把戲的那個人。我們的電影裡就很不會寫警察,或者說不敢寫,太英明神武觀眾說假,太笨公安部不同意,又絕不能黑化,最後只能往「蠢萌」尤其是萌的路子上寫(主要是萌),就失去了可信性。你看人家片子裡的警察,就很正常,不會愚蠢到發現不了後備箱的屍體,也沒有無敵到會第六感破案。
警察發現了屍體,要逮捕男主,把他銬上後將他帶到警車旁,這時候裡面已經坐著了兩個人。
沒錯,是斯萬克小姐
老司機們肯定會馬上想到,這兩個人一定是參與到劇情中的。我也下意識反應過來,警察之所以這麼快就過來,是因為他剛好在辦案途中,並不是從警局出發的,他去辦了什麼案子?和這個從天而降的屍體有什麼關係?這些不斷冒出的待解問題,就是我看這類電影最大的樂趣。
男人想要伺機逃跑,但最終被警察按住,這時候第一段故事完結。轉場的時候有一組閃回的畫面,然後跳到第二段故事,依然是給「表」一個重點特寫,這時候不是11:14分了,而是向前了5分鐘,觀眾這時候會明白,他們在11點14分的時候,一定會出事,這種用倒計時製造懸念的手法屢試不爽。
這是最狗血最有惡趣味的一段,幾個年輕人在車裡瞎鬧,玩著無聊的惡作劇遊戲。一會兒往路過的車子上扔雞蛋一會兒把書燒掉扔在路上,其中一個小SB竟然打開車窗把小丁丁伸出車外去小便!
然後就悲劇了,當時針跳到11點14分,因為開車的同學回頭制止這個遛鳥的同學,他們結結實實的撞上了一個人。
這時跑出來一個男人向他們開槍,幾個人嚇傻了,開著車就跑,這時候最惡趣味的一幕來了,剛才的激烈碰撞之下,那個向窗外撒尿的SB的小丁丁....被車窗上的玻璃切掉了
那個金髮小青年還算講義氣,冒險跑回去給朋友找小丁丁
我個人來說不太喜歡那種滿屏都是惡趣味的電影,什麼事兒都講究個度,像《香腸派對》那種滿屏皆汙的作品其實看到最後挺沒意思的,我比較喜歡點到即止的,這部就是,除了這裡,後面還有一兩個地方是這種類型的笑料,沒有一直糾纏屎尿屁的問題,剛剛好。
好了,關於情節我就不再敘述了,其實單看每一個故事並沒什麼意義,但等你看完了所有故事,就會自動轉換成上帝視角,這時你會恍然大悟,裡面的每一個、每一個細節都是有用的,因果律在這裡百分百有效。
這就是我所謂的「圓」,任何一個東西都不是孤立存在,當聯繫在一起就會有全新的意義。比如那本燒掉的書、那個保齡球、那把大奶妹丟掉的車鑰匙、開頭男人的那通電話,都緊密的粘合在敘事主幹上,但第一遍你看的時候只是看到了謎面,只有到了11點14分,謎底才會亮出來。
尤其讓我驚訝的是片頭的設計,一開始看的時候只是覺得很有新意,導演把演職人員的名字作為車的象徵,配上聲效在路上跑。
當你看完之後,才明白這個片頭就是把劇情演了一遍。電影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車,這些名字跑過的路徑,就是電影中人物開車的路線圖,這當然是一些小聰明,但很有趣,不是麼?
不少人說這種片子是純玩技巧的,屬於奇技淫巧,片子裡的事兒都是人造的巧合,並沒有什麼實在意義,我卻不這麼看。
舉個慄子:你在路上遇見了一起車禍,你之所以覺得他只是一起車禍,是因為自己狹窄的視角,其實牽扯其中的每個元素都是一系列巧合的產物,那個撞車的女人也許之前剛和老公吵了架,一氣之下開車出來,撞車的時候也許是因為被後座的狗分了神,這隻狗之所以去打擾主人可能是因為它腳上不小心扎了一根刺,這根刺也許是正在圍觀的某個人扔的你能說這是巧合麼?在上帝的視角來看,這是一種必然,只是人永遠無法弄清其中的因果罷了。
所以這種電影讓我們暫時的當了一次上帝,以俯視的角度去看待一個在人眼中「巧合」的東西,是很有意思的體驗。
差不多就是這樣,本片非常推薦觀看,「電影首發站」有高清下載,B站上有在線,雖然是有點繞,但導演格雷格·馬克斯的手法很熟練,觀影過程流暢而有快感。
他拍出這部電影的時候才26歲,前幾天我說貨比貨得扔,現在看來,人比人也得死啊!
往期佳片推薦精選:
這部電影真!好!看!
這年頭,7.8分的國產電影不好找了
這部電影當年竟然沒被禁掉,你們是怎麼做工作的
這才是本屆奧斯卡最動人的作品
這部如此喪氣的電影竟看的我熱淚盈眶
三級片,我只服這一部
這部禁片就像中國男人的欲望之鏡
這個賣口紅的男人拍出了今年最獨特的電影
好久沒追美劇了,直到昨天看了這一部
這部投資30萬美刀的電影憑什麼感動世界
每一個中國編劇都該把這部電影多看幾遍
當命運給了你一把臭牌,你該怎麼打?
屁、自慰與瑞士軍刀
如果你喜歡錢,那一定會喜歡這部電影
誰沒年輕過,但你老過麼?
來,幹了這碗濃濃的印度咖喱雞湯
如果你用iPhone,如果你實在壓制不住給我讚賞的衝動,那我就不勸阻你了....